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講好中國故事》讀書心得範文三篇

不管是我們讀一篇文章還是一部小說,心裡難免都會有一些新的感想,不妨寫一篇讀書心得記錄下來吧,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講好中國故事》讀書心得範文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講好中國故事》讀書心得範文三篇

《講好中國故事》讀書心得範文1

第一次看“舌尖中的中國”時,收穫的是滿滿的感動。雖然一直知道中國地大物博,文化精深,就連那日常的飲食也豐富絢麗,但當這些中國人的日常連同中國人的飲食一同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於我面前對我娓娓道來它們獨特的故事時,感觸是非同尋常的。那種由飲食緊密聯絡在一起的血脈,那種融化一個平凡的我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是無法比擬的。我看著中國人的飯桌,我們同胞的一天,也深刻地感到自己活在其中。身為中國人的自豪和群體認同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膨脹。謝謝你,“舌尖上的中國”,為我帶來一段如此美妙的中國故事之旅。

當然,飲食故事僅僅是浩渺中國故事中一個極小的分支。何為中國故事?即是帶有我們中國獨特鮮明特徵,以傳承某種中國傳統精神為目的的事件敘述載體。這其中有醜惡的,也有美好的,無論是如何的意識形態,它都標識了中國人的特性,我們通過不同的形式將其傳承下去,給我們的後代講中國故事,講何為中國人,什麼應該發揚,什麼應該摒棄。自此,通過中國故事,又一代有血性有風骨的中國人活了過來,華夏民族的生命因而生生不息。

講好中國故事的關鍵在於能激發出聽者內心對於“我是中國人”這個概念的自豪和認同。要做到這點,歷史的真相不能被迴避,傳統的美德和精神要尋求更貼近現實的形態根植於心。

我們提起阿富汗,會想起那裡紛飛的戰火。提起前蘇聯,不會忘記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慘案。同樣的,面對我們自己的歷史,戰爭和屈辱的歷史是不能被否認和抹去的。我想起__,想起南京大屠殺,這些發生在我們民族史上的慘痛事件是難看的傷疤,無論怎樣,它都已經深入歷史的軀幹,我們無法剝離,而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記住那種恥辱,正視那些歷史,然後帶著這些用生命和靈魂摧殘帶來的教訓前行。我們有義務將這些羞於啟齒的歷史編織成血淚的中國故事講給後人聽。古人云:“無恥者,無恥也。”這些歷史並不是恥辱的原因,而是為了以後不受恥辱的素材。講好中國故事,最不能迴避這一點。

除此之外,我們應當注意到時代的不斷髮展,有些傳統故事之所以受到年青人的排斥牴觸,並非由於它所象徵的傳統精神潰爛於世,而是傳統故事本身載體的陳腐與這個新時代格格不入。

講好中國故事,是尋求像“舌尖上的中國”這樣新穎的載體,將那些高山流水,鄉鄰和睦的情誼細水長流的注入人們的心間。使得中國傳統精神在華夏民族身上代代綿延。

講好中國故事並非易事,我們只渴望將中國這片土地上五千年來的積澱能夠去陳留善地傳承下去。我們只希望下一代的中國人永遠有血性有風骨,心存慈悲,在趨同的人群中帶著鮮明的優良特質,講好中國故事,任重而道遠。


《講好中國故事》讀書心得範文2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這本應是令國人欣喜的事,而今我們卻遺憾的發現,由於我國對傳統文化的不重視,其流失。甚至被竊取的現象異常嚴重,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惕。

中國傳統文化的危機有目共睹。在經濟、發展等硬實力的重壓下,文化軟實力逐步退讓,不少傳統文化已瀕臨滅絕,甚至消失殆盡。就連我們一向尊崇的儒家,瞭解程度竟不抵日韓,以至我們搞相關活動時,還需從他們那裡“尋求幫助”。

有人說:“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講好中國故事不關你事。”對此,我要斬釘截鐵地回絕,“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幾十年來,拆古城牆,破壞古文物之事還少嗎?肉食者眼中只有經濟、發展,以至現在的千城一面,更重要的是傳統文化的丟失。其鄙之甚,不必贅述。況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傳統文化?所以,我們不光要講,還要講好中國故事。講出傳統文化的特色及其於今之用,講出保護傳統文化之迫在眉睫,講得讓人信服並保護傳統文化,把中國故事講下去。這樣,才算講好中國故事,才是個懷愛國之心的中國公民應該做的。

有了講好之決心,是基礎。然而怎樣講好,則是立於攀登之路上的一塊巨石,欲要登頂,必將其攻克。欲要講好,首先自己要有較深的瞭解與認識,正如老師之備課;其次,給人講時要考慮到上述講故事的目的,將自己的瞭解和認識生動形象、打動人心地展示出來,並據理力爭,說服聽者贊同要保護傳統文化並繼續講下去的觀點。

總之,傳統文化之保護,實乃迫在眉睫之事,我們應做好講故事者。


《講好中國故事》讀書心得範文3


在當今時空,沒有任何一張座標能標度世界的中央,沒有哪隻話筒能迴響王霸之聲,沒有絕對的巔峰不可逾越。世界就像一張網,四通八達,牽一髮而動全身,只有友好平等的聲音才能越高山、騰青雲。講好中國故事,使中國與其他各國和平共處,真正實現“和而不同”,在當今這樣一個“地球是平的”時代是完全可能的。

在抗疫中,《人民日報》的“護士長面部浮腫勒出壓痕”和“醫生父子隔防護玻璃相互打氣”等新聞報道就從細節到場景、心理描寫都非常動人心絃,熱淚盈眶。近年來,中國正在從站起來走向強起來,講好中國故事既是一種國家軟實力,也是一種巧實力,中華文化有很多傳說和神話等待被髮掘,就像明亮的珍珠還藏在蚌殼中等待被開啟,它真正的光芒、生機與力量需要用熱愛和知識才能唱響未來。

從經濟貿易、地區危機、環境保護,到公共衛生事件,人類已然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但是部分西方國家不但不思團結,反而刻意製造矛盾和衝突,將新冠病毒冠上“__”、“__”的臭名,惡意醜化中國形象。反觀中國,在自身疫情剛有好轉之時就積極派遣醫療團隊,運送急要物資,援助其他受災國家。要想使祖國今後不再蒙受不白之冤和惡意詆譭,就需要國人認真思索如何講好中國故事這個時代命題。無數感人的抗疫故事不僅能激勵國人,也能向國外傳播經驗、勇氣和愛。我們要用這些真實動人的故事告訴世界:中國,站在人類抗疫第一線。

《講好中國故事》最重要的就在於這個“好”字,講故事誰不會?講好故事可真不簡單,所以怎麼樣講好中國故事是書中的主要部分。

講好中國故事首先要立足於深厚中華文化。《明朝那些事兒》中說,如果歷史有進步可言,那不是因為我們生下來比前人更健康、更美好、更聰明,而是因為我們降生於更豐厚的遺產之中,被更高的底座托起,以此前知識和藝術的全部成就為基,隨著它上升。中國五千年薪火相傳的文化是厚沃的土壤,自然能孕育繁榮的生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能望到更遼遠的地方。在中華文化豐富的內容中,中國故事也就擁有了深刻的內涵,這就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前提條件。文化深厚使我們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走向文化繁榮。

另外,故事的另一個重要來源就是實踐。正如藝術源於生活,中國故事源於中國實踐。中國日益活躍與國際舞臺,中國的一舉一動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就疫情而言,國家巨集觀調控、有條不紊,民眾眾志成城、團結抗疫。在和平年代,英雄不再是戰場上叱吒風雲的領軍人物,而是淹沒人群的你和我,在我們的身邊許許多多的平民英雄,醫生和護士們冒著生命危險拯救感染者,我們普通的大學生也可以捐獻物資,或者充當志願者協助社群管理。這些豐富的實踐必然深藏著無數感人至深的故事。

有了故事的來源,還要有利用它們的技巧,那就是順勢而為。舊的概念要在新的時代下煥發光輝,必須與時代結合。故事有起承轉合,但必須採用新技術,圍繞新鮮的題材才能吸引受眾。當然,故事傳播要有針對性,也就是結合時事,考慮到傳播國家的文化和國情,這能使中國故事的傳播更加有效率。

通俗易懂的故事背後含有深意,中國故事實質上是是中國思想的外衣。從抗疫見中國精神,從實踐見中華文化。把中國故事講好,講得精彩,才能穿透跨文化溝通中那些無形的阻隔,讓所以人都欣然聆聽。

曲折生道,道生和諧。中國故事裡蘊含的原則全世界通用。當中國故事傳播世界,世界又會以怎樣的眼光審視自己?講好中國故事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是世界的和平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