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學事蹟心得體會7篇

在日常工作裡,大家都肯定碰到過事蹟材料,在工作學習中,我們都會接觸到事蹟,對各類事蹟都不陌生,大家如何書寫事蹟材料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學事蹟心得體會7篇,供大家參考。

學事蹟心得體會7篇

學事蹟心得體會篇1

黃詩燕帶著同事們,堅持以發展產業、增加收入作為脫貧的關鍵,圍繞特色農業、生態工業、文化旅遊“三大支柱產業”持續發力。吳集會給記者算賬:黃桃、白鵝、菌類等特色農業帶動6548戶21701名貧困人口戶均年增收6800元;綠色工業帶動2692名貧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5萬元;39個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48家休閒山莊、354家“農家樂”帶動2112名貧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8萬元……

脫貧攻堅傾注了黃詩燕全部心血。大到扶貧產業選擇、重大檔案制訂、重要舉措出臺,小到貧困戶建檔立卡手冊,他逐一梳理、逐一審定。

縣委辦副主任陳德望說,在脫貧攻堅戰場上,黃詩燕既是一線總指揮,又抓鐵有痕,踏石留印。連一本扶貧手冊,他都細緻入微研究設計。

過去為壓實扶貧幹部責任,表格較多,包括扶貧手冊、收益核算卡、貧困戶退出確認書等,加重了基層扶貧幹部的文案負擔。黃詩燕很早提出來,化繁為簡,把多如牛毛的表格壓縮為一本簡潔明瞭的手冊,涵蓋脫貧攻堅方方面面內容。扶貧部門完成手冊初稿後,黃詩燕和相關部門一起,一行一行對照檢查,字斟句酌討論每項內容。“從2017年到現在,炎陵都在用這本手冊,國家、省裡來評估考核,都說這本冊子做得好。”

2014—2018年,炎陵全縣累計脫貧6647戶22907人,54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生率由16.57%降至0.54%。2018年2月通過省核查評估,在全省5個同類縣中,貧困發生率最低,為0.6%,群眾認可度最高,為98.49%;當年6月,炎陵縣通過國務院專項評估檢查,錯退、漏評“零反饋”。

8年多時間,炎陵解決了15000多戶農村居民住房安全保障的問題,新修或改造800多公里道路,全縣群眾都用上了安全的飲用水。

如今,在炎陵,最舊的是縣委大院,最漂亮的是學校、醫院。

學事蹟心得體會篇2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膝下無子,但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母親”、“中國好人”,被幾百個孩子親切的稱呼為“媽媽”;她疾病纏身,但她誓死與病魔抗爭,堅持把畢業班的學生送進考場;她放棄優越環境,選擇了艱苦,因為她覺得“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為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四處奔走,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張桂梅同志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我想是因為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正因為如此,張桂梅同志對黨無限忠誠和熱愛,她牢記初心使命,心甘情願為民奉獻一輩子。也正因為如此,她毅然決然選擇了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女孩實現人生的夢想!張桂梅同志踐行初心使命,以責任擔當實現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張桂梅同志所說:“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我想,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張桂梅同志,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她心繫困難群眾,投身教育扶貧,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人民教師的驕傲;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在黨愛黨、在黨為黨,是我們基層共產黨員的驕傲。

的確,我們要走群眾路線,就必須情繫群眾、一心為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落地落實、做事做實。張桂梅同志,始終衝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託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也一樣紮根山區農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知識、學科學,我們一定要接過老教師們艱苦奮鬥優良傳統,用心來工作,用心來教書。記住,這裡—更需要我們!

學事蹟心得體會篇3

這次中宣部授予朱有勇同志“時代楷模”榮譽稱號,這既是對朱有勇院士的高度褒揚,也是對涉農高校師生、尤其是雲南農業大學師生的極大鼓舞。

通過向朱有勇同志學習,使我們的教師更加堅定立德樹人的初心。如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在新時代做“四個引路人”、成“四有”好老師,朱有勇同志用實際行動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一直把“讓農民過得好一點”當成自己的人生追求。因為這份初心,他腳踏實地,可以數十年如一日紮在一個課題裡,就是因為想為農民實實在在做點事,幫農民解決些實實際際的困難。他堅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講空話、大話、套話,身上有土、腳下有泥,不僅帶出一個個知農愛農的專家學者、青年技術人才,也帶出了一個個有文化、懂技術的高素質新型農民。

通過向朱有勇同志學習,使我們更加堅定強農興農的決心。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回信中,總書記深情勉勵涉農高校師生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朱有勇同志身體力行地告訴我們的學生,選擇農業意味著大有可為,同時也意味著既要在科研上追求頂天,也要在實踐中甘於立地,能夠躬下身、沉下心,才能真正看到農民的需要,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通過向朱有勇同志學習,使我們更加堅定脫貧攻堅的信心。朱有勇同志紮根深度貧困的直過民族地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深入調研、精心謀劃、主動作為,扶貧又扶志,為改變當地貧困落後面貌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朱有勇同志奮鬥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的先進事蹟告訴我們,無論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多難啃,只要我們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體黨員幹部率先垂範,攻堅克難,全力以赴,充分發揮制度優勢、人才優勢、資源優勢,雲南的脫貧攻堅戰就一定能取得勝利。

學事蹟心得體會篇4

20xx年5月27日我有幸在野川中學聽了“高平市師德師風先進事蹟報告會”,三位老師的報告深深地感動了我們。他們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師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給了我很大的震撼,他們平凡而普通,默默無聞地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讓人不禁受到教育。

一、用愛撐起特教事業的一片藍天

特教教師杜豔梅用行動詮釋了特教人員對學生滿腔的愛。從沒有教材、沒有校舍、沒有生源發展成為人人都豎大拇指的正規特殊學校。杜老師和她的同事們為此付出了不為人知的辛苦。付出終得回報,殘障孩子們進步了,會叫爸爸媽媽了,老師們覺得比自己的孩子叫都親,不知不覺流下了幸福的眼淚。

二、有一種成功叫堅守

河西教辦焦香花老師從代理教師努力堅守成為公辦教師,歷盡千心萬苦,她那種默默堅守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同樣是代理教師的我,焦老師深愛這份職業,為此奮鬥了一生,從62.5元的工資苦苦堅持,榮譽獲得多,嘲諷受得也多,但她為了心愛的學生沒有放棄,在父親的支援下終於贏來了自己的未來,成為一名光榮的公辦人民教師,所以她堅信“有一種成功叫堅守”。

三、教師——無悔的選擇

東方紅國小晉書燕老師小時候受父親影響特別崇拜教師,所以從學經歷以師範為主,學業完成後順利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她感到無比榮耀。為了教師這份榮光,她嘔心瀝血,用博大無私的師愛去關心愛護學生,把學生當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贏得了學生同等的尊重和愛戴。積極進取的她還光榮加入共產黨。為此她更加為這份職業無悔地付出,使她所在學校的老師“萬紫千紅春滿園”。

由此看來,師德的培養和提高,不管是對老師自身還是對學生都尤為重要。我真誠的感謝這些師德標兵,感謝他們讓我看到了教師的人生價值,讓我懂得了如何為師,總之,通過這次的報告會,讓我受益非淺,這是對我們心靈的一次淨化和洗禮。

學事蹟心得體會篇5

婁俊毅:學習陳俊武院士精神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奮鬥永遠在路上。

奮鬥永遠在路上用陳院士的話說就是:“不能覺得自己不錯了、得到了很多榮譽,就該歇一歇了,回顧自己的經歷,我一直在前進,創新的思想沒有停頓”;奮鬥永遠在路上,九十多歲的高齡,他依舊選擇每天勤勉工作,努力思考;奮鬥永遠在路上,陳院士用他自己的切實行動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用青春去追求精品追求卓越,用汗水譜寫人生的華章。

奮鬥永遠在路上更是對我們年輕人的激勵。每次早上上班時在電梯裡遇到陳院士,都能從他精神矍鑠的神態中深受鼓舞,從老一輩洛派克人中接過歷史的重任,未來祖國煉油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就靠在座的我們這一代。以夢為馬,詩酒趁年華,趁青春去奮鬥!

王濤:“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陳俊武院士淡泊名利、為煉油事業嘔心瀝血的愛國情懷對我很是觸動。在二十世紀環境艱苦食不果腹的五六十年代,僅憑藉為數不多的圖紙和資料,陳院士率領團隊吃苦耐勞、團結協作,最終撥開荊棘,攀上高峰,使中國煉油工業邁向世界先進水平。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擁有更完備的資訊網路平臺,擁有更便捷的計算繪圖程式,擁有更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我們要珍惜今天的機會,加倍努力,做好自己的職責,腳踏實地工作,積極開拓創新,為公司進一步發展,為祖國煉油事業進一步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王子閱:“科研人員不能講可能怎麼樣,一定要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陳院士這句名言讓我感觸很深。在參加工作的兩年裡,我發現設計過程中參考老裝置得出一個結果很容易,但能清晰地解釋來龍去脈卻並不簡單。這背後需要的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要多一些“一定”,而不是“可能”。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學習陳院士對真理的執著堅持、“寧要一個過得硬,不要九十九個過得去”的鑽勁,打好紮實的基礎,努力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做一名素質過硬的gpec工程師

學事蹟心得體會篇6

這幾天,山東疫情繼續向好,青島萊西、濰坊、日照相繼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

但就在3月20日,一則令人無比悲痛的訊息傳來。

山東省支援威海臨床醫學檢驗專家白曉卉於3月20日6時45分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去世。臨床專家初步診斷繫心源性猝死。年僅42歲。

作為省直支援威海核酸檢測隊隊長,白曉卉3月9日凌晨4時抵達威海後,即帶領4個工作小組,全力投入到繁重的核酸檢測工作中,用生命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對人民的承諾。

於國、於家、於我們普通大眾,年僅42歲的白曉卉犧牲在抗疫一線,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損失。

她是孩子的母親,是丈夫的妻子,是父母的女兒,是一名好醫生,好同事,好朋友,還是一名優秀黨員……

她的一位好友在朋友圈的懷念讓無數人動容:

多麼希望這只是一個平常普通的週末,我們下午依然可以相約相聚,這只是個不真實的夢…我自私的希望你不是那個英雄,只做叔叔的女兒,孩子們的媽媽,我們的老大,好不好,老大。

無盡的疼,無限的哀思,但更疼的、更無法接受的是她的家人。我們的淚目和致敬,又怎能撫平家人的傷口。總有普通人在為這個國家默默付出,總有普通人為我們負重前行,他們的境界很高,平凡而偉大!

白曉卉的專業和敬業在業內有口皆碑。

在公開簡歷中,白曉卉主要從事臨床醫學檢驗分子診斷專業,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計劃)學術骨幹,作為專案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3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專案2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專案3項。發表sci論文50餘篇,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3篇。

2021年5月1日,“五一”國際勞動節當天,2021年“齊魯最美職工”釋出儀式在濟南舉行。

在10位“齊魯最美職工”中,白曉卉位列其中。

在白曉卉當選“齊魯最美職工”後,山東省立醫院官方訂閱號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她的拼搏事蹟。

透過這篇報道,我們可以看到,白曉卉太拼了。

學事蹟心得體會篇7

7月2日晚,巧家縣各級各類學校組織收看了“雲嶺楷模”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專場釋出會,通過集中觀看、個人觀看等形式,深入組織了廣大教師開展觀看學習活動,積極進行思想大討論,通過收看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專場釋出會把師德師風教育引向深入,讓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從中受教育、得啟發、有收穫。

張桂梅同志是忠誠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扶貧重要論述和“四有”好老師要求的傑出榜樣,是全縣廣大教師學習的楷模,各學校教師紛紛發表觀後感言:

金塘學校黨支部書記芶通權說:“張桂梅老師幾十年如一日的從教生涯平凡而偉大!我們要學習她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學習她愛生如子的情懷;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

鉛廠國小羅佰美老師說:“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和用生活點滴寫就的人生故事,使我深受啟發,受益匪淺,深切地感悟到了一名普通共產黨員、一名被孩子們稱為“校園媽媽”的平凡教育工作者所彰顯的高尚人格和博大精神魅力。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我們肩負著為祖國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歷史使命。“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我們的職業道德水準,新的時代要求我們要有張桂梅那樣的奉獻精神!”

包穀堖學校張建榮老師說:“如果我們每一位老師都像張老師一樣都把學生視為自己的兒女,把自己的工作與黨和人民相連線而放在最高位置,我們也一樣可以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

茂租學校彭議仙老師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在張桂梅老師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作為黨員教師的我反思良久,自己認為已經花了百分的心,其實比起張桂梅老師,我才花了百分之一的心。所以,在以後的教學路上我一定砥礪前進,不懼風雨,努力向張桂梅同志靠齊!”

標籤:心得體會 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