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黨員關於《樑家河》讀後感四篇

《樑家河》向領袖學習。勤勉學習、修身立命、埋頭苦幹、不懈追求的精神也許就是現在樑家河精神的寫照。那麼關於樑家河的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黨員關於《樑家河》讀後感四篇,以供參考。
黨員關於《樑家河》讀後感四篇

《樑家河》讀後感

近期,《樑家河》一書在全國熱學。“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樑家河。不要小看樑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樑家河》封面上的這句話,道出了習近平對樑家河的真摯感情,也表達了一種人生觀。

根植於百姓,水乳交融。在樑家河,習近平與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從不適應農村的艱苦環境到習慣了一身泥土和粗茶淡飯,習近平是處處留心百姓的困苦,處處用心為百姓辦實事的,他留心到了村民生活和勞動中的不便,用盡心思辦成了陝北也是陝西第一口沼氣池,打了一口甜水井,相繼又辦了“鐵業社”、“代銷店”、“縫紉社”、“磨坊”、“菜園”,實實在在的解決了村民的難題和困擾,也正是這份留心和用心,他和村民們日漸水乳交融。樑家河的農民養育了他,保護過他,在這裡他也學到了農民實事求是、吃苦耐勞的精神。

不畏艱苦磨礪,堅定信念。習近平是當時樑家河最年輕的知青,在最貧瘠的地方經歷了艱難困苦的考驗,入團、入黨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特別是到最後只剩下他一個知青,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可能就會被擊垮或退縮。但在逆境中他始終沒有放棄理想和信念,沒有放鬆讀書學習,正是這7年的磨礪,使他學到了大學問,使他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得到了昇華。也為他今後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習近平說“樑家河一是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群眾。這是我獲益終生的東西。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習近平不忘初心,多次回陝北迴樑家河考察和看望鄉親們,時刻惦記著家鄉的建設和鄉親們的生活。總書記始終將自己看做是黃土地的兒子,正是從農民中來,從艱苦的地方來,才能始終感知人民的需求,始終感知人民的智慧和學問,始終為了人民的幸福而奮鬥。

《樑家河》讀後感

通過品讀樑家河,我瞭解學習了**等北京知識青年來到樑家河村與村民同住同勞。帶領村民打壩淤地、發展沼氣、修築梯田、植樹造林,在村裡建立磨坊、裁縫鋪、鐵業社、代銷店等。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的先進事蹟。深深感受到了**對樑家河一草一木的牽掛和關切。給我一些啟發,在以後的工作中要踏實認真,發揚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精神。

樑家河村山高坡陡,可耕種的田地較少。在當年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條件下。群眾的最大生活來源就是種地,農田稀少就意味著農民吃不飽肚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同志帶領其他知青與樑家河村村民堆砌地壩、修築梯田。打壩大部分都在冬季農閒時節,每次**都帶頭赤腳站在冷水中清理壩基。在他的帶領下樑家河村建成了14座地壩,這麼多年一直是樑家河村旱澇保收的聚寶盆。同時,為了解決村民的吃水、照明、打鐵、穿衣等生產生活問題,**同志還帶領知青和村民在村裡建立了磨坊、裁縫鋪、鐵業社、代銷店等。不斷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是一個心向群眾、為民著想,為民辦事的人。他在短暫的7年當中用心與群眾交往,用生命在勞動,努力改變山村的面貌。**在樑家河村待了7年。這7年他與當地群眾一起吃玉米糰子、住窯洞、睡土炕、打壩挑糞、建沼氣、相互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也許是艱難的生活使他們的心貼的更緊。****在惡劣艱苦的環境中敢為人先辦實事,艱苦奮鬥。

**與群眾之間建立了源源不斷的淳樸深厚的感情。**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曾多次回到延安看望樑家河村的村民,挨家挨戶看望鄉親,為他們送去了慰問品,還把患有腿疾的村民呂侯生接到福建,自己掏錢為其看病。他支援建設了樑家河國小、學校過水橋和延川中學教學樓,還給經濟困難的群眾寄來了錢。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問題。延安遭受了持續降雨災害**寫信給村幹部說“你們在災害中積極搶險自救,我很欣慰,讓村裡的鄉親們過生小康生活一直是我的心願。希望你們真抓實幹,努力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的話句句體現出他的群眾意識。飽含大愛深情。從你我做起,自覺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你的幹勁有多足取得的成績就有多大”。在那艱苦的環境歲月裡**,始終心懷群眾、一心為民。從“一個什麼都不會做的十五六歲孩子”鍛鍊成為群眾眼裡“能吃苦、幹實事、好讀書的好後生”。從一個缺乏發展思維的黨支部到帶領黨員幹部敢為人先地建立起全省第一口沼氣池。在這段艱苦的歲月裡,他養成了腳踏實地、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敢做敢為的可貴品格。我們應認真學**在樑家河插隊時,他身上閃耀的堅定信念、一心為民、艱苦奮鬥、實幹擔當、敢為人先、廉潔奉公的樑家河精神。學習他時刻將人民群眾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學習他敢為人先,帶領群眾致富,造福一方百姓,學習他把群眾當親人,吃苦耐勞、不知疲倦的奉獻精神。

堅定信念,在工作中我們應該以**為榜樣,堅定工作信念,踏實認真。要發揚“一切從實際出發”的作風牢記“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堅持講實話、用實勁、幹實事、勇於負責、敢於擔當。學習樑家河就是要“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戰的勇氣”“敢為天下先”開拓創新、奮發有為。

《樑家河》讀後感

近期讀《樑家河》,我最大的感受可以用習近平所寫《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中的一句來表達:“作為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裡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

“要為人民做實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習近平同志和社員一道打井、打壩、修公路,帶領大家開挖出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辦鐵業社、開代銷店等。從15歲來到黃土地時的迷惘、彷徨,到22歲離開黃土地時,他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一步一步都鐫刻著要為人民做實事歷史印記。

_村也是一塊紅色革命土地。作為村支部書記,我要傳承習近平總書記“要為人民做實事”的優良傳統,把_村建設得更富裕更美麗。

當年,習近平帶領幹部群眾,建起了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和第一家代銷店,體現出習近平同志身上那種“敢吃第一隻螃蟹”的智慧和勇氣。當前扶貧進入決戰期,面臨著各種困難和挑戰,我們更要向總書記學習,大力弘揚樑家河蘊含的精神,凡是對老百姓有利的事情,就要勇於創新、敢闖敢幹,不斷提高發展經濟的能力。

當年,習近平同志從樑家河的實際出發,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帶領大家打井抗旱、打壩淤地、建沼氣池、修築公路,以敢於啃硬骨頭的作風和擔當,推動樑家河貧困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作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要為人民做實事”,就要把當前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件老百姓的關心事做好做實做到心坎上,大力發展特色扶貧產業,把困難群眾牢牢鑲嵌在產業鏈上,全面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切實用幹部的“辛苦指數”換來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

習近平總書記20歲出頭就擔任樑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帶領廣大社員苦幹實幹,打出了樑家河第一口水井,建立了第一個鐵業社、縫衣社和第一座磨坊,建成了陝西省第一個沼氣池,這一樁樁鮮活的事例,生動詮釋了習近平同志敢作敢為、銳意進取的責任擔當。我們要傳承習總書記當年在樑家河當大隊支書時,時刻把群眾利益記掛心頭,帶領群眾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的好作風。結合當前正在大力推進的鄉村振興戰略,創新思路,選好產業,擴大渠道,用好用足國家各項好政策,帶頭實幹、立說立行,切實將樑家河蘊含的精神貫徹落實到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帶領村民儘快脫貧致富共奔小康。

《樑家河》讀後感

今天,有幸捧讀《樑家河》一書。《樑家河》以紀實文學的形式生動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樑家河七年知青歲月生活,再現了總書記由一名知青成長為大隊黨支部書記的歷程,真實記錄了幾十年來樑家河村發生的巨大變化。

這本書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習總書記與群眾之間淳樸深厚的感情。你離群眾有多近,群眾對你就有多親。這啟示著我們,凡是涉及群眾利益的事,都必須放在心上、抓在手中,無論多難都要幹好、幹在群眾心坎上。

習總書記在當時的艱苦條件下帶領群眾克服困難的幹事勁頭也感染著我。我們有些同志在工作中遇到點困難,就畏首畏尾,不想著如何解決問題,只想著如何推脫責任。原因就是缺乏責任心,所以強化黨員幹部責任心,構建黨員幹部和群眾的魚水情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樑家河》是探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歷史起點、實踐起點和情感起點的優秀讀本,是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勵志創業的實踐教科書。我們要認真研讀此書,切實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幹的作風和攻堅克難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