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樑家河》讀書心得體會四篇

“樑家河”是一種精神。感受到陝北小山溝樑家河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麼關於樑家河的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樑家河》讀書心得體會四篇,以供參考。
關於《樑家河》讀書心得體會四篇

關於《樑家河》讀書心得體會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豐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內容,營造崇尚知識、熱愛閱讀的濃厚氛圍,我院開展了“書香法院”讀書月活動。藉著此次讀書活動的平臺,我又靜下心來將《樑家河》一書通讀了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觸。

5月份從院裡領到《樑家河》一書後,我就一口氣讀完了,當時就感到這本書和平時所學的黨的一些著作有所不同,它用更加樸實、生動,更加接地氣的文字,讓人對習總書記的知青生活有了更親近、更深刻的瞭解,也更加堅定了黨員幹部為百姓幹實事、幹好事的信念。下來,我選取本書中《農民變身上班族》一文,跟大家分享。

“新的發展理念讓樑家河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這是這篇文章結尾的一句話。我們藍田法院是基層法院,在審判業務部門工作多年以來,每天都和基層群眾打交道,幾乎每週都要去農村送達法律文書、調查案件,或者開展扶貧工作。對比剛上班時農村的情況,現在明顯可以感覺到,農村的發展越來越快、變化越來越大。樑家河村成立了鄉村文化旅遊公司、專業合作社,在我們藍田其實也有很多這樣的鄉村,比如白鹿原民俗村、簸箕掌村、青坪村……其中簸箕掌村就在我們民一庭轄區,就變化來說,這個村是我感覺最深、體會最直觀的。我剛到民一庭工作時,提起簸箕掌村大家心裡想到的肯定是偏遠、貧窮兩個詞,如果有案件需要去村裡,都是要提前準備的。因為要去這個村必須要翻過一條深溝,當時的通村道路狹窄、路況也不好。記得我第一次去簸箕掌村時,我們庭的車剛好在溝底出現了故障,前不著村兒、後不著店兒,我們被困在溝底好幾個小時,待道路救援趕來將車修好,好不容易到了村裡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村裡毫無規劃,村民的房子零零散散的。再看一下現在的簸箕掌村,又寬又平的通村道路已經新修了好幾條,村民的房屋一排排一座座,村裡文化廣場、商業區、遊樂區等應有盡有,村民們都成了股東,被安排了各種各樣的工作崗位,年齡大點兒的老人坐在路邊的休閒椅上閒談、聊天兒,跟之前的村貌簡直是大變樣!

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變化,其實也是新時代農村建設的一個縮影。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飽含著為民造福的初心、埋頭苦幹的作風,才使新時代的新農村有了新的面貌。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我們要用習總書記青年時代在基層的成長經歷時刻提醒、鞭策自己,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幹好每一件小事,辦理好每一起案件,在為民幹實事中努力成長,在青春奮鬥中砥礪前行!

關於《樑家河》讀書心得體會

以樑家河的民本思想為指引,創作“有根本價值所在”的文藝作品

可以說《樑家河》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這本書,語言質樸,字字飽含著真摯的情誼,在讀其中幾個章節的時候,我幾乎無法抑制地流下了熱淚。

四十多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才十五歲,就要揹著行李到當時生產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的樑家河插隊。在那裡一待就是7年。從一個白淨的城裡娃鍛鍊成了一個幹農活從不“撒奸兒”的好把式;從一個講普通話的北京人變成了一個張嘴就來陝北話的黃土高原漢子;從一個先後寫了10份入黨申請才被批准入黨的年輕人,成長為當時樑家河的黨支部書記。

真是難以想象,在此期間,在那樣的環境裡,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忍受了多少常人難以忍受的艱難困苦。如果沒有一種鍥而不捨、堅毅果敢的品性是不行的,如果沒有對黨忠誠、對人民熱愛的堅定信念是難以支撐的文章。

習總書記在樑家河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和真情實感,贏得了全體村民的愛戴和不捨,譜寫了一曲既感人肺腑又蕩氣迴腸的壯麗詩章

掩卷深思,樑家河真不簡單,不能小看,這的確是一個有大學問的地方。苦難算不了什麼,只要堅信光明,也許它就是一個磨礪石;困難算不了什麼,只要團結一心、鍥而不捨、堅韌不拔,沒有什麼不能戰勝;挫折算不了什麼,只要初心不變、堅定信念、牢記使命,興許它就是一塊試金石;百姓的心裡有桿秤,群眾的意願大如天心得體會。所以,《樑家河》這本書非常值得我們認真讀、反覆學、細細品、深刻悟,更重要的是要真真正正地做好“學以致用”。

作為一名基層文學藝術工作者,今後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方向,堅決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立足本職、結合實際,身體力行地帶領全縣文藝界人士真真正正地“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多創作出一些“有根本價值所在”的文藝作品,盡力為城固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做貢獻。

關於《樑家河》讀書心得體會

近期讀《樑家河》,我最大的感受可以用習近平所寫《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中的一句來表達:“作為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裡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

“要為人民做實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習近平同志和社員一道打井、打壩、修公路,帶領大家開挖出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辦鐵業社、開代銷店等。從15歲來到黃土地時的迷惘、彷徨,到22歲離開黃土地時,他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一步一步都鐫刻著要為人民做實事歷史印記。

__村也是一塊紅色革命土地。作為村支部書記,我要傳承習近平總書記“要為人民做實事”的優良傳統,把__村建設得更富裕更美麗。

當年,習近平帶領幹部群眾,建起了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和第一家代銷店,體現出習近平同志身上那種“敢吃第一隻螃蟹”的智慧和勇氣。當前扶貧進入決戰期,面臨著各種困難和挑戰,我們更要向總書記學習,大力弘揚樑家河蘊含的精神,凡是對老百姓有利的事情,就要勇於創新、敢闖敢幹,不斷提高發展經濟的能力。

當年,習近平同志從樑家河的實際出發,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帶領大家打井抗旱、打壩淤地、建沼氣池、修築公路,以敢於啃硬骨頭的作風和擔當,推動樑家河貧困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作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要為人民做實事”,就要把當前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件老百姓的關心事做好做實做到心坎上,大力發展特色扶貧產業,把困難群眾牢牢鑲嵌在產業鏈上,全面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切實用幹部的“辛苦指數”換來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

習近平總書記20歲出頭就擔任樑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帶領廣大社員苦幹實幹,打出了樑家河第一口水井,建立了第一個鐵業社、縫衣社和第一座磨坊,建成了陝西省第一個沼氣池,這一樁樁鮮活的事例,生動詮釋了習近平同志敢作敢為、銳意進取的責任擔當。我們要傳承習總書記當年在樑家河當大隊支書時,時刻把群眾利益記掛心頭,帶領群眾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的好作風。結合當前正在大力推進的鄉村振興戰略,創新思路,選好產業,擴大渠道,用好用足國家各項好政策,帶頭實幹、立說立行,切實將樑家河蘊含的精神貫徹落實到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帶領村民儘快脫貧致富共奔小康。

關於《樑家河》讀書心得體會

參觀樑家河,學習《樑家河》,撞擊靈魂的感觸溢滿心間:執著頑強的堅守、堅韌不懈的開拓、為民做事的情懷,需要我深深感悟和牢牢踐行。

1969年1月,青年習近平來到樑家河,這是城市與鄉村、平原與山區、繁華與貧困、開放與封閉、東部與西部鮮明的對比,在經過理想與現實的對視後,他將自己融入群眾、融入鄉村,頑強地在這塊貧瘠的土地堅守了七年:經歷了“跳騷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觀”的歷練,帶領村民打井淤壩、發展沼氣、修築梯田、植樹造林,為村裡通電源、建磨坊、辦縫紉社、代銷店、鐵業社。在樑家河這塊有大學問的地方,青年習近平收穫了很多......

作為一名婦聯幹部,我們面對的是廣大婦女群眾,婦女群眾也是一個有“大學問”的群體,如何團結帶領她們聽黨話跟黨走,做黨的好女兒,需要我們努力做到頑強地堅守,不斷地創新,主動地迴應關切。步入新時代,群眾工作面臨許許多多的挑戰和問題,我們要抓住群團改革的機遇,“強三性”“去四化”,實施好“五大行動”:思想引領行動、婦聯改革行動、巾幗脫貧行動、家庭文明行動、巾幗維權行動,切實服務婦女群眾,引領她們做踐行新思想的新女性、建功新時代的新女性、開啟新生活的新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