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精選5篇

優秀的讀後感是我對書籍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命運的思考和感悟,優秀的讀後感是我們對書中語言表達和意象描繪的讚美和思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精選5篇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篇1

我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平庸的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裡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這種安詳寧靜的快樂好像有一種叫我驚懼不安的東西,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變遷和無法預見的刺激,我是準備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滿布的海灘的。

毛姆說: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單槍匹馬的戰鬥。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孤獨的來到這個世界,又孤獨的離開。儘管在人生中的不同時間段都會有人來陪我們走過一段生命旅程,但是沒有誰會是誰永遠的陪伴,我們註定孤獨的走過自己的一生。

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有這樣一句話:有一種孤獨,不是做一些事沒有人陪伴,而是做一些事沒有人理解。我們當中有的人可能一生都在執著地希望被人所理解、所承認,但這個願望似乎很難達成。

現實社會中的鐘子期和伯樂總是那麼的可遇而不可求。可是不被理解,不被承認又如何,只要我們遵從自己的內心,過著我們自己心中所想的生活,孤獨又算得了什麼呢?無論如何,請一定要記住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裡,我們都只是滾滾向前的時代浪潮裡微不足道的一員,我們疲於生計,日復一日的重複著索然無味的生活。

我初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主人公是個瘋子,他不僅放棄了體面的工作,還拋棄了自己的妻兒,而這僅僅只是因為他頭腦中突然冒出的一個荒誕的想法。但是現在我卻認為斯特里克蘭德是一位勇敢的人,在眾人都只看見滿地的六便士時,斯特里克蘭德卻抬頭看見了自己的月光,為此他拋下一切不停的流浪,最終流浪到了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畫筆譜寫了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

日復一日的枯燥生活漸漸磨平了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耐心,我們不再對安穩生活以外的東西產生興趣,我們慢慢地成為了一個個只會賺錢的機器,沒有思想,沒有靈魂。但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也許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曾有過那樣一輪明月,那樣一方田野,但未必人人都會有像斯特里克蘭德那樣放棄一切重新開始的勇氣。

也許只是我們心中某一時刻突然冒出的想法,也許我們會覺得它很荒誕,但是人的一生總要為了自己而活著,為了自己心中所想瘋狂一次又如何,願所有人都能充滿著激情去對待生活。我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夠抬頭看見自己的明月光。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篇2

月亮,代表著一個崇高的追求與理想。六便士,英國價值最低的銀幣,代表著一個卑微、平凡弱小的人。

有人跟我說,這本書寫的太悲情,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圓滿的。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實現了他作為一個畫家的夢,一個平凡卑微的人,已經尋到了他的月亮。一個朝聖者找到了屬於他的天堂,一個靈魂的歸屬地。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話有三句。第一句,作家通曉的是人性,掌握的是人心。第二句,你是我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第三句,上帝的磨盤轉動的很慢,但確磨的.很細。

我不知道該如何解讀第一句話,沒有一個人能懂自己,別人又怎麼懂自己,自己又如何能懂得別人。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本書的主人公,一個冷漠、無情、粗鄙、瘋狂,一點都不懂感恩,一個不折不扣的偏執狂。正是因為這種偏執才使他知道自己的追求及夢想,一個為了自己的夢想可以放棄一切的人。

捨棄了所有、扔掉所有阻攔自己的東西,家庭、環境、世俗的眼光。你是我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這是艾塔對思特里克蘭德所說的話,接受艾塔是為了什麼,開啟愛情的心扉、是性還是一個可以安心繪畫的環境。我一直也沒有想通,這些都是他所不需要的東西,這些都是可以阻擋他腳步的東西,艾塔選擇他是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因為愛情另一個可以說是血統、一個白人的血統。艾塔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更多感受的是愛,當思特里克蘭德要趕走艾塔的時候也是看不見一個自私、冷漠的偏執狂,這也是因為愛吧。

記得一部電視劇裡有這樣一句臺詞:“愛情的道路上永遠有一個人是一個人在追,另一個人在跑”。荷蘭畫家妻子更多的是激情,當激情過後的空虛是無法填補的。現實生活中的感情大多也是結束,當所有的激情都已消退,沒有了熱戀期喋喋不休的話語和甜言蜜語,唯有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雙方都會產生一種幻覺,對方不愛自己了或者曾經我愛的那個人已經漸行漸遠。愛與被愛都會變得平淡,我們只是缺少艾塔“獻身”的精神,你若不離我便不棄,愛是一份執行,一份信任,一種忘我的幸福。上帝的磨盤轉的很慢,但確磨的很細。時間是最好的磨盤,磨光了我們的稜角、磨平了我們的夢想。把我們磨成了曾經最討厭的樣子。誰又能活的明白,有幾個人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有幾個人肯為曾經的夢想放下一切多餘的包袱?不是上帝的磨盤磨平了我們,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磨平。生活並不能壓彎我們的腰,只是我們選擇向生活低頭。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篇3

?月亮與六便士》由被譽為“全世界最會講故事的人”——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所作。讀了這本書,我被故事的主人公:查爾斯所感動。

銀行家查爾斯,人到中年,事業有成,為了追求內心隱祕的繪畫夢想,突然拋妻別子,棄家出走。在異國他鄉,他貧病交加,對夢想卻愈發堅定執著,最後創作出了現代藝術史的不朽之作。

我們知道,查爾斯生活十分富足,可他為了夢想,丟下了這一切。在艱難困苦的生活中,不斷地努力。從一個很一般的畫畫愛好者進入畫室創作,最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畫家走出這個畫室。他身上這種永不放棄的高尚品格值得我佩服。

看到他的故事,我覺得以前的我真是太不懂事了。記得小時候,我學習鋼琴,我喜歡鋼琴的聲音,可我卻不能吃苦,放棄了我的愛好。而現在,每當我聽到別人用鋼琴彈奏出動聽的音樂時,我在陶醉中開始後悔。

本來我還可以繼續學下去的,可不行了,我不愛護眼睛,現在眼睛近視了,醫生說不能看五線譜,不然近視會越來越嚴重。比起來,身體更重要,因此我就再也沒有學鋼琴的機會了。

每當別人在彈奏動人的音樂時,我也就只能在一旁傾聽了。現在想想,真是後悔莫及,堅持是多麼重要的一種品格啊!在堅持的過程中,雖然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呢?每一個成功的背後,都付出了無數的時間、精力和汗水。如果避開了所有的考驗,一個人就是一個無能的人。既然活在這個世界上,那為什麼要浪費生命做一個碌碌無為的人混一輩子?因為這個緣故,加上主人公查爾斯的故事給我的激勵,我以後再也沒有中途放棄過自己的愛好。每次媽媽給我報興趣班,我都一直堅持學習,從不放棄。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正是這種不放棄的精神感染著我一路前行。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篇4

讀完《月亮與六便士》之後,我想了很多很多……

施特略夫雖然藝術才能極其平庸,他自己本身只能畫些庸俗的題材,水平很一般。但是他能欣賞思特里克蘭德的天才,感受到思畫中蘊含的藝術之美,即使這種藝術之美還未能被當時的主流審美情趣接受。出於對美本能的嚮往,他無私地資助思,幫助他。他雖然是個平庸的畫家,但是在為人上卻有偉大之處。他自己無法創造美,但是他那種欣賞美的才能以及對人的熱忱正直,讓他變得偉大而不平庸。這是普通人而能偉大的典型例子。我很喜歡他,因為我覺得這是才智普通的人能做到的最高境界了。才能是天賦,不是由自己決定的,但是性情和品味確實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達到的。

施特略夫曾說過的一段話:“為什麼你認為美——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會同沙灘上的石頭一樣,一個漫不經心的過路人隨隨便便地就能夠撿起來?美是一種美妙、奇異的東西,藝術家只有通過靈魂的痛苦折磨才能從宇宙的混沌中創造出來。在美被創造出以後,它也不是為了叫每個人都能認出來的。要想認識它,一個人必須重複藝術家經歷過的一番冒險。”毛姆讓施特略夫這樣一個毫無才能的畫家來講這句話,表現出一種特別的張力。一個平凡普通的人,如何超越平庸呢?就是要有勇氣去感受體會想象那些天才所經歷的思想折磨啊!

斯特里克蘭德和施特略夫這兩種人生,一個是偉大的不幸,另一個是平庸的幸福,如果一個人能夠選擇的話,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後者,卻在選擇的同時又都對遙遠的偉大趨之若鶩,不斷幻想非凡的蒞臨。但要知道,“偉大”實在是一條靈魂的不歸路。如果狠不下心來傷人傷己,那還是施特略夫的路走得更容易些。但即使是施特略夫,因為理解了美,意識到了天才的可貴,也不得不忍受無窮的屈辱與折磨來完成他的理想主義。到最後,真正的理想與結果根本無關,就好象斯特里克蘭德必須畫畫,哪怕失明;而他畫畫這件事卻與畫根本無關。

月亮和六便士,理想與現實。正像毛姆說的那樣,如果你忙於在地上尋找那六便士,你便不會抬頭看天,也便錯失了那月亮。”月亮”是美好而遙遠的,就像人們追尋的夢想,但追尋的過程也許孤苦,甚至最後會一無所得;‘六便士’象徵著世俗、瑣碎的生活,但也有其存在價值。你的要的究竟是‘月亮’還是‘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篇5

最開始接觸毛姆,是通過大家最熟悉的《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書中那個不顧世俗的思特里克蘭德激發了無數人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帶著這份思考,又買來毛姆先生其他的作品拜讀,最喜歡的便是《刀鋒》這本書。該書講述的是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歸來的年輕人拉里,在目睹了戰爭時代民不聊生、人們流離失所的慘狀,經歷了自己的戰友為救自己而犧牲之後,開始思索世界與生命的本質問題。

書中特立獨行的拉里,毅然決然地走在朝聖路上,傾盡一生去尋找生命的終極意義。這份追尋在我這個普通人看來比《月亮與六便士》裡的思特里克蘭德更接地氣,但卻更能觸動內心最深處的軟肋,因為我們太多人沒有勇氣像拉里這樣直面內心,不顧世俗的評價標準來規劃自己的人生,且從一而終,矢志不渝。像作家七堇年的詩那樣:凡心所向,素履以往,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毛姆先生的筆觸冷靜、客觀,書裡的角色他並不給予直面的評價,但我們仍能在這樣冷靜的背景下代入其中,找到每個角色所折射出存在於我們身上的人性。當讀到伊莎貝爾用各種世俗的標準“規勸”拉里不要每天“晃膀子”時,我彷彿看到了自己很多次侃侃而談地去勸解身邊的家人或者自己的學生,想著自己為別人操碎了心,怎麼他就是不知道我是為了他好呢。殊不知,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所求,不論是哪一種追求,只要是它是在法律允許內的,只要為這份追求奮鬥努力,我們便不必不自覺地站在“上帝”的視角去評判。拉里這一生輕的.像風中的羽毛,不那麼引人注目,可是卻又厚重的如山間的磐石,正氣長存於天地間。

願我們都能行走在刀鋒之上,懷揣著最真的初心,按照自己的所有盡力而為,把自己追求的事情做到極致,做一名現實的理想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