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生態文明思想的心得體會5篇

生活中的點滴經歷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心得體會,記錄好個人的看法之後,心得體會的寫作才是有意義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生態文明思想的心得體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生態文明思想的心得體會5篇

生態文明思想的心得體會篇1

生態文明是人類在發展物質文明過程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成果,它表現為人與自然和諧程度的進步和人們生態文明觀念的增強。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多次鄭重提出,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闡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時,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搞好生態文明建設,首先應搞清生態文明的基本內涵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幾個層面。

生態文明的基本內涵:

生態文明具有豐富的內容。就其內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態意識文明、生態制度文明和生態行為文明三個方面。

生態意識文明。它是人們正確對待生態問題的一種進步的觀念形態,包括進步的生態意識、進步的生態心理、進步的生態道德以及體現人與自然平等、和諧的價值取向。

生態制度文明。它是人們正確對待生態問題的"一種進步的制度形態,包括生態制度、法律和規範。其中,特別強調健全和完善與生態文明建設標準相關的法制體系,重點突出強制性生態技術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態行為文明。它是在一定的生態文明觀和生態文明意識指導下,人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推動生態文明進步發展的活動,包括清潔生產、迴圈經濟、環保產業、綠化建設以及一切具有生態文明意義的參與和管理活動,同時還包括人們的生態意識和行為能力的培育。生態文明建設的幾個層面建設生態文明,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汙染控制和生態恢復,而是克服工業文明弊端,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的過程。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包括人類在生態問題上所有積極的、進步的思想觀念建設,而且包括生態意識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設。

(一)經濟層面生態文明建設的經濟層面,是指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要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產業和其他經濟活動的“綠色化”、無害化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化。這就要求我們:

大力發展迴圈經濟。資源是有限的。要滿足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在全社會倡導節約資源的觀念,努力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汙染的生產模式、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應大力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迴圈利用資源和治理汙染的先進適用技術,發展清潔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現代化發展戰略的重要位置,並具體落實到單位、家庭、個人。實施清潔生產。清潔生產,不僅指生產過程要節約原材料、能源並減少排放物,同時也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少整個生產週期對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態的損害。“預防汙染”是清潔生產的本質特徵,它適宜於包括工業生產在內的第一、二、三產業。傳統生產是一種只強調物質生產而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改變這種生產方式,需要不斷進行清潔生產意識教育,引導人們轉變傳統生產觀念,讓清潔生產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採用清潔能源、預防和減少汙染成為政府、企業、社會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增強環保產業的職業責任意識。環保產業作為專門為改善生態環境而開發提供實用技術、商品和服務的產業,不僅是一種實體、一種市場行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會責任。因此,在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的基礎上,應進一步通過廣泛開展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不斷提高環保產業單位和從業人員的生態職業責任意識。

(二)政治層面

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層面,是指黨和政府要重視生態問題,把解決生態問題、建設生態文明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我們:

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生態觀。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一項重要任務,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生態觀。各級政府應發揮主導和主體作用,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製度基礎、社會基礎以及相應的設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績效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及領導幹部的政績考核體系,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

加強生態法制建設。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建設法治國家程序的加快,生態保護的法律法規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應調動人民群眾主動自覺地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的積極性,明確生態環境保護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來維護自身的生態環境權益,並敢於對汙染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同時,要通過建立和實施生態環境違法違規責任追究制度,激發和強化各級領導幹部、環保執法人員、環保產業單位及其從業人員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態文明建設責任意識。

重視生態行政建設。正確引導各級領導幹部深刻認識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辯證關係,瞭解經濟活動對生態變化的影響及其變化規律,提高對生態質量變化的識別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推進生態民主建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沒有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和主體作用的發揮,生態文明建設將一事無成。應保證人民群眾生態文明建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人民群眾從生態文明建設中深切體會和明確認識自己的利益所在,從而激發其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熱情。

(三)文化層面生態文明建設的文化層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動包括指導我們進行生態環境創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組織、規劃等意識和行為都必須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樹立生態文化意識。生態文化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化。新世紀新階段,人類已逐漸認識到長期對自然進行掠奪性索取、破壞必將遭受懲罰,一個從征服自然、破壞自然到迴歸自然、珍愛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態意識覺醒之日,就是我國生態環境改善之時。因此,進行生態教育,提高人們對生態文化的認同,增強人們對自然生態環境行為的自律,牢固樹立生態文化意識,是解決生態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

注重生態道德教育。生態與道德不可割裂。生態環境的優劣,反映著人們生態道德水準的高低;同時,人們生態道德水準的高低,也極大地影響著生態環境的優劣。生態道德驅動著人們的生態意識和行為的自覺性、自律性與責任感。加強生態道德教育,可以使人們自覺地承擔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和義務,同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鬥爭。應廣泛動員人民群眾參與多種形式的生態道德實踐活動,努力形成防止汙染、保護生態、美化家園、綠化祖國的社會文明新風尚。加強生態文化建設。生態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摒棄了人類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與自然相和諧的要求賦予文化以生態建設的含義。具體說來,生態文化大致包括生態哲學文化、生態倫理文化、生態科技文化、生態教育文化、生態文藝文化、生態美學文化、生態傳播學等幾個方面。

(四)社會層面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層面,是指重視和加強社會事業建設,推動人們生活方式的革新。這就要求我們:創造良好的社會生活環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團結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會管理體系,形成以生態文化意識為主導的社會潮流,樹立以文明、健康、科學、和諧生活方式為主導的社會風氣。

優化“人居”生活環境。“人居”生活環境,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質量。保持和優化“人居”生活環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慮農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內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社群,使城市內部與城市外部周圍地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良性迴圈區域。要加強生態型社會建設,努力滿足城市居民對居住環境品質愈來愈高的追求。就農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態示範區”建設的同時,重點發展一批“綠色居住區”,建設包括文化、教育、醫療以及各種服務在內的配套設施。

實現人口良性發展。繼續貫徹優生優育的方針,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使人口負擔轉變為人力資源優勢。

實現消費方式的生態化。逐步形成有利於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適度消費、綠色消費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節約型消費,改變“一次性消費”和“類一次性消費”。反對自私的享樂觀,拒絕揮霍鋪張、浮華擺闊等消費行為。鼓勵從點點滴滴做起,減少或杜絕生態破壞、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

生態文明思想的心得體會篇2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刻闡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明確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根本遵循.

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文明的大國,資源豐富和多樣性一直都是我國發展的重要優勢,從南到北地域的多樣性造就的豐富資源培育了我們國家的眾多人口,但是資源的攫取和利用總是有限的而且過度消費資源的代價同樣使我們無法承受的,霧霾、水體汙染、等新的汙染關鍵詞不斷湧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空氣淨化器、自來水過濾器、和防霧霾口罩在現在象徵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的同時也側面反映出我們日常生活的大環境越來越危險,而這恰恰是我們民生最大的問題所在。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時時處處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生態環保思想,強調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

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就要求我們針對最突出的問題和領域,抓住薄弱環節集中攻堅,解決一批突出問題,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大氣汙染,心肺之患,已成為百姓健康生活的痛點。令人欣慰的是,藍天保衛戰早已打響,且成果斐然。但是要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們還要以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為剛性要求,強化聯防聯控,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讓老百姓享有更多藍天白雲。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水汙染直接關係人們每天的生活,直接關係百姓健康。要打好碧水保衛戰,還要繼續深入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保障飲用水安全,基本消滅城市黑臭水體,為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親水環境。

潔淨的水、清新的空氣、不受汙染的土地……人們對於良好生態環境的期盼明確而又迫切,而且是惠及民生的最大保障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之以恆抓緊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生態文明思想的心得體會篇3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週年。馬克思主義中蘊涵著豐富的生態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豐富與創新。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包括哪些內容?如何準確地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針對這些問題,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組織了一系列文章。本報現予以刊發,以饗讀者。

習近平總書記5月4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指出:“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首次全面闡述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思想的標誌性理論創新成果。

受時代和歷史實踐的制約,馬克思、恩格斯並沒有對生態環境問題做出專門且系統性的研究,有關生態環保的思想散見於他們的自然觀、實踐觀、社會觀和歷史觀之中,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體系,但馬克思主義中蘊涵著豐富的生態觀。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作為自然存在物才能獲得生存和發展,並且人自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作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為有生命的自然的存在物。……也就是說,他的慾望的物件是作為不依賴於他的物件而存在於他之外的。”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是人本主義與自然主義的統一。今天,我們梳理分析馬克思主義經典文字中的生態觀論述,既是對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的最好紀念,也是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再學習過程。

關於人與自然的辯證關係

在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上,馬克思主義強調人和人類社會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此外,他還認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自然的關係”“人靠自然界生活……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中闡述了人作為類的存在物具有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的雙重屬性。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誕生於大自然,人作為自然界的產物,也就必定有自己的自然規定性,其發展受制於生物學規律。“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絡,不外是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絡,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這些力量作為天賦和才能、作為慾望存在於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為自然的、肉體的、感性的、物件性的存在物,同動植物一樣,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馬克思所說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包含兩層意思:一是人不能脫離自然環境,二是人類存在於經人類改造後的自然界中,是現實的自然界存在物。

自然界是人的無機身體。馬克思在《手稿》中承認自然的先在性和真實客觀性,同時更承認人與自然是緊密聯絡的、不可分割的。馬克思在《手稿》中說:“被抽象地理解的、自為的、被確定為與人分隔開來的自然界,對人來說也是無。”“無論是在人那裡還是在動物那裡,類生活從肉體方面來說就在於人(和動物一樣)靠無機界生活,人和動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賴以生活的無機界的範圍就越廣闊。從理論領域來說,植物、動物、石頭、空氣、光等等,一方面作為自然科學的物件,一方面作為藝術的物件,都是人的意識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無機界,是人必須事先進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糧;同樣,從實踐領域來說,這些東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動的一部分。人在肉體上只有靠這些自然產品才能生活,不管這些產品是以食物、燃料、衣著的形式還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現出來。在實踐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現為這樣的普遍性,它把整個自然界——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其次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物件(材料)和工具——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馬克思強調了人儘管比動物高明,但是必須依靠自然界,因此人對自然界的依賴性、從屬性構成的人的受動性與人對自然界的主體性和主導性所構成的人的能動性是辯證統一的。自然界離不開人類,人類對自然界來說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關於以勞動實踐為中介的人與自然關係合理調節

馬克思主義認為,勞動實踐只有與自然界相結合,才能創造財富。馬克思、恩格斯把自然界、人類和社會歷史統一於實踐之中進行考察,突破了以往把人同自然界對立起來的自然觀念,把對自然的理解融入對歷史、對社會實踐的理解之中,揭示了自然界通過人的社會實踐不斷地被人化的實質,使人與自然形成了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辯證統一關係。人改造自然的活動既有主動的一面,又有被動的一面,勞動和創造受自然的制約。

在《手稿》中,馬克思通過闡述人類勞動實踐與自然的關係,進一步明晰了人化自然的基本思想,並通過對人化自然基本思想的論述,進一步提出了人與自然真實存在的物件性關係。“人的感覺、感覺的人性,都是由於它的物件的存在,由於人化的自然界,才產生出來的。”這是人類史上首次提出的“人化自然”的概念。馬克思認為人化自然的重要特徵是人類的勞動實踐,人化自然的出現是勞動實踐活動的必然結果。

人類改造自然的活動發展至今,雖然已經從各方面深入認識自然界,並且已經具有一定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人類的實踐活動依舊受自然的制約。恩格斯也曾告誡過人們,“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後和再往後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因此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住:我們絕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族人那樣支配自然界,決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和存在於自然界之中的: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支配作用,就在於我們比其他一切生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如果人類一意孤行,不顧大自然的制約,必然會受到大自然的反噬給人類自身精神、身體帶來威脅,“不以偉大的自然規律為依據的人類計劃,只會帶來災難。”

關於人與自然和諧

馬克思主義通過對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歷史考察,得出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結論,即“而且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並改變現存的事物。……特別是人與自然界的和諧”。馬克思指出:“在人類歷史中即在人類社會的形成過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這就意味著,“社會的生成就是人類的歷史,也就是自然界的生成,是自然界意義的真正的復活。……社會也不純粹是一個空間概念,不是一個空洞的場所,它是與人的活動以及把自然界納入人類生活之改造實踐密不可分的關係域。”因此,馬克思的社會理論與人的生存發展以及自然界的意義生成有密切關係,它包含著現代意義上的生態思想,它把整個人類社會看做是一個人與自然關係不斷和諧的文明程序。

社會有機體理論中的社會和自然的和諧。在《手稿》中,馬克思把社會形態的社會結構與社會生活視為社會有機體,從而形成了社會有機體理論。在生態文明的視閾下,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理論是始終將“自然—社會—人”聯絡起來研究社會文明整體進步發展的理論,它強調的是自然—社會—人之間關係和諧的社會文明狀態。社會有機體理論是馬克思從人與自然關係的角度提出來的、具有生態特徵的社會概念。在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理論中,自然、人、社會三者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人類生活在兩個世界即“社會的世界”和“自然的世界”,而生態環境是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生態環境的辯證統一體。因此,社會與自然的和諧是人類社會的重要特徵。

走向生態文明是社會和諧的實踐路徑。整體論層面上的社會有機體理論告訴我們,建設生態社會是一個社會行為,需要全社會各領域的共同進步。在社會有機體理論支撐下,馬克思、恩格斯從社會層面提出了一些關於生態文明實踐措施的設想,對於生態和諧社會的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關於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社會制度根源

馬克思主義直接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對物質的無限追求所帶來的嚴峻後果:“資本主義生產目的是資本增殖,就是說,是佔有剩餘勞動,生產剩餘價值、利潤。”馬克思主義認為,正是由於資本家對剩餘價值的盲目追求,使得在資本家眼裡包括自然界一切事物在內的物質都只是其獲取利潤的工具、原料而已。近代工業文明社會人與自然分離衝突現象的凸顯,是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以及社會制度直接導致的,因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人對自然的支配為前提”。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及其上層建築貫穿著“人對自然支配統治”的文化觀念,以這種文化觀念為底蘊的生產方式及社會制度必然導致自然生態環境被破壞。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造成的異化勞動,使人與自然的對立日益尖銳化。馬克思在對異化勞動的揭示中指出,工人在創造財富的同時,卻為自己帶來災難。人的異化勞動促使了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但也導致了人類對自然界資源的過度利用和野蠻開發,最終引發了人與自然界的矛盾。馬克思認為,實現人與自然的協同進化、和諧發展,必須變革社會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以及由社會制度所規定的社會政策、規範及規則,構建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基本取向的社會制度,即確立社會制度的生態化取向。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在堅持生態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的真理基礎上,體現了自然—社會—人三者之間的和諧發展。馬克思主義始終堅持從現實的人出發,從實踐出發,既堅持生態自然本身的發展規律,也堅持社會歷史本身的發展規律,並把自然、社會、人三者之間的關係考察置於這兩個規律之中。馬克思主義生態觀以全面自由發展的生態人為理論歸宿,以建立公正、高效的社會政治制度為手段,來改變私有制生產關係下自然、社會、人的異化狀態,實現自然、社會與人的和諧發展。

關於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繼承和發展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追本溯源,是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基礎上,結合人類文明發展經驗教訓的歷史總結以及人類文明發展意義的深邃思考而逐步形成的,是對自然發展規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最新認識,是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豐富與創新。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肯定了環境在生產力構成中的基礎性和重要性地位,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思想內涵。明確要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係,要統一整合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致力於實現公平正義、促進人全面發展的核心價值,強化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內涵中的重要地位,增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繼承併發揚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實踐性要求。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現實與歷史相統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從制度變革、發展轉型和價值觀轉變等方面均提出了具體的實踐指導綱要,繼承併發揚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實踐要求。在解決人類生態文明問題的路徑設計上給出了明確的實踐策略,對推進我國綠色發展、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保護生態系統、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等戰略方針的實施提供了重要指引。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握和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全球化理念。馬克思提出了“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重要思想,揭示了生態問題的全球化趨勢。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把握了人類社會發展大趨勢,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樹立了全球化的生態安全觀,將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真正推進到了全球化的層面,堅持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積極推動實現全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將世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三大支柱”拓展上升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為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理念、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總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人類生態文明思想史乃至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又一創舉,賦予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價值,是民族性與世界性的有機統一,是認識論、方法論與實踐論的內在統一,是高度、深度、廣度與速度的協調統一,為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樹立了引領的旗幟,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貢獻了中國的力量。

生態文明思想的心得體會篇4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系統回答了什麼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怎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的新結合。這些新的理論成果,把握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的特點和趨勢,提出了民族復興的戰略方向、佈局、路徑、環境、方法,開創了一個使中華民族強起來的完整理論體系,體現了繼承與發展相結合的民族理性,體現了當今時代民族理性與世界理性的圓融和合通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理論指導。這些新的理論成果,最主要最集中地反映了我們黨對於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對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邏輯的基本認識。這些基本認識是來源於實踐、完善於實踐、應用於實踐的規律論,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總結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實踐而得出的必然結論,是科學認識實現未來發展趨勢、重點、方略的望遠鏡和顯微鏡。

我們黨對“三大規律”的自覺認識運用不斷深化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中一個又一個勝利,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科技創新能力、文化軟實力大幅提高,走上了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個承載了中華民族獨立富強夢想的東方社會主義大國屹立於世界歷史潮頭。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更有底氣和自信,對如何帶領人民執好政、繼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不移順應和推動人類社會發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我們黨在長期執政探索中,始終堅持理論先導、執政為民、聯絡群眾、發展為要、制度為本,不斷提高執政興國的能力,對執政目標、方式、手段、條件、方略的認識更加完善。我們黨堅持從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化對社會主義本質、內涵、制度、戰略、條件的認識,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內容、戰略佈局和具體方法,使社會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真正枝繁葉茂。我們以人類社會發展為己任,超越對抗競爭,擴大合作協商,看清大勢和主流,對人類社會發展趨勢、方向、前景、載體的認識更加深刻,在世界發展中的貢獻越來越突出,在全球治理變革中承擔更多的責任,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產生巨大國際影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先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理論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又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入。這些規律性認識來之不易,是500多年社會主義長期發展的深刻記憶,是中國共產黨執政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寶貴經驗的高度凝結。這些規律性認識,形成了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關於怎樣建設黨、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怎樣有效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基本認識,是指導我們黨長期執政興國、治黨治國治軍的重要理論遵循。

深化把握運用共產黨執政規律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一系列理論成果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是黨執政必須強化的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發展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重視從思想上建黨是我們黨的一大特點和優良傳統。始終注重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立黨、治黨、興黨,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不斷髮展的理論成果錘鍊黨、武裝黨,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革命性,成為黨長期以來形成的政治優勢,是黨治國理政的前提條件。我們黨執政70年的歷史經驗表明,理論建設是黨的一項根本建設。

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和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黨執政必須聚焦的物質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我國發展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這就決定了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精會神抓好改革發展各項事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執政骨幹隊伍,是黨執政必須打牢的組織基礎。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黨才能長期執政、執好政。要把管黨治黨作為政治責任,使從嚴治黨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來,確保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程序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深化把握運用社會主義建設規律

正確認識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依據和總任務。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我們黨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然後再奮鬥三十年,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促進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適應,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內容。“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提出,表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基本內容的認識更加全面深入。把握“五位一體”,要深刻認識到五個方面缺一不可,緊密聯絡,相互促進,構成一個整體,要形成聯動效應;深刻認識到五個方面建設具有不同的側重點,體現了不同領域的工作著眼點;深刻認識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建設重點,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總體佈局,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有利於加速改善生態環境;深刻認識不同時期每一個建設也有不同的重點內容,在一定時期內具體推進每項建設時要結合現實的需要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從根本上解決治國理政的一系列深層次問題。經過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接力奮鬥,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對社會主義建設戰略佈局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全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域性出發,提出並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黨的十九大深化了對這個戰略佈局的認識,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奮鬥目標、發展動力、制度保障和領導力量,分階段有重點有策略地綜合推進,構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抽象到具體、從理論到現實的總體路徑。

始終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市場經濟與巨集觀調控、效率與公平、需求與供給、各種經濟成分之間、不同群體之間、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之間、城鄉及其內部、民族宗教、軍隊和地方等一系列重大關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辯證方法。社會主義建設要講辯證法,把“兩點論”和“重點論”結合起來,始終正確認識和處理建設過程必須面對的一系列重大關係。

深化把握運用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後必然代替資本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總體趨勢。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際地位空前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事實雄辯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路,走得對、走得好。正如鄧小平所指出的,到21世紀中葉,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不但是給佔世界總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條路,更重要的是向人類表明,社會主義是必由之路,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

在長期競爭中加強包容合作,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途徑。和平與發展依然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和平、發展、合作是不可阻擋的世界潮流。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體系變革的要求突出,國際社會正面臨越來越多新的歷史課題。共同用好發展機遇,共同努力合作應對各種風險,成為各國人民的願望。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潮流的深刻把握,是國際社會共同破解當下發展與安全難題、正確處理相互關係所應秉持的共同願景和目標,要求世界各國從經濟、政治、安全、文化、生態文明等方面擴充合作交流的機會和內涵,摒棄傳統的我贏你輸、贏者通吃的舊思維,在更大範圍、更深程度上推進利益深度融合,共同應對各種問題,推動全球治理變革,推動人類文明實現創造性發展。

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促進人與社會關係、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價值。追求人類解放,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主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實現,是一個隨著社會生產力和文化發展而不斷髮展的漫長的歷史過程,但是其所指向的理想境界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現實價值取向。要始終將現實的人作為價值主體和歸宿,最大限度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建立尊重和發展人的主體性的社會機制,促使人與人之間各種矛盾的化解包容。同時要尊重自然界的基礎地位,努力使人的活動不產生破壞自然的嚴重後果,實現人的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共生共榮。

尊重各個國家發展的自主性和多樣性,結合實際確立完善多種所有制、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具體社會形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實現形式。人類社會發展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不可能簡單照搬照套同一種方式,只能採取同本國實際相結合的具體形式。中國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基礎上,在遵循現代化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走出了一條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獨具特色的成功道路。中國道路符合中國實際,體現中國特色,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新探索,為世界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種可資借鑑的新選擇。

生態文明思想的心得體會篇5

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態思想。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思想源遠流長,特別是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和佛家的“眾生平等”思想,三者都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主張人與自然的親和關係, 蘊涵著豐富的生態智慧。中華文明延續了五千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生態智慧,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供了源頭活水。

二是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沒有一部單獨論述生態文明的專著,也沒使用過“生態文明”的概念,但他們的生態思想卻滲透於他們的所有著作中。關於人與自然的辯證關係,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辯證關係,人類盲目對自然破壞的行為必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人類必須尊重和利用自然規律,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內涵豐富, 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來源。

三是西方可持續發展理論。為了治理環境汙染,很多國家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特別是“八大公害”事件,持續惡化的生態危機使一些專家學者開始了反思與研究。在全球範圍內,從《寂靜的春天》《人類環境宣言》《增長的極限》《我們共同的未來》《21世紀議程》,到《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全世界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發展與保護關係的反思不斷深入,提出並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明確要求既要滿足當代人的發展需要, 又要為子孫後代保留繼續發展的潛力,為解決全球性生態危機問題指明瞭方向, 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供了重要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