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2精選《蘇菲的世界》讀後感範文三篇

你知道怎麼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嗎?很多人寫讀後感就是一味地複述故事的情節,這樣寫的讀後感是沒有思想上深度的,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22精選《蘇菲的世界》讀後感範文三篇,以供參考。

2022精選《蘇菲的世界》讀後感範文三篇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範文1

“你太習慣這個世界了,才會對任何事情都不感到驚奇。”挪威了不起的作家喬斯坦·賈德,借蘇菲之口,以非常平淡的口吻,道出了令人唏噓的事實。

所謂的習慣,是指時間積久養成的思維方式或生活方式。設想一下,當我們的習慣受到某種衝擊時,我們會變得怎麼樣?就像你突然搬家了,突然轉學了,你會不安,也就是沒有安全感。

習慣就是人們所追求的安全感。相較之下,不習慣則是我們的好奇心。

前段時間我看過一檔節目叫奇葩說,其中有個“天問”——高等生物的蛋我們該不該把它砸了?黃執中先生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好奇心,那他雖生猶死。

世界,是我們最大的常規生存環境,適應了也就習以為常了。可是,每個人最初接觸世界時卻是帶著好奇的。猶記得小時候我為雨而奇,為雷而驚,為火而懼,可大人告訴我不要去淋雨,否則會生病的;不要怕打雷,那只是天空的一聲巨響;不要玩火,不要靠近火,否則會受傷。

就像蘇菲的媽媽告訴蘇菲的:“不要再說這些話。”大人們都在幹什麼?這個不要,那個不準,可是,太多習以為常的東西遠遠不能滿足我們對世界的渴望。其實,這不要那不準的所謂真理是在敲碎我們腦子裡從小擁有的那顆蛋,讓我們少去了探索世界的動力與好奇心。

記得之前的一個晚修,還沒上課,我站在走廊看星星。有個大人問我在幹什麼,我說在看星星,然後他說了一句讓我很不舒服的話:“星星有什麼好看的?快回去上課吧,在這裡站著被領導看見不好。”

我不是叛逆的另類人,但我不希望自己活成別人眼中只懂務實的精靈,更不希望自己一味關心芝麻瑣事,卻懶得抬頭欣賞滿天星辰。我希望教育充滿理想和情懷,而不是無限放大功利心,彷彿考試分數之外的一切都不值一提。

我曾為鮮花而喜,為蝴蝶而笑,為毛毛蟲而驚,而大人們覺得這一切再平常不過了,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但我確信,大人們也曾有過豐富的童心,他們也曾有過這樣那樣的好奇與驚喜。

我不認為這樣的胡思亂想是幼稚而愚蠢的:即使白天天黑了,你也只會想,要下雨吧,卻沒想過會不會是太陽消失了。

我渴望成熟,但成熟不是讓你變得麻木,變得一切都習以為常,變得不再需要追問和反思。請不要當寄居在兔子毛皮深處的微生蟲,你應當努力沿著兔子的細毛往上爬,哪怕只是為了看看魔術師帥不帥。

“親愛的蘇菲,我不希望你長大之後也會成為一個把這個世界視為理所當然的人。”“我希望你有一個好奇,充滿求知慾的心靈。”這話是說給蘇菲的,也是說給我的。我必然長大,變得成熟,但我的精神拒絕麻木,我的心靈渴望生動。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範文2

我們可以斷定的是柏拉圖關心的是永久不變的事物與流動的事物之間的關係。

他既關心自然界中永恆不變的事物,也關心與人類道德及社會有關的永恆不變的事物。

柏拉圖認為,自然界中有形的東西是流動的,所以世界才沒有不會分解的物質。屬於物質世界的每一樣東西必然是由某種物質做成。這種物質會受時間侵蝕,但做成這些東西的模子或形式卻是永恆不變的。(比如雖然說人不可能踏進頭一條河流,但你不得不承認,河流在某一方面存在著共同點,只要它存在,必然會冠以河流的稱呼,雖然他在許多方面細細想來,是發生了變化的。)

對柏拉圖而言,永恆不變的東西並非一種基本物質,而是形成各種事物模樣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

簡而言之,我們對於感官所感受到的事物,只能有模糊、不精確的觀念,但是我們卻能夠真正瞭解我們用理智所理解的事物。(比如,即使我們看過了許多個不規則的圓形,我們腦海中卻依然記住一個圓形內所有的角度加起來一定是三百六十度,也許這個圓形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不過我們依然清晰地感覺出來。)

柏拉圖認為世界可以分為兩個領域:其中一個是感官世界(我們用自己的感官約略認識的世界);另外一個是理型的世界(我們用理性來確實的世界,這些理型或形式是恆久不變的)。

所謂理想國就是一個虛構的理想世界,也就是我們所稱的烏托邦!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範文3

“你是誰?”

“世界從何而來?”

我不知,你也不知。

哲學,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產生的學問。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世界是理所當然的。但是,若是連自己是誰都不清楚的話,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那豈不是像《浮士德》中魔鬼所說:“一世勞苦有何益?到頭終把眼兒閉。”

蘇菲作為少校所寫的書中人物,少校是她的“上帝”,控制著她的思維和行動。而少校也只是本書作者喬斯坦.賈德筆下的人物,賈德決定著他的一言一行。而賈德先生呢?還有跟他生活在同一個世界的我們呢?

我認為,我們也許也是被某種類似於“上帝”的存在決定著言行舉止的。這種想法,有點接近於“宿命論”。這聽上去有點悲觀,其實我自己也難以接受。若是連寫下這行字都是被某種不可知的力量所控制的,那未免也太可怕了。

這使我感覺到,自己不算是一個真正的“個體”,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思想,簡單地說,就是“自己”不存在。我現在寫下的話,是“我”說的呢,還是“上帝”說的呢?我只是這一場鬧劇中一個完全按照導演的劇本表演的角色罷了。這樣說仍然不安,因為演員至少還知道劇本的內容,而我們並不瞭解。我覺得我們更像是提線木偶,被控制著一切。

於是,我們被所謂的“控制者”所決定感受到的由物質組成的世界,是真實的嗎?

你也許會說,與“我思故我在”的道理一樣,由我能利用觸覺、嗅覺、聽覺、味覺、視覺等感受來感知到世界中物質的存在,從而證明這些物質的存在。可是,按照帕克萊的說法,這只是一種體驗,你並沒有感受到物質,因為在夢裡也可以有這種體驗。對於他這種說法,我似懂非懂,有種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感覺。

於是根據我對書中柏克萊理論的理解,得出以下結論:笛卡爾所說:“我思故我在”,雖然說自己的思想也僅是一種體驗而無法證明肉體的存在,但一定能證明“思想”這一晉升產物本身的存在。那既然肉體的存在不能被證明,我們就只好判斷,自己只是“活”在思想之中,或像書中父伯特所說:“受到心靈的包圍。”

按照此理,因為我不能感知到他人思想的存在,所以我也可以否認。於是,他人都成為了心靈所虛構的產物,這與很多人小時候所疑惑的“這世上是不是隻有我是有思想的人”相似。我相信若你們也是有思想的生物,就肯定不只我一人曾經有過類似的想法。

不過經過多次思考後,我把上訴觀點否認了,因為思想並不是“物質”。我作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我不可能單憑自己一個人而豐富自己的思想,這一切肯定是憑藉他人的思想建立的,而我一定能感知到。怎麼感知呢?通過文字和語言。雖然我不能感知到“文字”、“語言”本身的存在,卻能感知到它們所流露出的思想,這之間肯定有一個奇妙的轉換,我還暫時不能解釋。不過,總算是證明了“這世界不只我一個個體”的說法,可喜可賀。

我知道目前我思想的漏洞還是很多,而大多數思想都是藉助於他人而產生的,所以我承認自己的無知。不得不說,《蘇菲的世界》這本書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給了我與哲學3000年曆史上的各位哲人對話的機會,我感到十分欣喜。雖然我算是把這本書讀完了,但這肯定不是最後一次,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我完全掌握這門哲學課程。

我將會回到那隻白兔的細毛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