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歌德詩與真讀後感7篇

通過讀後感,我們可以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看看它們是如何受到文學作品的影響的,寫讀後感是一個反思的過程,讓我們思考人生、價值和目標,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歌德詩與真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閱。

歌德詩與真讀後感7篇

歌德詩與真讀後感篇1

?歌德談話錄》是一本讓人受益無窮的好書。在書中,你會了解到精彩的論述和對白,還可以聽到歌德對莎士比亞、拜倫、雨果、司湯達等著名詩人、作家的細緻評價,以及他對政治、文藝、哲學、自然科學、宗教等多方面的獨到見解。

老人的智者之言。

歌德的人道眼光是與他的藝術眼光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當他強調文藝的崇高目的時,是想讓人們充分注意到文學藝術對豐富、淨化、提升人的精神、智慧的重要意義。

歌德不僅用世界眼光把握文化的開放性,而且用世界眼光預視全球地理文明的發展。就在1827年,他發下了三大誓願:一、開鑿巴拿馬運河,打通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最近航道;二、把歐洲的兩大河流多瑙河與萊茵河連線起來;三、開通蘇伊士運河,大大縮短從西歐到印度洋的航程。他說:“我想經歷這三大事件,所以為了它們值得再活幾個五十年。”

歌德詩與真讀後感篇2

雖然我是個熱愛優秀中華文化的人,即使沒有誰誇獎過中華文化,我還會一如既往地喜歡,但當我讀到歌德說,他覺得“聽見可愛的姑娘們的笑聲,隨即看見她們坐在纖巧的藤椅上”這情景立刻讓人覺得美不勝收,因為藤椅必然使你聯想到極為輕巧纖細時,我依然感到很興奮!一位德國偉大詩人對我民族文化的敬仰和喜愛是多麼振奮人心啊!但他對有些地方的見解頗有偏差,如他讚揚“姑娘的雙腳是如此輕盈、纖小,她就是站在花上,花也不會折掉”這一句,他空憑想象,覺得這小腳是多麼纖巧精緻,然而他卻不知道三寸金蓮下的無言痛苦、裹腳布裡觸目驚心的畸形腳!

他還說“正是這凡事都嚴格節制,使中華帝國得以歷數千年而不衰……”歌德讀的是明代小說《好逑傳》。就我所知,明代理學之風盛行,理學家到處鼓吹“存天理,滅人慾”、“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所以明代出現了兩個“極端”。“極端荒淫”:滿口“仁義道德”的理學家卻心懷不軌、無惡不作;皇宮之中亂倫之事鋪天蓋地;禁書《金瓶梅》中描寫的世風日下、道德敗壞也揭示了當時社會矛盾的集中點……“極端守節”:在當時,貞節牌坊和烈女碑的風靡,釀造了數之不盡的人間悲劇……文學是對社會生活的反映,《好逑傳》以“好逑”為正名,以俠義、風月為別名,其意昭然,無非是想借俠義風月之故事,傳播名教、宗教道義。作者不僅標榜維繫風化,在作品中也不厭其煩地貫徹這一宗旨。所以,歌德當然不可能從中窺探到當時中國封建社會的全貌。

而我們知道,維繫著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最根本的是民族文化。在古代政治清明、經濟文化繁榮時期如此,即使在近代亦如此。百姓被鴉片吸乾了體魄,整天渾渾噩噩、醉生夢死;清政府政治腐朽、閉關鎖國、文化專制;外國列強通過戰爭、割地、賠款等手段進行經濟掠奪……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她被瓜分得遍體鱗傷、滿目瘡痍!

在這個最危急的時候,雖然大清帝國覆滅了,袁世凱又篡奪革命果實,然而中華民族精神卻被激發得異常高亢、異常耀眼!這不可不說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文化的奇偉功績!

歌德詩與真讀後感篇3

?歌德談話錄》經過幾個月斷斷續續的讀,總算讀完了。

這本書購於天津,那是1983年。沒想到讀完它卻是十年之後的事情了。然而,十年後還能讓人這樣有興趣地讀下來,本身就證明了它的價值。

其實還不止於此。要知道歌德已去世一個半世紀還多,他的言論能夠流傳下來,並能給人們以啟迪,的確是他留給人類的寶貴遺產。

在讀的過程中,見到一些至理名言和我認為極為深刻的東西,我就用筆畫上記號。有的是對人生的見解,更多的是關於文藝創作方面的。特別是關於詩的思維和創作。也是因為我對這方面特感興趣。

讀這本書,研究歌德有用。作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文學家,不能說他談的一切都是真理。但從我的感覺,卻是到處都有著閃光點。這些閃光點是他集多年的思維探索的結晶。

我們往往從偉人的一句普通話悟出一個道理,正說明他的這句普通話是經過多年實踐和經驗的積累,只是不是以刻意的形式表現罷了。

收穫很大,不一一列舉了。

時間還可以讀,還會有新的收穫。

這個談話錄是德國艾克曼輯錄的,我國著名美學家朱光潛譯的,主要是關於藝術方面的談話。

歌德詩與真讀後感篇4

在上週六的時候,叔叔帶我讀了一本德國作家的經典作品。這本作品的名字叫做《歌德談話錄》,這主要講述了哥德這位偉大人物在他晚年的時候的一些言行舉止和表達的思想,雖然說這本書並不是歌德所寫的,但是在這本書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歌德那無處不在的魅力。對於德國來說尤其是在文壇方向,歌德從來都是數一數二的大人物。其實我一開始對這些並不是很懂,我的叔叔非常喜歡文學而且對西方文學有著很深的見識。

他告訴我歌德是德國的古典主義文學的領先人物,其實從談話錄的內容裡面就可以看到歌德說的話都會具有很深刻的哲學思想。在歐洲好像每個國家都喜歡不同的主義文學,比如說法國人喜歡浪漫主義,即使到現在我們也都知道法國人是最喜歡浪漫的,德國人喜歡的是經典主義,英國人喜歡的是實用主義文學。實用主義文學就是貼近我們的生活,貼近大自然並不是虛無縹緲的。除了這三個典型國家以外,在歐洲的其他國家還有一些不同的文學,比如說北歐東歐等等。歌德在當時用一種非常詼諧幽默的話語,道破了當時社會的實際情況。其實歌德並不只是一位作家而已,他還是一位偉大的詩人。

這本書就是在歌德的指導下才撰寫完成的,裡面還包括了這位偉大的人物,對自己國家甚至是世界的經濟文化的分析。在這裡面可以看得出來,他對世界各地的經濟政治都是比較看的透徹的,裡面說的話可以說任何一句都能夠讓人終生受用。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這本書對我來說還是非常的深奧我一時半會兒還是看不懂的。但是這裡面的思想卻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好處。

歌德詩與真讀後感篇5

真正的詩人生來了解世界,要表現它根本用不著許多的經驗,用不著見多識廣。

談到拜倫,歌德同樣也說,世界對於他像是透明的,他通過預感就能表現世界。聯想的有效範圍總是有限,只有當題材與作家的天賦相適應才起作用。在天賦與預感的關係這點上,我們看法一致,都認為聯想之作用範圍大小,隨作家天賦高低的不同而變化。

有天才的人看見別人幹什麼總相信自己也能幹;其實才不是這樣,最終將後悔浪費了精力。

h先生對歌德的評價:我從來沒見過一個人這麼和藹可親,卻不減天生的高貴。他永遠偉大,不管他如何舉止謙和,如何降貴紆尊。

天才不能自生自長,自我隔離,而應拜在大師門下學藝,在大師調教下真正有出息。最近幾天我讀了一封莫扎特的信,信中對一位寄樂譜給他的男爵說了如下的話:‘我不得不罵你們這些半吊子作曲家,因為通常你們都有兩個問題:要麼你們沒有自己的思想,於是就抄別人的來用;要麼你們有自己的思想,卻不知道如何表現。’不是一語道破了麼?莫扎特有關音樂的至理名言,不適用於所有的藝術門類嗎?

天才自然並非遺傳,但卻需要有一個適當的身體基礎。

一個人光有天才尚不足以通達世事,還必須地位顯赫,有機會觀看時代的賭徒出牌,並親身參與結果將有輸有贏的賭博。

歌德詩與真讀後感篇6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是德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歌德談話錄》是一本讓人受益無窮的好書,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到精彩的論述和對白,還可以聽到歌德對莎士比亞、拜倫、雨果、司湯達等著名詩人、作家的細緻評價,以及他對政治、文藝、哲學、自然科學、宗教等多方面的獨到見解。

讀《歌德談話錄》,是頗使我受感動的,這其中有一種“體味智者之言”的愉快和滿足。歌德那些閃耀著智慧與學理之光的話語,雖說並非句句都是真理,但能時時給我們以精神的啟迪、解放、洗禮和提升。讓我的對人生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使我更深切的感悟到愛國、人類自然、人生榮辱、宗教信仰、道德情操、個人集體、志向成才、讀書學習、文學藝術的真正內涵。我認為,觀覽現今,歌德的幾個觀點實在是發人深省。

1828年3月12日的談話錄中,歌德提出:近代文化病根在城市,年輕一代受摧殘,理論和實踐脫節。他認為,“我們的情況太矯揉造作、太複雜了,我們的營養和生活方式是違反自然規律的,我們的社交生活也缺乏真正的友愛和良好的祝願……人們往往寧願生在南海群島上做所謂的野蠻人,盡情的享受純粹的人的生活,不慘一點假。”歌德的話深深反映了現代人尤其是所謂的都市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和處事方式:虛情假意、矯揉造作。人們為了金錢、名聲、權利……而化作一副小人嘴臉,阿諛奉承,曲意逢迎。這是時代的痛苦,這是現代人遭受地祖先的罪孽的懲罰,而現代人還要加上自己的罪孽去貽禍後代。所以,我們所謂的朝陽、花朵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靈魂喪失了他們該有的本真,眼睛丟失了該有的神采,思維忘卻了他們該有的想象力。重複著加深著前人的虛偽,假情假意,被精神束縛,隨波逐流,以致後面的千千萬萬輩。所以,為了挽救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社會,歌德提出:“少一點哲學,多一點行動的力量,少一點理論,多一點實踐,我們就可以得到一些拯救……人民通過學校和家庭教育可以從下面做出很多事來,統治者和臣僚們從上面也可以做出很多事來”。拯救我們的未來,必須需要大家的力量。歌德對近代文化病根的追究及探討給我們現在的社會的發展指引了一條明路。

再看看在讀書學習上,歌徳說,“他們在學校裡教的東西太多了,太多了,而且是漫無邊際的鋪開,遠遠超出聽課者的需要……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專心致志地去學一門,學一門就要把它學好”。歌德針對當時的西方教育傳統提出的這些看法,雖說並非句句在理,但是在精學這個角度來說,確實是我們莘莘學子應該實踐貫徹的。學一定要致用,學習必須從實際出發,符合實際的需要,專心致志地學一門,學一門就要把它學好。

讀這本談話錄,歌德的自由觀是最直擊我心靈的東西。歌德說,“自由是一種奇怪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自由,只要他知足……一個人如果只要足夠的自由來過健康的生活,進行他本行的工作,這就夠了……我們大家都只能在某種條件下享受自由……市民和貴族都一樣自由,只要他遵守上帝給他的出身地位所規定的那個界限。”歌德還談到了他的好友席勒,指出席勒的送命就是自由理想害了他。依我愚見,歌德的自由觀實際上是一種節制的自由觀,且我認為而這種自由觀是現代人應有的自由觀。誠然,自由是我們畢生追求的東西,但是,如果是鑽牛角尖般追求一種絕對自由,是否就得要獨自一人不受任何工作、情感、區域的束縛,浪跡在天涯,一個人享受自由同時享受孤獨和寂寞,恐怕到時任隨多大的地域空間也只能更加的凸顯自己的孤零。所以,我們追求自由,但是我們還仍在這世界生活,我們應該知足,我們的日常的一般的行動是不受束縛的,我們頭腦中的思想是自由,同時,我們還是得正常的與人交往,工作,吃飯。總之,我們得學會在某種條件下享受自由。

欣賞這些作品需要的不僅僅是一顆嚮往著文學藝術的心,更重要的是深厚的文學功底,時間的沉澱,和對作品相關文化環境的瞭解和理解。或許我們還無法汲取這些偉大作品中的精神核心。歌德作為魏瑪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在《歌德談話錄》中,也有很多有關藝術和現實之間關係的討論。我們知道,歌德對光和色的自然科學方面的研究十分自豪,艾克曼在記錄了他和歌德有關《顏色學》的談話,以及前篇提到的牛頓關於光和顏色的錯誤學說等,無不體現了歌德對自然科學的關心程度和他的唯物主義立場。與此同時歌德還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歌德提醒艾克曼說,我們對自己學過的東西,歸根到底,只有能在實踐中運用的上的那一部分才記得住。在大學中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對於教師在講課是說的話,只記住了按他的時間傾向可以用得上的那一部分,凡是不能在實踐中運用的東西全忘了。這些話體現了在歌德眼中實踐的重要性,也使得他在談論有關文學藝術和自然之間關係的時候,體現出辯證法的特色,即認為文學與藝術是一種主觀與客觀相對立統一的關係。他說,藝術家對於自然有著雙重的關係,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隸。在我看來,這段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藝術家要憑藉自身的修養來使自然成為藝術創造中的可用媒介。但我並不認為藝術家是自然的奴隸,藝術家的確需要藉助自然的物質材料來表現個人的藝術旨趣,但這並不應該稱作自然的奴隸。大自然是客觀存在的,人類對其加以合理的運用是無可厚非的,更何況是用作藝術創作上呢。

?歌德談話錄》是一本意蘊深刻的書,內容涉及的很多方面可能並不是吾等才疏學淺之輩能夠參悟的,只能憑著我的本真盡力的去思考。歌德臨終時對身邊的人說:“開啟窗戶,讓更多的光進來!”正如歌德臨終箴言所說,我認為,不管是何種層次的人閱讀這本書必定都會感到有一束精神的光照進了腦海裡。

歌德詩與真讀後感篇7

?歌德談話錄》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歌德,他是18世紀到19世紀德國和歐洲最偉大的文學家、詩人和思想家。他也創作了許多戲劇、詩歌、小說,同時,他也在文藝理論、哲學歷史學和造型設計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歌德在當時的世界文壇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本書中主要寫了歌德對莎士比亞、拜倫、雨果、司湯達等著名詩人的細緻評價,以及他對文藝、美學、自然科學思想等方面的見解。我們應該感謝這本書的作者艾克曼,是他用自己的辛苦勞動描寫出這些精彩的論述和對白以及這位偉人的一言一行。

這本書中充滿了一位智者對另一位智者的評價,這些評價有的深深地印在了人們的心中,有的給人很大的啟發,有的讓人茅塞頓開。歌德那些閃耀著智慧的話語,就像是聖水一樣洗禮著我們的靈魂,讓我們的精神得到解放提升。

歌德這位智者不像其他人,他不是一個會盲目隨大流的人,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則,這種精神充分體現在整本書裡。比如下面這句話:“不是隻有以刀槍上陣才是愛國,文人還可以以思想、作品啟迪人民的思想心智,這也是一種愛國的行動,和上陣殺敵的將軍是一樣的。"在哥德看來,一個詩人不應該有任何狹義的想法,真正的詩人應該愛護國家和人民。歌德也是一個崇尚和平,討厭暴力的人。他認為“為了得到一些好的東西而以毀滅同等數量的好東西為代價”是不可取的,甚至是野蠻的、無恥的。他的這種觀點在這本書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明。

閱讀此書能為你帶來一場心靈的盛宴,靈魂的洗禮。歌德的一些話錄值得我們每個人銘記於心,它能指引我們發現人生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