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3篇

大家在寫一篇讀後感時,一定要注意要把自己感受到的都記錄在其中。那麼應該怎麼寫好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參閱。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3篇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1

沙源既是沙鳴山,隱泉既是月牙泉,因形如新月,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文中講述的是作者一路攀登沙山而上,尋找月牙泉的旅途經歷和感受。

“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這句話是餘秋雨攀上山頂時發出的感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美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美嗎?為什麼一顆平凡的野草在攝影師的手下變得如此唯美?為什麼一朵枯萎的花朵在美術家的筆下變得如此輝煌?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得眼睛“。高淑珍的坑頭課堂,最美女老師張麗莉,託舉生命的最美媽媽,你說她們不美嗎?

美,不是偉大,其實就在身邊。

”連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懶得細加調配,讓世間大受其累“而月牙泉不就是這樣的.產物嗎?黃河以她澎湃的氣勢流傳千古,長江以她的綿延萬里而聞名於世。這讓我不禁的想,那月牙泉呢?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時,給粗狂以明麗。”餘秋雨在書裡的這段話實在是再貼切也不過了。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古人以他們的方式讚美著四季的美麗,平靜,實在。或許又會是這樣,當你回到家時飯桌上已經擺好了熱騰騰的飯菜,當你生病時有人在照顧你……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

我一直以為,人與書有緣,就像人與人。

一個週末的下午,我又一次邁進圖書室。

不經意間,我的目光與大師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相遇。尚未翻幾頁,便感覺他的文字如浪如濤,一波一波,一陣一陣在心底洶湧。清新雋永的思想智識、真誠顯明的觀點,還有字裡行間的性靈趣味,從娓娓談敘中撲面而來。很輕易地,就用文字的長鏡頭,把所有行走中的美景拉近到我的眼前,一朵一朵、一瓣一瓣,在心靈的枝條上婉轉綻放。

原來,當文化與旅行相遇,不僅僅是眼睛的愉悅,更是心靈的頓悟、精神的豐實啊。我與大師的相遇,不經意間就擁有了心靈的感應,匍匐在大師的字裡行間領略著縷縷書香的韻味。

最先看了大師寫的《五城記》。開封曾經的器宇、現在的堅強,蘭州的深厚和衝撞,成都的美麗和淡泊,廣州的鮮花和悠閒,南京的輝煌,在大師的筆下,如五個性情各異的美女和帥男,可愛、可親、可評。大師筆下的城市,讓你透過浮華,在輕鬆和濃厚中,很快了解了它們的性情。不是表面上慣見的浮華,而是將人文、地理、歷史揉碎攪拌,拿捏得渾然一體,舉重若輕,巧妙無比,讓你在歷史的厚重和滄桑中,用心靈觸控到眼前這方美景的神韻與內涵。

大師寫西湖,由景及人、由景及事、由景及史、由史及人,名人名事名景名詩交融上陣,玄豔、黯淡、潑野在他筆下左右逢源,寫盡風情。我敢肯定,這樣對西湖的寫法,再沒有第二個人。末了,他在《西湖夢》收筆時嘆道:“大凡風景絕佳處都不宜安家,人與美的關係,竟是如此的蹊蹺。過於玄豔的造化,會產生一種疏離,無法與它進行家常式的交往。正如家常飲食不宜於排場,可讓兒童偎依的母親不宜於華麗。”

這一段話,突然使我想到女人和女人之間的友誼。美女和美女之間的隔離,平女與美女之間的疏離,不也是如此嗎?前者因為爭豔,後者因為太玄豔。隔離和距離,便形成了心靈的距離,也就“不便進行家常式的交往和聊天”。

《筆墨祭》算是本書裡的一篇比較長的文章。主題是呼籲挽回毛筆文化,提倡現代社會人需要在書法藝術中獲得審美慰撫,藝術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藝術化要相融相依。文中羅列、品評了古人今人各種書法觀念,他在結尾筆鋒一轉,又輕輕鬆鬆甩出一段精闢的入心入肺的文字:“健全的人生須不斷立美逐醜,然而,有時我們還不得不告別一些美,張羅一個個酸楚的祭奠。世間最讓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對美的祭奠。”

美的祭奠,說得多好啊!在美不斷消逝的今天,用這樣的文字來懷念美、呵護美,本身就是一種智慧。這些精闢的哲思溢滿字裡行間。如智者的火花,在電光火石間,先是灼了我的眼,再是暖了我的心。這些文字如棒子,不時敲擊著我的心肺。不得不讀讀停停,靜下來思索和消化,讓被文字棒擊的心潮一點點平息。

一樣的旅行,不一樣的美。作者用文化的眼睛、智慧的思想、隨性的文筆,盡情流淌著他的學養和才智。在他筆下張揚的文化和飛舞的智慧裡,一處處的名景,先是從外表美到骨子,再從骨子放縱到靈魂,一山一水一城都神采奕奕、深情款款。

這是一種大美。

大美的散文,就是這樣邁著不一般的步伐,在時間的大河裡玄豔。即便是隔十年甚至幾十年,我輩也還是隻有讀、只有嘆。怎麼趕?這輩子,也許都望塵莫及啊。這,就是學者型作家的魅力。胸中漲滿了文化,筆頭吸飽了知識,在藝術的點染中,無論輕塗淡抹,怎麼都乾溼濃淡總相宜、墨到句香。

世界上最讓人消受不住的事,莫過於和這樣的好書擦肩而過。世界上最讓人感到美好的事,莫過於能在這樣的好書中,感受藝術的薰陶和精神的滌盪。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3

當《文化苦旅》剛問世時,我也是讀得饒有興味的,對它的評價也很高,後來,當“山居筆記”在《收穫》刊出幾篇後,我讀了便頗有些失望,認為有些空疏,浮泛,有些“為文而造情”。當時,在與一位作家的對話中,我肯定了《文化苦旅》,也對“山居筆記”有所非議。時隔八年之後,我重讀了《文化苦旅》,感受與初讀時頗有不同。那些取材於歷史的所謂“文化散文”,在總體上已不能令我很滿意了,只是其中的有些片斷,我仍然覺得很精彩,例如,《青雲譜隨想》中對朱耷的賞析,足以證明餘秋雨有著良好的藝術感覺並且善於把這種感覺真切地傳達出來。

如果說對《文化苦旅》的重讀,使那些取材於歷史的所謂“文化散文”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大為降低,那另幾篇寫作者耳聞目睹之事,也在某種意義上“觸及”了“現實”的文章,如《信客》、《酒公墓》、《老屋視窗》、《家住龍華》,則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大為上升。我覺得,餘秋雨作為一個散文家的才華,倒是在這幾篇文章中有更切實的體現,而且,餘秋雨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倒是在這幾篇文章中有一定程度的閃現。

可惜,人們對餘秋雨散文的褒貶,集中於那些所謂的“文化散文”,對這幾篇文章都很忽視。當然,更可惜的是,這類文章餘秋雨寫得太少。我相信,寫這類文章的題目,餘秋雨肚中有很多。倘若作為散文家的他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寫所謂的“人文山水”上,而是多寫一些當代現實中的悲劇,他在散文史上的地位將高得多,在有識者眼中,他的“文化人格”也會光輝得多。當然,代價是他不會那樣走紅,尤其是不會在港臺和海外華人中有什麼影響,甚至還會令某些人反感,因為“非我族類”,也就意味著要失去很多東西。我想,這樣的代價餘秋雨是很難付出的。

在《山居筆記》序言中,餘秋雨對自己的被批評表示了不解:“在現在這樣一個相對寬鬆的時期,僅僅針對幾篇並不觸及現實的散文,也沒有上面號令,怎麼能形成密集而猛烈的批判?”其實餘秋雨真是錯了。他竟然不明白之所以遭受那麼“密集而猛烈的批判”,很大程度上正是“並不觸及現實”招致的。

倘若他的文章多多地觸及現實,即使寫得再差,我敢說,也決不會引來如此“密集而猛烈的批判”。不妨再說得切實些,如果餘秋雨寫的,是巴金的《隨想錄》那種品格的東西,即使有再多的“硬傷”之類,也不至於有那麼多人熱衷於“指正”。

—您想,有誰忍心到《隨想錄》裡去挑硬傷呢?對餘秋雨的批評,儘管有些具體文章我頗不以為然,但我覺得在整體上是顯示了文化界的良知和道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