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範文最新

讀書可以提高一個人的談吐和氣質,還可以使人具有抵抗孤獨的能力,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範文最新,以供參考。

關於《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範文最新
關於《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範文最新

革命,看到這兩個字首先想到的是轟轟烈烈的運動,革命烈士的壯舉,可是這裡的革命卻是靜悄悄的,怎麼回事呢?看過《靜悄悄的革命》這本書後細細想想,現在我們所進行的教育革命不正是這樣的靜悄悄的革命嗎,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場面,有的只是潤物細無聲的日常教學,而這些正是我們在這場革命中所要思考的問題。認真讀完書後,我不禁為日本教師們的敬業精神以及他們的研究鑽研精神所感動。在這本書中,佐藤學先生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日本目前教育教學中的課程觀、教學觀、師生互動觀等;同時,作者也對在教學過程中以及對課程的認識中所顯現出來的問題做出了深刻的批判,並且,也為現代學校的改革,尤其是中國小改革的實踐提出了許多實用而深刻的建議。我下面就其中的幾個問題寫一些自己的看法。

佐藤學先生參觀了許許多多日本及國外的中國小,正如書中所說“我看過數不清的教室,可以說沒有哪一個教室和其他教室洋溢著完全相同的氣息,有著完全相同的問題。”可是,作者卻發現在這些不同的教室裡進行的教學,卻是大同小異的。因此,作者以此切入點,向現在的教學方式提出了質疑,而這些質疑對我們反思正在進行的新的課程改革也可以說是很有幫助的。教學是由“學生”、“教師”、“教材”、“學習環境”四個要素組成,而在這四個要素中,我們以前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起到主宰性的作用,學生都要服從教師的安排,這是我們現在所擯棄的觀點,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這是好的改變,可是現在好像所有的活動都集中在學生身上,特別強調學生的“自己解決”、“自己決定”等,這是與我們所推行的課程改革所不相符的。也就是佐藤學先生所提出的“虛假的主體性”佔據了我們的課堂,在課堂上,學生真的發揮出他們的主體性了嗎,教師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呢,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而為什麼會產生“主體性”神話這樣的現象呢,佐藤學先生一針見血的指出:“產生主體性假象的溫床——教學中的形式主義”。在教學中,老師們有沒有深刻思考教師是否能夠尊重每個學生微妙的個別差異,是否能夠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次發言,在熱鬧的課堂中,學生是否真的明白了,還是隻是敷衍。我們必須象佐藤學先生所說的“教學必須建立在還原學生的‘主體性’,克服‘主體性’神話的基礎上”,就是要考慮教師、教材和學習環境的相互作用,考慮孩子的經驗,與孩子進行有意義的,富有挑戰的“拋接球”活動。

佐藤學先生在書中還提出了要讓學校成為“學習共同體”,在教室中要實現“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提倡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要千方百計的促進交往,並且從“學”這一繁體字的結構,說明了學習的象徵意義,揭示了學習的本質。學習就是和文化遺產的交往,就是教師或家長支援學生在交往中成長,這一字型體現了對以孩子為中心的交往的支援。所以在我們的教室裡,正是要構築這樣的一種關係,即學生在交往中共同成長的關係,而能觸發和支援這種關係的人就是教師。為了要實施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教師要積極構建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在教學中,既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又要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教室的引導下,班裡的孩子互相學習,積極與老師進行互動,成為佐藤學先生所提倡的交響樂團式的教學。

《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例舉很多事實,讓我看到我們在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以上認識只是對課堂教學的一些認識,還有關於學習方式、學校教研、與課程實踐的闡述等都讓我受益菲淺,我難以言盡,就以該書最最本質的闡述來表達我的收穫,那就是“這場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結構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就決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為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希望我們能夠學習佐藤學先生的這種鑽研務實的精神,在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中真正落實教改精神,取得實質性的成果。

關於《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範文最新

在網上我認真拜讀了佐藤學的《靜悄悄的革命》這本書。作為一個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的教授、教育學博士,他為了研究教學,走訪了全日本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和養護學校,他往返於無數個學校的校園、站在一個個教室前的視窗邊,坐在一間間教室裡,以他敏銳的目光,洞察著發生在教室中的靜悄悄的革命。在二十多年中,他走進了七千多間教室,始終把自己融入到學校的教師和學生中,與教室裡的學生和教師同呼吸。他把自己置身於教師與學校之中,與教師交流、探討,共同嘗試從內部對各類學校進行改革。在細細地品讀中,一種發自內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敬佩他認真紮實的研究態度,敬佩他持之以恆的敬業精神;敬佩他講究實效的教研作風。

這本書沒有大哲理,沒有大理論,書中用最樸實的語言,用最生動的案例闡述著“靜悄悄的革命”的深刻內涵。所謂“靜悄悄的革命”,即是通過和事物對話、和他人對話、和自身對話的活動過程。文中極其深刻地指出:這場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裡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群為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援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作為日本名牌大學教授的佐藤學先生一直在積極地推進這一“靜悄悄地革命”。因為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傾聽能力欠缺,我非常注意這方面經驗:這本書中首先從傾聽開始抓起文中的許多觀點令我感到耳一新,受益匪淺。

一、教給方法,明確傾聽

我們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傾聽,可到底怎樣才算認真傾聽呢?學生比較模糊,我們要讓學生知道從何而聽,我們應該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細化了的要求。如:聽同學發言時,眼睛要看著發言同學的臉,做到神情專一,如果同學的回答與自己的想法一致時,則以微笑、點頭表示贊同。教學中我們可以向學生明確提出傾聽要做到“五心”。即傾聽時要做到: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言,都要聽清老師和發言人的每一句話,腦子裡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尊重別人,要聽完別人的話,再發表自己的見解;三要細心,當別人發言有錯時,學會評價別人的發言,做到不重複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言的基礎上或提出新穎的想法;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並重,相互促進。有了方法的指導,學生才會明確如何傾聽。

二、恰當評價,鼓勵傾聽

準確恰當的評價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傾聽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讚揚,要讓學生品嚐到認真傾聽的甜頭,獲得成功的喜悅,成功的滿足感。如:“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啊!”、“這麼一點小錯誤都被你聽出來了,真是金耳朵呀!”、“這位同學不僅認真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我被你說服了”、“你說得有道理”、“你的見解很獨特!”、“你的思路真清晰!”等等。當學生感到老師在傾聽自己的發言時,定會對自己充滿信心,同時也會採用同樣活力的傾聽策略,我們聽完後再提出建議性的回饋。一個眼神、一句讚揚、一個微笑,都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都能鼓勵學生認真傾聽,逐步養成聽的習慣。

總之,沒有正確的傾聽,師生之間難以達成共感共鳴。我們的不會傾聽,反過來也會影響學生信服的專心傾聽!所以通過這本書的閱讀,我最深的感觸是:我們要學會用心傾聽和欣賞每一位學生的聲音,做到真正有的放矢的教學;在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學會傾聽他人的發言,學會取他人所長來充實自己。讓我們的學生變成“用心相互傾聽的學生,是我們的理想,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關於《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範文最新

本書以創造活動、合作、反思的綜合學習課程為主線,結合課堂實踐示這種課程形態為實踐提供了新的理論生長點,從而引發課堂和學校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學校是一個個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地方同時也是大家的學校, 從學校內部的關係來看,學校本身就是一個共同體。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教師之間互相影響、互相激勵,學校應該是師生一起學習、休息和交流的場所。佐藤學認為我們應該努力去溝通學校內外,在書中他著重提到要將家長引入學校。在小千谷學校裡,家長可以在設定的觀摩教學時間裡到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級聽課,然後再到自己感興趣的其他教室聽課,最後與教師一起交流教育的狀況,此外,家長還可以作為嘉賓來教室成為教師的助手或親自上課。儘管實施時的確有諸多的困難,比如家長要克服以自己的孩子為中心,教師需要有充分的自信心。

佐藤學教授稱日本正在進行的教育改革為“靜悄悄的革命”,他認為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裡萌發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群為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援每個學生的多元性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

課程改革進行到現在,我們面臨著太多的困擾,但是在和一些教師和學生的交談中讓我們堅信腳下的路是正確,這場革命最終將會是一個雙贏,即使我們的教師和學生都會變得更有活力,因為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