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黨員個人學習《擺脫貧困》的心得感悟範文示例

《擺脫貧困》圍繞如何讓閩東地區脫貧致富這一主題展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觀點和方法理念,回答了閩東地區發展的重要實踐問題。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黨員個人學習《擺脫貧困》的心得感悟範文示例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黨員個人學習《擺脫貧困》的心得感悟範文示例

 

學習《擺脫貧困》心得體會1

在習總書記的諸多著作中,最具大愛情懷的著作當屬《擺脫貧困》一書,全書收錄了習近平同志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的重要講話和文章,語言樸實,內容接地,字裡行間滲透著對農村基層濃濃的慈愛,透露著對貧困疾苦的種種感知和同情。《擺脫貧困》一書除了強調為官為民辦實事外,更具有含金量的卻是諸多超越時代的價值觀和邏輯思維,這對於廣大領導黨員幹部來說極具借鑑意義,更是一筆寶貴財富。

一、身居高位、根系基層

很多人都喜歡一句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但對於一般人來說又是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時過境遷、隨著成長的變化和外界的各種誘惑,當時的諸多抱負和為國為民的情懷往往被淡忘。但作為當今大國元首的習總書記為當今世人做了親身示範,他年青時的政治抱負和治世情懷依舊常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超前認識、價值觀和邏輯思維在當前仍然推動全國、引領世界,身在高位,卻根系疾苦群眾,這是值得當今所有的領導幹部學習和效仿的楷模。當前,一些人在未出人頭地的時候低調、謙卑、踏實和憂國憂民,一旦走上領導崗位很快就發生了變化,甚至尾巴高高翹起,當初的理想、追求和抱負漸漸遠去,慢慢脫離了群眾,說話“假、大、空”,貪圖安逸、消極怠慢,上班喝茶看報,遇事能拖就拖,辦事效率低下。通過《擺脫貧困》一書,結合當前事實,習總書記是當今世界初心常在、堅守始終的最好例證。

二、大愛無聲、身體力行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但真正能上山抓虎、打虎和殺虎,開闢一條嶄新道路的人,可以說,習總書記是歷史上的唯一。他沒有出生在農村,而且是“官二代”,正是由於在特殊歷史時期體驗了幾年的農村生活,對農村產生的深厚感情,由此引起的對疾苦群眾的大愛之心,一直持續到現在,這種大愛不需言表、無聲就是最大的聲音。

學習《擺脫貧困》心得體會2

《擺脫貧困》一書收錄了習近平同志從1988年至1990年在寧德工作期間的部分講話和文章。全書圍繞閩東地區如何早日脫貧致富,將一系列極富創造性的戰略思想、極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論和極富針對性的實踐觀點娓娓道來,思想深刻、擲地有聲,催人奮進。

《擺脫貧困》一書透出的“弱鳥先飛”“同人民保持密切的血肉聯絡”“滴水穿石”等信念精神、辯證思維、務實的態度,對我們做好馬頭山村扶貧工作具有深刻的啟示:

習近平同志在《弱鳥如何先飛》中指出,解放思想是擺脫貧困的關鍵。扶貧先要扶志,要從思想上淡化“貧困意識”。在黨中央的領導下,閩東地區能夠與全國同步擺脫貧困,首先靠的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靠的是行動,靠的是改革開放。

長期以來,南京市審計局從人力、物力、財力和智力上對六合區馬頭山村提供了無私的幫助和支援,帶來了黨組織的溫暖和關懷。

馬頭山村人口9467人,貧困戶家庭和人口數量分別佔總戶數和總人口的5.7%和2.69%,在全街道中貧窮數量是最多的。村裡除傳統農業外,沒有任何產業,就業缺技術、創業無經驗,存在“等靠要”思想的農戶佔到三分之一。南京市審計局派我掛職第一書記後,我先後3次組織召開村民座談會、村兩委會,貧困家庭代表會,著重引導村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脫貧的勇氣和信心,走出了以黨建促扶貧解放思想,以產業為基礎壯大集體經濟、以專案為支撐可持續發展、以低收入農戶為主體可持續脫貧之路。2015年,馬頭山村建檔立卡一般貧困戶20戶(72人),低保戶115戶(197人)。目前,已脫貧126戶(一般低收入農戶11戶,低保戶115戶),低保戶已經全部脫貧,尚有9戶一般低收入農戶有望今年底全部脫貧。

學習《擺脫貧困》心得體會3

讀了習總書記的“為官四要”,深受感染,自己作為一名社群書記,雖然不是國家公務人員,談不上官,但是作為一名黨組織的負責任人,感覺習總書記的為官四要對我做好社群工作指導幫助很大。

一、為官之本在於造福一方。造福一方就是造福於人民,這與我們黨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一個意思。我想,作為一名黨組織負責人,只有一個宗旨,就是造福於民,使一方居民安居樂業,不斷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歸屬感。造福於民,還要與民相知心,這就要切實改進領導作風,深入群眾,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絡。只有這樣,才能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一切以人民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主動、及時地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

二、為官之理在於講奉獻。當共產黨的“官”要造福於民,就得講奉獻,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毛澤東同志說,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如果想當官又想發財,那是十分危險的。有些人當了官,就以權謀私,結果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想當官又想圖清福也是辦不到的。當官要負責任,任務沒有完成要找你,有困難要找你,出了事故要找你。甚至老百姓心中有怨氣,想罵人也是罵當官的。作為一名基層黨組織書記,我為自己一心想考上公務員,提高經濟收入而慚愧。應該像習總書記所說的那樣:要不圖私利,不圖清福,只圖為社會、為一方居民多做貢獻,為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的人,要把工作的苦和累,看做是工作的充實,是一種無窮的樂趣。

三、為官之德在於清廉。為官一場最起碼應留個清名。持身必須以清廉為準則。作為社群,是服務群眾的第一線。黨和政府的一些惠民政策,社群是第一道受理程式,必須嚴格把關,把黨和政府的溫暖確實送到需要的困難的群眾家去。共產黨的領導幹部在廉潔奉公上不成為榜樣,徇私舞弊,優親厚友的話就無法在人民群眾中樹立威信。

學習《擺脫貧困》心得體會4

《擺脫貧困》是習近平總書記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寧德擔任地委書記時期寫的一本書,雖然時間過去了25年之久,儘管時代在變遷,社會環境在變化,但是現在重讀此書,特別是細讀《幹部的基本功--密切聯絡人民群眾》《為官一場,造福一方》《把心貼近人民》《廉政建設是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等篇章,仍不覺得過時,文章的字裡行間蘊含著豐富的內涵與哲理,給人以智慧和啟迪。全書透露出強烈的“民本”思想、群眾觀點和服務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密切聯絡群眾是幹部的基本功”的要求如諄諄教導,激勵著我要掌握好、運用好這一基本功。

“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始終堅持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絡群眾”,不僅是共產黨人過去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勝利的力量之源,而且也必將成為領導幹部今後工作更加突出的“新常態”。本文就習近平總書記《擺脫貧困》一書,談讀這方面的初淺認識。

首先,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群眾觀點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也是我們做好全部工作的思想基礎。幹部需要什麼樣的基本功呢?習近平總書記在《幹部的基本功--密切聯絡人民群眾》一文中開宗明義提出:“要提高領導水平,就要眼睛向下,善於從群眾的實踐中汲取營養,獲得真知。無論是從發揮黨的領導作用,還是從調動群眾積極性這兩方面說,都要求我們的各級幹部始終同廣大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血肉聯絡。”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真正理解並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才能堅持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為此,要做到“三個不能忘”。

以民為本的思想不能忘。古語說:“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各級領導幹部既是政策制定的參與者、組織者,又是團結帶領群眾執行政策的先行者,是否存有強烈的“民本”的思想,決定了他在政治作為上“愛民”與“害民”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取向和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強調:我們黨已是在和平時期執政了這麼多年的黨,脫離群眾的危險比戰爭年代大大地增加了,而脫離群眾對黨、對人民可能產生的危害也大大地增強了。當前,領導幹部要強化立黨為公與執政為民的觀點,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的觀點,樹立“權為民所用”與“權為民所賦”的觀點。領導幹部什麼時候在這個問題稍有含糊就會出大問題,甚至會走向負面,為人民所唾棄。

對群眾滿懷真情不能忘。在幹部隊伍中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情形,就是上任之初的領導幹部在做人、做事方面還比較積極上進,不習慣別人奉承,對待群眾熱情周到。時間久了,極少數幹部官僚氣息就逐漸滋長,久而久之就養成“當官做老爺”的習性,對待自己部下和基層群眾,大有一種“讓我一時不愉快,我就讓你一生不好過”的施虐心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如何對待人民群眾,是一個根本的立場問題、世界觀問題、黨性問題,也是領導幹部能不能老老實實做人的感情基礎。堅持群眾觀點就是要自覺擺正與人民群眾的關係,不斷增進對人民群眾的真摯感情,經常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與需求放在心上,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學習《擺脫貧困》心得體會5

《擺脫貧困》收錄了習近平總書記從1988年至1990年在寧德工作期間的29篇講話和文章,11萬字,全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閩東地區如何早日脫貧致富這一主題,將一系列極富創造性的戰略思想、極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論和極富針對性的實踐觀點娓娓道來,思想深刻、篇章雋永,真知灼見、擲地有聲,發人深省、催人奮進。

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為此書作序,他說道:"雖然近平同志已調離寧德,但今天是從昨天走過來的,他留下的這份精神財富,肯定會對繼任者起承前啟後的作用".

我讀完這本書後第一感覺就是:真是值得一讀的好書!官樣文章的彙編讀得多了,有的是讀一半讀不下去扔了,有的即使看完了也沒多少印象,最多瞭解一下都有那些新鮮的說法、做法、經驗就好了。這本書確實讓我觸動頗深。雖然時過境遷,時代不同,書中一些具體的提法對當前經濟建設不一定有實際的指導意義,但書中透出的那種理想信念、思想精髓、積極精神、辯證思維、務實的態度、精彩的語言風格等等確實給我留下了深深印象。正如項南同志說的:"一個擔任重要職務的年輕幹部,對改變本地區的落後面貌有什麼抱負、有什麼想法、有什麼作風,關係著這個地區整個工作的成敗。因此必須開動腦筋,大膽地去想,勇敢地去闖。即使有些想法不一定完全切合實際,有些做法一時看不出效果也不要緊。要求每個人做到每句話、每件事都完美無缺,是不可能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近平同志也不例外。我們地市縣鄉的幹部,如果看一看這本小冊子,是會獲得許多啟發的。"

習總書記自己的評價是:"我也明知白駒過隙,逝者如斯,又值改革開放的大潮洶湧,我們必須以審視的眼光看待不適應我們獲得更快發展的一切並對其進行改革。未來可能講更有意思的話,著更其完美的文,做其壯麗的事業,但今天只是今天,我只提供一份我閩東實踐、思考的記錄,這對於閩東脫貧事業和其它事業之巨集偉大廈或可成為一石一本,對於後來者或許也有些微意義——若留下探索,後人總結;若留下經驗,後人咀嚼;若留下教訓,後人借鑑;若留下失誤,後人避免。我亦斷定此書會被人遺忘。遺忘乃是大好事,足以證明我們前進得很快。"

學習《擺脫貧困》心得體會6

今天品讀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執政時一部著作《擺脫貧困》,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感慨頗多。我被書中習近平總書記那種崇高的理想信念,獨到的思想精髓,勤奮積極的進取精神,嚴謹的辯證思想,震撼的求實務實的生活工作態度所感動。這是對我的又一次教育。我覺得我們江油的教育者,乃至全中國的教育人,都應該有這樣的意識——不做教育的“貧困者”。

由於一個時期中國以抓好經濟建設為重點,導致很多人身上都有了銅臭味,我們的教育也染上了些許功利。作為教育者,一個自然人,追求物質的富有無可厚非,不過我們更應以民族發展為己任,社會發展為宗旨,教育好一代人是教育者的良知。所以,為民為社會謀求福祉的意識不能“貧困”。我們站在講臺上,傳授的是知識,講究的是發展的規律,引領的是思想,一旦我們的思想發生了偏差,我們的行為宗旨發生了轉移,影響的不只是個人,而是千家萬戶,這無疑給民族埋下了禍根。這就違背了教育功在千秋的本質,又從何談為民為社會謀求福祉呢?

我國的發展可謂多災多難,社會的發展是坎坷不平的,但我們一定要堅信,實現共產主義是我們中華兒女的心願,我們中國人是有能力實現的。雖然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但我們是支潛力股。一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發展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短短几十年,就可以趕上已經發展了幾百年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家,這難道不能證明中華兒女潛在的實力嗎?堅定信念,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是我們中國夢實現的動力,我們現在所教的學生,正是實現共產主義的生力軍,為他們奠基,為他們加油是教育人的責任。

沒有任何理由讓我們退縮,我們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工程師。沒有任何理由讓我們與那些另類同流合汙,我們是一個民族發展的責任人,歷史使命不容許懈怠,實現中國夢非一朝一夕,那是要長期堅持,永不言棄,永不言敗的過程,學習不只是學生的事,更是教育以及社會所有人的事。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既是一種顯性的存在形式,更是一種理性的內在品質。教育好我們的學生目光要長遠,志向要遠大,信念要崇高,必須要腳踏實地,持之以恆去拼搏。那些只憑三分鐘熱度去幹事是成不了大器的,要讓我們的國家走在世界前列是很難的。

教育不要僅僅停留在課堂。要勇於打破時代的常規,以率先垂範,言傳身教去感染人,感染社會。停留於課堂的教育是侷限的,我們的教育要密切與人相聯絡,小到某一個舉止,大到一個理想信念的傳播,與實際的社會現實相聯絡,一點一滴去影響淨化著社會空氣。如果僅坐在辦公室,僅以書本知識的傳授,僅以教室裡某個人等方式去工作,這違背了聯絡群眾的宗旨。“教書育人”是教育人的責任,更是使命,任何脫離群眾的教育,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本,其生命力的短暫可想而知。

經常聽到學生談論誰是他最喜愛的老師。之所以受學生喜愛,是因為他們先進的教學手段,厚實的知識功底、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化學生。做一個受歡迎的教師是需要不斷開拓創新的,時常以飽滿的熱情去迎接新的朝陽。如果教師安於現狀,吃老本終究會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成為新興“貧困者”,那麼教育成果將會大打折扣,縮水的教育自然影響我們民族的發展。

習總書記的系列作品都反映出他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表現出他對理想信念毫不動搖地堅持,以及面對工作,面對困難必勝的信心。我們作為民族復興時期的教育工作,一定要團結在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努力工作,愛崗敬業,不打退堂鼓,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

學習《擺脫貧困》心得體會7

剛拿到這本書,書的作者,書的名字都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該著作收錄了習近平同志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在福建寧德工作期間的重要講話和文章共29篇,內容豐富,該著作圍繞閩東地區如何早日脫貧致富這一主題,將一系列極富創造性的戰略思想、極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論和極富針對性的實踐觀點娓娓道來,思想深刻,篇章雋永,真知灼見、擲地有聲,發人深省、催人奮進。

下面結合自己的學習和體會談幾點感想:

第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建設是我們的主旋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中心,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工作重點。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必須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能否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成敗,關係到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的大問題。

通讀《擺脫貧困》一書,習總書記從歷史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理論的觀點、實踐的觀點看問題,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高農業、工業的水平和效益。比如他提出"弱鳥可以先飛"的論斷。他指出弱鳥可以先飛,至貧可能先富。要使弱鳥先飛,飛得快,飛得高,必須探索一條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路子,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特色的"一品一村"產品。如在文章巜畲族經濟要更開放些》,指出,畲族經濟的發展,即需要外力的幫助和推動,更需要內在的活力的啟動,要讓畲族這個特色的民族形成獨特的經濟發展產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時俱進,理論創新,以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思想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習總書記說,經濟大合唱,有很強的藝術性,既要講合唱的規律,又要講合唱的技巧。這些論斷和觀點體現了習近平同志對經濟發展的深刻思考,以及對經濟發展的獨特見解。對全國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具有很強的、現實的指導意義。

第二,政治建設不可缺。政治建設是執政黨為加強自身建設而在政治方面所進行的工作,即指用一定的理論和方法,正確制定黨的綱領和黨在一定的歷史階段的政治路線,正確制定與此相適應的各項工作方針政策,並用黨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統一全黨的思想和行為,通過正確處理黨內矛盾,確保全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使全黨步調一致地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習總書記在《發揮人大作用,把閩東的事業推向前進》的一文中指出:"閩東的發展,離不開人大工作",的確人大在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代表著廣大人民的呼聲。

要想把地區發展起來,必須提高對人大的認識,必須處理好黨委、人大、政府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執政黨、權力機關、執行機關的關係。)充分發揮出人大的職能作用,同時人大也必須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議事水平,進一步發揮全國權力機關以及地方權力機關的作用。通過學習,使我深深感受到: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性質決定我國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政府為人民服務通過行使其職能來實現,同時要依法行政,接受監督,才能確保為人民謀利益,才能真正的樹立政府的權威。在《幹部的基本功一一密切聯絡群眾》一文中,習近平同志實事求是,聯絡貧困地區發展的實際條件,總結出發展的最根本是:依靠黨的領導,二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密切聯絡群眾,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和使命所決定的,也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形成並堅持的優良傳統作風。《把心貼近人民一一談新形勢下領導的信訪工作》一文中指出:強調幹部要到群眾中去,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密切聯絡群眾。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而在清廉從政中則要求黨政機關要保持廉潔,因為這個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和人心向背,只有把心貼近群眾,以百姓心為心,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團結凝聚億萬人民的磅礴力量。應該說書中的每一篇都包含著習總書記對人民的無限深情和赤誠的愛。

第三,文化建設加強軟實力。習總書記在《閩東之光一一閩東文化建設隨想》一文中指出:"一個地區的文化建設的內容很多,有一個重要的著眼點,就是要弘揚地方的傳統文化。"還要聯絡實際,閩東主要是畲族文化,要挖掘出畲族的民族文化特色,還要通過現代的傳播工具來展示地區文化的特點,讓群眾喜聞樂見。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要有比較高的政治素質和知識水平,要嚴於律己,遵守職業道德,也是一種文明建設的方向,搞好輿論導向,弘揚社會正氣。精神文明建設是實施脫貧致富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習總書記在巜建設好貧困地區的精神文明》一文中指出:一是正確認識脫貧致富和建設精神文明的關係,二是正確分析精神文明建設的歷史和現實。可見,只有立足於地區的實際,把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學文化建設貫穿於脫貧致富的整個過程,才能夠在實踐過程中改造客觀世界,建設物質文明,也可以改造主觀世界建設精神文明。認真研讀《擺脫貧困》一書。可以看出習近平同志任職寧德期間就高度重視文化自覺和價值重塑,他還前瞻性的強調,脫貧致富即意味著大力發展經濟,把人民從物質匱乏約束中解放出來,也意味著要牢牢把握文化領導權,這推動價值重塑,把人們從物質崇拜中解放出來,在雙重意義上克服人的物化現象。

第四、哲學思維貫穿全書。巜擺脫貧困》一書生動記錄了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期間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的豐富歷程。在《新形勢下閩東財政經濟的辯證觀》一文中,充分體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理性的哲學思維,正確處理全域性和區域性的關係,就是要正確地處理好整體和部分的關係,統籌全域性,實現整體功能大於部分功能之和。在《鞏固民族大團結的基礎一一關於促進少數民族共同繁榮富裕問題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少數民族作為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樣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和諧與穩定,搞好民族工作,為促進民族大團結,有著積極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在脫貧致富的偉大事業中,少了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奮鬥是不行的,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民族大團結這個整體都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必不可少的保證,促進少數民族共同繁榮富裕,就是促進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繁榮與富裕。

總之,《擺脫貧困》一書所倡導的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等理念,歷經歲月洗禮而閃樂著真理的光芒,值得我們長期堅守,整本書都閃著哲學理性的光輝,使得擺脫貧困有了哲學理論的指導,並且還能通過實踐證明了習近平同志理論的真實性,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研讀巜擺脫貧困》一書,可以看出習近平同志倡導和堅持用辯證法辦事的傳統由來已久,值得我們好好的深思並加以理論實踐。以時俱進,才能開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