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3擺脫貧困心得體會5篇

當我們內心有了新的啟發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心得體會可以把實踐中進行的思考用文字書寫下來的書面材料,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23擺脫貧困心得體會5篇,供大家參考。

2023擺脫貧困心得體會5篇

2023擺脫貧困心得體會篇1

近日,經同事介紹,讀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書——《擺脫貧困》。客觀的說,作為一名政府機關幹部,習總書記的治國理政論述、講話材料、會議批示精神等讀過不少,然真正入腦入心的唯這本薄薄的、11萬字的書。可能工作性質使然,作為在鄉鎮分管扶貧工作的人員,提起扶貧真是一把辛酸淚,讀了此書,豁然開朗。不僅對深入理解扶貧工作有直接的指導作用,更在思想上亮起一盞明燈,促使我從更巨集觀的角度再次思考扶貧問題。“師者,答疑解惑也”。讀此書,猶如恩師當面教誨,使我今後的工作有了質的飛躍。

習總書記在書中明確寫道:全書的題目叫做“擺脫貧困”,其意義首先在於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擺脫”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脫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脫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對此段論述,我感觸很深,自己每天做扶貧工作,面對扶貧領域中的各種問題:入戶、幫扶、報表等等糾纏其中,忙碌加班成常態,和同事們聊起扶貧各個眉頭緊皺,沉在繁雜的事物之中,甚少去深入思考這項工作的意義,可以說,我的思想也是“貧困”的,讀了習總書記的書,這才恍然大悟。找到工作的意義,才能更好地工作。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當前,中央提出的精準扶貧工作,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營拔寨的衝刺階段,鄉鎮一級的扶貧攻堅工作,不深入村組,不訪談農戶,不促膝長談,就不可能掌握第一手資料,就無法對症施策、精準扶貧,最終實現脫貧目標。

我們鎮有一戶建檔立卡戶,家裡五口人,夫妻二人為重組家庭,並都有殘疾,丈夫為視力殘疾幾乎失明、妻子腿有殘疾,三個孩子都在讀書,四個人享受低保。就是這樣一個困難家庭,在精準扶貧過程中,經過多次入戶瞭解情況,因戶施策想扶貧措施,雖然夫妻二人均有殘疾,但樂觀肯幹,為了孩子吃苦耐勞,脫貧的意識很強。最初通過民政辦送絨山羊給他們,支援他們養羊;沒有房屋通過村建系統新建了42平方米的住房;妻子的腿不能走路,民政辦幫助聯絡醫院手術,報銷了大部分醫療費用。今年十月份他們家順利脫貧,計算人均收入六千多元。展望未來,最大的孩子畢業可以掙錢了,夫妻二人已經完全掌握了養羊技術,羊羔從最初的10只發展到如今的50多隻。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擺脫了貧困,向著幸福邁進。

到今年十一月,我們鎮的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下一步工作我們將向習總書記說的,解決貧困問題的核心是扶智與扶志。未來兩年,我們的扶貧工作將在不斷髮展產業的基礎上,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和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精神文明建設是實施脫貧攻堅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建設好貧困地區的精神文明》一文提出,“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過程的兩個方面。兩者相互關聯,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把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學文化建設貫穿於脫貧致富的整個過程。”進行脫貧攻堅,精神文明建設必須要始終抓牢,且發揮其重要作用。對貧困戶的精神文明方面的指導是我們扶貧工作的弱項,是在以後工作中努力的方向。

2023擺脫貧困心得體會篇2

我們國家正處在從解決溫飽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跨越中。這個跨越,在世紀之交已經完成。如今,我國正在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前進,而且越來越接近這個目標。此時此刻再版《擺脫貧困》這本書,有哪些現實意義呢?

第一,有助於我們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部署和措施切實落到實處。

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時指出,一個地方的工作,也有主旋律,這就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經濟建設要有一個主旋律,要搞“經濟大合唱”。得有總指揮,要講協調、配合,每個部門、每個人都要有整體戰略意識,心朝一處想,勁朝一處使,聲朝一處發,就可以唱出一支悠揚、嘹亮、動聽的好歌來。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習近平同志形成了一整套抓寧德工作的大思路。最為重要的,是加強經濟建設領導核心建設即黨的自身建設,以新的意識、新的作風久久為功、紮紮實實推進工作。

如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濟建設仍然是全黨的中心工作,最根本最緊迫的任務還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們要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軸,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協同推進、形成合力。

第二,有助於我們樹立終生廉潔、終生為民的鴻鵠之志,把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

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時指出,領導幹部要帶領地方擺脫貧困,必須牢固樹立終生廉潔、終生為民的鴻鵠之志。他提出要講四句話:一是“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二是“熊掌和魚肉,不可兼得”,當幹部就不要想發財;三是“寸心不昧,萬法皆明”;四是“為官一場,造福一方”,當幹部的宗旨就是奉獻。領導幹部一要過好自我關,二要過好人情關。要建立一整套系統、全面的制度以制約和監督權力的使用,這是杜絕腐敗的根本性措施。

如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努力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強化責任追究,不能讓制度成為紙老虎、稻草人。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要加強對權力的約束,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作為黨的幹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公而忘私。

第三,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努力使調查研究之風、密切聯絡群眾之風、實幹興邦之風在我們黨世代相傳。

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時指出,貧困地區的幹部需要什麼樣的基本功?就是要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血肉聯絡。在他的大力倡導下,“四下基層”即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在寧德黨政機關蔚然成風。他推崇水滴石穿的精神,大力提倡領導幹部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前赴後繼、甘於為總體成功作出犧牲的奉獻精神,大力提倡胸有巨集圖、紮紮實實、持之以恆、至死不渝的實幹精神。他推崇焦裕祿精神,始終把自己看做人民的一員,把心貼近人民。

2023擺脫貧困心得體會篇3

我讀完《擺脫貧困》一書後有三點最深刻的體會。

“緊抓中心”。這本書從開篇到最後一篇再到它的跋,一以貫之的主旨是“把經濟建設當作最大的政治”。習近平同志那時就指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是各項工作的主旋律,大家都要圍繞這個主旋律齊聲合唱。他鄭重告誡大家: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只有在生產力的解放中,在國力的快速增長中,在人民生活的極大改善中,在與外部世界日益廣泛的交往中,才能得以充分體現。

“尊重規律”。要領導好地方各項工作,在緊抓中心的大前提下,首先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去認識規律,在擺脫貧困、發展地方經濟、推進改革開放等方面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習近平同志以身作則,帶領幹部“四下基層”,瞭解民情,共商脫貧的路徑。他反覆講貧困地區不要有超現實的幻想,並指出僅靠幾個大專案來脫貧的想法“不切合實際”,應繼續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方針。書中強調扶貧“只能是漸進的,由量變到質變的,滴水穿石般的變化”,在經濟建設中要克服急躁情緒和短期行為,腳踏實地開展工作,這是尊重規律的體現。同時,習近平同志認為尊重規律並不等於把自己束縛起來,還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認識和把握改革開放新形勢帶來的新事物、新規律。

“開拓擔當”。書中提出的“滴水穿石”精神、“接力棒”精神,以及貧困地區要樹立商品經濟觀念,擺脫意識和思想上的貧困等等,在今天都是非常可貴的。書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行動至上”。習近平同志引用馬克思的話說,“一步實際運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他還說,“我是崇尚行動的”。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排除各種干擾,落實到行動上;認識和把握規律,最終也要體現在擺脫貧困和深化改革開放的行動上。習近平同志激勵大家要發揚“不恥落後,意氣奮發,放膽開拓,爭先創優”的閩東風格,倡導敢為天下先、冒一點風險的精神。在全書結尾,他還重申了鄧小平南方談話中關於改革開放要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的論述。所有這些,都折射出作者的精神追求和力量源泉,足以使我們深長思之。

書中提出的擺脫意識和思路“貧困”的命題,實際上回答了一個重要而深刻的問題:為什麼中國改革開放會以一場思想解放為起點?作者在跋中有言:只有首先“擺脫”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脫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脫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在這場擺脫貧困的歷史征程中,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擺脫貧困的關鍵。他一再強調,“地方貧困,觀念不能‘貧困’”,“當務之急,是我們的黨員、我們的幹部、我們的群眾都要來一個思想解放、觀念更新”。我們不擔心說錯什麼,只是擔心“意識貧困”,沒有更加大膽的改革開放的新意;也不擔心做錯什麼,只是擔心“思路貧困”,沒有更有力度的改革開放的舉措

2023擺脫貧困心得體會篇4

一、堅定的信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心理學上有個用語,叫“自我實現預言”,指的是直接或間接導致預言本身實現的一種預測。換句話說,積極的或者消極的預言,強烈堅持的信念,都可能足以影響到人們,使人們的反應最終會導致先前的預言實現。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懷有某種期望值,這種期望值將會(不自覺地)引導著這個人的行為,這一系列的行為將最終導致朝著這個期待值前進,最後這個預言得以實現。正如習總書記在《弱鳥如何先飛》一文中寫道“地方貧困,觀念不能‘貧困’。‘安貧樂道’,‘窮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等,這些觀念全應在掃蕩之列。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但能否實現‘先飛’、‘先富’,首先要看我們頭難中有無這種意識。所以我認為,當務之急,是我們的黨員、我們的幹部、我們的群眾都要來一個思想解放,觀念更新,四面八方去講一講‘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的辯證法。”如果我們老是抱著貧困的觀點、觀念,這種觀點、觀念會不知不覺的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在本書中,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淡化“貧困縣意識”,就是擔心“貧困縣”的帽子使某些人產生了不應有的“貧困縣意識”,提倡振奮精神,淡化“貧困縣意識”,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繼續紮紮實實走自己的發展道理。

二、開放的心態。習總書記在《跋》中寫到“全書的題目叫做‘擺脫貧困’,其意義首先在於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擺脫’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脫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脫貧困’,走上富裕之路。”在《對閩東經濟發展的思考》一文中,習總書記也明確“我特別感受到,有一個開放的觀念的重要性”、“貧困地區的軟環境建設,將為貧困地區的開放創造條件,對於軟環境建設的緊迫性,較之其他地區,貧困地區的幹部群眾肯定感受更為深切,從而積累出建設軟環境的經驗。因為這幾乎是貧困地區在創造開放條件方面的唯一出路,也是貧困地區在開放態勢下免於落伍的有利保證。”

三、務實的作風。本書中提出的很多觀點在今天都很有借鑑意義。如“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精神、“接力棒”擺脫意識和思想上的貧困等等。在《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文中,習總書記指出“馬克思說過:‘一步實際運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我不主張多提口號,提倡行動至上。過去採取的很多有效的辦法,要像接力賽一樣,一幫一幫接著幹下去,腳踏實地地幹出成效來”。在《滴水穿石的啟示》一文中寫道“我讚賞‘滴水穿石’的精神,讚賞默默奉獻的精神,提倡幹部埋頭苦幹,著眼於長期的、為人鋪墊的工作。因為事物的發展變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質變要有量變的積累。比如閩東的落後狀況是歷史形成的,改變閩東的落後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有一股韌勁。”

四、群眾的觀點。習近平把堅持群眾路線看作每一個幹部都應當苦練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在《幹部的基本功》一文他寫到“貧困地區的發展靠什麼?千條萬條最根本的只有兩條。一是黨的領導,二是人民群眾的力量。無論是從發揮黨的領導作用,還是從調動群眾積極性這兩方面說,都要求我們的各級幹部始終同廣大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血肉聯絡。”之後他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闡明瞭我們黨的執政之基在於人民群眾。黨需要群眾,群眾需要領導,能不能始終和廣大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絡,能不能、會不會和人民群眾打交道,就是檢驗幹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說“走群眾路線,首先要有一個群眾觀點。‘誠於中者,形於外’,有了群眾觀點,密切聯絡群眾才會成為自覺的行動。其次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積極疏通和拓寬同人民群眾聯絡的渠道”。他在書中反覆強調,黨員幹部要把心貼近人民,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他倡導和推行“四下基層”,把它作為幹部密切聯絡群眾的重要途徑,作為化解矛盾、推動發展、促進和諧、改進作風的有效辦法。全書通篇貫穿的群眾觀念,彰顯了習近平深厚的為民情懷,始終腳踏實地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擺脫貧困》一書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創造性的戰略思想和富有針對性的實踐觀點,思想深刻,發人深省,催人奮進。就像時任省委書記項南同志在此書序言中所說:“雖然近平同志已調離寧德,但今天是從昨天走過來的,他留下的這份精神財富,肯定會對繼任者起承前啟後的作用。”這份精神財富經過二十多年的實踐檢驗,歷久彌新,更顯珍貴。

2023擺脫貧困心得體會篇5

?擺脫貧困》是習近平總書記在1988年至1990年在寧德工作期間部分講話和文章的收錄文集,全文圍繞閩東地區如何早日脫貧致富這一主題,將一系列極富創造性的戰略思想、極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論和極富針對性的實踐觀點娓娓道來,為閩東的發展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字裡行間折射出了習總書記求真務實的工作風範。

2014年__月__日-11日召開的全國黨委祕書長會議,習總書記強調:“確保中央政令暢通,政策落地生根。”政策的生命力在於執行,習總書記強調政策要“落地生根”和《擺脫貧困》裡“滴水穿石”精神、“為官一場,造福一方”等思想理念是一脈相承的,彰顯出了求真務實的精神品質。隨著時代發展,如果黨的事業裡求真務實的品質缺位,為人民謀福祉的理念就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就不能引領中國這列高速發展的列車呼嘯前行。

一、 求真,就是要秉持實事求的指導思想

?擺脫貧困》書中的第一篇文章《弱鳥如何先飛》,是習近平上任後對閩東九縣展開實地調查後寫的隨感,文章開頭用了大篇幅客觀看待了閩東經濟發展水平的現況,“老,少,偏,島,窮”精闢指出了閩東存在的經濟發展劣勢,而在客觀看待自身不足的情況下,才能探討出一條因地制宜的閩東“讓羽翼豐滿”的發展之路,書中指出的閩東“窮在‘農’上,也只能富在‘農上’”“立足本地資源進行工業開發”等一系列工作指示至今對閩東發展仍有廣泛的指導意義。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核心指導思想,一切從實際出發,嚴格按照客觀現實思考或辦事,保證黨的大政方針政策與人民的福祉緊密相聯。

二、 務實,就是要有實幹的精神

“縱使思忖千百度,不如親手下地鋤”,務實就是要“親手下地鋤”,用實幹精神栽種希望的果實。習總書記“橋”與“路”的形象比喻讓人印象深刻,共產黨人就應該心甘情願成為人民福祉的鋪路石、搭橋磚,在具體的工作中“不主張多提口號,提倡行動至上”“不吃別人嚼過的饃”。在習總書記在閩東工作期間,曾三次到閩東最偏遠的鄉村之一下黨鄉調研考察,“群眾的讚許最甘甜”,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走群眾路線,以務實的精神奉獻閩東,感動閩東。“萬丈高樓平地起”,黨的事業還需要前仆後繼、薪火相傳的努力奮鬥才能繼續興旺。實幹是我們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工作精神,“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我們的工作會做得更好!

三、求真務實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

求真與務實是辯證統一的,兩者不可偏頗。沒有“求真”, “務實”就很可能走錯方向;沒有“務實”,“求真”只能是口喊口號。

?擺脫貧困》書裡記敘了在閩東工作期間,習總書記堅持實地調研,在掌握客 觀情況後,才去指定相關指導政策,“建設好貧困地區的精神文明” “畲族經濟要更 開放些”等指導意見,是“走”出來的,對閩東發展提供了諸多金玉良言。求真務實,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本質要求。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所要 求的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在新的歷史時期,一定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具體到個人工作中,我們就絕不能把求真和務實分隔開來,在求真的基礎上務實,在務實的工作裡求真,我們的工作才能少份浮誇,多份落實,少份心虛,多份踏實。

標籤:心得體會 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