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餘秋雨散文》讀後感最新6篇

書是隨時在近旁的使者,社會發展,我們要勇敢翻越讀書的這一座高山。那麼關於相關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餘秋雨散文》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餘秋雨散文》讀後感最新6篇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1

從來沒有一個人的作品,能夠這樣這樣平和又深邃的滲入我的心靈,即使偉大的魯迅先生的作品也不能例外,他作品某些文字的的晦澀和深峻阻礙了我和他的交流。的確,再偉大的作家也離不開情緒的渲染,作品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作家的情緒,包括他的煩躁和哀怨。而這些不良的情緒便會通過作品傳遞給我們這些讀者——文學作品的確離不開情感——這恰恰是文學的魅力所在,但是,過多的不良情緒渲染還是會影響我們讀者的情緒,我們的痛苦和不安便會在讀過這些作品後產生——這就是我們往往在讀了某些作品後會產生頭疼的生理反應或者煩躁的心理反應的原因。於是,有些作家的作品,我往往翻不了幾頁就放下了。不是因為這些作品寫的不好,而是我無法完成對這些作品的解讀,我們之間架不起一座溝通的橋樑,無法完成心靈的契合——很遺憾,於是,某些名作家的作品通過媒體介紹心儀已久,一去拜讀便覺索然無味——這是很有趣卻很無奈的現象——閱讀的過程是讀者的心靈和作家的心靈完成契合和溝通的過程。

對於我而言,有一個人是例外,他就是餘秋雨。嚴格來說,餘秋雨先生並不是一個職業作家,他的稱謂前面往往帶著一個學者。而他的散文作品因為他的學者身份而增添了文化的厚度,這種厚度,讓我對他心生敬意。我帶著敬意走進他的作品,一部部讀過之後,我感覺自己的文化厚度也在慢慢積澱,歷史的,人文的,伴隨著這些作品我收穫了一種閱讀的快感和成長的幸福。

我一直認為,閱讀就是一種學習,是讀者成長的過程。這種過程可以是知識上的,可以是觀念上的,可以是心靈上的,讀過餘秋雨先生的作品之後,你會發覺這種成長是全方位的,從表面上的知識,到內心深處的觀念,甚至人格結構上的。初識餘秋雨的作品是通過朋友的介紹,那幾年,我正在嘗試著寫寫一點散文,卻往往不得法,搜腸刮肚羅致辭藻,殫精竭慮考慮結構,結果寫出來的東西宛若死水一潭,投進無數石子也激不起浪花一朵。一次,與一位文學朋友交談。她說,你何不找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讀?聽從了她的建議,我立刻去書店買了一本,讀了第一篇《道士塔》後,便不忍卒讀,一篇篇讀下去,感覺滿口餘香,嫋嫋飄進心扉。一時間,在他的文字中,我找到了久違的閱讀和成長的幸福。他的文字有一種中國畫般瑰麗多彩的色調,把我的心染得繽紛多彩;他的文字有一種音樂般的優雅深邃,輕輕拉動我的心絃。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充滿了對國家民族、對歷史文化、對現在未來的一種深沉的思考,一種充盈著文化厚度、生命寬度和歷史高度的思考。這種思考,藉助他的文字輕輕地走進我的內心,讓我跟著他一起脈動,一起思考。我從中學會了怎麼思考人生,怎麼思考未來,怎麼在歷史中思考,怎麼在現實中思考,儘管我的這份思考是幼稚可笑的,但是,如果一部作品能給你一些思考和啟迪,我想這部作品已經完成了和你心靈的契合。於是,繼續讀了他的《山居筆記》、《霜冷長河》……一部部讀下來,一遍遍讀下來,愛不釋手,手不釋卷。僅僅那本《文化苦旅》我就讀了五六遍,書角讀捲了,伸展開來,繼續。越讀心中越敞亮,越讀心裡越美麗,越讀感覺越從容,越讀思緒越清晰。他的作品傳遞給我的是一種不花哨的優雅,是一種不晦澀的深邃,是一種不虛滑的靈動。當然,也會有憤懣但卻不絕望,嚴肅卻不冷峻,悲痛卻不哀怨,厚重卻不煩躁。

在他的作品隨處可見對歷史和現實之間實現架構的思索,對中國和世界之間完成溝通的反思,對個人和民族之間找到統一的思考,對狹隘觀念和哲學思維之間尋求交流的思慮。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2

很早就想寫點東西的,在囫圇吞棗看完餘秋雨老師散文集之後,但因為工作變化的原因,一直沒有時間來寫,也沒有心情靜下來寫。一晃一個月過去了。其實,現在也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來寫,只是總感覺心裡有點事,這或許就是自己的一點個性。

定下的事情不做完心裡總感覺有點不舒服,尤其是在這次閱讀了多篇美好的文章之後,總感覺應該留下點什麼,特別是現在的生活節奏,讓自己已經很難在一段時間之內再翻起餘老師的文章,只好趁著心裡還有點感覺,留下幾行貽笑大方的文字。

餘老師和季老一樣,都是高中時就耳熟能詳的大師,但可惜的是,我這個文科出生的人並不喜歡學習語文,唐詩宋詞興致來了還會背上幾首,而對於這些文學作品,學起來感覺真是要人命,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學了不考,考了也考不好,所以,很少認真閱讀教材上面的文章,聽課也是是是而非。

這次機緣巧合讀到了兩位大師的散文集之後,讓人對散文又有了一點重新的認識,又有了不一樣的感覺。自己水平有限,無法寫出精湛的體會,只能由著自己的感覺信馬由韁。

正如前段時間寫過一篇關於讀季老散文集有感的文章一樣,季老從自己工作生活的點滴入手,潤物無聲,讓人體會到生活的一種自然美,讓人感覺有一種返樸歸真、悠然自得的嫻靜,人生就如同一幅淡淡的山水畫;餘老師的這本散文集,則從巨集觀著眼,縱橫捭闔,以一個文學家獨有的眼光來看待歷史。

將許多鮮活的歷史事件通俗易懂的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在冥冥當中感受到幾分滄桑和震撼,感受到不一樣的厚重和深沉。想到這裡,又想起許多當前關於餘老師的種種訊息,正面的、反面的都有,但人人亦云,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現在感覺起來,讀完這本散文集,對於我這樣一個非常喜歡歷史的人來說,讓人對現實中的餘老師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至少對歷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雖然這些文章只是餘老師文學作品中的滄海一粟,但從讀的這本散文集裡面每一篇文章都讓人從中讀到不一樣的東西。

讓人思維開闊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如同是在欣賞文學作品的同時,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品味已經塵封的歷史,就如《一個王朝的背影》、《蘇東坡突圍》、《風雨天一閣》、《抱愧山西》、《上海人》等每一篇文章一樣,都呈現了一段不一樣的歷史。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3

“比梁實秋,錢鍾書晚出三十多年的餘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舉重若輕,衣袂飄然走過他的《文化苦旅》。”這是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與感性》中一段話。余光中把餘秋雨與梁實秋,錢鍾書相併列。的確,餘秋雨散文的出現,從《文化苦旅》到最近的《行者無疆》,十多年來,餘先生的散文讀者眾多,好評如潮。有人評論說:從空間上它進入了民眾,從時間上進入了散文歷史。樹立起一座散文的奇峰。拜讀完餘先生的幾部散文集,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餘秋雨散文,由《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千年一嘆》以及《行者無疆》組成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一種典型的文化散文,在我們看慣了標榜散文的精巧靈活之作後,它呈現在我們眼前一道亮麗清新的風景線,如一縷清風拂人心田!。它擺脫了沉湎於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氣,而表現為一種情懷更為慷慨豪邁的大散文,當然不是篇幅冗長之大,而是體現為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袞毫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內在衝動與感悟,一種湧動著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

第一次接觸秋雨散文是《廢墟》。“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文章中沒有細節,沒有歷史人物,沒有山水勝蹟。行文中充盈著閃光的智慧,蘊涵著深刻的思考,飽蘸著的感情。殘簡斷垣中,那優美的語言,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強烈的吸引著我。走進廢墟,他體會著歷史的滄桑,品味著文化的內涵,發出”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程序”的慨嘆;面對著敦煌,看到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感受著歷史的強悍與苦難,感嘆著”飛天的後人”。

餘秋雨先生,站在歷史的高度,以理性的嚴峻,考察中國現存的原始文化,去貼近文化的大生命,重新審視中華文明。正如《文化苦旅》自序中提到的”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文人與古代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就這樣,山川草木,樓臺軒榭,廟宇亭閣,雲月飛鴻,都與人的呼吸相通,散發著文化的魅力!。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4

曾經讀過餘秋雨的許多散文,而讓我時時不能忘懷的一篇就是《垂釣》了。《垂釣》是餘秋雨夫婦在海參威的見聞,情節十分簡單。一胖一瘦的兩個垂釣老人,因為自己的喜惡,胖老人在釣繩上“掛了六個小小的釣鉤”,每次下鉤不到半分鐘他就起竿,次次都會掛著六條小魚,他忙忙碌碌地不斷下鉤、起鉤,從來沒有落空,落日餘暉的時候,總是快樂地滿載而歸;瘦老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的釣鉤只有一個,而且“碩大無比”,即使沒有大魚上鉤,他都倔強地端坐著,等著“暮色蒼茫”了,“瘦小的身影還在與大海對峙”。

兩位老者不同的性格追求,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胖老人歸去的時候已是盆滿缽滿,快樂的“腳步如勝利者凱旋”。瘦老人雖然“用背影來鄙視同伴的淺北,但他畢竟魚桶空空,一個人在暮色漸濃的大海邊寂寞地等待,孤獨地守候!

餘秋雨在散文中說道”一個更加物質,一個更加精神“,”一個是喜劇美,一個是悲劇美“,”他們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美的人類“。的確,人類在演繹故事的時候,皆因為不同的人生觀而豐富了結局,讓旁觀者更覺況味無窮。

也許有人認為胖老人是追求物質而胸無大志,隨遇而安,渾渾噩噩地過著小魚生活的現實主義者;瘦老人則是一個追求完美、志在高遠、鍥而不捨的理想主義者。然而,從生活的角度而言,我對胖老人的做法是報以讚許目光的。生活追求需要積極向上,卻要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智慧,不容許有盲目和好高騖遠的僥倖心理,胖老人十分明白自己所面臨的客觀條件,鉤小灘淺,他不妒忌瘦老人釣鉤的”碩大無比“,也不去打擊他的執著,即使在”提起滿滿的魚桶走了,快樂地朝我們扮了個鬼臉,卻連笑聲也沒有“,怕的是驚擾了瘦老人的釣魚夢,他的這份平常心,使得他非常快樂。也許,他一輩子都釣不上大魚,但是在他面對的領域裡,他,的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優勝者。

瘦老人無疑是許多人認為的完美形象,他的身上有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壯士之美。他的釣魚鉤”碩大無比“,可謂大矣,”在他眼裡,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釣起那一大堆魚,根本是在糟踐釣魚者的取捨標準和堂皇形象“,”夕陽照著他倔強的身軀,他用背影鄙視同伴的淺北,瘦老人是唯大魚不釣的,他在淺淺的水域裡等待大魚上鉤,儼然一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情形,他在苦作者:錢毅偉苦地單相思久久不願上鉤的大魚之餘,卻沒有實際地分析自己所處的客觀條件,倘若他向大海深處更進十米、二十米,或許就有機會擁有胖老人意想不到的收穫,“碩大無比”的釣鉤上掛著他夢寐以求的大魚兒。只是,他自視清高,鄙視胖老人的滿載而歸,卻不曾想付出哪怕一點點智慧和艱辛!他的盲目執著在淺淺的沙灘邊顯得格外蒼白,讓觀者體味到他的孤獨和單保。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如果不認清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客觀條件,一味盲目地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標,那種孤單寂寞的對峙並不能顯示崇高,唯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發現自己,腳踏實地的面對和解決,才會象胖老人一樣,面對人生自如地下鉤、起鉤,而且次次都是滿滿的六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撞開人生的一扇扇希望和快樂之門!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5

行走在深沉與淺薄間——我看餘秋雨散文

品讀餘秋雨的歷史散文,蔚然成了近年來中國小資的時髦風氣,並帶出了文壇一陣風潮。歷史利用文學獲得“美麗外觀”,而文學利用歷史獲得了“精神深度”。由此帶來的文化狂喜,可以從他散文集的發行量上得到證實。

在這個劇烈變化的時代,餘秋雨做出的努力是令人讚賞的。在我的記憶裡,余文首先在上海的《收穫》雜誌連載,而後被不斷地出版、轉載、報導,成為中國各大城市的重要暢銷圖書,甚至出現在幾乎所有的中文網站和雜誌上,與魯迅和林語堂的作品一道成為現代散文的經典之作。一時間,大有不讀余文,羞談文學之風。果真是這樣嗎?讓我們以他的《文化苦旅》為例,看看歷史和文學在這裡是怎樣結構在一起的。

在《文化苦旅》中,我們可以透徹的看到作者採用的話語策略,那就是透著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的傳統“愛國主義”(也即“民族主義”,這正是該書發行時面臨的一種流行思潮),而後在這引導下進入深度操作的層面。

第一篇“道士塔”是一個奠定民族主義基調的重要篇章,它確立了整部書的話語(價值)姿態:王道士以他無知和貪婪出賣了中華文化的瑰寶“敦煌石窟藝術”珍品。這種道德化的母題和“故事”完全符合大眾的“民族主義”走向。不僅如此,作者還使用了一些煽情主義話語記號來強化這種戲劇性的效果,如“傷口”、“滴血”、“下跪”、“懇求”乃至“哭泣”,所有這些意象或獨白都展示了一種露骨的煽情技巧。儘管它從文學技巧上看相當笨拙,但在中國的讀者市場卻是雙重有效的,即點燃了讀者的歷史怒氣,又使之產生了對作品乃至作者的無限鍾愛,這樣的例子在余文中俯拾皆是。

余文成功的運用歷史隨筆與情感化的敘述方式,引發了大眾的閱讀迴響。儘管人們並未從這些歷史詮釋中獲得新的概念,但封存在歷史中的傳統價值和現代生活的斷裂,獲得了某種修復,舊式文人的理想、趣味和麵容遭到了大眾之手的親切撫摸。那麼,在當時所謂“建構大中華文化圈”的大漢民族主義思潮中,余文受到大陸、臺灣乃至世界各地華人知識分子讀者的響應和鼓掌,便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但是余文在市場化的包裝上存在著“媚俗”過火的問題。它太過矯情。再以“王道士”一文為例,由於愛“寶”心切,作者竟打算給道士“下跪”,而為了敦煌經卷的一次虧本的“出口貿易”,作者想為此“大哭一場”。這種行文上的肆意煽情,主要源於,他一方面沉浸在老式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之中,一方面則試圖向大眾或市場尋求最大限度的認可,這兩者最終發生了統一。沒有任何一種統一比這一種看起來更為古怪。

與詩歌相比,中國散文在其歷史程序中始終扮演了一個可悲的角色,散文是詩歌與小說的話語殘渣,堆積在文學史的邊緣,成為每個時代主流話語的底襯。長期以來,以小日子、小情趣、小思想和小筆觸為基本特徵的“小散文”,儘管獲得了城市市民的熱烈掌聲,其侷限卻是不言而喻的。對於一個充滿著闊大意象的中國文化而言,它只能是一種日用文化綴品。這就為所謂“大散文”誕生提供了一個有力的理由:散文需要長“大”,需要更為“大氣”的構架和運作。

在我看來,餘進入歷史和政治話語領域是一個錯誤。他旅行於一個他完全不能駕馭的領域,並陷入了闊大的迷津,而更令人擔憂的是,余文依託的那些陳舊的話語體制,正在這個大變革的時代裡緩慢地崩潰。我們應該注意到,所有出現在這些懷舊書頁中的言說都是一種輓歌,哀悼著所有正在隨風而逝的政治、道德和文化傳統。余文並未讓歷史向我們開放併成為我們的,恰恰相反,它顯示了一箇舊式文人的普通特徵:屈從於陳舊的歷史闡述和歷史語法,同時又沉醉在一些細小的話語改造之中,而這樣的文字無疑無法成為新散文的方向。

散文應當從這思想的迷津中徹底解放出來,散文應當終止這種緊張的文化漫行,返回到佇立、安坐或躺的舒適狀態。在一個高速運轉的超級資訊時代,散文完全沒有必要成為思想者的承重之本。“輕小”應當成為散文的常態,而“娓語”才是當代散文的主流。無關乎深沉和淺薄,要的只是真性情,流行散文的真正面貌就應如此!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6

讀著《餘秋雨散文》,就如同讀著一本厚厚的歷史書。書裡更有人間百態,有愛恨情仇讓人們去品味,去欣賞,從中獲得心靈的昇華。

初次接觸他的文章,是語文課本上那一篇《信客》。讀畢,平淡的語調,樸實的語言卻描繪得如此生動,令我不經心生敬佩。專業點說,就是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說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

餘秋雨的散文中始終貫穿著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餘秋雨的作品更透著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了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了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了張力,富有了文采。

我欣賞《蘇東坡突圍》。正如蘇轍的那句話:“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正因為他太出色、太響亮,使得那些品格低下的諫臣有了嫉妒的目標。然後蘇軾就被你一拳我一腳的批判,甚至貶損。八百多年前蘇東坡先生的遭遇,本已塵封於歷史之中,然而餘秋雨先生的《蘇東坡突圍》,對曾經攻擊過蘇東坡先生的人經行強烈的反駁。用詞之尖刻,情緒之激昂,在文字之中盡顯鋪張。恣意汪洋的文采、率真自信的個性、樂觀豁達的氣質,都是我們對這位大才子蘇東坡的認識。幾百年來,其詩詞文賦吟誦不絕,相傳至今。我欣賞蘇東坡先生桀傲不馴的個性,樂觀向上的情感,卻每每心痛其人生頻頻遭遇的坎坷。蘇東坡是中華文明史上既不可遇又不可求的文化偉人,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正是促進他成為偉人的原因。這些,在《蘇東坡突圍》中詳細又透徹的體現了出來。

餘秋雨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結合。將歷史寫的活靈活現,把文化述的鏗鏘有力,引起我們反思。正如專家們所評價的,“語言在抒情中融著歷史理性,在歷史敘述中也透露著生命哲理”。

這,就是餘秋雨。這,就是《餘秋雨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