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國小暑假讀後感5篇

讀後感指讀完一本書後把內心的感覺通過文字撰寫出來的文字載體,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加深我們對名著知識的認識,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國小暑假讀後感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小暑假讀後感5篇

國小暑假讀後感篇1

懷著沉重的心情,終於翻完了最後一頁。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作品,據說是抗戰前為止的最“佳現代中國長篇小說”。

這本書以祥子為主角,圍繞“車”,講述了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第一次,祥子花了三年時間拉車,掙來了一輛車,但後來連人帶車都被擄去;第二次,買車錢又被孫偵探騙走了;第三次,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後因虎妞難產而死,不得不賣車給虎妞下葬。

在這段時間裡,祥子身上的農民特有的勤勞,誠實,質樸與要強,逐漸隨著時光的流逝,在一次次的絕望中逐漸磨滅,直至消失。

最讓我感動的是,祥子經過不懈努力,終於買到一輛車的時候,他竟然哭了。能讓一個漢子如此激動,可見這輛車對於他的重要性。甚至還把那天定為了自己的生日,在他看來,車就是自己的全部。祥子對於夢想的矢志不渝,讓我衷心佩服。

除了祥子,書中還為我們講述了:好逸惡勞的虎妞,為養活弟弟出賣肉體的小福子,妻離子散的馬氏祖孫等。在那個封建黑暗的舊社會中,誰也沒有逃過厄運。虎妞難產而死,小福子上吊自殺……

也許,真的只有一些人成為那個年代不可挽回的犧牲品,社會才會覺悟。

當我讀到“祥子徹底墮落”時我有些厭惡祥子。但是轉念一想,他也是被逼的呀!如果這個只會上演悲劇,只會否定個人奮鬥道路的社會變的光明起來,人們變的思想開放,平等起來,祥子也許就不會墮落。

祥子與老車伕相處,他們瞧不起自己;與劉四爺相處,他卻認為箱子娶虎妞是為了錢;於虎妞相處,她如此霸道,與自己是不同世界的兩個人;與小福子相處,他能感到唯一的安慰,可當他絕望後,小福子早已自殺。

從此,這個世界無人陪伴祥子。在他認清世界真面目後,他絕望了,墮落了。

所以,當我們看到結尾時,去祥子內心深處想一想,是這個社會,不讓好人有出路!

真希望這個世界多出現一些絕望前的“祥子”,不要再出現墮落後的“祥子”。這就是我的感受。

國小暑假讀後感篇2

今天,我讀了葉聖陶老先生的一篇佳作——《稻草人》。我心中十分哀傷,底層社會的人們顯得多麼無奈與可憐。葉聖陶老先生通過稻草人的所見所感表達對不公平社會的傾訴,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深深同情。

每天晚上,每一個人都在床上呼呼大睡,沒有人會去田野裡把夜間的風景和情形告訴人們,只有稻草人在為人們盡職守責。

稻草人的主人是個可憐的老婦人,幾年前,她的丈夫和兒子死了,足足有六年才把喪葬費還清;後兩年,鬧水,稻子都淹死了。今年稻子像豐收似的,可不幸發生了。一天,稻草人看到一隻小蛾子落到了稻葉上,稻草人使勁搖動著扇子,還是沒能將它吹走。小蛾子走了,但小蛾子的子還留在稻葉上。這時,主人來看了,稻草人十分想告訴了主人,它使勁了全身的力量,可因為老主人老眼昏花沒有看見,導致留下了禍根。幾天後,蛾子的子將稻葉吃得只剩光桿了,稻草人看見這個場景,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淚。是啊!面對舊社會,葉聖陶老先生如稻草人一樣想去幫助,去建設新的家園,卻無能無力。如今我們的社會,每一位農民都衣食不缺。如果以前的農民也住在我們的社會,就可以過幸福的生活了。

在夜裡,稻草人看見一個漁婦在打魚,船裡時常傳出小孩子的咳嗽聲,又時常傳出睏乏的、細微的叫媽的聲音。漁婦每次打魚都非常不順手,幾乎回回都是空的。打了七八回,終於才得著一條七八寸長的金魚。正好放在稻草人的旁邊,金魚對稻草人苦苦哀求,稻草人搖了搖頭說:“它的心不但想救小魚,而且想去救那個漁婦和她的孩子,可它無能無力。”可魚聽不懂它的意思,反而誤解了他。忽然,遠處

傳來了哭聲,原來有人要尋死。稻草人想阻止,可它卻無法動,沒等看到那女的跳河,就暈倒了。

稻草人那種盡職守責,助人為樂的精神實在令人欽佩。它不像牛那麼懶惰,不像狗那麼頑皮,不像花那麼美麗,但它始終對人們不離不棄,有一顆善良的心。

國小暑假讀後感篇3

昨天,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小說。我不僅被書中的情節所吸引,更被魯濱遜那永放棄了的人格魅力所折服。魯濱遜:一個被世人熟知的冒險家,一個為夢想而拼搏的勇者,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終於實現了航海夢想。

魯濱遜家境殷厚,他本可以過著父親為他安排好的舒適生活,高枕無憂,可他並沒有那麼做,他為了自己的航海夢想,堅決踏上了開往倫敦的大船。因為他是第一次出海又遇到了危險的海難,使魯濱遜差點放棄了他的夢想。不過魯濱遜調整了一下心情,繼續他的航海生活。經後的日子裡,不幸與困難一次次向他襲來,但這些事不但沒有壓倒他,反而使他更加堅強。

不過,面對更加堅強的魯濱遜上帝給他的困難也更加具有挑戰性。一天魯濱遜登上了去往幾內亞的船,不幸的是,船在半途中遇到了暴風雨,除了魯濱遜外船上的人無一倖免。

倖存下來的魯濱遜被浪花衝到了島上。在島上他沒有朋友,沒有吃的,住的。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他看到了被暴風雨沖走的大船就在離岸不遠。他把能用的東西搬到岸上,開始尋找住所,終於找到了在山岩下的棲身之所。在那裡,他為自己搭建了一個漂亮的.屋子,此外他還挖了一個洞穴做為倉庫。

這就是魯濱遜,一個敢於向艱苦環境挑戰的冒險家。我也要向他學習!

國小暑假讀後感篇4

“親愛的孩子:你並非是一個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向人表達謝意。朋友對我們的幫助、照應與愛護,不必一定要報以物質,而往往只需寫幾封親切的信,使他們快樂,覺得人生充滿溫暖。既然如此,為什麼要以沒有時間為推搪而不聲不響呢?你應該明白我兩年來沒有跟勃隆斯丹太太通訊是有充分的理由的。沉默很容易招人誤會,以為我們冷漠忘恩,你很懂這些做人之道,但卻永遠不能以此來改掉懶惰的習慣。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與偏向能受道德約束,又怎麼能夠實現我們教育你的信條: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

我覺得,傅雷教育孩子並不是站在一個“旁觀者清”的角度指責和批評孩子,更趨於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對孩子感同身受的出發點去向傅聰提出建議,進而結合作為長者的智慧與忠告來使他更深刻的理解傅雷所教的用意。如果作為家長,雖然明白道理,擁有更多的閱歷,卻只是將做人之道強行灌輸給孩子,棍棒教育只會讓孩子對其產生“不要做”的畏懼,而非理解“應該做”的依據,他在你不監管他時還會“明知故犯”的。“知”沒有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就有可能“犯”。傅雷的育子之道,好在它貼近孩子,也不離根本。

上篇書摘中,極好得闡述了當代青年人不善社交的問題,並非不懂道理,而是礙於表達。語言的表達雖然不如物質上贈禮的直截了當,卻是一個人對一件事情親身負責,不把其轉移的最好方法。語言的表達也是最真摯,最不可替代的。即使有些時候向人道謝有礙於面子,難以說出口,卻能換來交心的溫暖。當我們因為惰性將一件事一拖再拖,就會拖到它漸漸淡化了。學會懂得感恩,更要學會表達感恩。不是你覺得你對一個人有感激之情,別人就理所當然的會領到你的情了。藏匿自己的情感,也就沒有人看得到了。這也印證了最後一句話,傅雷教育傅聰的人生信條“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從大層面到小層面,從概到細。做好大的方向,守自己的準則,才能層層遞進,步步深入,達到最終的目標。正如學習,先學會做人之本,後學會知識。

國小暑假讀後感篇5

在這個寒假裡我看了《老人與海》。書中主要講了老人在連續84天沒捕到魚的情況下,在第85天的時候發現了一條大馬哈魚,開始了長達3天3夜的追捕,最後大魚被他殺死,而在歸程中老人又遭到鯊魚的襲擊,最後回港時老人只剩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不要害怕失敗和困難。

在書中,老人是多麼堅強,不害怕失敗,不害怕困難,因此厄運並沒有把老人打倒,老人卻把命運踩在了腳下,成為了生活中的強者。

在電影裡,我也看到過類似的場景。在《一條狗的使命》中。小狗貝利為了找回自己的主人伊森,歷經了一次一次的失敗和困難重生了四次,最後終於找到伊森。小狗貝利的這種精神不是與老人一樣麼?

在現實生活中,碰到困難是難免的,可我們要正視困難,用堅持不懈的精神去打敗它,如果失敗了,就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再想想自己,每當碰到一點點困難就想退縮,想放棄。當我每次考試沒考好時,我就會不敢正視,於是對下次考試也失去了信心,從而一次又一次的失落。彷彿進入了一個惡性迴圈。但讀了《老人與海》後,我知道了人生沒有不失敗的,每個人都會歷經失敗,而我們要做的是在失敗過後重新站起來,勇敢的去面對,去尋找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並戰勝它。

面對困難,我們還要向老人一樣付出辛勤的汗水,沒有付出怎能有收穫?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就算努力到最後也沒有成功又有什麼關係?我們努力過了,便不會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