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寫本書的讀後感7篇

讀後感是讀者對書中人物和情節的感悟,讀後感是讀者對書中人物形象和命運的思考和感悟,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寫本書的讀後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寫本書的讀後感7篇

寫本書的讀後感篇1

以前,死亡對於我來說是件可怕的事,但自從我看了《天藍色的彼岸》後,對死亡的意義有了新的認識。

“我們走著瞧!我這次可算是恨上你了!我再也不會回來了!”這是主人公小男孩哈里和姐姐賭氣時說的。然而他出了車禍,去了天國。在另一個世界裡,他遊蕩著,發覺自己想念父母、朋友,很想和姐姐說一聲"對不起"。他認識了幽靈阿瑟,他幫助哈里一起偷偷回到人間,去完成自己還沒完成的心願。

一路上,哈里和親人、朋友、老師告別,來表達他的歉意和愛,完成了心願。哈里毫無牽掛地踏上了天藍色的征途。

書中說:一個肉體的死亡並不代表著生命的完結;如果我們只熱愛生命不熱愛死亡,那是因為我們並不真正熱愛生命。

死亡,其實在於每個人對它的態度。這使我想起幾天前的新聞裡,有一個12歲的女孩和一個19歲的女孩選擇跳樓自殺。也許,是厭倦了生活;也許,是遇到了挫折;也許,是和家人有了矛盾;也許,是因為種種悔恨而結束生命。但是,他們在自我解脫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父母有多愛你們,有多麼悲傷,朋友有多難過嗎?你們一定還留著遺憾吧。

這本書讓我感悟到:我們活著的時候如果儘可能地少留遺憾,儘可能地把自己的情感心聲表達出來,那麼,最後我們也就能到達那天藍色的彼岸。

寫本書的讀後感篇2

在暑假裡,我有一本最喜歡讀的書,它就是由英國的當代外國兒童文學名家帕·林·特拉芙斯所創作的《隨風而來的瑪麗阿姨》。

這本書非常有趣,它的開頭是這樣的:班克斯先生家裡有四個可愛又調皮的孩子長女簡、次子邁克爾和兩個最小的雙胞胎約翰和巴巴拉。班克斯太太想再找一個保姆,可他們又發現如果再多聘用一個保姆錢就不夠了!中午,邁克爾看見門口有個人影,便誤認為是爸爸回來了,於是叫到:“爸爸回來啦!”“那不是爸爸”簡說“那是別人。”簡話音剛落,媽媽就推開了兒童室的門對幾個孩子們說:“小可愛們,快來認識一下你們的新保姆瑪麗·波平斯阿姨!”瑪麗阿姨的到來,會讓孩子們的生活有怎樣的改變呢?瑪麗阿姨最後會不會和孩子們不辭而別呢?孩子們喜不喜歡瑪麗阿姨呢?……

這本書我剛拿到手就愛不釋手,我有時為孩子們的搞笑生活而哈哈大笑;有時為好玩的冒險而好奇不已。彷彿我就在書中一樣,體味著主人公們的喜怒哀樂。我覺得這是一本很好的書,希望同學也能看一看,翻一翻這本書,從書中和瑪麗阿姨一起實現不可能的夢想!

寫本書的讀後感篇3

本書是日本著名的“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創作的工具類書籍,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種令人震撼的全新讀書方式,一種從求知到融會貫通再到持續探索,再去求知的一個獲取知識與資訊的閉環,而我們則是“被動”的享受在其中。作者通過淺顯易懂的比喻、案例結合自己實際操作的圖片,讓初學者很容易養成這種好的讀書習慣。“至今為止,你讀過那麼多書,到底記住了多少內容呢?”作者用這樣的靈魂拷問把我們帶入到了他的讀書筆記世界。

“在此時此刻覺得沒必要記錄的東西,在未來可能會影響你的態度和即將發生的事件的結果,甚至為工作提供啟示。”憑藉著這種對“隨時記錄令自己感興趣的資訊和感悟”的重要性這一點達成的共識,作者很容易的把我們帶到了閱讀之前就開始記筆記的道路上。因著一段時間內自己的愛好或者工作需要而主動選擇想要閱讀的書,在閱讀積極性上自然就要高一些。接下來作者通過案例介紹了記讀書筆記的幾種技巧:可以書寫任何內容、按時間順序書寫、附上日期、靈活運用速記或略記、可以貼上任何跟筆記內容相關的文字、剪報、照片等等。這樣自己用心製作摘抄的過程會有一種儀式感,幫助自己把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延續下去,另外,按格式標註統一的日期不僅對以後的檢索有幫助,它還回避了時間的壓力,無需給自己定任務,減少了記筆記的牴觸感。

不僅如此,當你抱著要記點什麼的心態去讀書時,往往會更加在乎作者想要表達的內涵,往往會再思考一下作者寫這個故事或者案例的意圖。當你讀完一整章而什麼也沒記的時候,你會突然發現“呀,怎麼就到下一章了”然後,放下書仔細思考這一章,問自己“難道沒什麼收穫?”或者回看這一章的目錄仔細回想……這樣堅持記讀書筆記的感覺太美好了。

當我們被作者引導而體會到了記讀書筆記的好處時,他緊接著告訴我們:別急,還有更妙的。如何讓讀書筆記真正融入我們的思想和知識系統,使你自然而然的變成了一個博學、富有創造力的人。是的,這很很神奇,但作者用案例告訴你這也許一點都不難。

“所謂創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組合而已。”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揚在《創意的生成》一書中如是說。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對“創意”、“設計”、“營銷方案”等字樣兒保持著相當的“敬畏”之情,因為總覺得這些都需要“靈感”之類的神祕力量垂青,才會在你腦子裡“咔嚓”一聲蹦發出來。讀了這本書之後我的信心增加了,因為像我一樣“不怎麼受垂青”的人通過資訊的積累,科學的儲存,養成良好的回顧習慣,找到資訊與資訊之間正確的碰撞方式,我們都可以做到在自己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拿出有用的資訊,使之發揮作用,變成你腦中一個不錯的注意,或者筆下一篇應題的文章。所以,有感興趣的問題時不要無動於衷,應該馬上查詢、翻閱筆記。在參考讀書筆記的同時回想當時的思路,再與現在更成熟的.思想相比較,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資訊。這樣的讀書方法才能真正讓書融入自己的思想,是普通的重讀無法比擬的。

憑著自己感興趣的點選書是自己有意識的去獲取資訊,比盲目的拿起一本書來讀,做到思維集中要容易的多。帶著寫讀書筆記的目的來閱讀,更加有效的迫使你思考,儘可能多的獲取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並使之昇華。經常回顧曾經的思維火花——讀書筆記,把握任何讓自己思考的時機,有感興趣的問題,有靈光一現的感悟,有工作上的需要,都可以憑藉著檢索系統快速的找到對應的筆記,對照自己當時的想法跟現在資訊碰撞出新的創意,這就是讀書筆記的回饋,它成為了你自己的思想,並隨時準備著接受新的資訊,不斷的學習、成長。如果檢索發現沒有這一類的筆記怎麼辦,那麼恭喜你,又可以去找書了,再一次投入到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這一美好的過程。

就是這樣,本書介紹的讀書方法會讓你不停思考,不停回顧,不停探索,永遠處在獲取智慧的快車道當中,一路狂奔!

寫本書的讀後感篇4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裝在口袋裡的爸爸》,一拿到這本書,我就對書名產生了疑問:爸爸怎麼會被裝在口袋裡呢?怎麼會比我還小呢?我帶著這些疑問翻開了書。

書中有一些人物,主人公楊歌和他的爸爸,還有楊歌的媽媽、老師同學。書裡的片段,我最喜歡《智鬥半仙》這一篇。它主要講了一個騙子說自己是半仙,能預測未來,騙老人說家裡會有血光之災,然後替人消災,騙取錢財。主人公楊歌和他的爸爸通過與騙子比試預測能力,一個有趣的問題:鄰居吳奶奶的豬一小時內會發生什麼?後來,楊歌和他的爸爸贏了,並揭穿他的謊言。

讀完整本書,我的疑問得到了回答,爸爸會因為媽媽的責罵而變小,一百八十次責罵後,就成了拇指小人了。我認為這本書不但內容豐富多彩,還有很多好詞好句。我喜歡兩位主人公,因為楊歌具有冒險精神,而爸爸呢?因為他總能預測到未來要發生的事,讓我感到驚訝,而且比兒子還小,真是有趣!如果我有這樣的爸爸該多好,這樣當上學的時候,我分心了,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會提醒我要好好學習。當我一個人睡覺的時候,把爸爸裝在口袋裡,就不會感到孤獨了。

寫本書的讀後感篇5

“遙遠的救世主”一書,改編成電視劇“天道”。這裡告訴我們很多哲理,今天分享一二。

第一、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讓我窮困潦倒,那窮困潦倒就是我的價值。

第二、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你是你,你就已經不是你。

第三、只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覺到悟到”,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第四、生存法則很簡單,就是“忍人所不能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條線,“能”又是一條線,這兩者之間,就是生存空間,如果我們真能做到:“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那我們的生存空間就比別人大,即使兩敗俱傷,你比他多一口氣,你就是贏家。

第五、覺悟天道是明開天眼,你缺的就是這雙眼睛,你需要的也是這雙天眼,是一雙剝離政治、文化、傳統、到德、宗教之分別的眼睛,理性和感性都是一種能力;憐憫和慈悲,大愛天下也是一種能力,覺悟不是能力,但是能夠幫助你啟迪智慧,洞悉事物的本質,就比所有的人高一層境界。也能更清楚解決好身邊的是是非非。

建議朋友有時間閱讀一下“遙遠的救世主”或電視劇“天道”,我相信你一定受益終生。

寫本書的讀後感篇6

在這個在燈紅酒綠、喧囂冗雜的世界上,世人為柴米油鹽而忙碌著,有誰可曾跳出當局,以旁觀者的身份與角度看待這個世界?

?蘇菲的世界》一書以一個小女孩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以她的內心來感受這個世界。她處世不深,故她童真的眼光所看到的這個世界恰是以一個旁觀、好奇的眼光看到的世界。這樣超脫、超俗的眼光是哲理的基礎,同時也是它的最高境界。

書中闡述了一些關於哲學的基本問題。蘇菲接二連三地從庭院中的郵箱裡發現了一封封匿名信,上面寫著: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引發了蘇菲的思考,也引發了我的思考。在我看來,人因思而存在,思想雖然抽象,卻引導著每個人的生活,引導著這個世界的秩序。然而,當蘇菲對著家中的鏡子說話,並聽著鏡中的自己說著一樣的話時,我與她都想到了這些問題的另一層含義。

一個人是相對於某個時段與空間所存在的。當日轉星移、滄海桑田的千百年後,這個人是否還會存在?無疑,肉體是不會存在的。變化是永恆的,靜止只是相對的,在變化的世界上,人好比是清晨草葉上的露珠,不過一瞬間存在於世上罷了,但是,露珠還會以另一種形式存在於世上,或是淅瀝的雨,或是輕飄的雲,或是皚皚白雪,又或是輕拂楊柳的風。那麼,人也會以不同形式存在於這個世上,大概就是所謂的精神了吧。肉體雖會被磨滅,精神卻是永恆存在的,這樣算來,有了精神的人生會是永恆的。正如張思德和雷鋒一般,他們的生命雖然如煙花般短暫,卻也如煙花般絢麗,在人們心中,在這世上,永遠地留下了他們奉獻於人民的精神。

在這本書中,蘇菲曾對她的媽媽說:“你是最幸運的一個。”她說,“因為你不像原野裡的百合花一樣,只是活著而已,也不像雪兒或葛文達一樣,只是一種生物。你是人類,因此具有難能可貴的思考能力。”“如果世間只有植物和動物,就沒有人可以區分貓和狗、百合與鵝莓之間的不同。植物和動物雖然也活著,但我們是唯一可以將大自然加以分類的生物。”她的話雖然充滿童真,卻揭示了人類之美麗與偉大。

試想若世上沒有會思考的人類,那麼我們也就不會有對世界的認知,甚至不會有冰箱、電腦、手機等日常用品的發明,也不會有事物名字的存在,所以,正如蘇菲所說,作為會思考的人類,我們很幸運。面對這樣的幸運,我們卻時常感受不到,在喧囂的世界裡,眼裡所看到的、內心所注重的,只是自己所得到的物質回報,殊不知,我們所擁有的作為人類的思考能力,足以勝過世上的一切。在抱怨生活不夠富裕時,不妨以一種超脫、樂觀的角度看待,我們所擁有的已然很多,我們所追求的應始終是精神的富足。人類很偉大,人類的思想可以在一秒之內到達天涯海角,這樣強大的能力足以使我們領略到人類的美麗,使我們不禁發出對自身生命的讚歎。

?蘇菲的世界》一書使我們的精神得到昇華與淨化,在喧囂的世間感受另一個桃花源的存在。它揭示精神的偉大,揭示人類的偉大,如明燈一般引領生命走向智慧之境。

寫本書的讀後感篇7

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在報紙上香港大學推薦的書單中,畢業後的那個暑假,閒來無事,就在網上下載了其中幾本書的電子版來讀,其中之一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初讀此書,感覺講得非常好,至於好在哪裡,也說不大清楚,只是書裡面涉及到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以往從來都是被忽視的閱讀指導原則,讓我如獲至寶,並在以後的閱讀中有意識地去這樣做,如拿到一本書,先瀏覽書名,前言,目錄,後記,粗略的從整體把握本書的構架,知道講了什麼,然後再進行具體的分析閱讀。

第二次拿到本書,是在雙11網上購書的快遞裡。因為好書是值得收藏和反覆閱讀的,所以有不少書都是我之前在網上閱讀或借閱之後,再次買來讀的`。為了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對於本書的閱讀又提上了日程,並且此次閱讀我也做了筆記,但這一筆記不成體系,比較零碎,只是涉及到相關感興趣的語句記錄了下來。所以閱讀了幾章後覺得還是沒有掌握本書,讀後收穫的還是第一次閱讀的體驗,再加上比較忙沒讀完,此書便被再次擱置。(而通過這些年閱讀經驗的積累,我發現兩個問題:1、很多書讀第一遍的時候,印象是最深的,以後每次再讀,當時會感覺形成了對本書的更細緻的認識,可沒過多久,便又忘得一乾二淨,體驗仍舊是最初的,讓人很困擾。2、對於一本需要認真閱讀思考的書,一個是用時非常長,再一個就是一定要有規律的持續不斷的閱讀,如每天一章,否則一旦擱置,便前功盡棄,再拿起時,對前面的理解也忘的差不多了,很難再形成前後知識的整體的把握,所以就得重新從頭來過。)

第三次拿到新書閱讀,便是學校的同讀一本書活動指定下發的閱讀書目。這樣一來既有外在的壓力,又有了自己想要重新閱讀的內在動力。於是認真閱讀每一個部分,結合自身的閱讀體驗來做好理解與批註,並且在閱讀過程中一邊閱讀一邊運用書中介紹的方法。如注意每一句話的意思,分析整個段落的主旨,從而概括整篇文章的主旨,並進行知識點的歸納與概括。進而形成對整個章節知識點的把握,在分析閱讀完本章後,列出本章的知識框架。這一過程讓我覺得本書成為了我自己,我獲得了比初讀本書時更多且更加透徹的體驗。除此之外,也因分析思考獲得了一些具體技巧,如在讀一本水平高於自己的書時,不要邊查字典邊閱讀,這樣不利於提升自己的理解力;是否抓住主旨的檢驗辦法是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這一點對於分析歷史試題尤為重要;逗留與倒退的不良習慣極大地降低了閱讀速度等等。

正如翻譯者所言讀完這本書的兩種強烈的感覺,先是羞恥,開始懷疑自己第一遍讀時是否確定把書讀完,如果讀完的話,為什麼後邊的那麼多細節沒一點印象呢,雖然早早就讀過本書,但並未讓本書真正為自己所用。其次是何其有幸,就如同書名《如何閱讀一本書》所言,這本書幫我就讀書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作了許多印證和總結。如在講歷史習題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的理解力非常差,常常抓不住主旨,選擇與材料主旨無關的選項,是因為中學生閱讀水平到達基礎閱讀階段後便停滯不前,理解力跟不上,而這一能力並不是背會歷史就能提升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國內沒有相關課程來進行基礎閱讀之上的閱讀層次的訓練,而本書為我們提供瞭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也讓我們看到了提升孩子成績的希望。感謝本書的存在,讓我的閱讀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