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國富論》優秀讀後感範文三篇

《國富論》是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代表作,是經濟學著作的鼻祖,那麼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你準備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國富論》優秀讀後感範文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國富論》優秀讀後感範文三篇

《國富論》優秀讀後感1

《國富論》一書是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於200多年前所寫,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由於他第一次系統總結了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批判吸收了當時重要的經濟理論,對國民經濟的執行作了較為系統的描述,使他成為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創立者”,而《國富論》也被認為使西方經濟學的“聖經”。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然是市場經濟,就需要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經濟學理論,而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礎就是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亞當·斯密的經濟學理論就像物理學中牛頓的理論一樣重要。其“看不見的手”像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一樣,是亞當·斯密獻給人類的偉大觀念,這一觀念培育出來的市場經濟制度,儘管有各種不盡如意的地方,但迄今為止卻是人類全部的智慧所能找到的唯一一種被實踐證明能夠成功地組織經濟活動的經濟制度。我們曾經長期否定亞當·斯密的智慧,甚至把“經濟人”和“看不見的手”說成是對“私有制的公然辯護”。所幸的是,現在我們已經接受了亞當.斯密的主要觀點。具體地說,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在今日中國之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首先,承認人在經濟生活中的利己性是搞市場經濟的前提。人性假定是經濟學的第一塊基石,經濟學的大廈就建築在這塊基石之上。計劃經濟為什麼在全球範圍內不盡如人意呢?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計劃經濟對人性的假設不符合現階段真實的人性,而在這個錯誤的人性假設基礎上的理論和實踐也必然是錯誤的。人在經濟生活中的利己性本來是不言而喻的,就像買東西的人都希望買儘量便宜和好的東西,而賣東西的人都希望東西賣得價錢高一些一樣自然。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不言自明的道理,我們幾十年都不敢或不願意承認,連實話都不能說,怎麼能行得通呢?我認為,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利己性假設,應成為我們分析經濟問題的基石,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好的經濟制度,才能有行得通的經濟理論和實踐。

其次,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依靠“看不見的手”管理經濟、儘量減少政府幹預的思想對我國的經濟改革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市場經濟。在市場經濟中,經濟發展主要由關心自己利益的基層人民來推動的,而不是由政府推動。簡而言之,市場經濟的權力在民,而不在政府。市場需要的是“小政府”,要變管理型的政府為服務型的政府,政府應當儘量少的參與經濟活動。當然,市場經濟並也不是不要政府,而是要一個知道自己界限在哪裡的政府。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也中允許政府在“看不見的手”之外發揮重要的調節作用。按照亞當·斯密的觀點,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三項基本職責是:(1)保護社會免遭其他社會之暴力入侵;(2)儘可能保護每個社會成員免受其他社會成員之不正義的壓迫;(3)建立和維護特定的社會公共工程和公共制度。而即使在履行這些職責時,政府的設計也應當考慮引入戰爭。

誠然,該書對西方資本主義初期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於我國現階段的市場經濟的發展也有諸多可借鑑之處。但是,由於中國經濟的性質及發展模式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同,也由於東西方政治歷史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國富論》中的某些觀點、某些理論並不能解釋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中的特殊現象,也不能解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現實問題。

首先,中國的“高增長、低通脹”經濟增長模式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奇蹟。這也是《國富論》中的理論無法解釋。按照西方經濟學理論:經濟增長是與貨幣通脹(商品流通市場價格)呈對應關係的。也就是說高速的經濟增長必然會使貨幣發生通脹。然而,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恰恰與之相反,經濟高速增長而貨幣沒有發生劇烈通脹。這又是何原因呢?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平均GDP增長為10%左右,同時,對外貿易依存度也日益增強,已經接近60%。但是,無論是東南亞金融危機,還是加入WTO都沒有使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發生改變。經濟學家想象中的“經濟泡沫”沒有在中國大陸出現。中國的改革開放,使生產力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長,同時消費的增長速度受收入增長速度的影響,與生產力相比相對滯後。於是就出現了產能大於消費,短缺經濟一下變成了過剩經濟。這正是中國經濟形成“通貨緊縮”的原因。由於國家財政採取積極的貨幣政策,使得對內內需加大,對外引入外資加快,導致中國在“低通脹”的情形下仍然保持了較高的GDP增長率,所以一味的套用固有的經濟模型是無法解釋中國目前經濟發展模式的。

其次,我們再來審視中國對外經濟的策略。說到對外貿易,就不能不談到“重商主義”。這是《國富論》一書中重點闡述的理論之一。重商主義提出富國在對外貿易中應該獎勵輸出,阻抑輸入。但是對於像工業原料及職業工具這樣的特殊商品又恰恰與之相反。這一點用到目前中國的對外貿易政策中十分合適。目前,中國出口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農產品及輕工產品,而進口的確是高附加值的重工業產品,及更高附加值的先進技術及戰略性資源,石油、礦產等。出口產品由於價格低廉品質好大大佔領國外市場,而進口產品又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物質上的保證,貿易順差日益增大,從理論上講可以說相當理想。而這種狀態能持續多久,就要考問一下中國自己了。從WTO規則上講,中國商品的出口增加對外國同種商品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直接導致外國生產企業的日益萎縮,甚至倒閉,同時加劇了國外產業工人失業率的增加。這勢必會加大中國與他國的貿易爭端,不利於長遠發展。另一方面,日益增大的貿易順差,使中國的外匯儲備日益增大,對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他國的貨幣是一種隱性威脅。所以如何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還需要政府的巨集觀調控,和中國企業自抗商業風險能力的增強。也就是從巨集觀和微觀兩種途徑去解決問題,雙管齊下,缺一不可。

當然,目前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困惑還有很多,問題依然十分突出。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決不能照本宣科,犯本本主義的錯誤。但是,也不能脫離書本中的經濟理論,畢竟理論與實際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正確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辨正關係,才能使我國經濟健康快速的發展。對於《國富論》這本書,我們還是應該秉著魯迅先生所倡導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態度來讀,畢竟其裡面還是有不少觀點不適合中國國情的。

《國富論》優秀讀後感2


當讀了這本書的速讀之後,我瞭解了很多很多,就是重新認識了市場經濟的不穩定性,和對國家巨集觀調控的必要。這本書十分微妙地將經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他並不是一個把自己關在房子裡的與世隔絕的作者,而是經過大量的調查實踐論證分析,所以,我們在少年階段必須要珍惜時間,抓好機會,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為自己學習專業做輔助。

1、分工合作

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面,在開始就講了分工,所以讀了這本書之後,對勞動分工的印象比較深。勞工分工可以提高勞動效率,勞動分工是勞動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其實我們在社會中感受非常深刻。針對分工的好處,我認為工作時間會縮短很多,工作效率也便提高了,還可以擴大影響力,他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所以我們要懂得分工合作,取別人的長處來補充自己,這樣才能在以後競爭十分激烈的環境中立足。

2、勞動價值

我認為這本書比較受重視的還有勞動價值,在這裡作者基本闡明瞭資本家和工人自己的勞動關係就是吸收工人身體裡面的體力,當工人自己的創造的價值和他們的勞動所得持平或者低於自己所創造的價值的時候,資本家肯定會裁員,作者把這種勞動關係理解成衡量一切商品的尺度,這也最貼切不過了。

3、三個階級

這一部分主要講的是人一般分為三個階級,工人階級,地主階級,資本家,他們構成了工業時代生產力的三個基本要素,就是勞動收入——工資,資本的收入——利潤,地主的收入——地租,三個階級是一個生產力統一的整體裡面肯定是相互制約,相互鬥爭的。首先資本家僱傭工人都想減少勞動價格,加大勞動時間,提高勞動效率。但是工人希望標準的工作時間和豐厚的利潤,資本家和地主之間地租的相互磋商,這看似是獨立的整體無形中有了矛盾。

4、資本、勞動生產和再生產

資本家通過榨取工人的生產價值來積累自己的資本,加上勞動用的土地,工廠,機器等等,這個資本就叫固定資本,有類資本有野心的資本家還會“侵略”更多的資本,就這樣迴圈往復,只有不斷的生產,來吸收資本。

5、自由經濟

我認為這本書的最可取和貢獻最多的來自這個部分,他認為經濟應當自由放任,順其自然,人們都是為了自己的目標前進的時候也在無形給國家帶來了財富,他認為國家財富的多少不是取決與國家擁有金銀的多少,而是來自國家的充富繁榮,和如何利用自己的資源,發揮自己的優勢,擁有人才的多少!其實他的認為不完全對,自由貿易就好象是“看不見的手”,但是要想這個手充分的發揮作用國家應當適當的調控,他還認為國家應當還有其他的責任就是外交,內修政理,其次就是公共設施的建立!

我認為這本書雖然也是錯誤多多,但是在那個時期提出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還有但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可能這一主張在現代社會中是錯誤的,但是在以前社會中可能就是正確的!因此,我們現在閱讀這本書的時還應該結合現實生活,而且更加應該結合我們中國的國情來看待經濟學中的系列問題。

《國富論》優秀讀後感3

《國富論》全書共分五篇,囊括了政治經濟學原理、經濟史、經濟學說史和財政學,可以說既是一部經濟學的百科全書,也是經濟學的一部奠基之作。雖然它體系龐大,內容廣泛,但首尾一貫,結構嚴密。全書始終圍繞的一個主題,就是如何促進國民財富的增長。

財富的源泉是什麼?斯密在序言中開門見山地說:“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既然“勞動是財富之父”,那麼,要增加財富,就得提高勞動效率,或者是增加勞動數量。

在《國富論》中,亞當,斯密很詳細的論述了分工的重要性。不管是對生產效率的提高還是管理的時效性或者生產裝置的創新方面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斯密認為,交換是人與生俱來的傾向,欲將取之,必先予之,由於交換而產生了分工。那麼,商品的交換價值如何確定呢?斯密明確地指出:“勞動是衡量一切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這就等於說,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勞動。但是斯密同時聲稱,這個理論只適應人類社會的野蠻時代。一旦資本積累起來,投入到企業,或是土地變為私有,情況就要另當別論了。因為此時的勞動產品,不再全部歸勞動者所有,其中一部分作為利潤和地租,被僱主和地主收入囊中。

由此,斯密又得出了一條結論: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發生之後,決定商品價值的就不光是勞動了,利潤和地租也得算上一份。這樣一來,工資、利潤和地租,就不僅是一切收入的來源,而且還是“一切交換價值的三個根本源泉。”

如此,斯密就不知不覺地由勞動價值論,轉到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上去了。馬克思把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叫做的“斯密的教條”,後來的西方經濟學的不少理論,如生產費用論、節慾論等,都可以從它那裡找到思想源頭。斯密揭開了商品價值的神祕面紗,的確功不可沒,但另一方面,在價值問題上他又含糊其辭,舉棋不定,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模稜兩可的答案。後來的經濟學家各取所需,斯密的哪一種解釋對他們的胃口,便採納哪一種。甚至連那些勢不兩立的學派,也能同時從斯密那兒,找到本派發端的痕跡。

《國富論》是經濟學的奠基之作。但其中的思想遠遠超出了經濟學的範疇。在其中也能找到關於人類發展歷史的描述。由於水運的便利優於陸路,水路有龐大的網狀結構,能將生產的產品運到很遠的地方去發生交換行為。同時水路是天然產生的,在幾千年前隨著人類的出現都一直存在,它的不易變根性決定了人類只能伴隨著河流而居,而改造河流也是近代科技發展的結果。河流對於交換的有利性,促進了經濟行為的發生。從而帶動了地區的繁榮,富裕了人民生活。這樣又吸引著更多人的遷入,加入經濟生產環節。如此迴圈,城市的規模就出現了。也就生出了人類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