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最新《戰爭與和平》讀後感3篇

《戰爭與和平》是著名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代表作之一,大家在品讀後,都有寫一篇讀後感嗎?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最新《戰爭與和平》讀後感3篇,供大家參考。

最新《戰爭與和平》讀後感3篇

最新《戰爭與和平》讀後感1

這本書閱讀的時間跨度特別長,差不多倆月了,原因有二,書本身就是大部頭,經典名作,不易讀,其二,這段時間迷上美劇,閱讀懈怠很多。

這本長長的戰爭與和平大名不知道是國小還是國中就聽到了,反正真正的閱讀是聽到這本書的十多年以後,書中的內容說來也不復雜,複雜的是俄國作品中類似歐洲的人名地名讓人頭疼。很多時候除了關注書的內容本身,還要花心思去記和分辨這些人名。

這本書雖然不是歷史書,(作者好像也不認為它是小說,但是我們歸類還是會把他歸為小說。)但是我閱讀完感受最深的二點確實關於歷史的,其一就是之前瞭解到的拿破崙進攻俄國失敗因為資源短缺,這本書讓我看到的正好相反,法國佔有各種優勢,一度讓俄國首都迫使莫斯科的大部分人撤離莫斯科。其次,就是關於拿破崙的形象,通過作者的一些觀點描述,讓我瞭解到,拿破崙或者其他一切容易讓人膜拜的形象,更多的可能是不斷去強化其光輝形象的結果。我們瞭解的真實,未必是真實。(當然這兩點是基於本書給我的認識。)

很難想象,書的收尾階段,作者對於科學的開放態度,讓我敬畏。原來,我們上學書中所給我們的托爾斯泰或者其他的人物形象,過於單一化。可能有些作家或者人物,比我們所瞭解到的更讓人敬佩,當你更多的去認識他的時候。而托爾斯泰便是其中一位。

小結:書很長,很耐讀。讀這種書會有很不一樣的感受,讀完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最新《戰爭與和平》讀後感2

列夫· 托爾斯泰是公認的最偉大的俄羅斯文學家,《西方正典》作者、美國著名文學教授兼批評家哈洛·卜倫甚至稱之為“從文藝復興以來,惟一能挑戰荷馬、但丁與莎士比亞的偉大作家”。對文學擁有“狂戀式愛情”的托爾斯泰,是俄羅斯文學史上創作時間最長、作品數量最多、影響最深遠、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節、重典型、重寫實、重批判的文學時代,在他筆下達到巔峰。長篇鉅著《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是托爾斯泰文學藝術上的三個里程碑。百年來,他的作品被譯為各國文字,銷售量累積超過5億冊,是大師中的大師。 在世界文學的巍巍群山中,堪與莎士比亞、歌德這幾座高峰並肩而立的俄國作家當首推列夫·托爾斯泰。托爾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藝術家,也是一位博學的藝術大師。他的作品展現的社會畫面之廣闊,蘊含的思想之豐饒,融會的藝術、語言、哲學、歷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學等各種知識之廣博,常常令人望洋興嘆。他的三部鴻篇鉅著無疑代表了19世紀世界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水平。 人一生其實不用讀太多的書,有個七八本便足矣;但是,為了找到這七八本最值得讀的書,則必須先讀完兩三千本。在數以千計的文學名著中,《戰爭與和平》這部偉大作家的偉大作品,無疑是我們最該讀的那幾本書之一。高爾基曾言:“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

《戰爭與和平》問世至今,一直被人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這部卷帙浩繁的鉅著以史詩般廣闊與雄渾的氣勢,生動地描寫了1805至1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各個生活領域。《戰爭與和平》恢弘的構思和卓越的藝術描寫震驚世界文壇,成為舉世公認的世界文學名著和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英國作家毛姆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稱讚它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兩部小說之一”,“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史詩,是近代的伊利亞特”。在整個俄國文學的發展歷史中,《戰爭與和平》是第一部具有全歐洲意義的小說。它剛一面世,便令歐洲和全世界的讀者感到新奇、震撼。人們既津津樂道於小說中的人與事,也為小說所體現出的巨大藝術表現力所傾倒。《戰爭與和平》構成了俄國小說乃至整個俄國文學崛起的標杆。近千個人物,無數的場景,國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領域,歷史,戰爭,人間一切慘劇,各種情慾,人生各個階段,從嬰兒降臨人間的啼聲到氣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後迸發,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歡樂和痛苦,各種可能的內心思緒,從竊取自己同伴的錢幣的小偷的感覺,到英雄主義的最崇高的衝動和領悟透徹的沉思——在這幅畫裡都應有盡有。托爾斯泰以一天才之筆,遊刃於戰爭與和平、心理與社會、歷史與哲學、婚姻與宗教之間,主次分明,匠心獨具。人一生其實不用讀太多的書,有個七八本便足矣;但是,為了找到這七八本最值得讀的書,則必須先讀完兩三千本。在數以千計的文學名著中,《戰爭與和平》這部偉大作家的偉大作品,無疑是我們最該讀的那幾本書之一。高爾基曾言:“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

最新《戰爭與和平》讀後感3

作為一位讀者,愛一本書是多麼自然的事。

《戰爭與和平》帶給人無邊的理想和希望,帶給人信仰。是的,我想我是陷入了另外一種狀態,不僅僅因為托爾斯泰那高超的藝術,而且因為他在書裡所描述的那種廣闊博大的情感世界與深遠浩瀚的精神境界。它征服了我,影響著我,使我幻想自己也能夠拋卻卑微的塵世生活,融入到那樣的世界——愛的世界,融入到永遠明亮,永遠純潔,永遠跳動著愛的溫暖的火焰的世界。

剛開始閱讀這本書,猶如在一個巨大的陰影 裡徘徊。良久,視覺範圍閃現出一個模糊又清晰的印象,後來便豁然開朗了。其中描寫了歷史上真實的人物拿破崙、庫圖佐夫以及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也寫了人們的理想和鼓舞人心的目標,歌頌了俄國人同仇敵愾的抗敵精神和震驚世界的偉大勝利。我感覺到,托爾斯泰不只想訴說這些,更重要的是要告訴我們一個真理:這個世界本是一個整體,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無論托爾斯泰自己,還是他的國度。他所描繪的戰爭,他筆下的人物,無論善的、惡的,甚至所有的一切,一切的一切,都是這個完整整體的一部分,都銘刻著這個整體的烙印。這個整體在他看來就是真理,就是愛。正如他在書中寫到“是的,愛,但是,不是對某種東西,為了某種目的或者出於什麼原因的愛,而是初次——就是我要死的時候,看見我的敵人,我然愛他的那種我所體會到的愛。我體會到那作為靈魂本質的不需要物件的愛。我現在體會到這種幸福。愛鄰人,愛自己的敵人。愛一切——愛上帝所體現的一切。”

這句話使我感受到愛彌散天宇,遍及四海。世界上沒有比它更加有力的事物了,因為只有它,可以消除一切差別,包容一切苦難,消滅一切惡的根源。它使這個世界再沒有個體的界限,再沒有彼與此的分別,沒有仇恨,互相平等。是的,我們都在裡頭,每個人,每個動物、植物,還有那些沒有生命的事物。

托爾斯泰有一句名言:“人同河一樣,每條河有時窄,流得急;有時寬,流得平穩;有時混濁,有時澄清;有時涼,有時暖。”人也是如此雖都有人類品性的根苗,但表現出的卻各不相同,書中的各種人物也是因為愛而融合的。

由此不由使我想到戰爭的意義是什麼呢?戰爭從來不能贏得它們想贏得的東西——真正的對於一切的佔領,因為對於人的精神世界的佔領和統治,無法通過戰爭這種方式來完成。

雖然戰爭能夠使我們收穫一點什麼,但對於人民來說更向往的是和平、充滿愛的境界。從這本書中我獲得了很多,最令我感動的是托爾斯泰所帶給我們的廣闊博大的愛,他深深愛著這世間的一切。即使無法達到這樣一種愛的極至、超脫、完美,但他使我們學著去擁有一顆博愛的心,我想這便是此書所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