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1家風建設主題年輕幹部心得體會三篇

  家風的好壞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活。我們要努力傳承前輩的優良家風,使之成為引領我們健康成長的潛在而無形的力量。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風建設主題年輕幹部心得體會三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2021家風建設主題年輕幹部心得體會三篇

家風建設主題年輕幹部心得體會篇一

  《XXX關於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一書,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風連著黨風政風,關乎國風國運。黨員幹部應爭當家風建設的“排頭兵”,以好家風立志、正行、肅紀,凝聚民族復興、祖國興旺的磅礴偉力。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但人世間有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山——父愛。讓我無法超越,只有一生追隨,努力靠近。每當想起與父親生前相處的點滴,教我慚愧,催我自新。父親一生平凡,工作能得到領導認可、群眾信任,對子女來說就是最大的財富,可受用一生。

  父“關照”塑逆境向上品格。從宜賓師範畢業分配到長寧工作的我滿懷信心,估計應分配到鄉鎮中心校任教。因為,我既是班上團支部書記,又是校三好學生,難道不應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嗎?後來才知父親已給我“疏通”關係,分配到“交通靠走、宣傳靠吼、護院靠狗”的三個鄉鎮接壤之地——井江鄉下寨國小。當時之鬱悶、苦惱,現在仍記憶猶新。父親知道我一時難以接受現實,晚上回家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孩子,你是下寨村考上的第一個師範生,是我的驕傲,也是村上的自豪,難道你就沒有想過家鄉窮的根源在哪裡嗎?沒想過用你所學知識改變一下村上百姓的後代嗎?父親的反覆勸導,讓懵懂的我幡然醒悟,爾後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工作。通過一年早出晚歸的教學、家訪、付出,班裡數學平均成績從33.3分提高到80.7分,名次一下從全鄉第十二名升到第一名;語文平均成績從56.6分提高到78.7分,名次從全鄉第八名升到第一名,學生人數也從接手時的23人增加到37人,直到3年後離開,創下寨國小教學成績之先河,受到區鄉領導和學生家長一致好評。雖然離開下寨國小三十多年,教學業績仍在家鄉流傳,激勵著一批批後來者。每當憶及此事,心中對父親又增加一份尊敬,是他給初入職的兒子人生一筆寶貴財富,讓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兒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叩謝敬愛的父親,讓我學會從平凡做起,困難求真,逆境圖強。

  父“另類”立擔當作為榜樣。父親平凡一生當過兵、代過課、賣過布、擔任過鄉管委會主任。不管到那個部門、那個崗位,從未訴過苦、埋過怨,更不要說與組織討價還價、挑肥揀瘦。父親身上發生過這樣一件趣事。任區財政所長期間,一位縣領導到基層檢查工作,父親曾與他同過事,對父親工作較滿意,想與父親吃個飯、聊會兒。父親拒絕了,拿著草帽就下村處理群眾問題去了。事後問父親為什麼不去?“吃啥飯,村上農民兄弟還等我去解決一大堆矛盾糾紛,哪有時間閒聊,百姓的事等不起。”父親說得是那樣談定,為民辦事又是那樣堅決。父親工作四十餘年,不論在什麼崗位總把工作放第一位,群眾事裝心中,從沒因私事耽誤過工作。“踏實做事、清白做人”是短暫一生寫照;“言出必行,事必躬親”是勤奮一生縮影。父親用言行立標杆、樹榜樣,讓子女們一絲不敢在思想上有所放鬆、行動上有所放縱。唯有一生努力工作、銳意進取,不畏艱辛、不懼犧牲,方可告慰父親在天之靈。

  值此清明節即將來臨,提筆成文、回憶點滴、倉促之間、難表心意,惟能躬耕進取,以不負父親所望!

家風建設主題年輕幹部心得體會篇二

  一輛破舊的“二八”自行車,一頂廉價的草帽,一身泛舊的衣服,一雙沾滿泥土的布鞋,一支老式英雄鋼筆搭配筆記本……自年幼之時,我對爺爺印象便是如此,而最難忘的就是常在爺爺桌邊的那一壺清茶。

  爺爺的茶是一杯“民心茶”。年幼時,我經常聽奶奶提起爺爺年輕時當電工為村民維修電路,當書記帶領村民挑溝、墊橋等故事。爺爺年輕時為了抓緊工期經常帶村民工作到深夜,睡在橋墩下,橋面過車的聲響讓他留下睡眠障礙的問題。儘管家人經常勸說爺爺早些休息,但我看到爺爺還是挑燈夜戰,或是讀書學習,或是批改檔案,或是檢視各種圖紙,充分利用點滴時間,身邊的那壺茶水總是陪伴。爺爺常說,茶葉是土地的饋贈,紮根土地中滋長又回報百姓,我們共產黨員也是一樣,我們是農民的孩子,是黃土地的兒子,為農村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是理所應當。也正是如此,年幼的我在春耕的田間地頭、在興辦村集體企業帶領村民致富的路上、在樓房化改造的施工現場……都看到了爺爺的身影。在爺爺的茶中,我感受到了一位黨員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執著力量。

  爺爺的茶是一杯“信仰茶”。大學階段,我第一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爺爺作為老黨員同志與我進行了深刻的談話,這也是從小以來我與爺爺之間最深刻、最神聖的一次交流。爺爺一如往常地泡好了茶,併為我準備了一杯,爺爺說:“這杯茶既是老黨員同志對新黨員的歡迎,也是代表我們全家對你的慶祝,還包含著對你的深切期望。既然選擇,就要堅定地終身信仰;既然加入,就要做好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準備。”爺爺教育我,一名年輕黨員同志要虛懷若谷,就像第一泡的茶水多是會被倒掉一樣,很可能一些年輕新潮的想法不會被認同,甚至是被誤解,一定要多聽批評、多看實踐、多問前輩,只有這樣才能泡出一杯好茶,做成一件好事。爺爺的茶指引著我在黨的教育和光輝下不斷成長,增強了堅定不移跟黨走的決心與信念。

  爺爺的茶是一杯“清廉茶”。兩年前,爺爺最終還是離開了我們。當我在葬禮上見到全村父老送上的“兩袖清風”的輓聯時,我才明白爺爺常說的“功過後人評”的意義,也更加深刻地領會到一杯清茶不僅再是一個簡單的生活習慣,更是對自己不慕名利、清廉為官的要求。整理遺物時,我們在床下的儲物箱裡發現爺爺幾十年來的榮譽,而放在最上面的是“優秀共產黨員”證書。看到這些“未曾提起的榮譽”和桌上那個不再有茶水的空杯子,我淚流滿面。

  樹欲靜而風不止,孫欲孝而祖不待。爺爺的離開讓我難過又讓我成長,如今的我,走出校園,也像爺爺一樣選擇了基層。我會將對爺爺的緬懷與思念化為終生學習的動力,化為不慕名利的灑脫,更化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的兌現,讓腳下沾滿泥土的芬芳,讓青春留下鮮亮的色彩。清茶一盞,留香後人。爺爺泡的茶是一種回憶,是一種激勵,更是對我們後輩的一種家風傳承。

家風建設主題年輕幹部心得體會篇三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是永不磨滅、代代相傳的靈魂、信念,潛移默化中影響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品德修養和為人處世,影響著整個國家國民的精神風尚。好家風如玉璧,其紋路脈絡就是家庭成員所呈現出的精神風貌和價值取向;好家風如根脈,其蜿蜒走向就是綿延後代的優良傳統和道德品質。善良、勤奮、剛毅、果敢、孝悌、節儉,是我們一家代代相傳的家風。

  祖一輩節儉與勤奮。我出生於河南範縣黃河灘頭的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家風淳樸,爺爺奶奶都不識字,卻用樸實的語言和踏實的行動教會我做人做事。很小的時候,兩位老人就教育我們,借別人的東西不但要還,還要記得別人的好;教育我們不要惹是生非,不能倚強凌弱,更不能做違法犯罪和違背公序良俗之事。那時候,家裡經濟困難,物資缺乏,生活窘迫,自己家吃飯都顯得捉襟見肘,兩位老人還時時接濟鄰居,善待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爺爺為人勤勞、奶奶生活節儉,具有儉樸清正的風骨。他們以一種不經意、不張揚、不顯眼的方式,一言一行,都是給孩子們立下的做人規矩、成事規範,潛移默化指引著我們前行。

  父一輩剛毅與奉獻。我的大伯是村裡的生產隊長,我們村當時是縣裡的模範村,大伯是種莊稼的行家裡手。去縣裡開會,他總是自帶兩個窩窩頭和一塊鹹菜,不佔村裡一分錢的便宜,是村幹部的楷模;二叔“闖東北”來到了黑龍江綏化,在黑土地上帶領村民耕田種地,以忠厚正直、腳踏實地、仗義剛正的“好村長”著稱;我的父親16歲來到遼寧撫順龍鳳礦,是一名礦工,千尺井下,苦幹實幹,成長為一名工友敬佩的黨支部書記。從記事起,父輩們那種堅韌不拔、勇於拼搏、樂觀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感染和影響著我。我的母親是一個勤勉節儉、吃苦耐勞的人,是一個孝敬老人、和睦鄰里的人。家風,就這樣與我日日相伴,浸潤我的心。

  孫兒輩堅定與拼搏。那些藏在祖一輩、父一輩言傳身教中的觀念,以及形成的“不成文的規矩”、為人處世的準則和要求,正是我們的家風。家風,是一句話中蘊藏的道理;家風,是一件事中昭示的規範;家風,是時時處處自身言行中展現的形象;家風,是一生一世傳承和守望的精神,是激勵我們成長的力量。現在,我們孫一輩長大了,無論是遠在河南老家的、遠在黑龍江的,還是遼寧撫順的,都在良好家風的浸潤下成長成才,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上,其中多為黨員幹部。變化的是歲月,弘揚的是家風。我們都崇尚節儉,反對驕奢;崇尚勤勉清廉,反對鋪張浪費;崇尚仁愛寬容,反對欺詐霸凌;崇尚勤勉耕耘,相信播種就有收穫。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踐行對黨忠誠、對國家忠誠、對人民忠誠的誓言,弘揚著善良、勤奮、剛毅、堅韌、孝悌、節儉、拼搏進取的家風。我們也將教育、引導我們的孩子,讓良好家風在孩子們身上一脈傳承、代代賡續。

  “忠厚傳家久,初心繼世長”。家風,沐浴我成長,並將浸潤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