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最新《烏合之眾》讀後感範文

《烏合之眾》這一本好書,是需要大家帶著情感與溫度去品讀的。那麼在讀完之後都有寫一篇讀後感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烏合之眾》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參閱。

最新《烏合之眾》讀後感範文

最新《烏合之眾》讀後感範文1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學研究》一書的作者對女性群體有一種固執的偏見。

他在闡述大眾心理是如何使人產生群體性幻覺一節中,列舉了以下幾個真實的例子:

幾位水手在搜尋遇難船隻時,發現了他們正在尋找的救生船,並且聽到了救生船上遇難者們的呼喊。當他們駛近卻發現那不過是幾根順著洋流漂來的樹枝。

耶路撒冷的聖喬治顯現在所有十字軍士兵面前。

以及色當一役,數千名參與戰爭的官兵對究竟是誰指揮了這場著名的戰爭始終各執一詞。

另外一個故事中,一名受到錯誤提示的母親把一名在波爾多遭到殺害的兒童的屍體錯認成自己的孩子。

作者由此得出結論,“產生這種誤認的經常是婦女和兒童——既最沒主見的人”。

感謝作者,他完美的演示了個體在社會群體中是如何遭受矇蔽並由此失去判斷力的。

他用自己的偏見,給這段話加上了一段極為貼切註解:“群體中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不是天生的智慧”。

最新《烏合之眾》讀後感範文2

我們始終有一種錯覺,以為我們的感情源於我們的內心。我們以為自己是理性的——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有著我們自己的道理。而對於世上的大多數人來說,正義不過數量。

《烏合之眾》這本書,作者從書名開始就已對世人警示:謹慎從眾,否則烏合之眾便是下場。仔細想想,作者說的很有道理。人這種動物太缺乏安全感了。為了獲得認同,願意拋棄是非,僅為了換取讓其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事事都有兩面性。從眾與否亦然。

人從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我們就要進入的時代,千真萬確將是一個群體的時代。”舉例來說,編報紙的人對群眾意見的影響。他們先是迎合群眾的感情,然後把這些感情引入特定的行為渠道。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後,對於新聞媒體的報道應加以自我理性的判斷,而並非欣然接受思維的同化。另一方面,對於媒體人應清醒的意識到,他們對於群眾的感情引導,群眾意見的形成,將會撥動時代的冰弦。也就是說,當有人牽動的時候,群體很容易被集體帶動,這也就引出從眾的弊端——“群體中的人日益被大眾文化所湮沒,這種文化把平庸低俗當作最有價值的東西。”與過去的社會相比,群眾更易於接受自己周圍的人的判斷和愛好,也讓我們想到今天人們對所謂當代人失去自我判斷能力的關切。

人不從眾,首先要忍受的便是孤獨和孤立,因為你與我們不一樣——“數量及正義。”這也是作者痛斥也無奈的一點。作為獨立個體的人能能好的將個體文化展現,但人總是嚮往群體的,而一旦進入群體,個體文化便很容易泯滅。這要求我們對事物的思考應有自我辨別的能力,在大眾文化的環境下形成個體文化的昇華,突破和創新產生新的文化價值,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人寰處處有爭執,總是紛紜難解,何況是人內心所想要歸屬,更難抉擇。事無絕對,從眾的好與不好無人能給出答案。就比如《烏合之眾》這本書。人人都說它寫的精彩,直至內心,那你是否要從眾地看它一看,再拍案叫絕?

最新《烏合之眾》讀後感範文3

在說《烏合之眾》的具體內容之前先談談我的讀書觀。

一、讀書的“整體觀”

脫書談書,有時難免流於流水賬。

但是我以為,這是掌握一部作品的很有效的一個方法。

至少對於我目前的狀態而言,這是一句實話,也是一句無奈之肺腑之言。

原因很簡單,我沒有辦法記住書中的很多細節。有時候,讀完一本書,留在心中的僅僅是一個觀念,甚至只是一個概念、一種感覺。

這和我的學養不足很有關係。

但是這也有好處,有的時候,脫開細節,方成其本質。

本質是什麼,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現在的一般做法有本質主義,也有非本質主義的。而介入問題的研究,有的時候需要的是非本質主義的精神。即,把本質當作灰箱,著手研究具體問題。

這裡可以先提一句,我比較認同所謂“結構主義”的思路和“解構主義”的思路。

二、烏合之眾與社會心理學

有一個詞,叫“群氓”,這裡不取其極端化的意義,而僅取其“群眾”的釋義。

個人第一次面對“群氓”這個詞的時候,從中讀出了精英論的論調。的確,有的時候,不得不承認,筆者帶有一種把自我與大眾區隔開來的精英式的居高臨下的優越感。但誰能保證自己不是在五十步笑百步呢。

群氓與精英,看似是對立的兩個方面,實際是一體兩面的。

精英論,在我的語彙體系中,第一次拿出來用,是在交大讀本科的時候,討論治理者的構成問題的時候被拿來使用的。

即,國家究竟是應當交給精英來治理,還是應當交給大眾。目前的一個比較通行的解決辦法是“代議制民主”。

說完我探討“群氓”的來由,下面開始說一說個人對於社會心理學的認識。

社會心理學和人格心理學在心理學領域是成對出現的一組概念。

人格心理學研究的是一定社會情境下的人格穩定性;而社會心理學大體研究的是特定人格特質下的人在社會情境中的反應機制。

看起來,像是邏輯上的一個巢狀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