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中國古代禮儀7篇 中國禮儀之美:探尋古代文化內涵

中國古代禮儀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禮儀系統完備,禮節繁複,被視為人倫道德的具體表現。禮儀的內容包括了個人儀容、家庭衣食住行、社交禮節、宗族婚喪、朝廷禮儀等方面,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一環。

中國古代禮儀7篇 中國禮儀之美:探尋古代文化內涵

第1篇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禮儀對於我們來說,更多的時候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教養和品位.真正懂禮儀講禮儀的人,覺不會只在某一個或者幾個特定的場合才注重禮儀規範,這是因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話的細節,早已在他們的心靈的歷練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禮儀隊規範人們的社會行為,協調人際關係,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這從禮紀中就可得出這樣的結論.整個東亞及東南亞的文化的精華均是傳承華夏文明就是確證.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中國古代的禮和儀,實際是兩上不同的概念。

禮是制度、規則和一種社會意識觀念;儀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是依據禮的規定和內容,形成的一套系統而完整的程式。在中國古代,禮儀是為了適應當時社會需要,從宗族制度、貴賤等級關係中衍生出來,因而帶有產生它的那個時代的特點及侷限性。時至今日,現代的禮儀與古代的禮儀已有很大差別,我們必須捨棄那些為剝削階級服務的禮儀規範,著重選取對今天仍有積極、普遍意義的傳統文明禮儀,如尊老敬賢、儀尚適宜、禮貌待人、容儀有整等,加以改造與承傳。這對於修養良好個人素質,協調和諧人際關係,塑造文明的社會風氣,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代價值。現試分述如下:尊老敬賢我國自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人際的政治倫理關係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緣關係為紐帶,故此在家庭裡面尊從祖上,在社會上尊敬長輩。由於中國古代社會推崇禮治和仁政,敬賢已成為一種歷史的要求。孟子說: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注:《孟子告子下》)。慶就是賞賜。古代這種傳統禮儀,對於形成溫情脈脈的人際關係,以及有序和諧的倫理關係,不管過去和現代,都起著重要作用。說到尊老,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並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觀念和說教上,也並不僅止於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從君主、士族到整個官紳階層,都在身體力行,並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規矩和養老的禮制。《禮記》記載:古之道,五十不為甸徒,頒禽隆諸長者(注:《禮記祭義》)。就是說,五十歲以上的老人不必親往打獵,但在分配獵物時要得到優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對於同長者說話時的聲量,也作了明確的要求。如《養蒙便讀》說: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注:《養蒙便讀言語》)。《弟子規》又說:低不聞,卻非宜。

總之,上至君王貴族,下達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規矩,用各種方式表達對老者、長者的孝敬之意,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有修養的重要標誌。任何形態的社會,都需要尊敬老人。不僅因為老人閱歷深,見聞廣,經驗多,勞動時間長,對社會貢獻大,理應受到尊敬;同時,他們在體力和精神上較差,需要青年人的體貼、照顧和幫助。作為一個有禮貌的現代青年,對長者和老人,應該做到:路遇主動謙讓,乘車主動讓座,在商店、戲院等公共場所,應儘量考慮到為老人創造方便條件。今天我們提倡發揚古代敬賢之禮,須賦予現代新人才觀的內容,就是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當今社會,各種競爭越來越激烈。種種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大至國家民族,小到公司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都必須擁有強大的人才隊伍。只有從思想觀念到具體行動上尊重、愛護人才,使全社會形成一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環境,形成足夠強大的人才隊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古代禮儀7篇 中國禮儀之美:探尋古代文化內涵 第2張

第2篇

?禮記·禮器》記載:“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而民間平民的飲食之禮則“鄉飲酒之禮,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鄉飲酒是鄉人會聚飲酒之禮,在這種慶祝會上,最受尊敬的是長者。

作為漢族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一般的程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於門外;客至,互致問候,延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導客入席,以左為上,是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為首座,相對者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宴畢,導客人客廳小坐,上茶,直至辭別。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規程。

禮產生於飲食,同時又嚴格約束飲食活動。不僅講求飲食規格,而且對菜餚的擺放也有規則。早在《禮記》中就有關於宴會食序的記載,先飲酒、再吃肉菜而後吃飯的程式與現在大致相同。在有十六種菜餚的宴會上,菜餚分別排成四行,每行四個。帶骨菜餚放在主位左邊,切的純肉放在右邊。飯食靠在食者左方,羹湯則放在右方。切細的和燒烤的肉類放遠些,醋和醬類放近些。蔥等佐料放在旁邊,酒漿等飲料和羹湯放在同一方向。如果陳設乾肉牛脯等,那就彎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上菜時,要用右手握持,而託捧於左手上;上魚餚時,如果是燒魚,以魚尾向著賓客;冬天魚肚向著賓客的右方,夏天魚脊向著賓客的右方。宴會有獻賓之禮:先由主人取酒爵到賓客席前請飲,稱為“獻”;次由賓客還敬,稱為“酢”;再由主人把酒注入觶後,先自飲而後勸賓客隨飲,稱為“酬”,這樣合稱“一獻之禮”。

在用飯過程中,也有陳一套繁文縟節。《禮記·曲禮》記載:"共食不飽,共飯不澤手,毋摶飯,毋放飯,毋流獸,毋吒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嘐羹,毋刺齒,毋歡醢,客絮羹,主人辭不能亨,客歡醢,主人辭以窶。濡肉齒決,乾肉不齒決,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於客,然後客坐。”這段話的大意是:同別人一起進食,不能吃得過飽,要注意謙讓。如果和別人一起同器食飯,手上不能有汗澤。不要用手撮飯糰,不要把多餘的`飯放進食器中。不要猛飲湯汁像流水發出聲響。咀嚼時不要讓口中發出難聽聲音,主人會覺得你是對他的飯食表現不滿意。不要專意去啃骨頭,這樣容易發出陳不好聽的聲響,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覺。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又放回盤中,不要把咬過的骨頭扔給狗。不要專據食物,也不要簸揚熱飯使其變冷。吃黍飯不要陳用筷子,但也不提倡直接用手抓,食飯必得用匙。不可以大口囫圇地喝湯,也不要調和羹湯。不要當眾剔牙齒,也不要喝肉醢汁。如果有客人在調和羹湯,主人就要道歉,說是烹調得不好;如果客人喝醬汁,主人也要道歉,說是備辦的食物不夠。溼軟的肉可以用牙齒咬斷,乾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時不能並在一起吃。吃飯完畢,客人應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碟子交給旁邊伺候的主人,主人跟著起身,請客人不要勞動,然後客人再坐下。

第3篇

原始時代的服裝形式,雖有個別考古資料的發現,但由於材料太少,還不能對該時期的服飾作詳細的說明。夏商周時期,中原華夏族的服飾是上衣下裳,束髮右衽。河南安陽出土的石雕奴隸主雕像,頭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領衣,下著裙,腰束大帶,紮裹腿,穿翹尖鞋。這大體反映了商代服飾的情況。周初制禮作樂,對貴族和平民階層的冠服制度作了詳細規定,統治者以嚴格的等級服裝來顯示自己的尊貴和威嚴。深衣和冕服始於周代,這兩種服制,對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在服裝方面最重要的變化,是深衣的廣泛流行和胡服的出現。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促進了漢族寬衣博帶、長裙長袍服裝的改革。趙武靈王為了軍隊的戰鬥力,衝破阻力,下令全國穿遊牧民族的短衣長褲,學習騎射,終於使趙國強盛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服裝改革,胡服從此盛行。伴隨胡服也傳來了帶鉤,它是用於結束革帶的,由於它比革帶的紮結方式更加便捷,因而很快就流行起來。

相關知識:“胡”是個模糊用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時專指匈奴,有時泛指從東北到西北諸遊牧民族,有時甚至還要更寬泛一些。因此,胡服是指我國北方遊牧民族的服裝,他們為了遊牧騎馬的需要,多穿窄袖短衣、長褲和靴子。沈括說:“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一個“全”字,或者把話說得有點過分,但胡服對漢族服飾的發展確實影響極其巨大。

漢代深衣仍很流行,漢代是傳統冠服制的確立時期。漢代的褲是開襠的,褲,古稱絝。《說文》:“絝,脛衣也。”《釋名·釋衣服》:“絝,跨也,兩股各跨別也。”由此可見,當時的絝是開襠的,外罩以裳或深衣。後雖然出現滿襠褲,但開襠褲仍長期存在。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古代服裝史上又一個大轉變的時期。由於大量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胡服成為社會上司空見慣的裝束,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裝,受胡服的影響最為強烈。他們將胡服中窄袖緊身、圓領、開衩等因素吸收到原有的服飾中來。漢族貴族也在胡服的基礎上加以變化,方法是將其長度加長,加大袖口和褲口,改左衽為右衽。但禮服仍然是傳統的漢族禮服形式。

隋唐時期,由於政治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使其能上承歷史服飾之源頭,下啟後世服飾制度之經道,所以,這一時期成為我國古代服飾制度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男子的常服為襆頭、袍衫、穿長靿靴。但此時的袍衫與前朝略有不同,式樣為圓領、右衽、窄袖、領袖裾無緣邊。此外,還有襴袍衫和缺胯袍衫等式樣。這種袍衫主要是受胡服影響,並且與漢族的生活習慣和禮儀特點相結合,形成了這時期袍衫的風格。

宋代的'服飾,大體沿襲唐制,但在服裝式樣和名稱上略有差異。宋代的缺胯袍衫式樣有廣袖大身和窄袖緊身兩種。穿褙子和半臂的習慣極為普遍,但都不能作為禮服穿用。總的來說,宋代的服飾比較拘謹保守,色彩也不及以前鮮豔,給人以質樸、潔淨、淡雅之感,這與當時的社會狀況,尤其是程朱理學的影響,有密切關係。

7、遼、金、元時期的服飾既沿襲漢人的禮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

遼、金、元時期的服飾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既沿襲漢唐和宋代的禮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遼金男子的服飾多為圓領、袖的缺胯袍,著長統靴或尖頭靴,下穿褲,腰間束帶。元代男子的服飾有漢族的圓領、交領袍,也有本民族的質孫服,其形制與深衣類似,衣袖窄瘦,下裳較短,衣長至膝下,在腰間有無數褶襉,形如現今的百褶裙,在腰部還加有橫襴。領型有右衽交領、方領和盤領。下穿小口褲,腳穿絡縫靴。服色以白、藍、赭為主。此外,元代服飾在質料上發生了較大變化,由於棉花的廣泛種植,棉布成為服飾材料的主要品種。

明代的服飾,大體上沿襲唐制,但宋元服裝形式中的某些式樣也有保留。清代的服飾對近現代服裝形式影響較大,清代男子服飾可分為三種:漢族傳統服裝;滿族民族服裝;外來西洋服裝。清代袍的式樣,是在漢族傳統基礎上加以變化,並吸取滿族服裝特點。一般袖子比較窄瘦,禮服是箭袖,又稱馬蹄袖。袍身用鈕釦繫結。右衽大襟,圓領口。皇室的袍有前後左右四開氣,而士庶男子只能在左右開氣。馬掛是清朝特有的服裝。它式樣多為圓領,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樣,有長袖、短袖、大袖、窄袖之分,但均為平袖口。直到清末西洋服裝傳入和辛亥革命後,我國的服裝才起了重大變化,進入了近現代服裝發展階段。

傳統服裝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上衣下裳制,相傳起於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易·繫辭下》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這一傳說可以在甘肅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繪中,得到印證。這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下裳的服制,據《釋名·釋衣服》載:“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的形狀多為交領右衽,下裳類似圍裙的形狀,腰繫帶,下系芾。這種服制對後世影響很大。

衣裳連屬制,古稱深衣,始創於周代。《禮記·深衣》注稱:“名曰深衣者,謂連衣裳而純之以採也。”深衣同當代的連衣裙結構類似,上衣下裳在腰處縫合為一體,領、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繡緣邊。深衣這一形制,影響於後世服飾,漢代命婦以它為禮服,古代的袍衫也都採用這種衣裳連屬的形式,甚至現今的連衣裙也是深衣制的沿革。

第4篇

中國號稱文明古國,世人譽之為禮儀之邦、君子之國,即使是在脣槍舌劍的論戰中,我們的先人也同樣講究語言美。《禮記儀禮》道:“言語之美,穆穆皇皇。” 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就是說,對人說話要尊敬、和氣,談吐文雅。

現在我們稱呼對方的代詞只有“你”和“您”,而古代,雖然有“汝,爾、若、而、乃”等好幾個稱法,但是他們無論對長輩、平輩說話時,從來不用這些詞,認為如此稱呼不禮貌。古人有多種多樣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數種。

用“道德高尚”的說法稱呼對方,如稱人為“子、夫子、先生”等等。 從輩份上尊稱對方,如稱人為“父老、父、丈人、母、媼、老伯”等。 稱對方的字、號。 稱對方的身份時加上“賢、尊、高”等字眼。如“賢侄”、“賢婿”等。 用對方的部下來代稱對方,表示由於尊敬的緣故,不敢直接指呼對方。例如,“陛下”代稱帝王;“殿下”代稱皇后、太子;“閣下”、“足下”等代稱一般人。

古代第一人稱代詞除了“我”以外,還有“餘、吾、予、朕、臺、卯”等。但古人對長輩或平輩說話時,也不用他們而是毫無例外地用謙稱。例如:

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聰明”的說法來稱呼自己。如自稱“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用輩份低”的說法來稱自己。例如自稱“小弟、小侄”等。 用“地位卑*”的說法來稱呼。例如自稱“臣、僕、在下、犬子、牛馬、自己下走”等等。 稱自己的身份、職務,有時還加上“卑、小、貧”等字眼。例如自稱“弟子、學生、小生、貧僧、卑吏、卑職”等。 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稱“丘”。

賢兄:對同輩友人的敬稱,賢指德才之眾,故用為敬詞。

仁弟:對同輩中青年者的敬稱。師長對學生,年長者對幼子亦常以之為稱,表示愛重。

賢弟:意為“仁弟”,賢有德行好、才能出眾之意,故習以為敬詞。

鄙人: “鄙人”本意指居於郊野之人。後古人用來謙稱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見識淺陋。

臣:古人對自己的謙稱。“臣”表示自謙,多有君臣關係在內。後來也完全表示謙稱。

僕::男子自稱謙詞。僕即奴僕,下對上、幼對長自稱奴僕,藉以表示對對方的敬重。

不肖:男子自謙詞。不肖原指於不似其父那樣賢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後多借以自稱,表示謙恭。

不才:男子自謙詞。不才即沒有才能,故藉以自稱,以示謙恭。

不敏:古人稱自己不聰明,不敏捷,故自謙“不敏”。

在下:自稱的謙詞,古時坐席,尊長在上座,所以自稱在下。

小君、細君:最早是稱諸侯的妻子,後來作為妻子的通稱。

內子:從前丈夫對別人稱自己的妻子,其根源出於舊觀念,認為男子主外,女子主內。

拙荊、山荊:源出“荊釵布裙”,本是指東漢梁鴻妻子孟光相素的服飾,後人用作妻之謙詞。

繼室、續絃:因古人常以琴瑟比喻夫妻關係,故將妻歿再取稱為“續絃”。

妾、姬、小妻、小星、如妻、如夫人、側室、偏房、室、副妻等均為小老婆。

第5篇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後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遊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遊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遊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遊,裝作一驚說道:“啊!啊!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形容尊敬老師,誠 懇求教,人們就往往引用這個典故和這句成語

諸葛亮青年時代躬耕於隆中,並苦讀經書,熟悉歷朝興衰的歷史,潛心鑽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戰國時的管仲、樂毅自比,是難得的一位將才、謀士,自稱“臥龍”。善於網羅人才的劉備聞知,高興地說:“我需要這樣的人才!”並表示哪怕山高路遠,行走不便,也非親自去請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到隆中邀請諸葛亮。誰知諸葛亮恰好不在家,劉備只好掃興而歸。

劉備回到新野,不斷派人到隆中打聽諸葛亮何時在家。當打聽到諸葛亮外出已經回到家時,劉備當即決定二請諸葛。這時,張飛不以為然地說:“一個平民百姓,派個武士把他叫來就得了,犯不著讓你一再去請。”劉備說:“諸葛亮是當代大賢,怎麼能隨便派個人去叫他呢?你還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劉備說服了張飛,叫上關羽,三人騎馬直奔隆中而去。

這一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冷得實在教人難忍。張飛對著劉備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說。”劉備卻說:“賢弟,咱們冒此大風雪,不怕山高路遠,去請諸葛,不正表明了我們的一片誠意嗎?”三人繼續往前趕路。不料,這一次劉備又未見到諸葛亮,只好寫了一封信託諸葛亮的弟弟轉交,說明來意,並表示擇日再訪。

第二年春天,劉備更衣備馬,決定第三次去拜訪諸葛亮。張飛、關羽竭力勸阻。關羽說:“我們兩次相請,都未見到他,想必他徒有虛名,不敢前來相見。”張飛更是帶著輕蔑的口吻說:“我們已仁至義盡,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來,我就將他綁來見你。”劉備連忙說道:“不得無禮,沒有誠意哪能請到賢人呢?”

劉備三人飛馬直奔隆中,來到諸葛亮的草廬前。此時諸葛亮正在午睡。劉備唯恐打擾諸葛亮,不顧路途疲勞,屏聲斂氣地站在門外靜候,直到諸葛亮醒來才敢求見。劉備見了諸葛亮,說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訪,今日如願,實是平生之大幸!”諸葛亮說:“蒙將軍不棄,三顧茅廬,真叫我過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讓將軍失望。”劉備卻誠懇地說:“我不度德量力,想為天下伸張正義,振興漢室。由於智術短淺,時至今日,尚未達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劉備謙虛的態度,誠懇的情意,使諸葛亮很受感動。於是諸葛亮終於答應了劉備的請求,懷著統一全國的政治抱負,離開了隆中茅廬,出任劉備的軍師。他忠心耿耿地輔佐劉備,為“三國鼎立”局面的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

藺相如是春秋戰國時期趙國的大臣,他很有見識和才能。在“完璧歸趙”、“澠池相會”兩次外交鬥爭中,捍衛了趙國的尊嚴,地位在名將廉頗之上。這使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趙國立下了赫赫戰功。藺相如不過是憑一張嘴巴,說說而已,有什麼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頭上。一定要侮辱他一番。”藺相如聽說後,儘量不跟廉頗會面,每次出門,避開廉頗,有時甚至裝病不去上朝。有一次藺相如外出,遠遠看見廉頗的車馬迎面而來,連忙叫車伕繞小路而行。

藺相如手下的人對他這樣卑躬讓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紛紛要求告辭還鄉。藺相如執意挽留,並耐心地向他們解釋說:“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哪個厲害?”眾人都說:“當然廉將軍不及秦王了。”藺相如說:“對啦,天下的諸候個個都怕秦王,可是為了趙國,我敢在秦國的朝廷上斥責他,怎麼會見到廉將軍倒反而害怕了呢?你們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們想過沒有,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就是因為趙國有我和廉將軍兩人的緣故。如果兩虎相鬥,勢必兩敗俱傷。我不計個人恩怨,處處讓著廉將軍,是從國家的利益著想啊。”聽了這番話,大家都消了氣,打消了告辭還鄉的念頭,反而更加尊敬藺相如了。

後來,有人把藺相如的話告訴了廉頗,廉頗大受感動,慚愧萬分,覺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狹窄,實在對不起藺相如,決心當面請罪。一天,他脫下戰袍,赤身揹著荊條,來到藺相如的府第,“撲”地跪在地上,老淚縱橫,泣不成聲地對藺相如說:“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見識淺薄,氣量短小,沒想到您對我竟這麼寬容大量,我實在無臉見您,請您用力責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願。”藺相如見到這情景,急忙扶起廉頗,兩人緊抱在一起。從此兩人消除了隔閡,加強了團結,同心協力,保衛趙國,強大的秦國更加不敢輕易地侵犯趙國了。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第6篇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自古“尚禮”,禮在中國古代成為一種社會約束力量,這種禮儀制度在古代官僚中尤為嚴格。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古代君臣禮儀的“君尊臣卑”傾向也不斷被強化,至清代,這種皇權專制得到最極致的體現。古代君臣的禮儀核心是:“君待臣以禮,臣待君以忠”。到了清朝,歷代君主專制體制的延續,又融人滿族君臣之禮的舊俗,進一步發展為奏事之臣的全部列跪。這時的君臣禮儀已是一種加強專制君權的手段。

清朝的君臣稱謂禮儀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官僚地位的日益低下。在先秦時期,國君為表示對一些大臣的尊敬,往往稱字而不稱名。至清朝建立後,君臣之間的尊卑體現愈加明顯。從清代皇帝的“上諭”、對臣下奏摺的“硃批”所保留的稱謂看,清帝對臣下或直呼其名,或以“爾”“汝”稱之,對宰輔大學士等也是如此。與此同時,臣下的自稱也越來越謙卑,達到極致。在清代,不管是軍機大臣、大學士等高官顯宦,還是親王、郡王等皇室貴胄,在皇帝面前一律自稱奴才。

清代君臣會面要行跪拜禮,而“三跪九叩”就是跪拜禮的“禮中之禮”了。如果是在太和殿等正式場合,或皇上登基,大婚等重要儀式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禮;如果皇上在上書房召見大臣,這時候皇上也不穿龍袍,大臣給皇上請個安就可以了。

滿清定製除了要對天子要行三跪九叩之禮外,朝貢之國覲見之時亦須尊此禮。“三跪九叩”大禮的規範是這樣的:雙手按左膝,屈右膝跪地,左膝隨之屈躬俯首,離地一寸左右,雙手據地稍停,然後挺身目視受拜者胸部,手仍拊髀為一叩。行此禮必須注意,滿族人最忌的是不按禮式行禮,不依形式貿然伏地一叩首,會被認為這種磕頭是家中喪父出門報喪的“報喪頭”。

清代規定皇帝出行一般要乘16人抬的'大轎,郡王親王可乘8人抬的大轎。京官一二品也只能乘4人抬的中轎外官總督、巡撫輿夫8人轎,司道以下教職以上輿夫4人轎,雜職乘馬。

另按清代官典制度規定,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出行方可坐綠呢大轎,三品以下則坐藍呢轎,而一般百姓是不能乘坐轎子的。

第7篇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後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遊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遊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遊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遊,裝作一驚說:“啊!啊!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身上飄滿了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