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古代的禮儀8篇 "探尋古代禮儀的底蘊與傳承"

古代禮儀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自古以來就一直是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它不僅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人際交往中不可替代的信仰和約束力量。古代禮儀在今天依然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於我們瞭解和繼承傳統文化、提升人際交往能力都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古代的禮儀8篇

第1篇

男女雙方在合八字時所寫的“庚貼”是有一定格式的,大體如下:

“庚貼”所書“八字”,須為偶數。倘出現奇數,則須增減一個不很要緊的字而湊成偶數。“八字”收到後,男女雙方要先將其供於祖先牌位前,如在三日之內家宅平安,則可請先生“批看八字”了。在批“八字”之時,除看年庚八字外,還須參照雙方屬相及陰陽五行等。這其中各項之間是絕對不能相剋的,如有一項相剋則婚姻之事只好作罷。如果八字完全匹配,則婚事基本上就初步定下來了。當然,男方在形式上是要再派媒妁通知一下女家的`。

納徵:又稱納幣,即民間俗稱的“過大禮”、“下彩禮”、“下財禮”。“徵”有“成”的意思。即“過大禮”之後,兩家的婚姻就算成立,某種意義上講類似與今天的訂婚,不同的地方是古時候是以“過禮”為先提條件的。只有此項儀式後男家方可娶女家過來。納徵是中國古代婚姻習俗中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的一個環節,即便是“貴為天子”的帝王亦不能免。“納徵”現象的存在,大概就是後人稱中國古代婚姻為買賣婚姻的緣起罷。

用於納徵的物品因地域、時代、地位、貧富各有差異。古代按《儀禮士婚禮》記載納徵要以玄、束帛、儷皮(成雙的鹿皮)為禮品。後世富足者金銀玉玩、鳥獸酒食、衣服傢俱均是納徵的物品。帝王娶皇后納徵則須另加玉圭及束帛。誠然,一般尋常百姓人家自然是辦不起許多金銀作為納徵物品的,故《大唐律》明確規定“聘財無多少之限”。古代民間“過大禮(納徵)”一般情況下的物品是:金花(簪)一對、金環(鐲)一對、金戒指(一金一銅)一對、豚肉、喜酒、羊、喜糕、紅綢二尺四寸,烏紗綢七尺、紅蠟四對、爆竹、禮香各兩把、耳飾一對、姜花、禮餅各若干。男方要擇定吉日,鼓樂吹奏,將庚貼用紅綢繫好,連同禮單將禮品送到女家。媒妁則引導男方家長親戚同到女家,女家要對來的客人盛情款待。女家接受聘禮後,要取出其中的一部分聘禮,另外再加上十二種禮物,送還男家作為答禮。聘禮無論多少,均要有吉祥的寓意,且均為偶數,取其成雙成對的意思。

古代的禮儀8篇

第2篇

中國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有一則“孝傳五世”的故事。

故事是說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縣,有個姓陳、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親至孝,名遍四方。他奉侍雙親,溫順孝敬,從來不讓父母心中有憂慮之念。偶遇父母有病,則衣不解帶,日夜陪床服侍,親自做湯熬藥。二老逝去後,陳侃悲痛欲絕,真正做到了“事生盡力,事死盡思”的聖人垂訓。他的孝行被整個家族引為典範。所以後代子孫人人效法,尊老愛幼,兄弟團結,夫婦和睦,妯娌相親。以後陳氏家族五代同堂傳為佳話。宋皇樹坊旌表,賜額曰:“孝門陳君”,百姓則稱其為“陳孝門”。後人作詩讚曰:至孝事親世頌揚,子孫代代仰遺芳;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動楓宸詔表彰。

這則古代故事告訴我們,孝順是需要言傳身教的,如果希望自己的兒女孝順自己,那麼首先應該從自己做起,孝敬長輩,做好榜樣作用,這樣一家人不僅和睦,而且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能夠得到傳承。

第3篇

出發:由男方攜帶六或十二件禮品,鳴炮出發前往女家,將至女家時再鳴炮,女家亦鳴炮迴應,表示準備妥當。

迎賓:媒人先下車,其餘的人接著下車,新郎由女家幼輩請出。

介紹:男方親友依序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紹雙方親友認識,先介紹男方o女家。

納徵:男方抬禮物進入女家,女方接受後並給予t包;將禮物陳列大廳,媒人⒋笮∑浮⒔癇、禮單點交女方家l,女方h友⒍y物收好,k在神明桌上列供品。

奉甜茶:女方l男方h僖籬l幼入座,新郎居末。市履鎘梢緩妹d人引С鎏茫踔鴆柘蚰蟹碣e敬茶。

壓茶杯:片刻後新娘出堂收茶杯,男方親友需以紅包壓茶杯。

戴戒指:在雙方家長親友的注視下,準新娘面向屋外坐在自家正廳中央(若招t面向齲┑母咭紊希鴕吻探牛淮鶻渲贛諡兄福凶笈遙W夾呂山彀桓夾履鎩

祭祖:舅父點燭燃香,媒人在旁念吉祥語,s之由女方父母祭拜神明祖先,稟告婚事已定,祈求保佑。

回禮:女家對男方所送來的.禮物和聘金接受一部份。並給男方回禮六或十二件。

訂婚宴:訂婚儀式完成後,女方備茶點開宴席來招待男方(座位男右女左)女方備雞腿並附上t包一份給男方幼輩,男方除備壓桌禮外並贈給所有幫忙的人紅包答謝。

送客:宴畢,男方賓客起程回家,女方幼輩捧面桶o男方客人洗手,如在外面餐廳則免此禮,送客時不說再見

第4篇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時代躬耕於隆中,並苦讀經書,熟悉歷朝興衰的歷史,潛心鑽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戰國時的管仲、樂毅自比,是難得的一位將才、謀士,自稱“臥龍”。善於網羅人才的劉備聞知,高興地說:“我需要這樣的人才!”並表示哪怕山高路遠,行走不便,也非親自去請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到隆中邀請諸葛亮。誰知諸葛亮恰好不在家,劉備只好掃興而歸。

劉備回到新野,不斷派人到隆中打聽諸葛亮何時在家。當打聽到諸葛亮外出已經回到家時,劉備當即決定二請諸葛。這時,張飛不以為然地說:“一個平民百姓,派個武士把他叫來就得了,犯不著讓你一再去請。”

劉備說:“諸葛亮是當代大賢,怎麼能隨便派個人去叫他呢?你還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劉備說服了張飛,叫上關羽,三人騎馬直奔隆中而去。

這一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冷得實在教人難忍。張飛對著劉備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說。”劉備卻說:“賢弟,咱們冒此大風雪,不怕山高路遠,去請諸葛,不正表明了我們的一片誠意嗎?”三人繼續往前趕路。不料,這一次劉備又未見到諸葛亮,只好寫了一封信託諸葛亮的弟弟轉交,說明來意,並表示擇日再訪。

第二年春天,劉備更衣備馬,決定第三次去拜訪諸葛亮。張飛、關羽竭力勸阻。關羽說:“我們兩次相請,都未見到他,想必他徒有虛名,不敢前來相見。”張飛更是帶著輕蔑的口吻說:“我們已仁至義盡,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來,我就將他綁來見你。”劉備連忙說道:“不得無禮,沒有誠意哪能請到賢人呢?”

劉備三人飛馬直奔隆中,來到諸葛亮的草廬前。此時諸葛亮正在午睡。劉備唯恐打擾諸葛亮,不顧路途疲勞,屏聲斂氣地站在門外靜候,直到諸葛亮醒來才敢求見。劉備見了諸葛亮,說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訪,今日如願,實是平生之大幸!”諸葛亮說:“蒙將軍不棄,三顧茅廬,真叫我過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讓將軍失望。”劉備卻誠懇地說:“我不度德量力,想為天下伸張正義,振興漢室。由於智術短淺,時至今日,尚未達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劉備謙虛的態度,誠懇的情意,使諸葛亮很受感動。於是諸葛亮終於答應了劉備的請求,懷著統一全國的政治抱負,離開了隆中茅廬,出任劉備的軍師。他忠心耿耿地輔佐劉備,為“三國鼎立”局面的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

打從孟嘗君被撤了相位以後,齊閔王又和楚、魏兩國滅了宋國,更加驕橫起來。他一心想兼併列國,自己來當天子。這一來,列國諸侯對他都不滿意;特別是齊國北面的燕國,受到齊國的欺負,更想找機會報仇。

燕國本來也是個大國。後來傳到燕王噲(音kuài)手裡,聽信了壞人的主意,竟學起傳說中堯舜讓位的辦法來,把王位讓給了相國子之。燕國將軍和太子平進攻子之,燕國發生大亂。齊國借平定燕國內亂的名義,打進燕國,燕國差點被滅掉。後來燕國軍民把太子平立為國君,奮起反抗,把齊國軍隊趕了出去。

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他立志使燕國強大起來,下決心物色治國的人才,可是沒找到合適的`人。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見識,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親自登門拜訪郭隗,對郭隗說:“齊國趁我們國家內亂侵略我們,這個恥辱我是忘不了的。但是現在燕國國力弱小,還不能報這個仇。要是有個賢人來幫助我報仇雪恥,我寧願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薦這樣的人呢?”

郭隗摸了摸自己的鬍子,沉思了一下說:“要推薦現成的人才,我也說不上,請允許我先說個故事吧。”接著,他就說了個故事:

古時候,有個國君,最愛千里馬。他派人到處尋找,找了三年都沒找到。有個侍臣打聽到遠處某個地方有一匹名貴的千里馬,就跟國君說,只要給他一千兩金子,準能把千里馬買回來。那個國君挺高興,就派侍臣帶了一千兩金子去買。沒料到侍臣到了那裡,千里馬已經害病死了。侍臣想,空著雙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帶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馬骨買了回來。

侍臣把馬骨獻給國君,國君大發雷霆,說:“我要你買的是活馬,誰叫你花了錢把沒用的馬骨買回來?”侍臣不慌不忙地說:“人家聽說你肯花錢買死馬,還怕沒有人把活馬送上來?”

國君將信將疑,也不再責備侍臣。這個訊息一傳開,大家都認為那位國君真愛惜千里馬。不出一年,果然從四面八方送來了好幾匹千里馬。

郭隗說完這個故事,說:“大王一定要徵求賢才,就不妨把我當馬骨來試一試吧。”

燕昭王聽了大受啟發,回去以後,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緻的房子給郭隗住,還拜郭隗做老師。各國有才幹的人聽到燕昭王這樣真心實意招請人才,紛紛趕到燕國來求見。其中最出名的是趙國人樂毅。燕昭王拜樂毅為亞卿,請他整頓國政,訓練兵馬,燕國果然一天天強大起來。

這時候,燕昭王看到齊閔王驕橫自大,不得人心,就對樂毅說:“現在齊王無道,正是我們雪恥的時候,我打算髮動全國人馬去打齊國,你看怎麼樣?”

樂毅說:“齊國地廣人多,靠我們一個國家去打,恐怕不行。大王要攻打齊國,一定要跟別的國家聯合起來。”

燕昭王就派樂毅到趙國跟趙惠文王接上了頭,另派人跟韓、魏兩國取得聯絡,還叫趙國去聯絡秦國。這些國家看不慣齊國的霸道,都願意跟燕國一起發兵。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統率五國兵馬,浩浩蕩蕩殺奔齊國。

齊閔王聽說五國聯軍打過來,也著了慌,把全國兵馬集中起來抵抗聯軍,在濟水的西面打了一仗。由於樂毅善於指揮,五國人馬士氣旺盛,把齊國軍隊打得一敗塗地,齊閔王逃回臨淄去了。

趙、韓、秦、魏的將士打了勝仗,各自佔領了齊國的幾座城,不想再打下去了。只有樂毅不肯罷休,他親自率領燕國軍隊,長驅直入,一直打下了齊國都城臨淄。齊閔王不得不出走,最後在莒城被人殺死。

燕昭王認為樂毅立了大功,親自到濟水邊勞軍,論功行賞,封樂毅為昌國君 。

第5篇

古時候,人們總是以人的頭髮長短、髮式及頭髮的顏色變化來稱代人的年齡,例如:

總角:嬰幼兒時代。古人不剃頭。他們視毛髮為父母精血所成,不能任意丟棄。因此,古時候的兒童不分男女,都把頭髮紮成抓髻,像兩個羊角一樣。如今不同了,但還有些小姑娘喜歡扎羊角辮子,又叫“翹翹辮”。

垂髫:少年時代。從嬰幼兒到少年時代,人長高了,頭髮也長長了。把兒童與少年的長髮紮成一束下垂的式樣,稱作“垂髫”。

束髮:指青少年,一般指15 歲左右的少年,這時用髮帶把頭髮束紮起來。

及笄:又稱“待年”。指女孩長到15 歲時,可以待嫁了。這時女子一般把頭髮用簪子盤於頭頂。(笄:即簪子)。

歲的男子要行“冠禮”。自此之後外出要戴帽子或繫頭巾。因為才行冠禮,表示剛剛成年,但還不到壯年,故稱“弱冠”。

而立:即而立之年,指30 歲,此說出自《論語·為政》中的“三十而立”。指人到了30 歲時應立身處世了。

不惑:即不惑之年,指40 歲。此說應見於《論語-為政》中的“四十不惑”。指人到了40

歲時各方面都有經驗,性格穩定,辦事精明能幹,不易受外界的干擾了。

半百:即50 歲,百歲的一半。又稱“知命之年”。因活到50 歲的人命運大致定局了,該認命知命了。

花甲:60 年為一甲子,且人到60 歲時頭髮也變得花白了。故稱60 歲的老人為花甲老人。

古稀:即70 歲。取自杜甫《曲江》詩句:“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在古代那種勞動生活環境條件下有人活到70歲或以上者,實屬少見。

耄耋:即指80,90 歲。《說文》裡載有:“年八十曰耄”。“年九十曰耋”。

期頤:指一百歲。“期”指一個完整的.時間單位。“頤”即頤養天年的意思。

皓首:指頭上的頭髮全白了。用其特徵來泛指“老年人”群體。

黃髮:乏指高壽老人。有特別壽長的老人,白髮有返黃復青的現象。

陶淵明在《桃花淵記》中有“黃髮垂髫,並恰然自樂”的詞句,詞中的“黃髮”、“垂髫”分別是指老人與小孩子。

第6篇

使用筷子的過程當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碼放在飯碗的右側,用餐完畢後則一定要整齊的豎向碼放在飯碗的正中。但是,就有前面的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還有許多禁忌在使用筷子時要注意的,以下就是十二種忌諱的筷子的使用方法。

1.三長兩短 這個意思就是說在用餐前或者用餐過程當中,如果將筷子長短不齊的放在桌子上,這種做法 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情況下,我們把它叫做“三長兩短”。它的意思就代表著“死亡”。因為,在中國古代,人死以後是要裝進棺材的,在人裝進棺材以後,在還沒有蓋棺材蓋的時候,棺材的組成部分就是前後兩塊短木板,兩旁和底部一共三塊長木板,這樣一共就是五塊木板,五塊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長兩短,所以,由於當時的風俗習慣,就說那“三長兩短”是極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 這種做法也是令別人不能接受的,這個詞語描述的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這在當時的北京人眼裡就叫“罵大街”。因為,在吃飯的時候食指伸出,總在不停的指著別人,當時的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對方時,大多數都有指責和責罵的意思。由於當時的風俗,這樣一來,吃飯用筷子時用手指人,這是在指責別人,這和罵人是一樣的道理,是不能理解和允許的。除了用手指人,另一種情況也描述的`是這種意思,那就是吃飯的時候,和別人交談並且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聲 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裡,用嘴來回去嘬,而且不時地發出噝噝的響聲。在古代,這種行為被當作是一種不好的表現。因為,在吃飯時用嘴嘬筷子本身就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再加上又發出一些聲音,更是令人生氣、討厭。所以,一般情況下,出現這種做法的人都會被認為是缺少家教,家教不嚴之類的,同樣是不允許。

4.擊盞敲盅 在用餐時用筷子敲擊盤碗,出現這種行為會被看作是乞丐或者要飯的。因為,在過去只有要飯的和乞丐才用筷子敲打要飯盆,敲打發出的聲音在加上嘴裡的哀告,引起過路人的注意並且給它施捨。這種做法也被看作是特別不好的事情,其他人會不能忍受這樣表現的。

5.執箸巡城指的是手裡拿著筷子,用筷子來回在桌子上的菜盤裡尋找,不知道在從哪裡下筷子為好。這種行為是典型的缺乏修養的表現,而且還目中無人,令人非常反感。

6.迷箸刨墳 這是指手裡拿著筷子在菜盤裡扒拉,尋找獵物,就像盜賊盜墓刨墳的一樣。這種表現和“迷箸巡城”特徵有點類似,都屬於缺乏教養和修養道德的做法,也令人非常的厭惡。

7.淚箸遺珠 這就是所謂的用筷子往自己的盤子裡夾菜的時候,手裡不乾淨利索,將菜湯流落到其它的菜裡或者桌子上。出現這種的人會被認為是嚴重失禮,沒有修養,同樣也是不能出現的。

8.顛倒乾坤 用餐的時候把筷子顛倒的使用了,這種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瞧不起的,也就是所說的飢不擇食,以至於都不顧臉面了,將筷子顛倒了,這也是用筷子要忌諱的。

9.定海神針 指的就是在用餐的時候,只用一隻筷子去插盤子裡的菜,這也是不允許的,這是情況會被認為是對同桌用餐的其他人的一種羞辱。假如在吃飯時出現了了這種舉動,就等於在當時的歐洲對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樣的,這也是切記不能出現的。

10.當眾上香 就是有些人往往是出於好心幫別人盛飯的時候,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就插在飯中,然後遞給對方。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被別人認為是對他的不尊敬,因為在北京的傳統思想中,為死人上香時才這樣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飯中,就等同於給死人上香一樣的意思,所以說,把筷子插在碗裡也是要忌諱的。

11.交叉十字 這一點在人麼的生活中,往往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就是在用餐的時候將筷子很隨便的交叉放在桌子上,這是不禮貌的。在當時中國的北京人眼裡,在飯桌上打叉子,就是對同一個桌子其他人的全部否定,這種情況和同學生寫錯作業,被老師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質一模一樣的,也不能被別人接受的。除對他人的不尊敬,這種做法也是對自己的不尊敬,因為,在過去吃官司的時候畫供才打叉子,這也就是無形中在否定自己。

12.落地驚神 “落地驚神”就是所謂的失手將筷子掉落在地上,這是很嚴重的一種失禮的表現。在中國古代的北京,當時的人們認為,祖先們全部都長眠在地下,不應該受到打擾和騷擾的,筷子落地就等於驚動了地下長眠的祖先,這是對祖先的不孝,所以,這也是要機會的。但是也有破法,假如筷子落地了,就應當趕緊用落地的筷子依照自己所在的方向,在地上畫個十字。畫十字的方向為先東西后南北。這樣畫十字的意思就是說我不是東西,不該驚動祖先的,然後再撿起筷子,在這同時嘴裡同時說自己該死。

第7篇

《禮記·曲禮》說:"夫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

意思是:作為子女,外出去哪裡,必須向父母稟告;返回家時,要和父母見面,報平安。這樣做,無非是為了讓父母放心,即外出不做出格事,平平安安回家來。現在,我們上、下班以及上學、放學出進門時,是否會對父母說一聲"我上班(下班)去(回來)了"?據筆者觀察,大部分"人子"能夠做到"出必告"。但也有人不注意這些"小事",出門不哼不哈,揚長而去;進門不打招呼,悄悄躲到自己房間裡玩電腦、寫作業,對在家裡忙家務的父母或爺爺奶奶,就好像沒看見似的,不理不睬。這就做得不好。

"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意思是說,大凡為人子女的規矩是:冬天要留意父母穿衣是否溫暖,居處是否暖和。夏天,要考慮怎樣讓父母感到涼爽。每晚睡前扶持父母就寢,早上起床要看望父母,問身體是否安好。現代人比較忙,且又不與父母同住,每天扶持父母就寢恐怕辦不到,但應經常打打電話,詢問父母家裡有什麼事要做,身體狀況如何,降壓藥是否按時吃了?甚至連煤氣是否安全,水管是否有漏水現象等等,也應關照到。週末幫父母乾點家務,一起吃吃飯、聊聊天、散散步。如果父母年老多病,就應拿出更多時間陪伴、照料。

意思是:長輩站著的時候,自己不要坐下;長輩到來的時候,一定要起立。"徐行後長,不疾行先長,不在長者座前踱來踱去。長者與物,須兩手奉接。"說的`是:應在長者身後慢行,不要跑到長者前面快步行走,不可在長者座前晃來晃去。長者給東西的時候,要用雙手去接。現在,我們家家有個"小皇帝"或"小公主",由父母、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六個人伺候。這樣的"小皇帝"或"小公主"能夠做到上述教導嗎?家長不可掉以輕心,應讓孩子從小養成尊老、愛老的習慣,從一點一滴做起。另外,作為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做出表率。

意思是:父親召喚,不要只口頭上應答,老師召喚,不要只是應答,應該在應答的同時,停下自己的事,立即起身聽候吩咐。古人這條規矩,今天看來仍有現實意義。有些孩子,父母同他說話時,常常會心不在焉,哼哈答應著,可眼睛還盯在電視機上,身子就是不動。還有的子女嫌長輩(特別是媽媽)囉嗦,不願聽嘮叨,甚至用雙手把耳朵捂住,或者是躲起來不理睬,給你來個小鬼不見面。性情急躁的孩子,甚至會同父母頂嘴、爭吵。這些都是很失禮的行為。

第8篇

人的正常站姿要「立端正」。具體為頭正,頸直,兩眼平視,嘴、下愕微收;雙肩平且微向後張,挺胸收腹,上體自然挺拔;兩臂自然下垂;兩腿挺直,膝蓋相碰,腳跟併攏,腳尖張開;身體重心穿過脊柱,落在兩腳正中。從整體上形成優美挺拔、精神飽滿的體態,而避免出現用一條腿支撐身體斜靠著的疲憊無力的形象即「勿跛倚」。

人的正常坐姿也是要「坐端正」在身後沒有任何依靠時,上身挺直稍向前傾,關節平正,兩臂貼身自然下垂,兩手隨意放在自己腿上,兩腳間距與肩寬大致相等,兩腳自然著地。在正式社交場合,即使背後有依靠時,也不能隨意把頭向後傾靠,以免顯得懶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體態像上面所說的那樣端莊穩重。但為了坐姿的正確優美,還是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①「勿箕踞」落座後兩腳不要分得太開,女性這樣坐尤為不雅。 ②「勿搖髀」切忌搖晃大腿。兩腳交疊而坐時,懸空的腳尖應朝下。 ③ 在長者面前,要留意「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處處要守住「長幼有序」的原則,才是懂禮之人。 ④ 落座後應該安靜,不要左右搖擺,給人以不安分的感覺。 ⑤ 坐下後雙手可相交擱在大腿上,或輕搭在沙發扶手上,但手心應向下。 ⑥ 如果座位是椅子,不可前俯後仰,也不能把腿架在椅子或踏在茶几上,這是非常失禮的。 ⑦ 端坐時間過長會使人感覺疲勞,這時可變換腿部的姿勢。 ⑧ 在社交或會議場合,入座要輕柔和緩,坐姿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座椅亂響,造成緊張氣氛,更要小心別帶翻桌上的茶杯等用具,以免尷尬。 總之,坐的姿勢除了要保持端正外,還應做到輕鬆自如、落落大方,方顯得文靜優美。

行走要「步從容」。即走路時不急不慢、從容大方。人的正常行走應當是身體挺立,兩眼直視前方,兩腿有節奏地向前邁步,並大致走在一條直線上。 不同情況下,對行走有不同的要求: 見尊長時,要「進必趨」,即快步走上前,顯示對長輩的尊重。 從尊長身邊告退時,要「退必遲」,即緩慢退出。顯示對長輩的不捨和敬重。 轉彎處,要注意「寬轉彎,勿觸稜」,是指走路拐彎時角度要大一些,不要碰著稜角,以防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走入無人的房間要提醒自己「入虛室,如有人」,行為與進入有人的房間一樣謹慎,不亂走亂動。因為「君子慎獨」,這其中的道理是很深的。 總之,在行為舉止方面,要時時按禮節行事,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如果不注意這些,你剛踏入社會就輸了。可見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舉止尤為重要。

語言是生活中最主要的相互交往方式,它既用於傳達思想,也用來交流感情。語言的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古代日常生活中禮儀的重要方面。這在人們的相互稱謂上表現最為突出,即謙稱自己,敬稱對方。使用謙稱來稱呼自己,表現了說話者的謙虛和修養,也是對對方的尊敬;出言不遜或大言不慚,則被視為無禮、輕浮。古人常用的謙稱有愚(愚兄)、鄙(鄙人)、敝(敝人)、卑(卑人)、竊(竊聞、竊笑)、猥、僕,如李密《陳情表》“猥以微賤”。這些詞有愚笨、涉世不深、閱歷較淺、無知、冒失、唐突的意思。當然並非自己真的無知,而是以說話者的謙虛來提高對方身份。如,讀書人謙稱:小生、晚學、晚生、不才、不佞(有才學)不肖等。

官員謙稱:下官、小吏、小官、末官。有一定身份的人謙稱:小可(不足掛齒)。

老人自謙:老朽、老夫、老漢、老拙(已入暮年,衰老無用)。皇帝自謙:孤、寡,有缺少德行之意;不穀,谷作為一種糧食用來養人,引申為“善”,不穀,則引申為不能以德待人或不高明的人。在謙稱自己的同時,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敬稱的方式稱呼對方。

敬稱多帶有敬重、敬仰、頌揚的感**彩。古人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稱“聖”,如孔子被稱為孔聖人,孟子被稱為亞聖,到後來專門用於皇帝,皇帝的諭旨稱聖旨、聖諭。對皇帝有一個特定的敬稱:“萬歲”,“駕”,陛下。“萬歲”原是古人飲酒慶賀及祝壽的歡呼語,帶有濃厚的`祝願之意;“駕”本指皇帝的乘輿,古人認為天子以四海為家,不以宮室為固定居所,應該乘車行天下,因此用“駕”來尊稱帝王。如聖駕、尊駕、晏駕、駕崩。陛,是進入廷殿的必經之路,皇帝每逢升堂,必定要派近臣手持兵器站在陛旁邊,以防發生意外。群臣向帝王進言時,不敢直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於是陛下一詞成為對帝王的專稱。對諸侯稱 “千歲”,太子稱“殿下”,將軍乘“麾下”,使者稱“節下”,兩千石官吏稱“閣下”,一般表示對對方尊敬之意時都可用。同輩之間用“足下”,據說始於介之推的故事。

介子推在晉文公重耳流亡19年中,始終與他同患難,重耳即位後,凡與他流亡者一律論功請賞,唯獨漏掉介之推。介之推為了不邀功,攜老母隱居山中,至死不與晉文公見面。為尋他出山,放火焚山以迫使他出山,但不料介之推竟抱木燒死,後晉文公派人伐倒這棵樹,製成屐。從此以後,經常低頭看著腳上的木屐,痛心地說道:“悲乎足下。”

古代語言的文明和禮貌不僅表現在社會人際交往中,也體現在家庭中。家庭中,稱呼自己一方親屬:家、舍、先、亡。如家父、家慈、家兄,舍弟、舍妹、舍侄,家和舍有長幼之分;“先”用在比自己輩分高的或年長的已故家人(先祖、先妣),“亡”用在輩分低幼的已故家人友人(亡弟、亡友)。稱呼對方親屬:令、尊、賢等。令,不受輩分限制,如令尊、令母、令妻、令郎、令愛、令婿、令兄、令妹…“凡與人言,稱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長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以下,則加賢字。”(《顏氏家訓》)如尊祖、尊父、尊堂、尊夫人;賢叔、賢弟、賢妹、賢婿、賢內助。妻子的父母:丈人、丈母、岳父、岳母、泰山、泰水,丈與杖相通,拄杖者多為老人,於是稱呼老人為“丈”;泰山有一山峰為丈人峰,以山峰之名代稱,有健康長壽的祝願之意。在稱謂中,謙辭、敬辭不勝列舉,古人以此作為交往中的一種禮節,是中華民族謙和待人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