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思想品德教案6篇 探索道德世界:國小思想品德教案精選

本文主要介紹了一份關於國小思想品德教案的內容。該教案旨在幫助國小生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素養,涵蓋了品德教育的基本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方法等方面。通過本教案的實施,旨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真誠友善的品質。

國小思想品德教案6篇 探索道德世界:國小思想品德教案精選

第1篇

1、感受春天的美,體驗春天到來的舒暢和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2、察春天的主要特徵,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種變化。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瞭解春天的變化,初步培養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集體交流:學生交流各安閒四周生活中找到的“春天”。教師有意識地將學生的話總結為“春天在……”的句式。

(2)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創編自己的歌:“春天在……”

5、自由創作:請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自己的“春天印象”。

重點:通過觀察比較,熟悉春天的花,進一步瞭解春暖花開的季節特徵;瞭解春天來臨時動物們的活動變化。

難點:培養學生愛護花草樹木和保護小動物的良好習慣,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學生課前調查並收集有關春天裡的花和動物活動變化方面的資料,並準備好彩筆和紙或剪貼工具。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紙上描繪春天的花,可以寫,可以畫,可以剪貼……

一起將學生作品放在展板上,並商量給展板取個合適的名稱,如“春天的百花園”之類。

(2)學生談論故事的內容,使學生了解春天到來時動物的一些典型行為。如:燕子遷徙、冬眠的青蛙醒來、產卵……

(3)提問,引導學生進一步拓展故事內容:春天裡,你還發現哪些動物有一些行為變化,是什麼樣的變化呢?

春每天氣和暖,是動植物們生長、繁殖、活動的好時節,不同動植物以不同方式迎接著這個溫暖季節的來臨。

“動植物們以其特有的方式迎來了春天,那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迎接春天的到來呢?”

進一步觀察春天裡身邊動植物的生長變化,並在家長的幫助下學習逐步建立一些常見動植物一年四季生長變化的小檔案。

國小思想品德教案6篇 探索道德世界:國小思想品德教案精選 第2張

第2篇

2、敬佩為家鄉做出貢獻的人,願意向他們學習,立志建設家鄉。

本課著重介紹為建設家鄉做貢獻的人物事蹟,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教育學生向為建設家鄉做貢獻的人物學習,立志建設家鄉。

同學們讀過《靜夜思》這首詩吧?(師生共同吟誦《靜夜思》)

3.小結:同學們都關心自己的家鄉,因為我們是喝著家鄉的水、吃著家鄉的糧長大的,家鄉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如果我們的家鄉美麗富饒,我們會引以為自豪的。如果我們的家鄉還不太發達,甚至貧窮落後,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1.師:課前同學們蒐集了有關陳嘉庚先生捐資辦學的事蹟。請同學們說說陳嘉庚先生生前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家鄉的。

2.學生分組彙報自己調查的結果。(學生結合圖片和課文及有關資料,介紹陳嘉庚先生為家鄉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教師在學生彙報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補充一些資料。)

(1)對陳嘉庚先生報效家鄉、興辦教育的這種做法,你是怎麼看的?(此問題同"想一想"欄目的內容。)

(2)當辦學經費發生困難時,有人勸他停辦學校,他是怎樣表示的?這說明了什麼?

陳嘉庚先生把家鄉的建設看得比自己事業的發展還重要。

5.師:根據統計,陳嘉庚先生一生為家鄉捐資大約有一億美元。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可是他自己的生活卻十分簡樸。

(1)為什麼陳嘉庚先生對家鄉如此大方,可對自己卻這麼小氣?

7.小結:正像陳先生說的那樣"久居南洋,心懷祖國;希圖報效,已非一日。"陳先生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陳嘉庚先生深深地愛著我們偉大的祖國,愛著自己的家鄉。他把自己的命運與家鄉、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絡在一起,家鄉的繁榮富強,就是他的快樂與幸福。他把建設家鄉,報效祖國當作他一生的信念,為建設家鄉傾注了自己畢生的心血。毛澤東主席曾讚譽他是"華僑旗幟,民族光輝"。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你們課前調查陳嘉庚先生的事蹟時,有沒有查到像陳嘉庚先生這樣熱愛家鄉,為家鄉做貢獻人的事例?

2、學生介紹自己課前找到的為家鄉做貢獻人的事例。

在閱讀這些熱愛家鄉的人物的事例時,你們有什麼感想?

這些人用不同的方式為自己的家鄉做著自己的貢獻,因為他們都有一顆熱愛家鄉的心。

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可以為建設家鄉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此問題同"說一說"欄目的內容。)

9.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家鄉是養育我們成長的地方。我們國小生要向陳嘉庚先生學習,熱愛家鄉,心繫家鄉,從小立志建設好家鄉。板書:愛家鄉

11.學生分組自選題目進行討論,彙報時可以用辯論的形式。

家鄉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不論她貧瘠還是富饒,我們都應該愛她,愛家鄉就是愛祖國的具體表現。

師:同學們,愛家鄉就要心繫家鄉,關心、瞭解家鄉的狀況,立志建設家鄉,並付諸行動,為家鄉做力所能及的事。

課下請同學們蒐集一些關於自己家鄉方面的資料,我們搞一次以"我愛家鄉"的主題交流展示活動。

調查家鄉的情況,併為家鄉的建設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第3篇

1、通過欣賞,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激發他們對舞蹈的興趣。

2、根據音樂的節奏和旋律特點,創編韻律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學重、難點

2、根據音樂的節奏和旋律特點,創編韻律操,表現音樂。

歌曲《大家一起來》分為三個部分。這首歌曲是根據瑞典作曲家羅伯特·烏爾姆和羅賓·雷克斯創作的樂曲《蝴蝶》改編而成,由於節奏明快、旋律流暢而廣泛流傳。

學生回答:這位歌手叫孫悅,這首歌的名字叫《大家一起來》。

師:這首歌曲是根據瑞典作曲家羅伯特·烏爾姆和羅賓·雷克斯創作的樂曲《蝴蝶》改編而成,由於節奏明快、旋律流暢而廣泛流傳。

教學要求:學生初步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和強烈的節奏感。

1、初聽歌曲《大家一起來》:提問:這首歌曲是什麼情緒?

提問: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幾個部分?每個部分的旋律、節奏有何特點?有沒有相同的部分?併為歌曲旋律排序。

回答:這首歌曲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的旋律優美、運用了切分節奏。第二部分旋律跳躍、節奏緊湊。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相同。

3、欣賞《大家一起來》動畫,跟錄音輕聲學唱歌曲。

在學唱歌曲時,教師指導學生唱準歌曲中的`變化音和切分節奏。

(1)在創編動作時,要符合歌曲的特點,既要有輕快活潑的動作,也要有優美的動作。但主題動作不宜過多,可以每一個樂句編一個動作,重複的部分,可以編一樣或稍加變化的動作。

(2)課本中的插圖可供大家參考,可以學一學,隊形要有簡單變化,在結束時建議可以擺一個造型。

教學要求:通過各小組之間的創編與彙報展現,使學生體驗歌曲的動感節奏,擴充套件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訓練學生的節奏感和運動協調能力。

這首歌曲節奏明快、旋律流暢,在人們當中廣泛流傳。通過小組的合作創編,激發了我們對舞蹈的興趣,培養了同學們的創新能力,相信同學們今後一定能創編出更有創意、更具特色的韻律操。

第4篇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團結友愛”得目中設計的,教學內容部分“同學之間團結友愛”和一年級國小生的實際情況而設定的。

一年級學生中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由於他們在家裡沒有兄弟姐妹,缺乏兒童之間相互關心、愛護、合作的條件,因而“以我為中心”的意識較強,時常出現不願意和別人在一起的現象。小時不合群,長大就不容易與他人合作,又容易養成孤僻的性格。針對這種情況,在一年級國小生剛剛離開家庭和幼兒園,開始過國小生活的時候,及時教育他們喜歡和同學在一起是大有益處的。這包含著集體意識和學會關心、學會合作的啟蒙。

1.本課教學環節中學生活動較多,所以應把每一個環節組織好,在活動之前要明確活動的要求,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地參加到活動中,活動後要有小結,切實達到目的。

2.本課教學一定要聯絡本班實際,瞭解本班學生在與同學交往時的問題。如:羞怯、不合群等。這樣可在讓學生演出時有意安排羞怯,不合群的學生參加演出,使本課更有針對性。

是使學生知道和同學在一起生活、學習十分愉快、有趣,激發他們喜歡和同學在一起的情感。

一、看一看。(使學生知道校園裡同學多,大家在一起很快樂。)

每天清晨當你在校園裡遇見自己的同學時,你什麼心情?會怎樣做?

清晨,在校園裡,同學們臉上都是什麼表情?他們是怎麼做的?他們為什麼這麼高興呢?

二、說一說。(使學生知道和同學在一起學習、遊戲十分愉快有趣。)

和同學在一起學習時,當你有了不會的問題,同學會幫助你;當你忘帶學習用具時,同學會替你出主意、想辦法。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會使大家共同進步。

幾個同學在一起做遊戲時,一個同學不小心摔倒了,其他同學連忙上前扶起他,並安慰他。

和同學在一起遊戲時,不僅可以玩得高興,而且當你遇到困難時,同學還會幫助你 、照顧你。看!大家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友好相處,多快樂呀!

現在你們說說是一個人學習、遊戲有意思呢,還是和同學在一起學習、遊戲有意思呢?說說理由。

三、想一想。(使學生知道和同學在一起應該怎樣做。)

同學見面時要主動打招呼,課上一同學習,課下一同遊戲,只有和同學在一起才會快樂、有意思。

五、練一練。(使學生知道應該怎樣和同學交朋友。)

圖中的同學是怎樣交朋友的?他們的表情告訴了我們什麼?

第5篇

?同學·朋友 》是實驗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課八年級第二單元第三課第一個框題。八年級思想品德課上冊的主題是我與他人,因此學好本框題內容對於整個八年級上冊的教學都具有非常重要和普遍的指導意義,特別是為學生學會與父母、同學、老師交友打下牢固的基礎,也必將對學生今後更廣泛的交友乃至成才創業奠定基礎。因此,本框題不管在本單元還是在八年級上冊教材中都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本框的基本邏輯架構是從感知自我人際狀況到對友誼的理解再到友誼困境的嘗試解決,各部分內容都是建立在問題學習基礎之上的,由問題情境到簡要概括,強調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學習。

第一目內容“我的人際圈”。通過繪製“人際關係樹輪圖”的活動直觀地感知自己的人際狀況,認識到在同學交往中要開放自我,積極交往,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什麼樣的人才受人歡迎呢?藉助小組活動和相關連結,概括出受人歡迎的品質。

第二目內容是“與友同行”。首先是通過活動思考什麼是朋友,朋友從哪裡來。藉助兩個問題情境概括出交友中的平等互惠、寬容理解等溝通技巧,從而得出什麼是友誼、友誼的準則有哪些。最後,嘗試用所學習的交流、溝通技巧和對友誼的理解解決交友中的困惑。

相對於城市學生而言,農村學生由於條件所限,視野狹窄、知識面不廣,認識能力、學習能力也相對較弱,特別是學生的基礎知識、思維能力、文學素養參差不齊,差距很大,所以教學中不少情境的構建都要事前準備,許多活動的開展、許多問題的探究都要加強組織和引導。

與城市學生相比,農村中學生大都生活在普通的農民家庭中,在趨同心理下,往往喜歡與相同生活的農家孩子交友,因而交友領域不廣、交友物件簡單、交友經驗不足,他們中的許多學生都因學習一般、家境窘迫而會較早地走向社會,因此對國中階段的農村學生進行系統的交友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正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都能說出自己有哪些朋友,但不一定能明瞭自己的人際關係狀況,包括自己在他人人際圈中的位置;他們都希望自己擁有好人緣,但不一定了解什麼樣的品質受人歡迎,對自身在交往中的品質也缺乏瞭解;他們心智不成熟,渴望與身邊的同學交友,建立持久、真摯的友誼,但又可能缺乏交友的勇氣和信心,也面對交友的諸多困惑;他們有一定的交友體驗,但又沒有完整的交友知識和經驗,為此常常交錯朋友,也常常失去本已擁有的朋友,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常常錯過許多與成功者交友的機會,從而未能為自己現在的學習和將來的事業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更快成功的加速器。因此學生對本課的學習具有深厚的興趣,同時也樂意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開展積極的探究活動,來排解心中關於交友的諸多困惑,豐富自己的交友知識和人生經驗。

1、從農村學生的實際出發,在生活世界中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典型材料, 創設模擬情境,以問題為主線,以培養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引導學生在預設情境中體驗、爭論、質疑、總結、反思、求證,最終生成知識、增強情感、培養態度、形成能力,獲得人格品質的發展,實現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構建自主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

2、通過預設的各種活動方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提供師生互動、心理體驗與道德建構的場景,把心理教育、思維方法教育、審美教育有機統一,使心理教育與道德素質養成相得益彰,實現教育的“人文化” ;

3、通過講故事、評優秀、演小品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課堂切實成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點燃學生創新與智慧之火,開發學生思維、張揚學生個性的場所,構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4、通過科學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掌握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和思維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成才創業打下基礎。

問題教學法、體驗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自主探究法。

1、知識與能力:知道人際交往中受歡迎的品質和不受歡迎的品質;知道什麼是青春期閉鎖現象及其危害;能夠說出交友的基本原則;能夠繪製自己的人際關係樹輪圖,並能據此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際關係狀況;能夠用自己的話概括什麼是友誼;

2、過程與方法: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對教學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適當的解決方法;能夠運用友誼原則指導自己與同學的交往;能夠恰當地解決自己的交友困惑與衝突;能夠做出負責任的選擇;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願意和同學交往,不封閉自我;在同學交往中尊重他人、寬容誠信,追求友誼,但不失原則;接受自己的人際關係現狀,願意改變自己,主動悅納他人,培養開朗活潑的性格。

1、教學重點:懂得在同學交往中“開放自我,積極交往”態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歡迎的品質,學會與人交友、呵護友誼。

2、教學難點: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友誼,怎樣才能更好地呵護同學間的深厚友誼。

第6篇

本課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秋遊,學生的積極性比較容易調動。但如何才能玩得好而又不出現安全等其它問題,就是本課的關鍵著眼之處了。

新課程理念倡導以人為本,因此本課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討論秋遊去哪裡,秋遊帶什麼等問題。給學生充分發表個人見解的空間。在課堂上實現學生的資源共享。

由於二年級的學生年紀比較小,所以適合讓家長帶領學生進行秋遊活動,但是教師要教育學生注意安全。在教學中利用秋遊知識的“闖關遊戲”,使學生在遊戲活動的過程中,體會認識到秋遊的注意事項及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培養遵守秩序、愛護環境等基本的文明行為。

1、引導學生正確選擇適合自己外出秋遊的物品,不攀比,不盲從。

2、瞭解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識,培養守秩序,愛護環境等基本的文明行為。

1、正確選擇適合自己外出秋遊的物品,不攀比、不盲從。

2、瞭解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識。按順序上下車,遊玩時不單獨行動,過馬路走人行橫道,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

4、設計闖關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明白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識,寓教於樂。

4、紀錄紙和筆每組學生一份,教師準備一份小獎品,t;t;我來支招>>卡片30份

1、讓同學回憶以前都到哪裡去遊玩過,並給大家講講。

2、引導學生思考今年的秋遊想去哪裡,小組的同學可以商量一下。

3、播放秋天景色錄影。看了這麼美的景色,你們想不想去遊覽一番呢?我們在秋遊時應該帶什麼呢?

1、小組討論,再請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如果去秋遊,我們想帶些什麼?帶多少才適量呢? 2、請你說出帶這些物品的理由好嗎?

3、評選“最佳出遊準備獎”,請學生把設計出行物品的清單寫在教師發的紀錄紙上,可以是文字加拼音或加圖畫的紀錄,全班一起來評選,評選條件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a.秋遊去那裡?b.秋遊去幹什麼?c.自己想帶的物品有沒有可能找到?d.父母同意不同意?

小組派代表向大家介紹本組準備的物品以及選擇這些物品的理由,其他成員可以補充。在全班同學交流的基礎上,評出獲“最佳出遊準備獎的“小組

2、全班分成6個組,每組負責把守課件中的一道關(見教材46-47頁)圍繞本道關口的內容,小組同學討論問題的答案,老師做補充。問題如下:

3、請每個小組推薦3-4個同學闖關,其他同學把守本組負責的關口。把守的同學可先到電腦課件中查詢本關的全部答案。闖關的同學要全部答對才可以進入下一關問題。沒能答對時,該組這名同學被罰下,其他成員繼續闖關。最後看那組闖關同學全部過關,安全回家,則獲得“小小旅行家”獎。被罰下的同學可以在其他組同學未能答對時,補充正確答案,再加入闖關(活動開始,教師指導)。

4、用讚美的話語祝賀那些在本課中獲得獎章及獎品的同學。

5、請沒有得到獎章或獎品的同學把自己對秋遊的其他建議寫在“我來支招”的小卡片上。也給他們獲得驚喜的機會。

五、教師總結:(從“安全”和“環保”兩個方面總結)。

召開“我遊覽秋天”主題班會,介紹秋遊的景點及秋遊的注意事項,教師可為學生提供部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