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案5篇

寫教案是教師們的成長必學之路,我們一定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制定出合理的教案,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案5篇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案篇1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識記消費心理的種類,學會評價各種消費心理,理解四大消費原則。

2、能力方面:

著重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和參與生活實踐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樹立節約、環保和綠色消費理念,形成科學合理的消費模式,養成適度消費、理性消費等消費習慣,培養學生成為理性的消費者。

教學重難點

重點難點: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原則”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情境匯入)

上一節課我們瞭解了影響消費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收入增加,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影響人們消費的除了客觀因素以外,還有消費心理等主觀因素。今天我們就從認識幾種常見的消費心理入手,通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學會如何做到理性消費。

(推進新課)

3-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板書)

組織學生看書,簡單的瞭解教材框架體系

一、消費心理面面觀(板書)

幻燈片展示:情境(一)“人家穿什麼,我也穿什麼”

設定問題:這是一種怎樣的消費心理呢?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這是一種從眾心理。

(幻燈片展示)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特點、評價及態度

幻燈片展示:情境(二)“看我的髮型潮不潮?”

設定問題:這是一種什麼心理引發的消費?學生回答略

學生分三組分別討論爸爸、小明和媽媽的消費心理

教師歸納:這是一種求異心理。

(幻燈片展示)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特點、評價及態度

幻燈片展示:情境(三)“展示明星們的豪華婚禮”

設定問題:這是一種什麼消費心理呢?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這是一種攀比心理。

(幻燈片展示)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特點、評價及態度

幻燈片展示:情境(四)“展示一個對話情景材料”

設定問題:這是一種怎樣的消費心理呢?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這是一種求實心理。

(幻燈片展示)4、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特點、評價及態度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

(過渡)通過以上學習,大家已經瞭解了影響消費行為的幾種常見的消費心理,其中有科學的,有非科學的,在生活消費中要做一名理智的消費者,必須堅持科學的消費心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踐行正確的消費原則。

二、做理智的消費者(板書)

(幻燈片展示)合作探究交流1

學生回答略

(幻燈片展示)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設定問題:提倡貸款消費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矛盾嗎?為什麼?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量入為出的“入”既指當前收入,也包括未來預期收入,只要一個人當前的貸款數量不超過自己的償還能力,他的消費就依然是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所以貸款消費與適度消費不矛盾。

(幻燈片展示)合作探究交流2

學生回答略

(幻燈片展示)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怎樣做到理性消費?師生共讀課本p21一段話,堅持“三個避免”

過渡:我國早就禁止生產不可降解塑料袋、餐盒等,實施了限塑令,

國家為什麼這樣做呢?

(幻燈片展示):情境圖片:草原退化、白色垃圾、煙塵等造成的汙染

請回答“在日常生活消費中,我們可以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做些什麼?”

學生回答略

(幻燈片展示)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設定問題:什麼是綠色消費?有哪些要求?(師生共讀課本p22總結綠色消費的含義及特點)

(幻燈片展示):情境圖片:“有錢我們就能這樣花嗎?”

學生討論回答略

教師歸納:儘管我們國家經濟發展了,人們的生活逐漸的富裕起來,但是國家還不很發達,還有一些地區和家庭處於貧困狀態。所以我們國家要富強起來,我們自身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須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幻燈片展示):4、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板書

板書設計

3-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一、消費心理面面觀

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4、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

二、做理智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4、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案篇2

一、說教學理念

我們先看幾組資訊:

中國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諮詢中心設有一條心理諮詢熱線,他們曾進行過一次統計,在9個月打進熱線的2700人中,146人曾嘗試自殺或想自殺,其中80%是中國小生。

為什麼一朵朵青春的生命之花,就這樣在風中接連飄落?我想,一方面是有的學生學業負擔過重,超出其承受範圍;更主要的是未成年學生正處於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他們對這“生命”的問題開始有了朦朧的思考但往往因不能正確認識而出現這樣那樣的偏差。他們往往對“自尊”看得很重,相反對生命的本質卻異常地漠視,不懂得尊重、敬畏、珍愛生命。

這給我們教育者以啟示:我們的教育還有著濃重的應試教育痕跡,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缺少對學生的生命觀教育,忽視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因此,本課的理念就是:以人為本,注重對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二、說教材分析

1、地位與作用

?珍愛生命》是整個國中階段思想品德科學習的開篇,奠基學習的基礎。而第1課時《珍愛自己》在本課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對於幫助學生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價值觀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生命的珍貴與神奇,知道如何珍愛自己的生命。培養和提高認識能力和學習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體驗探究,引導交流,歸納總結;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生命的美好,體會生命的價值,珍愛自己的生命。

三維目標既體現了新課程標準,又符合八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3、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珍愛自己的生命。

因為這是正確的生命觀的核心思想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在生活中應怎樣珍愛自己的生命。

三、說教法、學法

1、教學方法

葉聖陶先生曾說:“教師當然講,尤宜致力於導。導者,想方設法使學生自求得之。”因此,在本課中,我側重於學生的自我體驗,自我探究。根據本課內容,我設計了以下教法:

啟發式教學法

討論法

體驗感知法

觀察法

通過以上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情景、現象、材料的分析,能形成自己的觀點、看法,並進行簡單的歸納。以此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歸納的綜合能力,並落實到生活實踐。同時調動學生的情緒和積極性,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法

指導學生用合作學習、討論、自主探究等方法學習。這樣有利加強學生的主動感知和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教法和學法的理論依據是: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布魯納、奧蘇伯爾提出的發現式教育理論等。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案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無形的財產》,下面我從教學理念、教材、教法學法、學情、教學過程,效果預設六個方面進行設計說明。

第一部分:說教學理念

在中國人的傳統理念中,知識作為無形資產的理念是比較薄弱的。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

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尤其在世博會之後,這種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在設計本課時以世博為主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聯絡學生實際進行學習。

第二部分:說教材分析

(一)本課的地位及作用

本框由“智力成果受法律保護”“依法保護智力成果權”兩目構成,旨在幫助學生了解智力成果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作用,鼓勵學生勇於發明創造,依法維護自己和他人的智力成果權。可以說:本課的教學內容在八年級思想品德教育乃至學生的終身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二)本課的三維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鼓勵學生學會創新,積極創造智力成果,為祖國、社會做貢獻;同時

增強學生尊重權利與法律的意識,不僅學會積極維權,更懂得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

能力目標:增強學生依法維護自我智力成果的能力,並在智力成果權的問題上幫助學生

提高基本的首先判斷能力和辨別是非能力等,能夠負責地做出選擇。

知識目標:瞭解智力成果的含義、表現及意義,瞭解智力成果權的內涵及屬地老嫗,知道未成年人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權及依法維權的途徑。

(三)本課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智力成果的重要意義,及依法維護智力成果權。

教學難點:在智力成果權的問題上幫助學生提高基本的道德判斷能力和辨別是非能力

等,能夠負責地做出選擇。

第三部分: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情境導學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等等。

學法:情境匯入、分組討論、作品展示等。

第四部分:說學情分析

知識和智慧是無形的財產。隨著社會的進步,智力成果的作用越來越顯著,人們的智力

成果不能侵犯。未成年人對此瞭解有限,一些未成年人購買了盜版光碟、抄襲了他人的作品,卻理直氣壯。通過教育激發起發明創造的熱情,使其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學會依法維護自己的智力成果權。

第五部分:說教學過程

我在本課設計了三個板塊。

第一板塊: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葉聖陶先生說:“入境始於親”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更好地體現本學科———時代感強的特點,在新課匯入中,我利用上海世博會通榆的闖關東年畫進行匯入。

幻燈片放映通榆闖關東年畫

師:20xx年5月的上海世博會,奉獻一場世界科技與文化盛宴,呈現給世界一份精彩,一份感動!而我們通榆也為世博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我縣的闖關東年畫亮相上海世博會,為世博增添亮麗的一筆,闖關東年畫與農民種地所獲得的成果相比有什麼特點?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案篇4

1誠實守信

一、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誠實守信是每個人輩子都應恪守的基本道德規範,誠實是人們彼此交往時最重要的品德;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種良好品格的基礎。

什麼是誠實?

誠實意味著實事求是,表裡如一,說實話,做實事,不虛偽,不誇大其辭,不文過飾非,不自欺斯人。

誠實的重要性:

①只有在一顆誠實的心中才能夠生長出善良、正直、勇敢、謙遜;②才能信守諾言,履行約定,獲得他人的信任與尊重;③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打下牢靠的事業基礎,取得堅實的確人生業績;④社會秩序才能有條不紊,文明進步才有可能。

二、拒謊言,重承諾

不撒謊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之一。

撒謊 的根源有利益、面子等。

撒謊的危害:撒謊會汙染人格,造成心靈的晦暗,謊言敗露的同時是信用的喪失、友誼的毀壞,最終將遭到朋友和社會的唾棄,有的還會受到法律制裁。

學會誠實做人,就要懂得承諾的重要性,你的承諾一經作出就應該兌現。沒有能力做的、不打算做的、不應該做的事情,決不能去承諾。

一個小小的諾言的兌現,都是你人生信用大廈的一塊石子,一個人的信用是靠始終一貫的誠實守信的行為建立起來的。

三、誠實、隱私與“善意的謊言”

1、人應該誠實,但是不等於無所顧忌地、不適當地說出一切。誠實是拒絕謊言,卻不排除必要的沉默。也應該懂得在適當的場合 和物件面前適當地說話。

2、“善意的謊言”,出於安慰、鼓勵、幫助他人的目的,是與人為善的行為,與不負責、不講信用、損人利己的撒謊行為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四、堅守誠信的綠洲

正確看待社會生活中的不誠信行為。中國社會是在不斷地向前發展的,文明的進步是逐漸實現的,因此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以自己的道德行為改善社會。

誠實守信是傳統美德。我們要學會做一個誠實的人,誠懇地待人,誠實地學習、生活。

2平等待人

一、尊重平等的人格

人格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平等的。從人格平等的原則出發,我們應該以平等態度待人。

平等主要是指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平等。

雖然人與人之間有著千差萬別][,但每個人都具有天賦平等的人格。作為人,每個人天生就應該具有同等的生命權利、發展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這就意味著,作為人,每個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平等的人格應該得到同樣的尊重。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態度去對待他人,這是一個正直的人應有的待人之道。平等待人是現代人的基本素質。

二、平等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平等是一個逐步實現的過程,是人類長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

不平等是落後和愚昧的表現,平等是在社會進步中逐步實現的。

今天,平等已經是全世界公認的共同價值,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從多方面促進社會平等,保障人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三、正確認識現實中的差異和不平等

現實中存在差異和不平等的原因:

人們在天賦上的容貌、智力、體力等存在差別,社會生活中存在財富多寡、分工不同、機遇不同等;還有種族民族的差異、文化語言的差異、年齡的差異、性別的差異等。

對待差異和不平等的正確態度是:承認差異,但要做到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不能抹煞差別追求絕對平均主義,也不能強調差別以此劃分人的等級。

四、消除歧視,平等待人

平等待人表現為對各種人,無論其天賦、出身、貧富、職務如何,都本著真誠、尊重、友善、禮貌的態度相待。

如何做到平等待人?

做到平等待人,①要有發自內心的對他人人格的尊重;②要有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度;③要摒除陳腐觀念;④要認清歧視的錯誤和危害,努力清除各種歧視,共同建立彼此平等相待、真誠和諧的人際關係。

歧視的危害:損害他人平等的權利和尊嚴;損害了自己的尊嚴,降低了自己的人格阻礙了人們的和諧交往,妨害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2.3與人為善

一、善良是一顆真誠廣博的愛心。

善良是人類最美好的德行之一,是美好品德的基石。

與人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以善意對待和幫助別人)。

善良是無私的,善良的行為必然不圖回報。與人為善要是非分明,善良的人不是無原則的好好先生。善良之心是博大的,無論是對自己的親朋還是素不相識的人都要懷著真誠的善意。善良要見諸行動,真誠的愛心是通過行動表現出來的。

二、幫助他人,體驗生命的快樂

幫助他人,不僅是為了別人的需要,也是我們內心情感的需要。對於一個自尊的人來說,給予會比接受更快樂,給予讓我們體驗到自身價值和能力的發揮。

愛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們付出得越多,內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強。所以,助人不僅是付出,也是收穫。助人因此是快樂的。

三、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將心比心是與人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

2、將心比心是急人所難。將心比心是成人之美。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求我們不要去傷害別人。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認識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

2、能力:能夠增強法制觀念,樹立法制意識。

3、知識: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基本要求,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意義,知道如何增強法制意識。

教學活動

一、“新聞播報”

[視訊]電子眼避免司機選擇性守法

二、讀書·自學

環節一:知道法制建設的要求是什麼?地位是什麼?

請同學們自主學習課本p52—p56,獨立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2、青少年怎樣增強法制觀念?

環節二:深化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之間的內在聯絡

1、教師重點突破:設計兩個問題加深學生理解

①這四項要求去掉其中一個會怎樣?

②得出什麼結論

2、教師歸納:

①這四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缺一不可,是一個整體。

②沒有立法、守法,執法和司法就沒有依據;沒有執法和司法,所立的法律就失去權威,守法就失去了有力的保障。

環節三:理解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的意義,樹立法制觀念

1、課件展示

案例一:法律家族的新成員

案例三:觀點大聲說

正方:守法出行可獲獎金利大

反方:守法出行可獲獎金弊大

①小組爭論,達成共識

環節四、學以致用,落實行動

教師:我們知道了加強法制建設的要求。我們中學生能為法制建設做些什麼呢?

案例四:視訊:網友的積極建言體現了思品課的哪個道理?

案例五:

?人民日報》11月2日發表評論,題為《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文章強調,站穩群眾立場,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想問題、作決策、做工作,都要從群眾利益出發,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要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絕不能幹勞民傷財、違反群眾意願的事。

“問於民”是源於我國公民享有什麼權利?其法律依據。

回顧總結:

教師總結:我國的法制建設為人民,法制建設靠人民,法制建設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讓我們做一個知法、守法、護法的公民,為國家的法制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雖然我國法制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以權代法現象依然存在。建設法治國家除了需要加強法制建設,還需要健全法律監督。

演練·實戰

結束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