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計劃

國中八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國中八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國中八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一、教學指導思想

根據2011年九年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落實五河縣“讓每個學生都學得好”的辦學理念,探索五河縣“三為主”課堂教學模式,堅持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貫徹思想品德教學原則,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遵循國中學生身心發展和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規律。結合本省教育的實際情況,結合學校工作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開展教學工作。

本科目教學要充分體現思想品德課程性質,能用知識解答學習上的課論問題,又能用所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現象,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以學生不斷擴充套件的生活及社會經驗為基礎,結合學生心理髮展和社會生活的需要,以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為中心,重點放在使學生從法律上了解和認識到自己作為中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知道如何去維護自己的公民權利,如何去履行自己的公民義務。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的思想品德教學工作,學生大部分基礎比較差,理解能力有待加強,上課時都有表達的勇氣,但是表達不到重點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特別是做題時主觀題的回答總是回答不到重點,但是作為老師,不只是把好學生教得更好,而是更應把潛能生給教好,好學生誰都會教。本學期在抓好各項教學常規工作的基礎上,應加強能力素質教學,努力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把教學工作落到實處。

使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在教學、生活與日常交往中,要走進學生,親近學生,進一步瞭解、分析、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對症下藥,以便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三,教材分析

教材把人生、道德、法律、社會、國家等有機地融為一體,在行文上以提升學生的行為為主線,目的在於使學生能真正地融和相關知識於正確的行為之中,既達到知識教學的目的,又能提高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實效性。 第一單元:權利義務伴我行。這一單元從個人的公民身份入手,進一步明確公民身份的內涵,進而要求學生從小樹立公民意識,做合格的公民。第二單元把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權利、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利、公民的個人隱私權利整合在《我們的人身權利》這一單元中。

這都是我國法律所保障的公民權利的內容。 第三單元:我們的文化經濟權利。這一單元將公民受教育的權利、財產權利和消費權利整合在一個單元中,歸之為“文化經濟權利”。第四單元:我們崇尚公平和正義。這一單元是全書的落腳點,也為了呼應和提升公民教育中關於公民的義務這一部分的內容。這樣就使本書既強調了公民的權利,又強調了公民的義務。只有這兩方面的有機結合,才是完整和科學的公民教育。這一部分基於法律意義上的義務,又超出了前者,融會了道德教育和人生教育的內容。

四、全書總體教學目標

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係,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 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就健康不受侵害,瞭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健康、生命和權利。 瞭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

關心和尊重他人,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財產,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和智力成果權不受侵犯,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經濟權利。

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 懂得社會是一個合作系統,合作既帶來利益也產生負擔,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於社會穩定和個人的發展,樹立公平合作意識。懂得正義是面向每個人的,它要求每個人都必須自覺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式,沒有人可以例外;能夠分辨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養成積極健康的社會正義感,以自覺遵守各項社會規則和程式為榮,努力做有正義感的公民。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 我國公民權利的廣泛性,忠實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2 運用法律保護個人的生命健康權,維護個人的合法權益 3 依法維護受教育權並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4 公平對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性,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教學難點:

1 公民和人民的概念,正確行使權利2 尊重生命健康權,保護個人的隱私權 3 義務教育的免費性,維護自己的財產所有權 4 公平的相對性合作意識,社會發展與社會公正的關係

六、教學措施和質量的提高

1、教學內容都是以問題情境的方式打入自己的公民境界,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將知識和行為要求結合起來表述。

2、將本書涉及法律文字、法律知識,結合本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活經驗,將有關的做人道理和法律要求結合起來論述。

3 選取與國中生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的、他們迫切需要掌握的法律內容,做簡要的介紹,使他們能大致地知道和明白法律的規定和要求,從而能按照法律和道德的要求,規範自己的行為,做到知識和行為的統一。

4、嘗試將知識性和思考性結合。同時在評價部分留出了彈性空間,適當地做一些補充。一方面圍繞重點展開,就能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使學生既學得輕鬆,又能活學活用,真正地理解、記憶和公民身份。

5、、教學方法:講授法、比較對比法、情景教學法、小品表演法、小組討論法、讀書指導法、案例教學法、活動教學法、師生談話法、社會實踐法等。

國中八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二】

一、學情分析:

經過一年半的學習,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適應了國中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已經初步適應了新課改的要求,閱讀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學習能力也不斷提高,閱讀速度也漸漸提高。今年應該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交流等學習能力。

二、本學期課程分析(包括重點、難點):

本學期主要以幫助學生能夠主動維護權益,自覺履行義務為教育主題.

三、本學期課程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

本學期教學任務:

進行八年級思品下冊新課內容的學習,開展相關活動,並進行單元測試。通過學習新課內容及開展相關活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索、閱讀能力、傾聽、交流等多種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本學期教學要求:

識記基本知識,理解教材中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及基本觀點分析社會生活中的問題及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在學習鞏固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四、改進教學、提高質量的具體措施:

1、加強學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慾和創新意識與能力。

3、提供更多的案例資料,加強訓練,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審題、運用政治術語回答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等。

4、開展案例教學研究。

5、個別指導,因材施教。

6、適當開展實踐與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7、精心選題,編制訓練單,精講精練,綜合提高。

五、教學研究的課題及業務提高計劃:

教學研究的課題:運用案例教學法,提高思品課的教育實效

業務提高計劃:

1、認真學習《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行動策略》等理論知識和《思品課程標準》,更新觀念,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2、加強文化知識學習,包括本學科知識和先進科技知識的學習,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己的知識。

3、認真把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虛心向老教師學習、請教,及時認真寫好教後反思等,積極參與教學改革。

4、多聽課,多參加學校和教研組組織的教研活動,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努力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

5、積極參加集體備課活動,集中本組成員的智慧,使教學設計更合理,更科學。

六、學科活動計劃

針對主題探究的內容開展辦手抄報、小討論活動、辯論活動等。

國中八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三】

以成長中的學生為出發點,在學生逐步擴充套件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構建教學內容,是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八年級上冊教材的教育主題是幫助學生學會交往與合作,而下冊的教育主題是幫助學生主動維護權益,自覺履行義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有關權利與義務的基本知識和兩者的關係,瞭解和掌握我國法律規定公民在人身、文化和經濟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崇尚公平和正義,做一個遵紀守法的講文明講禮貌的好公民。

教學主要內容:

在學生不斷擴充套件的生活中,與別人打交道,不僅要學會交往、掌握交往的品德和藝術,而且必須正確處理權利義務關係問題。瞭解自己的合法權益和應該承擔的義務,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是學習交往的繼續,是進一步提高道德水平的需要,更是增強法律意識的需要,有利於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因此,按照課程標準"學生逐步擴充套件的生活是本課程建構的基礎""幫助學生做負責任的公民"的基本理念,以及"權利義務"等內容標準,圍繞權利義務這一大的教育主題,綜合建構本冊的教學內容。

具體內容分為四個單元,圍繞正確對待權利義務、維護人身權利、維護文化經濟權利、崇尚公平正義四個綜合主題展開,設定了十課教學內容:"國家的主人廣泛的權利"、"我們應盡的義務"、"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隱私受保護"、"終身受益的權利"、"擁有財產的權利"、"消費者的權益"、"我們崇尚公平"、"我們維護正義"。

教學重點:

1、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係,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

2、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就健康不受侵害,瞭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健康、生命和權利。

3、瞭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4、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關心和尊重他人,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

5、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6、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財產,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和智力成果權不受侵犯,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經濟權利。

7、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

8、懂得社會是一個合作系統,合作既帶來利益也產生負擔,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於社會穩定和個人的發展,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9、懂得正義是面向每個人的,它要求每個人都必須自覺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式,沒有人可以例外;能夠分辨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養成積極健康的社會正義感,以自覺遵守各項社會規則和程式為榮,努力做有正義感的公民。

教學難點:

1、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係,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

2、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

3、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4、懂得社會是一個合作系統,合作既帶來利益也產生負擔,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於社會穩定和個人的發展,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教學方法:

講授法、比較對比法、情景教學法、小品表演法、小組討論法、讀書指導法、案例教學法、活動教學法、師生談話法、社會實踐法等。

學情分析:

這屆學生的基礎不差,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加之本學期學習有關法律的一些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絡較緊密,學生比較感興趣,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也要嚴格要求學生、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使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學生學習不認真,成績較差,要做好他們的工作。

教學措施:

1、教師要轉變觀念,不能用老方法較新教材,要選取多種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要聯絡學生和本地實際,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和案例,與學生共同分析和討論,以提高認識,明確觀點,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

3、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夥伴,主要任務是完成引導和點撥任務。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做學習的主人。

4、注意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法律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