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際航海日 | 走近宋元中國的東方大港

  中國是世界航海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際航海日 | 走近宋元中國的東方大港。
 

國際航海日 | 走近宋元中國的東方大港

鄭和下西洋

  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早87年

  比達伽瑪繞過好望角早98年

  比麥哲倫到達菲律賓早116年

  這個世界航海文明的先驅,帶領世界邁向廣闊的深藍,託舉起海洋時代的曙光,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時,曾途經泉州,在泉州留下了他的遠航足跡,泉州作為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刺桐港”在宋元時期已成為國際性海港。

  今天是“國際航海日”讓我們順著鄭和的足跡,回顧泉州這座“東方第一大港”“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盛況。

鄭和行香碑 永樂十五年(1417)

  鄭和曾至泉州靈山聖墓行香,祈求聖靈庇佑

  且立碑為記:欽差總兵太監鄭和,前往西洋忽魯謨斯等國公幹

江口碼頭

  石湖碼頭,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舊日的泉州碼頭,遠航的船舶從這裡起航,往來如織的人群在這裡集散,踏過了無數人的航海足跡,靜駐見證著泉州的航海故事。

萬壽塔,六勝塔

  凌空矗立的萬壽塔與六勝塔,同為仿木樓閣式石塔,既是為中外商船導航的地標,也是護佑商旅的精神寄託,兩座航標塔遙相呼應,構成泉州港獨特又完善的古代航海導航體系,九日山祈風石刻之西峰石刻,如果石頭會說話,九日山崖壁上10方祈風石刻,會輕輕告訴你冬季啟航,夏季回航時,宋代官員曾為海外貿易商舶,舉行祈風儀式,夏祈南風,冬祈北風。祈祝中外航海者順風啟航,平安抵達目的地。

泉州市舶司遺址

  泉州市舶司是管理海洋貿易事務的行政機構,它的設立標誌著泉州作為對外貿易口岸的正式開放,使泉州成為法定海上來往船隻的登記港口,推進著宋元泉州的經濟繁榮。

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交流

  航海貿易各參與方的共同發展,陶瓷器是宋元時期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出口商品,那些載滿茶葉、陶瓷等物品的巨輪,把傳統海洋商貿精神播撒到世界。

德化窯址內阪瓷土加工作坊

  金交椅山窯址

  泉州陶瓷藉由航運遠銷海外,在亞洲、非洲等地區多有出土,發現於華光礁一號、南海一號等沉船遺址,講述了海洋貿易的繁榮,展現了世界海洋貿易中心強大的基礎產業能力和貿易輸出能力,海上交通貿易的繁榮帶動了泉州經濟的發展,為適應對外貿易巨大運輸量的需要,光在宋代泉州地區,就興建了石橋二百多座號稱“閩中橋樑甲天下”。

洛陽橋

  安平橋,石橋的修建,加強了泉州的陸運聯絡,反映了海洋貿易推動下,泉州水陸轉運系統的發展,“以船為車、以楫為馬、以海洋為生命”的傳統習性,促進了造船和航海技術的發達。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泉州後渚港出土的宋代古船,上世紀七十年代,在泉州出土的宋代古船,曾在國內外轟動一時,遠洋木帆船,13個水密隔艙,靈活自如的升降舵,世界科學史學家李約瑟讚歎“這艘古船是中國自然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在泉州航海形成的網路中,不僅有人口的流動商品的交換,物種的遷移,更有思想文化的融通發展成為“多元文化寶庫”。

清淨寺

  宋元時期 海上交通發達,外國商人,遠渡重洋來到泉州,多元宗教文化在這裡匯聚,這所古老的清淨寺,見證著海洋貿易為泉州帶來的,人群匯聚和文化共存。

天后宮之天后殿

  天后宮是祭祀海神媽祖的廟宇,這淳樸的民間信仰,祈願航海安全平安,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文化和媽祖信俗,伴隨著海洋貿易的形成和發展歷程,其聲名遠播,反映了當時泉州海上通商貿易的繁盛

泉州府文廟

  泉州府文廟,面闊七間,重簷廡殿頂 黃色琉璃瓦,龍紋柱身 殿內通飾彩繪,非同尋常的建築規格背後是海洋貿易帶來的文化融通。濤聲連雲 長風鼓浪,這個宋元東方大港,那些滿懷蔚藍色的歷史遺蹟,在國際航海的舞臺上歷久彌新,熠熠生輝。訴說著保護,開拓,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