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疫情護士隔離區心得體會9篇 《護士隔離區:經歷與感悟》

在疫情期間,護士作為前線戰士,承擔著保護和救治病患的重責。隔離區內是他們與疫情直接接觸的地方,他們為保護自己和他人付出了巨大努力。本文將從護士們的角度出發,分享他們在隔離區中所得到的心得和體會。

疫情護士隔離區心得體會9篇 《護士隔離區:經歷與感悟》

第1篇

“我們之所以讚頌勇氣,是因為人類總是在明知有風險的時候,仍然選擇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作為醫護工作者中的一員,我想這句話正好應對了我們的工作,無論是工作的職責和義務,還是在災難面前我們每個人所必須具備的那份戰勝災難的勇氣和信心,都促使我義無反顧,參加一線抗疫。

2021年7月31號,鄭州突然在我們的鄭州六院發現了德爾塔新冠病毒確診者,並且問題還很嚴重,當時我就感到莫名的緊張,緊張的原因是為這個社會擔憂,為這座城市擔憂,更為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擔憂,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緊張擔憂之餘我就在想如果有需要我一定要到達一線去,為社會為這個城市作出自己的一點努力,只希望能夠儘快讓生活恢復平靜,讓這個城市不再受傷,讓災難儘快消失。

其實,哪有什麼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群人換了一身衣服,救死扶傷,從死神手裡搶人罷了,這就是我們的平凡工作,我們每天都在做,只不過在這次災難面前,我們戴上了護目鏡、口罩和防護服,面對的不是普通的常見病人,而是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攜帶者。就這樣我在剛開始的緊張、憂慮中按照要求完成著我的每一項職責,並且逐漸忘掉了那些擔憂,只想著如何更好的完成工作,更好的幫助病人儘快康復。在這個工作當中,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在我們每個人的臉上都留下了人們口中的“最美傷痕”,那是被護目鏡和口罩按下的印記;在我們每個人的密不透風的白色防護服上,都寫著我感覺最勵志的話語“戰勝疫情,我們必行”“逆行者最美”“砥礪前行,用愛守護”……等等,無不感動和激勵著我。

從2021年8月5日凌晨三點接到醫院通知全員緊急集合那一刻起,我就迅速緊張起來,做好到一線的準備,到醫院才知道是我們醫院要馬上把現有病人轉移走,把醫院臨時改改造成定點救治醫院。接下來我就是根據領導安排,轉移物品,轉移病人等等,我們醫院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完成了轉移,政府又快速的用了一天時間改造完成。在接到醫院通知讓報名參加一線那一刻,我毫不猶豫報名,並懷著忐忑的心一直在等待結果,生怕不能到一線,8月5號晚上7點接到通知,名單有我,那種心情無比的緊張、激動而又充滿著鬥志,就這樣開始了我的一線抗疫工作。

在這一個多月的抗疫工作中,真是充滿了挑戰,在各級領導的指導下,我們有條不紊地用心給每一位病人做好治療工作,在這個工作中,我們忘記了病毒的恐怖,忘記了生活的壓力,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用心上好每一個班,做好每一項護理工作。到現在不記得換過多少個防護服了,只記得每次穿上防護服不一會就會全身是汗,但是一旦走進病房,就只有病人,只有我們的工作職責;在這個工作中,我們發現其實最大的挑戰不是工作的勞累,工作的強度,而是病人的思想壓力和我們自己的思想壓力,我們都變成了孤獨的戰士,工作時間我們都是埋頭幹好自己的工作,儘量減少彼此的交流,更多的時間是從手機上看到我們的政府、各級領導、尤其是社會大眾對於我們的讚譽,讓我感到瞬間能量復滿;更多的感受到在災難面前,在我們這個醫院的病房裡,醫護之間的精心協作,病人之間的相互鼓勵,醫護人員與病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援,讓我為之動容,給我無比的感動,我們這個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是內心充滿愛的人,並且都是團結有毅力的可愛的人。

現在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個個病人痊癒出院,作為醫護人員我感動無比的自豪,更為自己感到驕傲。希望今後整個社會都能夠平平安安,多一點快樂,少一點災難,讓我們這個社會越來越有幸福感。當然,今後不管社會遇到什麼突發災難或者需要,我還會毫不猶豫成為那些“逆行者”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個。

疫情護士隔離區心得體會9篇 《護士隔離區:經歷與感悟》 第2張

第2篇

日月交替,歲月如歌,這一年在護理部的領導和大力支援下,緊緊圍繞“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工作原則,結合科室工作實際,進一步完善了科室工作流程,細化管理,認真落實各項工作制度,逐步提高護理質量,現總結如下。

今年,我科加強了病區的管理,注重晨晚間護理,使床單平整無皺摺,並確保床單、被褥無血跡、汙漬,隨髒隨換,制定每週一大換床單制度,確保每位患者床單元平整、清潔、舒適保證患者的清潔無汙染。

分別設兩名責任護士,責任護士負責對所分管病人的病情觀察,落實治療性護理和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生活護理,做到全程全方位護理,保證責任護士管床到位,責任到人,大大改變了以前功能制護理的侷限性。她們盡心盡力在自己的崗位上為所管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並參與一些管理工作,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同時也得到了一些病人家屬的好評!

三、加強護士的繼續教育,培養專科護理人才

在本年度初我們就制定了本專業的人才培訓計劃,有科內學習和外出學習參加培訓班等形式,均已完成培訓計劃。科內學習是利用每天晨會時間進行基礎護理、護理常規、健康教育等護理知識和技術的強化訓練,從而不斷提高科內護士的專科知識水平。今年外出培訓產科專科護士一名,已能單獨上崗。對新入科護士有一對一的護理老師帶教,儘快適應本職工作,對工作一年以上的護士積極鼓勵其繼續學習,並讓她們以各種形式自學,提高學歷,今年有兩名護士取得專科學歷,護士長取得主管護士職稱。

四、嚴格核心制度的落實,減少護理差錯的發生

嚴格床頭交接班,堅持每日由夜班對全部住院患者的診斷、治療、手術等情況進行梳理、登記,使晨間交班更詳細、嚴謹,並隨時檢查基礎護理情況,及時指出存問題及時改正,確保患者安全。完善護理查對制度,針對我科醫生停醫囑不定時的情況,特制定了雙人雙班查對制度,即每天下午白班和總務查對醫囑後,夜間上夜和助產士再次查對醫囑,避免了漏執行和重複執行的現象。

過去的一年,我們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優質護理服務的內容還需深化,服務形式還需創新;年輕護士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科護理知識還需學習,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待進一步增強;護理科研、論文撰寫工作也很薄弱,因此,在新的一年裡,我們將總結經驗,大膽創新,為醫院的持續發展而不懈努力。

第3篇

我是一名護士,面對疫情,護理病人是我的職責;我是一名黨員,面對困難,挺身而出是我的責任。

新年伊始,疫情再起,xx年1月13日當xx這座城市按下“暫停鍵”,中心醫院黨委全員深入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作為黨員一分子,1月15日開始參加全市第一次集中核酸檢測,分別被派入老站組機務段及光明、光復等社群進行核算採集工作,連續5天的奮戰,星夜兼程。1月18日大約20點採集完核酸剛休息片刻,接到通知醫院騰空——xx市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救治醫院,迅速回院連夜清空腦卒中篩查門診辦公室所有物品。

疫情就是命令,1月19日我提交“請戰書”申請進入隔離病房一線工作。作為抗擊疫情一線的護士,我的心一直被疫情牽動著,經歷了很多內心的變化,有焦慮,有擔憂,也有不安,在短短一個月多時間,感受到生命的無常,更感受到我們一線“紅區”護士每個人心中的堅強與勇敢。離開臨床工作已經5年整的我,轉眼間今天是一名站在一線的護士!因為我是醫務工作者,我必須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決戰!

當我穿好防護裝備,走進最危險的“紅區”,其實我的領導,同事,親人,朋友給予我無數的關心和問候,讓我感到無限的力量,當我推著治療車為病人處置、執行醫囑、加藥、物表清潔擦拭消毒、地面消毒、送飯送水、收垃圾等等,卻全然忘記了自己的,忘記了自己身處危險的病區,充實的工作就這樣日復一日,默默的做好它,就是我的本職工作。

在護理病人過程中,我能感受到他們內心的孤獨和恐懼,每次走到床前我都會微笑著為他們加油打氣,隔離衣不能隔離我對病人的關係和問候。比如我們病區有個小朋友,我每次去擦門把手做地面消殺工作,她都會開心的跑過來,因為有一次洗手被媽媽批評,聽到哭聲的我走過去拉著她的小手安慰她,哄哄她,認真地教她七步洗手法,她媽媽感動的流淚了,還問我不怕他們傳染病毒嗎?我回答:“怕啊,但是我們得共同戰勝病毒,咱們才能早日回家團聚啊”。我想良好的溝通也是戰勝疫情最好的良藥吧!

1月25日至今一直奮戰在一線的我,因為一襲白衣,放棄了與家人的團圓,與愛人孩子相守,義無反顧的選擇給生命“站崗”,為山城患者健康“護航”。如今,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一切都在復甦,一切都在好轉!靜待春暖花開,美好如期而來!

第4篇

時光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在護理崗位工作十年了,期間,我也曾有過對護士這個職業牴觸,彷徨和迷茫。到現在,我卻能夠更深刻的理解護理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在踐行優質護理服務的過程中,我不斷反思,到底怎樣做,才算得上是一名有溫度的護士呢?

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首先,要有責任心和愛心,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打破了人們剛剛團聚的喜悅,疫情就是命令,疫區就是戰場!武漢疫情牽動著全中國人民的心,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的護理姐妹們不顧個人安危,紛紛主動請纓,奔赴一線,抗擊疫情。英雄歸來,她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專業素養向我們詮釋了一個護士的擔當和使命,她們是一群有溫度的護士!

記得我第一次獨立上晚班,也是我第一次直面生死,在和同事交接班時,我發現一名患者面色青紫,血氧飽和度急劇下降,很快,患者出現心跳停止,瞳孔散大,醫生到達後立即給患者行胸外按壓,同事現在患者身邊給患者呼吸氣囊,我立即給患者開通了靜脈通路,遵醫囑使用復甦藥物,在抽吸藥物時,我的手緊張的在不聽使喚的抖動,平時無比嫻熟的動作此刻變得有些費力,我的內心不斷的提醒自己,曼麗,你可以的,一定要鎮靜!為了保證高質量的胸外按壓,我們一遍一遍的輪換,短短15分鐘,每一個人都已經是滿頭大汗,但每一個人都在專注搶救病人,很幸運的是,患者終於恢復了自主呼吸和心跳,後續轉入重症監護室進一步高階生命支援,我突然發現,我們平時一遍遍操作演練在這一刻,都是值得的!下班以後,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面對患者危急時刻,我們用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實際行動,對生命的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堅定了做一名白衣天使的信念!

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還要有耐心和同理心。眾所周知,神經內科的工作繁重而瑣碎,因為疾病的特殊性,我們科的老年患者居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待科室的老人,我們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般,早上查房,從一聲聲“爺爺奶奶”的問候聲開始,遇到行走不穩的患者,我們總是要善意的提醒:“爺爺,您慢點,小心摔著!”。多一句問候,多一份關心,讓人感到春天般溫暖。對新入院患者家屬的不知所措,我們不厭其煩的教會他們如何換尿片,接大小便,協助患者進食。面對長期臥床的病人,我們也總是一遍又一遍的幫助患者翻身、拍背、吸痰。有的患者體型較胖,肌力緊張,這讓原本不易的工作變得更加吃力,“腰痛”便成了我們科護士的“通病”。面對癱瘓的病人,我們總是手把手教會他們做功能鍛鍊,或許我們的護理工作不能讓患者立即康復,但它能像南丁格爾手中的油燈,為患者照亮康復的路。

在平時都工作中,我們總是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遇到有“糾紛”的患者,我們懷揣著一顆同理心,耐心的解釋和聆聽,因為有了“想病人之所想”我們有了便民服務箱,以滿足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因為有了“以病人為中心”我們有了滿意度調查,聽取患者住院期間的意見和建議,因為有了“優質護理服務”我們開展了給患者洗頭、剪指甲等許多生活護理,減輕患者和家屬的負擔。

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還體現在工作的“細枝末節”當中。當患者入院時,它在我們的微笑接待中,當患者焦慮緊張時,它在我們的關心寬慰中,當患者熟睡時,它在我們輕輕的關門聲中,當患者病重時,它在我們的細心觀察中。

“有時是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多一份關心,多一句問候,多一份關懷,拉近了我們和患者的距離,有人說“說星星很亮的人,是因為你沒有看過護士的眼睛”,是的,護士的眼睛裡看到的不應該是冰冷的器械和病房,還應該看的到患者的疾苦和病痛,聽的到患者的訴求和無助,及時給予幫助和安慰,我們護士長常常對我們說“面對患者,永遠不要擺出一副醫者的高高姿態,要知道,當你俯下身耐心解釋和傾聽的樣子,才是白衣天使最美的樣子”。

做一個有溫度的護士,把溫暖傳遞給身邊的人,因為注入了愛和希望,護理工作才變得平凡而又偉大!因為付出了真心和辛苦,我們才能收穫更多的幸福和感動,讓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始終保持最初的那份熱忱,努力做一名溫暖的護士,不忘初心,無問西東!

第5篇

金秋十月,人們還沉浸在晚秋的奼紫嫣紅之中,不成想疫情突襲了西北大地,打破了我們安逸而靜謐的生活。我的家鄉莊浪縣離此次發生疫情的天水咫尺之遙,縣委縣政府當即決定從全縣醫護人員中抽出精幹力量組成核酸取樣突擊隊支援天水,我有幸作為其中一員被選派前往,能在自己的家鄉附近和天水人民並肩戰鬥對幹了多年護理工作的我來說是一種榮幸。

十一月二號早上七點鐘,我們乘坐的車準時到達天水,隨即便受領任務緊緊張張忙碌起來。因為天水人口基數較大,全員核酸取樣的要求很高,起始幾天中間只休息了三四個小時,雖然休息時間很短,但我怎麼沒覺得想像中的那麼累。在等待試管到來的空隙裡,有兩位小朋友跑到我們跟前,說要為我們跳一支舞,我和現場的戰友特別驚奇,也特別感動,看到孩子那稚嫩的小臉和那投入的表情,我知道他們在用心幹一件事,那幼稚的舞姿這會在我的眼裡是多麼的美妙,多麼的親切,頓時睏意消散,鬥志昂揚。

四號是我們來天水的第三天,那天我被分到一個新的採集點,當我採完一位年過花甲的大叔示意他離開時,他突然放下手中的柺杖,朝我們深深的鞠了一躬,我當時呆了,不知說什麼好,那一刻,感動、驕傲、連同淚水一起湧向心頭。

六號在莊浪赴天水的微信群裡看見了一幅圖,上半部分是畫像,下半部分是照片,圖中是我們醫務人員跪下為小孩採核酸,下面是酒店聯絡員所言:“今天朋友的孩子做核酸,因為昨天醫護人員的姿勢感動了孩子,連夜和家人創作了一幅畫,今天送給醫護人員,您們辛苦了,寒風刺骨,人心亦暖”。

七號一大早,我們剛到核酸採集點,就有防疫人員跟我們說有位小朋友要送給我們一份禮物,然後從身後拿出兩幅畫,畫中是我們跟病毒作鬥爭,寫有“中國加油!甘肅加油!天水加油!”的祝福語,落筆為天水市麥積區實驗國小二年級王梓瞳,那天大風夾著雨雪,儘管手凍的沒知覺了,可那天我卻絲毫沒有寒意。

接連這些天幾乎天天有我難以忘懷的事情,天水的市民每天用他們普通話語、熱心的舉動帶給我們新的感動。在天水的這些天中,我親眼見證了大家在災難面前那份團結、積極、自律的精神,他們每個人不管是做第九次還是第十次核酸檢測,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每個人都配合的如此默契,街道、小區沒有一個行人,看著那排隊等待採核酸的人,真讓人震驚,從人與人之間的間隔距離到相互之間不用言語只用眼神來交流。這一切的一切,就足以能戰勝一切。出生在這樣一個國家裡,成長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我時時被祖國的強大和祖國對人民的這種愛感動著,感染著,久久不能平靜。

晚上,看到朋友圈裡轉的一篇文字,以女孩的口吻寫得小月亮日記——《我的“大白”媽媽》,寫得細膩感人,感同身受。那些文章像是盛開在我眼裡的太陽花,溫暖而又明媚,那一抹白像是睡蓮一樣在的淚水裡綻放。隔著防護服,她們逗著姐弟倆玩,我相信,有“大白”地方,就有溫暖和陽光,他們一定會好起來的。有愛的地方就是家,溫暖的懷抱就是媽媽。這些“大白”們就是最讓人心安的理由。

看著窗外點點燈火,我想這樣的夜裡,很多人家燈火相親,家人相伴,而她們就在遠方,也在身邊,是希望,也是溫暖。人這一生,祖國真真需要你挺身而出的機會並不多,這次在疫情面前,作為一名逆行者和見證者,作為幹了一輩子護理的中醫人來說,能為家鄉的抗疫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我驕傲自豪。猛然間我似乎看到了曙光在前,希望在左,愛在右,感動一直在身後。想起白天一起並肩戰鬥的戰友,那些心有錦緞的英雄們,我們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我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會看到陽光下人們歡快跳動的模樣,那個叫小月亮的女孩像是陽光小盛開的一朵雛菊樣清新明豔,因為有英雄的汗水淚水澆灌過!我也守得雲開見“月”明。

第6篇

2020年的庚子春節,街道上看不見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車水馬龍的繁忙,行色匆匆的人們面戴口罩,眼神中互相是戒備與疏離……每天增長的確診數字,不斷擴大的疫情地圖,時刻牽動著14億人民的心。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在這場看不見“敵人”、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卻有這樣一群人,逆流而上,用尚且稚嫩的肩膀,眾志成城,扛起了“愛的橋樑”。

那一天,白衣著身,是英雄出征戰場的鎧甲。近日,網路上有一個熱門話題,“最美的背影”,點贊最多的一張照片就是幾位醫護人員,穿著嚴密的防護服,站成一排,趕赴病房。我們在過年,他們在幫所有人過關,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為了誰,因為你們的堅守,讓我們不再恐慌,因為一襲白衣,讓我們看見最美麗的鎧甲。曾經將名字寫在防護服上的90後們,變成如今將名字寫在防護服上的一線戰士,防護服下的他們,也和你我一樣,是子女、是父母、是摯友,是鮮活燦爛的普通人。他們怕嗎?當然。但正是他們,在危急時刻,克服恐懼、義無反顧地“頂上去”,是他們,面對肆虐的疫情,始終堅守在自己崗位上;是他們,用逆行的單薄身軀,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正如武漢市中心醫院的護士長唐莎所形容的那樣:“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這群90後,是擁有著隱形翅膀的天使。

那一刻,青絲斬斷,是巾幗不讓鬚眉的豪情。1月26日,一則“光頭護士”的新聞一度引起關注,武大人民醫院東院區神經內科護士單霞,身為90後護士、兩個孩子的媽媽,在醫院被確定為定點救治醫院後,她果斷將兩個孩子送離了身邊,並且因為毛髮也可能沾染病毒,所以自己在家毅然剪掉了齊腰長髮“光頭明志”。古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同樣擁有長髮的我,更能理解這一決定的深重意義。女孩兒愛美,剪掉長髮尚可,但是剪成光頭,哪怕是男士,又有幾人有此勇氣?當大家感動地說“這身白衣穿得太沉重”,單霞卻覺得剪個光頭真心沒什麼,“只是為了我好戴帽子,好穿防護服,好上戰場,好保護自己和同事”。因為穿上了這身白衣,戴著護士帽,有了信仰,即使害怕也不能後退,為了切斷傳染源,努力救治病人,他們做的事情,比剪髮還多得多。“如有不幸,請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關鍵時刻我不會逃避,我也不會做逃兵”,這些話,都出自一名95後的小女孩之口,武漢科技大學天佑醫院腫瘤科的護士李慧。爆發疫情到現在,從除夕夜開始,她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從未離開。因為有這樣一群年輕巾幗英雄無私勇敢,在病毒面前毫不害怕,捨身為民為國,讓人們看到了他們為之戰鬥的決心,堅定了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信心。

那一句,義無反顧,是赤子心懷感恩的大愛。24歲,恰是青春正好的年紀,但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的護士佘沙,卻有遠超這個年紀的擔當和感恩。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倖存的她,見證了全國各地對災區人民無私的援助。醫院釋出召集第二批援漢醫療隊成員的通知後,她就主動報名請戰,在她和護士長的申請理由中,最讓人動容的就是那句“因為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與此相似的,還有一名95後男護士許漢兵所說的,生在中國是件幸運的事情,危險的時候肯定不能退縮”,奮戰抗肺炎一線的他,在防護服上鄭重寫著“精忠報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話,看似簡單,但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夠做得到。為了家國大義,付出所有、哪怕生命的代價,他們,為我們詮釋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澎湃愛國情。年輕的90後,曾經被人們稱作是“垮掉”的一代,很多人質疑,我們是否能夠擔負起建設國家和民族的重擔?是否能扛起中國走向未來的堅定脊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無數90後在嚴峻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奔赴一線,不顧個人安危,深入一線探訪疫情真相的青年記者;除夕夜整裝待發,支援前線的解放軍醫療隊;各地醫院,在請戰書上堅定地按下紅手印的醫護工作者;還有心繫武漢,捐助物資善款的海內外愛心人士。無數感人肺腑的事情中,90後用實際表現告訴社會:我們,一定行!滴水匯成江河,有14億同胞站在我們背後,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請相信每一個人的付出,相信陰霾過後終有燦爛彩虹。

第7篇

為加強定點隔離治療醫院的護理力量,保障救治質量,根據國家專家組指導意見,抽調我院護理團隊前往鄭州陽城醫院支援,我有幸成為全市範圍內抽調的護理人員中的其中一員。我所在的鄭州市骨科醫院組建的護理小團隊,共計10人。

8月14日,隊伍緊急集結完畢,醫院派專車把我們送到了位於登封市的“鄭州疫情防控陽城救治點”。當天晚上我們經過更加專業嚴格的疫情防控培訓,很快就被安排到工作崗位上。

隔離病房的工作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由於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雙層橡膠手套、n95防護口罩和防護面屏,原來在病房裡輕而易舉的操作,在這種情況下顯得格外的笨重。由於奔走忙碌,時間一長,面屏上就會慢慢蒙上一層霧。透過薄霧,世界隨之變得模糊。像抽血、輸液這樣的精細活,只有等霧氣慢慢匯成水珠在面屏上流淌下來,順著這流淌的縫隙才能看清外面,再進行操作,方能為患者輸液時“一針見血”。雖有艱難,但我告訴自己我可以克服。

隔離病房患者沒有陪護,不能出病房門,病區也沒有保潔和護工,病人所有的生活護理都交由我們。要幫患者打水、送飯、拖地、消毒、垃圾消毒處理。隔離病房的衛生及消毒工作要求十分嚴苛,為了避免病毒交叉感染,為了病人的安全,所有的工作我們都要做到事無鉅細。我們的本職工作更要做好,不僅有專科護理、基礎護理,還要進行心理護理。

還記得剛來這邊上班的第一天,17床叔叔病情比較重,只能在床邊小坐一會兒。他不愛說話,看上去有氣無力的,每次給他發藥、輸液,他都不願意和我們說話,看上去心情特別沮喪。要知道,戰勝疾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呀。所以我們每天除了儘可能多的幫助他,還嘗試著和他聊天,多問問他的需求並儘量的滿足。經過多次的心理疏導,他漸漸地放下了一些心理負擔,也願意和我們說一說心裡話了。昨天晚上去給他輸液,他還主動的給我打招呼,整個人看著也精神了不少,也能自己下床洗漱、大小便了,看著他一天天好起來,大家心裡都挺開心的。

在這裡,我身邊每天都上演著很多感人的故事,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疫情期間的人情冷暖。雖在隔離病房,但愛從未被隔離。有次夜班剛接班,病房患者呼叫我過去接個電話。電話那邊是一位年輕較大的阿姨,她說:“我是張某某的媽媽,給你們打電話主要是感謝你們,我兒子告訴我,他在隔離病房很好,醫生和護士都特別關心他,我特別高興,我的兒子有你們照顧,我很放心……”阿姨還告訴我,雖然她不知道該具體感謝誰但接電話的醫護人員都是她想感謝的物件。恰好接到電話的我,眼眶早已溼潤……

我們還收到很多感謝信,讀著一封封手寫的感謝信,我再度紅了眼睛。我們本是陌生人,只因為疫情相遇,卻不能“坦誠”想見,只得在層層防護下以誠相待、共克時艱,相互信任的感覺真好!

這些日子我們也收穫了很多感動,院領導對我們工作全力支援,護士長及同事們關懷備至,戰友們之間互相鼓勵,家人朋友們時刻掛念,多種情感交匯,一起凝聚成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這個充滿人情味的城市裡,我們相信這場戰“疫”很快就會過去,我們定會是最終的勝利者!

第8篇

今天是來到隔離點的第18天,第一批隔離人員已全部撤離並安全返回家中,同時給我們發來了“已安全到家”的好訊息。此時此刻,所有工作人員的心情才得以平復下來。

記得那天晚上開會宣佈隔離人員解除隔離通知時,會議室裡不約而同的響起了陣陣掌聲,為他們平穩順利的度過隔離期而鼓掌,為我們圓滿順利的完成此次任務而鼓掌。因為我們是首次接受支援隔離點的任務,沒有任何經驗,除了建築改造,制定制度流程等,更重要的是隔離人員的健康和心理疏導問題。

在這批隔離人員當中大多數都是老人和孩子,甚至還有孕婦,為了瞭解到每位隔離人員的基本健康狀況,除了每天挨個電話諮詢瞭解,每天早上我們5點多起床,進入隔離區的第一件事就是健康摸排,然後再進行核酸採集。工作人員會把了解到的情況一一記錄下來統一彙報,對所需的藥品、物品進行採購,仔細核對後親自分發到隔離人員的手裡,並進行指導後使用。

連續14天進行咽拭子和鼻咽拭子的核酸採集,起初還好,慢慢的大多數隔離人員都有了牴觸和懼怕心理,先不說他們要早早起床不能睡懶覺,主要是鼻咽拭子的採集太難受了,加上孩子和老人的耐受性又差,為了得到一份合格的樣本,我們只能耐心的給他們做好解釋和安慰工作。同事們也紛紛把醫院和自己帶來的食品分發給他們,為他們講解採集核酸的正確姿勢以及如何配合才能快速的完成。因為穿著防護服說話必須要大聲喊,而且有時要重複好幾遍才能聽清楚,一輪下來,工作人員的嗓子幾乎都是啞的。最終我們的工作是被認可的,換來的是她們的積極配合和一聲聲的感謝!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謝謝你們的支援與配合。飯菜吃的習慣嗎?昨晚睡的咋樣啊?小朋友想吃點啥呀?需要啥隨時給我們打電話……一句句拉家常式的話語每天重複著,此時此刻的我們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十幾天的相處,我們早已經是一家人,無時無刻都在牽掛著你們。

當你們登上返程客車的那一刻,當送別的音樂想起的那一刻,當你們彎腰像我們鞠躬的那一刻,所有工作人員的眼睛溼潤了。終於可以回家和家人團聚了。

路上注意安全,記得按時吃藥,好好吃飯,好好上課,好好學習,別熬夜,早點睡覺。一聲聲囑託伴隨著車輛的緩緩行駛消失在夜空中。

第二批隔離人員還在隔離中,接下來的工作有序平穩的進行,在這批人員當中有個兩歲多的小男孩每天早上早早起床和媽媽一起等著我們來敲門,每次都特別的配合,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特別的可愛,每次都不忘說上一句,謝謝阿姨,阿姨辛苦了!多乖巧的孩子啊,謝謝你孩子,謝謝你的配合,謝謝媽媽的理解與支援!

在我們這支醫療隊伍裡有雙醫家庭、有軍醫家庭、有警醫家庭,家裡有上幼兒園的孩子,有面臨大學聯考的畢業生,因為時間緊,任務急,離家時都沒來的急告訴孩子,只是悄悄把孩子託付給了家裡的老人,而大多數老人身體不好而且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但是她們確從未說過一句怨言,說過一句後悔的話,默默的堅守著這裡的每一份工作。為的是這份責任這份擔當,為的是早日一起走上街頭,繁花與共!為的是讓他們能夠感受到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在這裡,醫院各級領導多次發來慰問信並送來慰問品,讓我們感受到了來自醫院大家庭的溫暖,我們一定不負眾望,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共克時艱,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第9篇

魚在逆流中鍛鍊意志,鷹在逆風中展翅翱翔。而有些人,正是在所有人處於逆境之時迎難而上、無私奉獻,我們把他們稱作——逆行者。

2003年,他66歲。非典病毒席捲世界,而他,不怕苦,不怕累,冒著生命危險抗戰在一線。他說:“請你們把最嚴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裡。”2020年,他83歲。“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肆意橫行,寶刀未老的他再次請戰出征,登上了前往武漢的列車。沒錯,他,就是鍾南山院士。在一次採訪中,隔著眼鏡,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老人的眼眶溼潤了。他哭著向大家說道:“武漢本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了大家的支援,我們一定能渡過這次難關。”他,就是我們口中的逆行者。

相信大家還記得前不久電視上報道的那位“連軸轉的老太太”。是的,她就是李蘭娟院士。正是從心之年的李蘭娟奶奶每天都忘我地工作,當我們還在因整日待在家中無聊煩悶時,這位老人早已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醫者仁心,大愛有‘痕’”。李蘭娟奶奶每天幾乎要工作二十個小時,平均每天要洗手一百多次,防護服早已溼透,而臉上因為長期佩戴口罩勒出的痕跡更是讓人看著心疼。她,就是我們心中的逆行者。

幾天前,我們收到了來自家鄉一位支援湖北孝感醫療隊的“白衣天使”——班興巍的一封家書。她在信上說道:“我很好,請放心,我們一定會打敗疫情,還祖國山河一片湛藍的天空。”為了容易穿脫防護服,她剪掉了多年美麗的秀髮。她舍小家,為大“家”,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選擇了衝鋒。她,就是我們身邊的逆行者。

俗話說得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來自我們家鄉肇州縣中醫院前往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的一共有三位勇者。在此,我代表家鄉四十五萬人民對你們說一句:“謝謝你們,加油!你們不僅是家人的驕傲,更是我們家鄉人民的驕傲!所有人都期盼著你們平安歸來!”他們,就是既平凡而又偉大的逆行者。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這場災難面前,所有中華人民都對祖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非神之軀,行神之事”這句話用來形容你們在合適不過了,你們並不是神,卻做出了與神一樣偉大的事。不,你們為我們做出了這麼大的貢獻,簡直比神還要偉大!謝謝你們!那些不懼風雨,無畏前行的逆行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