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教育工作報告材料

  教育工作報告材料

建立起分片分段、包鄉包校責任層級,完善三級責任網路,壓緊壓實責任;分段包抓責任小組指導各教管中心、局屬學校制定教育質量提升詳實舉措,確定質量目標。以下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教育工作報告材料,提供參考。

教育工作報告材料

2020年全縣教育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縣教育大會精神及省教育廳“高質量發展年”的總體部署,持續推進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搶抓教育現代化契機,著力在教育“第一資源”建設上下功夫,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擺在突出位置,將2020年確定為“教師綜合素養提升年”,緊緊圍繞“緊扣一箇中心,突出一個抓手,深化三項改革,提升六個水平”的1136工作思路,即緊扣大幅提升教育質量這一中心,全面提振教育信心,突出高素質隊伍建設這一抓手,打造教育鐵軍;優化教育管理體制、深化隊伍管理體制、強化教育教學獎懲評價制度這三個改革發力點,培育教育教學內生動力和增長點;著力提升學校發展特色化水平、教研訓一體化水平、教育綜合治理規範化水平、隊伍建設專業化水平、教育裝備現代化水平、教育質量優質化水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聚焦黨的領導,提升黨風廉政建設水平

1.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始終。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大黨組織組建力度,推進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通過“黨建+”新模式,建立“五好”黨支部、爭做“四有”好教師,建設培樹一批“黨建品牌”、“紅色堡壘”、“紅燭先鋒”。實施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深入推進黨支部書記、校長“一肩挑”,健全“雙培養”機制,推進支部建設標準化。圍繞師德師風建設和教育育人目標,開展崗位建功、教學競賽、建言獻策、黨員名師“大講堂”、拜師收徒結對幫扶、黨員教學能手“送教下鄉”等實踐活動。

2.把思政工作貫穿教書育人始終。不斷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推進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推進“三進”、“三愛”、“三節”、“三管”工作深入開展,加強黨史國史和形勢政策教育。建立常態化的政治理論學習制度,結合黨組織學習活動,每週至少組織1次教職工政治學習。落實學校黨政主要負責人上講臺制度,以教師思政引領業務發展。集中力量開展思政新課評選和思政金牌教師打造活動。廣泛開展紅色基因傳承行動,強化校訓、校風、學風和辦學精神培育,支援建立一批示範校。

3.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教育管理始終。嚴格落實“一崗雙責”,以釘釘子精神抓好作風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育人政治生態,強化源頭治理,推進警示教育常態化,嚴肅整治不正之風和微腐敗問題。加強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聯絡,主動接受各方監督。

(二)聚焦創新機制,提升教育管理高效化水平

4.健全教育質量責任落實機制。成立教育質量提升領導小組,建立起分片分段、包鄉包校責任層級,完善三級責任網路,壓緊壓實責任;分段包抓責任小組指導各教管中心、局屬學校制定教育質量提升詳實舉措,確定質量目標;建立完善質量目標追蹤及獎懲機制,教育質量提升領導小組與包抓教管中心、局屬學校同獎同罰。

5.健全教育系統人事優選交流機制。探索推行縣管校聘制度改革,推進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的人事管理體制。建立局機關與教管中心、局屬學校管理崗位互動交流機制,加大交流頻次,形成上下貫通的良好態勢。啟動“教育系統編制週轉池”計劃,建立教師末尾退出、轉崗機制,對不能勝任崗位職責的教職員工,有針對性進行專業技術與能力提升培訓、回爐再造,對培訓後仍不能勝任當前崗位工作的,調整當前崗位。

6.健全教育督導管理機制。完善學校督導的政策和標準,指導學校建立自我督導體系,優化學校內部治理。完善督學責任區制度,落實常態督導,督促學校規範辦學行為。嚴格執行中國小校督學責任片區制度和掛牌督導制度,推進教育督導管理機制、評估考核機制的改革創新。改進督導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大資料等開展督導評估監測工作。堅持綜合督導與專項督導相結合、過程性督導與結果性督導相結合、日常督導與隨機督導相結合、明察與暗訪相結合,不斷提高教育督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要完善報告制度、規範反饋制度,在每項督導結束後要形成督導報告、以適當方式公佈並及時向學校以書面的形式反饋督導情況及改進建議;督導室定期向局黨組通報責任督學掛牌督導總體情況以及各學段各學校的教育教學情況;定期召開掛牌督導工作通報會,向局黨組反饋意見和建議,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加強督導結果運用,建立獎懲制度,將掛牌督導結果納入年度考核體系。強化整改制度、健全複查制度,建立督導工作“回頭看”制度,實現獎懲的常態化、動態化,促使學校規範辦學,優質辦學。

7.健全教育系統財務監管機制。樹立起過緊日子、苦日子的思想,堅持“保資本、保運轉”原則,狠抓預算執行管理,量入為出、精打細算,依法依規、合理有效使用經費。健全財務監管機制,制定教育系統財務管理制度,健全預算稽核、績效評估、督導問責機制,以監審、監控、監督為著力點,建立全覆蓋、全過程、全方位的經費監管體系;加強教育系統內部財務監管,各教管中心、局屬學校年度預算、大型開支和重要開支必須向教育局報備;對教育系統財會人員進行系統的專業能力提升培訓,力促教育系統內部財務監管科學、規範。

(三)聚焦保障有力,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

8.紮實推進教育精準扶貧。保持攻堅態勢,強化責任落實,在鞏固控輟保學成效基礎上,如期全面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

9.全面落實教育惠民政策。深入開展“一卡通”專項治理,完善資助體系,及時將應納入的貧困家庭學生納入資助範圍,全面精準落實義務教育保障政策和各類學生資助政策;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並對義務教育四類家庭困難非寄宿學生按寄宿生50%的標準補助生活費;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10.持續深化東西部教育協作。深入推進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全面落實各類幫扶協議,加強教育專業人才掛職鍛鍊和交流培訓,強化東西部職教協作和中國小結對幫扶,著力提升受援學校辦學能力。

11.大力提升教育辦學條件。雙龍鎮中心國小等5所學校實施農村中國小教師週轉宿舍專案。特教學校等5所學校實施薄弱學校能力提升工程。劉川鎮華富光彩國小等9所學校實施集中改廁專案。新建7所幼兒園。利用農村邊遠地區中國小溫暖工程專項資金,為18所專案學校進行採暖改造。利用中央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補助資金,在城區義務段中國小和鄉鎮中心學校建設1+3專遞教室45個;在12個學校建設雲桌面;在全縣建設安全管理平臺;為5所學校採購電子校徽裝置1萬餘枚;為75所學校安裝200套智慧黑板;為三灘鎮銀灘國小、若笠鄉碾灣坪移民學校購置音體美、實驗等教學裝置,為鄉鎮教研室採購教研訓一體化裝置。

12.著力推進資訊化建設。各教管中心、局屬學校(園)要精心、切實籌劃,把資訊化建設納入學校發展規劃,全方位優化資訊化硬體建設,逐步打造出高效、融合、安全、便捷的綜合性教育網路平臺。利用開放的教育公共網路服務平臺蒐集整合優質資源,建立教育教學資源庫;打破區域、城鄉、校際間“壁壘”,互通共享優質資源;抓住東西部對口幫扶契機,引入資訊化優質教育資源。啟動資訊化技術人才培育計劃,把資訊化建設和人才培育做為教研專題,開發出符合縣情、教情、學情的培訓資源;開展專項培訓,確保培訓覆蓋全體教師,確保培訓實效,加大資訊化技術人才培育培養力度。創新拓展“網際網路+教育”應用模式,把資訊化建設成果應用與“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優質課競賽、教師培訓、學科基地教研等活動結合起來,實現資訊化建設成果應用全覆蓋、廣應用,提高教學效率和管理效能。

(四)聚焦定向發力,提升隊伍專業化水平

13.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健全師德檔案,把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作為教師年度考核、職務聘任和評優獎勵的必要條件,實施師德管理“一票否決”制。強化激勵,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師表彰獎勵活動。持續加大優秀人才的引進力度。在落實“國培計劃、網路研修、縣級培訓、校本培訓”四級研修機制的基礎上,實施崗位培訓機制;持續實施“青藍結對、協同發展”工程,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加大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力度,擴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覆蓋面。年內擬繼續引進優秀人才50名;培養各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等150名;依託學科基地、辦學聯盟培養名校長15名、名教師500名。

14.持續深化校長職級制改革。出臺《靖遠縣校長職級制改革實施細則》,成立中國小校長職級評定委員會,根據辦學業績對中國小校(園)長在一個任期結束時進行一次綜合考核,評定校長職級。健全管理隊伍職級確定、年度考核、任期考核、職級晉升的實施細則,引入競爭機制,建立起科學合理的甄別、提拔、交流、退出、淘汰機制,打造“專家型”、“事業型”校長隊伍。適時組織召開全縣中國小校長論壇(國小專場、中學專場),開展百名校長“我的辦學主張”實踐活動。

(五)聚焦均衡協調,提升教育發展優質化水平

15.加快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推動落實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持續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建立完善的科學保教長效機制;著力開展“保教管理百園行”視導活動,對各級、各類幼兒園分別進行量化評估檢查;嚴格落實幼教准入、退出機制。進一步強化城區公辦幼兒園和鄉鎮中心幼兒園、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幫扶交流,全面提升學前教育辦學水平。

16.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程,鞏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嚴格對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達標標準,加快推進優質均衡步伐;落實鄉鎮教管中心主體責任,發揮優質學校示範輻射作用,完善強校帶弱校、城鄉對口支援等辦學機制;優化城區義務教育資源,加快城區新建國小專案,破解“大班額”和“擇校熱”問題。

17.加快高中教育協調特色發展。完善發展機制,推進育人方式改革、大學聯考綜合改革;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優化教學方式,加強教學管理,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建立健全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加強質量監測,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完成大學聯考既定目標。

18.加快職業教育多元融合發展。完善職業學校提高教育質量的體制機制,改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健全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模式。實施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多措並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水平,促進職業教育與勞動就業、自主創業緊密結合。建立專業設定動態調控機制,根據市場需求優化專業結構,專業設定與行業企業需求相適應,增強人才培養針對性。

19.加快社群教育創新和諧發展。建立健全工作機構,推進社群工作穩步開展,依託縣社群學院及縣職專、青少年活動中心等五個新型居民終身學習中心,積極開展體育、藝術、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等社群居民喜聞樂見的活動。依託現有鄉鎮社群學校或教學點,大力開展各項社群教育活動。

20.加快會考大學聯考提速進位發展。鞏固教育質量提升年工作成果,持續推進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強化精準備考,細化備考措施、目標任務,建立學校目標、班級目標、優秀生源目標動態資料庫。繼續推行百日攻堅計劃。強化質量跟蹤,建立起始段和出口段動態資料庫,對學生髮展全程跟蹤分析。強化交流合作,樹立全縣中、大學聯考一盤棋思路,適時召開交流研討會,實現優質資源、優勢策略共享和備考資訊互聯互通。強化成績分析,倡導國中、高中聯考由學校教師自主命題;分班級、分年級、分學校、分學段、分學科、分片區健全成績分析比對,強化成績分析結果應用,依據大資料查缺補漏,強化落實各學段整改措施,確保課堂教學實效。強化評價獎懲,完善評價體系,改革中、大學聯考評價獎懲機制,對在會考、大學聯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校和教師予以重獎。強化質量問責,對質量下滑和停止不前的學校校長和教師約談問責。

(六)聚焦效能升級,提升教研訓一體化水平

21.探索教研訓一體化發展新路徑。進一步推進我縣教育教學改革,改造維修烏蘭國小閒置校舍,建成集教學研究、教育科研、教師培訓、教學資訊、服務管理為一體的教師發展中心,整合教研室、師資股、電教館、教師進修學校相關職能,使之成為教師的“加油場站、賦能中心、鑄鍛車間、精煉工廠”。形成教科研訓“四位一體”的執行格局,建立以專任教師為主,兼職教師為輔,外聘專家和區域名師共同組成的教科研訓師資隊伍。以問題為導向,圍繞教育熱點、難點、堵點開展實踐研討。教研活動聚焦教育教學,使廣大教師針對共性問題開展多形式主題教研活動,促進研訓效能升級;以教師專業發展為導向,確保培訓內容的契合性、實效性,培訓渠道多途徑並存,培訓模式上理論與實踐相融合,落實分年級分學科專題培訓,以及管理、教學、後勤各崗位專項培訓,各年齡層特色專題和全員網路研修培訓等,形成系統性、網路化、層級式培養格局,促進優質師資培育水平升級。教師發展中心要立足“縣級”和“校本”、“全員”和“骨幹”,實行“面上引領”和“點上突破”,為教育行政決策服務,為教育改革實踐服務,為教師專業發展服務。

22.深入挖掘聯盟辦學效能。進一步加強49所聯盟校管理,持續推進城區聯鄉鎮、強校聯弱校、中心校聯村校的發展思路,推動“聯盟制”辦學模式向縱深發展,提升薄弱學校辦學水平。逐步形成城鄉一體、強弱共建、資源共享的一體化發展機制。規範聯盟辦學的基本治理模式,完善聯盟辦學的制度體系。以優質教育資源為依託,跨區域合作為紐帶,借鑑各地名校辦分校、合作辦學、教育聯盟等辦學形式的成功經驗,打造具有規模優勢、品牌效應的跨區域、跨學校、跨學段辦學聯盟。充分發揮辦學聯盟牽頭校的帶動作用,激發聯盟共同體優勢,帶動成員校同步發展,利用資訊化手段開展名師課堂實播、學生作業同步等教學活動。

23.發揮學科基地教研引領作用。堅持一手抓培優、一手抓建立的工作思路,固化已建18個學科基地成果,培育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優質學科基地。制定系列保障服務政策、完善管理制度,統籌規劃業務線條。按學期對學科基地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評價,適時召開學科基地建設研討會議,交流學科教研基地建設經驗。召開學科基地成果報告會,及時總結推廣優秀教育教研成果,充分發揮學科教研基地的輻射與引領作用。加強優質學科基地及教研員表彰獎勵,加快推進覆蓋全學科、全學段的學科基地建設,打造品牌學科基地。

(七)聚焦多元驅動,提升教育特色化水平

24.抓好特色校建設,實現進位提升。出臺“一校一特”建設指導意見,將“一校一特”建設納入校長任期目標考核。各學校精準定位深掘學校優勢,精心凝練、精緻培植,逐步把本校(園)特色育強育大。將特色化建設納入督導體系,開展專項督導評價活動,提煉孵化一批優秀成果,形成富有靖遠特色的教育文化品牌,在全縣總結推廣。

25.用好教育發展基金,實現合力共促。充分發揮教育發展基金的撬動作用,完善教育發展基金引入機制,加大教育發展資金的引入力度,廣泛宣傳捐資助教政策和先進事蹟,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贏得推動教育發展的更廣泛支援和參與。統籌協調教育基金理事會的管理職能,建立健全基金管理制度,規範教育發展基金使用流程、使用範圍。嚴格遵循基金會有關規定,按照安全合法、公平透明、專款專用、激勵有效的原則,提倡多種形式的捐資助教活動。嚴格基金的使用,確保基金主要用於獎教、獎學、助學等方面。

26.力促鄉村學校發展,實現困境突圍。鄉村學校要立足學校區域實際、師資水平、裝備水平、管理水平等,積極向城鄉優質學校靠攏,激發自身辦學活力和內生動力,辦精品學校。鄉鎮教管中心要對這些學校在人權、事權、財權上給予大力支援,勇於放手放權,為學校發展注入“強心針”。教管中心補齊對轄區學校業務管理缺位,明確屬地教育質量主體責任,對學校教育教學業務工作要進行常態化研究,支援和幫助學校快速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建立提質量、強業務的管理制度。啟動實施教管中心“9+9”(9個示範化+9個標準化)動態評價管理計劃,構建教育管理體系和教育工作流程“兩個閉環”,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合理高效的考核評價體系。上半年劉川教管中心試點先行,建設標準化教管中心,七月份驗收;下半年全縣所有教管中心對錶《靖遠縣教管中心標準化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對標《靖遠縣教管中心標準化建設基本標準評估細則》建立標準化教管中心,年內驗收9個標準化教管中心,落實第一階段目標任務。適時在標準化教管中心召開現場觀摩會和業務培訓會,為第二階段“整體達標、爭創示範”夯實基礎、築牢根基。

(八)聚焦提質增效,提升教育規範化水平

27.加強核心素養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民族精神和紅色基因傳承為主線,充分發揮德育陣地的作用,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加強和改進體育工作,落實每天一小時陽光體育運動,組織開展全縣中國小運動會,啟動校園籃球、校園排球示範校建立活動,提升校園足球示範校品質;加強美育教育,廣泛開展校園藝術活動,著力加強學校社團活動,制定學校社團管理辦法,將學校社團納入學校和教管中心年終考核範疇,評選推廣一批特色社團專案並予以獎勵。青少年活動中心組織開展全縣中國小師生書畫臨摹大賽、“烏蘭情·杏壇墨韻”師生書畫展、鄉村少年宮才藝展、優秀社團展演及社群居教育等大型體藝活動,持續開展中國小生“研學旅行”活動,引領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健全完善學校社團管理制度、實施細則、考核獎懲等制度體系,指導學校組建各類體藝社團並積極開展相關活動,引領學校社團評價健康發展。加強中國小勞動教育,堅持學生值日製度,組織學生參加校園勞動,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建立勞動實踐基地,拓展學生勞動教育途徑。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根據教育目標,針對不同學段、型別學生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

28.規範辦學行為。嚴格執行學籍管理制度,規範義務教育各學段的招生行為,控制城區中國小大班額。實行“陽光分班”、“均衡分班”,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尖子班、重點班。嚴格落實中國小生減負三十條相關規定,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轉變教師教學觀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融合,加強家校溝通,積極倡導家庭、家風教育。優化作業設計,要把握少而精、重實效、重反饋的原則進行練習、佈置作業。確保學生休息睡眠時間,嚴緊擠佔學生課外活動、午休等時段。

29.加強機關管理。局機關要進一步規範工作流程,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和崗位職責分工,整合優化各股室工作職能,加強股室之間的協調合作,注重監督考核,嚴格責任追究,實行績效考核,獎優罰劣。切實提高執行能力,提升服務效能,提高局機關綜合服務水平。

30.加強依法治教能力。開展依法治校示範校建立活動,推廣一批依法辦學典型。積極開展全面依法治教實踐區建設,進一步加大普法力度,切實提高教育部門、學校負責人特別是主要負責人依法治教的意識和能力。

31.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完善綜治考評辦法,健全校園安全維穩防控機制。積極開展校園及周邊環境、學生欺凌防治落實年行動“回頭看”等專項整治行動,持續推進教育系統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開展國家安全、毒品預防、食品與飲用水安全、法制安全、傳染病防控、防溺水等宣傳教育,強化應急疏散演練,做好校園風險防範與化解工作。確保教育系統安全穩定。

32.加大教育宣傳力度。完善教育宣傳工作機制,努力提高教育宣傳工作能力和水平。協調靖遠縣電視臺開設主管領導、校長、教師圍繞“高位提升教師綜合素養年”活動談教育專欄,同時抓好《xxx》雜誌編辦工作,增設高位提升教師綜合素養年活動專欄,加強“xxx”微信公眾平臺的管理,為教育改革發展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標籤:材料 教育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