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班幼兒教育心得體會6篇 如何讓大班幼兒在學習中快樂成長?——一個幼教老師的心得分享

幼兒園大班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段時期,在這個階段,教育方式非常重要。一位經驗豐富的教師分享了他在大班幼兒教育方面的心得和體會,幫助父母和教師更好地瞭解幼兒教育和如何更好地培養孩子。

大班幼兒教育心得體會6篇 如何讓大班幼兒在學習中快樂成長?——一個幼教老師的心得分享

第1篇

選擇讀《幼兒教育學》的初衷很簡單,這是一本幼教理論的書籍。常常聽一些專家的講座,反覆的強調要幼兒老師讀過讀懂讀通《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學前衛生學》,《幼兒遊戲理論》等理論性書籍。其目的在於這些書籍囊括了幼兒教育的一切領域,應該是從事幼教的入門書籍。

這本書在這一學期沒有讀完,下一學期還要繼續讀。其中,想從中外一些幼兒教育專家的思想與做法入手,來對比今天的幼兒教育。

福祿貝爾在19世紀中葉在德國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他的教育思想有:幼兒的自我發展原理,保育者的任務就是幫助幼兒除去生命發展的障礙,讓自我得到發展,命令式的,強制式的,干涉性的教育方法對幼兒無效。製作的玩具,取名叫做“恩物”。他強調要讓孩子在愛中成長,父母應該多給孩子愛的教育。為此,首先就必須教育母親,所以創立了世界上一個為母親們開辦的“講習會”。

1福祿貝爾的“恩物”,的確名副其實。孩子們喜歡玩具,更喜歡玩玩具。每一個孩子的家裡大大小小都有自己鍾愛的玩具。幼兒園教育的特殊性,更應該為孩子們準備充足的室內外玩具和玩玩具的時間。通過玩具有機的組合,鍛鍊幼兒方方面面的能力。我們有責任為幼兒準備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玩具。並且把玩具從玩具架上讓孩子們拿下來,每天都能夠接觸是底線。

2不成熟的想法,我們也準備在下學期醞釀一個例如“講習所”的機構,讓父母成為會員,或者採用會員制。通過對孩子父母的教育,一些育兒方面的知識,一些營養方面的講座,一些社會實踐活動等。打造一個父母參與的平臺。通過組織幼兒家長參與各項文化活動,從而文而化之,以便統一思想,為幼兒健康快樂成長打下基礎。我園準備以“讀書”為切入點,來開展幼兒園與家長的活動。

蒙臺梭利是義大利的兒童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有:幼兒自我學習的法則;重視環境的作用,自由發展的環境,有秩序的環境,生氣勃勃的環境,愉快的環境;教師的作用,教師是環境的創設者,觀察者,指導者;幼兒的自由和作業的組織相結合;

1室內的互動牆飾一直是我園的軟肋。雖然有一些作品,一些內容。但只不過是簡單的牆飾,稱之不上互動。一面牆做好之後,想讓它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是十分關鍵的。弄得花裡胡哨,或者神神祕祕的,都是老師從自己想當然的角度出發,一點實際的意義也沒有。首先牆飾應該從孩子的角色和孩子的作品出發,讓孩子關注這一面面牆,讓每一面牆會說話。室內的主題牆飾高高在上,孩子看不到,家長看不著,也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今後的工作中,包括氣象角,主題牆,互動牆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真正成為孩子的樂園。

老師什麼事都願意做,幼兒的話替幼兒說了,幼兒的事替幼兒做了。不會給自己時間,更不會給幼兒時間。停下來,聽聽他在說什麼,停下來,聽聽他在想什麼。給幼兒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展現,自由的說,自由的行,自由的想。什麼叫創設?一個劇本,創設就是編劇。什麼是觀察,觀察就是攝影。什麼是指導,指導就是導演。主角是誰?孩子啊。

陶行知是我國偉大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生活及教育,遊戲及工作。提出以幼兒園周圍的社會生活,自然現象,家鄉生產,風土人情為內容編制教材。組織幼兒參與種植和飼養等;五個解放: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嘴,空間,時間

1當今的在園的幼兒缺少社會實踐,其根本原因在於安全這條紅線。但是幼兒真的喜歡親身融入到社會之中,他們真的喜歡大自然,喜歡山,喜歡水,喜歡花草魚蟲;喜歡超市,喜歡市場,喜歡風雪雨電等等。我們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充分給孩子們創設這樣的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孩子們多多親近自然接觸自然。春夏秋冬,每一個季節都有孩子們喜歡的事物,丟掉書本古板的講解,讓他們自己親親,摸摸,嘗一嘗。

2我們敢解放嗎?不敢!首先,不敢解放自己,就更不敢解放兒童的頭腦。你不敢讓他遐想,因為你認為他在瞎想。你不敢解放孩子的雙手,你怕他瞎弄,出傷,弄壞書本,弄壞玩具,弄傷別人。更不敢讓孩子在老師看不到的空間裡自由存在,更不敢把充足的時間交給他們。只想大手拉小手,這樣我們心裡才踏實。我想,想變革,想創新,最重要的是敢於嘗試,要勇敢的邁出第一步。

陳鶴琴1923年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幼兒教育實驗中心,創立了活教育理論,以自動代替被動,自動的學習,自發的學習;做中教,做中學;五指活動,健康,社會,科學,藝術,文學。

陳鶴琴的“五指活動”就是今天的五大領域,都快一百年了,我們孩子沿用。只不過是把文學換成語言,而我本人更傾向於叫做文學,語言肯定沒有文學的範圍更廣。讓孩子和家長多讀讀書,多看看報,在網路上,在電視裡面擠出一點點時間,有點書香氣。

大班幼兒教育心得體會6篇 如何讓大班幼兒在學習中快樂成長?——一個幼教老師的心得分享 第2張

第2篇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選擇了幼兒教師,就選擇了做教師的責任;選擇了“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也就選擇了以高尚的行為示範於幼兒,以優雅的志趣感染幼兒,而要做到這些,就需要幼兒教師有高度的責任心、愛心和耐心,要懷著一顆愛心對孩子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社會的未來負責。    

樂觀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是人生快樂的源泉,它像溫暖的陽光,充滿了神聖的力量。一個熱愛生活、樂觀積極的幼兒教師,一定是一個始終微笑、特別受孩子們喜愛的老師。                                                          

同時,幼兒教師積極的工作態度,不僅能帶動孩子們的情緒,有利於他們陽光性格的形成,也會促進教育效果不斷提高從而使幼兒教育就得更加有意義。                                      

要做孩子喜歡的老師,必須要和孩子打成一片,這樣,孩子才會親近你,才會願意和你交流。例如:幼兒入園時,要熱情的與幼兒打招呼,並適當的詢問他們一些事情。比如:“小朋友,今天早上你吃的什麼飯?好吃嗎?”或者說:“你今天真漂亮!你的衣服真好看!”等等。當幼兒與老師說話時,老師應充滿熱情地與幼兒溝通。對於幼兒的話一定要耐心傾聽,並機智地回答幼兒的問題。另外,老師的耐心是與愛心息息相通的。應放下老師的心態,和孩子平等的交流,自由活動的時候和孩子聊聊天,關注一下孩子喜歡的卡通頻 道,一起說說他們心中的“偶像”;遊戲的時候,不再是個旁觀者,而是和孩子一起無憂無慮地遊戲,有時輸了又何妨?討論問題的時候,多聽聽孩子的意見,接受孩子合理的建議,而不是用老師的稱謂來壓制他們。其實孩子的內心世界非常的豐富,有時候他們知道的東西,我們也許沒聽過,他們說出的話我們也許會震驚,不相信是從一個孩子嘴中說出來的。交流不但可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很好的增加幼兒和老師之間的和諧,如果我們經常和孩子溝通,聊天,孩子會把我們當作是朋友,而不是老師。久而久之,會和我們走得很近,遇到什麼事也願意和老師一起說。這樣,我們就成為了孩子不可缺少的夥伴。                          

所以,要當好一名幼兒教師,做一名孩子喜愛的老師,就要有愛心、耐心、責任心;喜歡和孩子在一起,更要愛自己的工作,只有這樣,工作起來才有動力,才會甘願無私的付出,才能把工作做好。因為孩子們的健康快樂成長是我最欣慰的收穫,也是的幸福和快樂。                  

第3篇

當今城市家庭生活中,獨生子女的教育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會的未來。望子成龍,盼女成鳳乃人之常情,天下做父母的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令人仰慕的人中豪傑。然而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怎樣教育子女,尤其是怎樣做好幼兒教育便成為擺在每位父母面前的一道難題。我們既是孩子的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由此可見,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的影響是多麼地巨大。下面談一談自己平時在教子方面的一些心得。

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大的,他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孩子提問題時家長要用規範的語言而不是用孩子幼稚的語言同他討論周圍的事物,教他各種東西和事物的名稱、詞彙.孩子的問題是最多的,家長要認真理解孩子提出的問題,儘量回答孩子真正提問的東西。不要隨便敷衍孩子,這樣做會壓抑孩子的好奇心。但也不要急於向孩子灌輸太多的他還不能理解的知識。有次和女兒邊走邊聊,無意中說起恐怖一詞,女兒便問我恐怖的意思,我便對女兒說,恐怖就是說很可怕的意思,當時正好是雨後,路面上有很多水,女兒當即就對我說媽媽,這條路好恐怖我當時還沒反應過來,問她為什麼會說這條路恐怖,女兒回答我說這條路好多水,你說是不是很可怕,是不是很恐怖?我笑了~~

當孩子不想執行你交給他的任務時,他們常常會不停地問為什麼。要想挫敗他的伎倆,家長的指示必須非常明確。如果孩子總是說為什麼我非得…… 家長就用一句簡單明瞭的話回答他,例如說:你必須到床上,因為馬上要睡覺了。如果你的孩子還是問個不停,那麼採取如下方法:

★運用以不變應萬變的技巧,每次都用一模一樣的話回答孩子,他問多少遍就答上多少遍,直到孩子到床上

★運用置之不理的技巧。不理睬孩子的問題,事先做好不對孩子糾纏發怒的精神準備,家長只重複家長最初的說法而不去回答他的問題。每次孩子痛痛快快地按你的要求去做時都要表揚他。

讓孩子知道每一個人都要說話算數,做個講信用的人,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並讓他了解說話算數的好處和重要性。剛開始時,女兒答應的事情會不想做了,會賴皮,我對她說你可以說話不算數,媽媽以後也可以說話不算數,媽媽答應你的事情也可以反悔,這樣才公平他一聽媽媽也要說話不算數了,就開始反悔了,說不要,媽媽不要說話不算數,我也不要說話不算數,說話不算數的不是好寶寶…從那以後,她就養成了說話算數的習慣。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一舉一動,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要想孩子做的好,父母首先就要做的好。

家長要經常和孩子溝通,從一些小事和孩子講道理,讓他真正理解皮諾曹為什麼會從一個木偶真正成為一個孩子的道理。他需要什麼,合理的我會滿足他,不合理的我會跟他講清楚,堅決不跟他討價還價,不讓他養成亂花錢的習慣.女兒有時會撒謊,我會跟她講些關於這方面的故事,並對她說撒謊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做錯了事情只要敢承認就是好孩子,如果你做錯了事情,只要你承認了,媽媽就不會怪你。有次女兒在學校裡哭了,回來時我問她在學校裡有沒有哭,她對我說沒有,只是在睡覺的時候流眼淚了,沒有哭,給她講了好多撒謊不好的故事,到最後她始終也沒有承認,第二天早上,我對女兒說今天媽媽送你去學校,我要去證實一下你昨天到底有沒有哭,到了學校門口,女兒說媽媽,我和你說句悄悄話,我昨天哭了我問她為什麼昨天沒有承認,現在才想起對媽媽說,她沒回答,不過總算承認了。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只能選擇了求證的辦法。

上述這些只是平時教育心得的點滴,幼兒教育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每個孩子都是充滿希望的朝陽,每個孩子都是未來社會的棟樑。我相信,只要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 們一定都能取得成功,走向輝煌。

第4篇

前幾天,在一個指導的園所和老師們交流,其中老師們談到觀察的話題時,大都反映做觀察太難了。那麼觀察難,難在哪裡呢?針對這一問題,我們一層層的剖析才發現,原來大家普遍覺得觀察不是難在看見,而是難在看不懂。為什麼會看不懂呢?老師談出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老師們普遍認為最多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理論知識儲備不足,所以無法用足夠的理論來支撐對觀察到的孩子的言行舉止解讀和分析,更無法再進一步的進行支援策略的制定了。最後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來解決理論知識儲備不足的問題。我想了一下回答到:我沒有好的辦法,但我有的是笨辦法。雖然辦法比較笨,但卻很有效。

從觀察的意義來講,我們需要不斷努力的去理解幼兒為什麼會在當下的環境或情境中呈現如此的言行舉止,同時我們進行觀察的目的一定不是僅僅止於瞭解或者理解兒童,更重要的還在於我們能夠依據觀察解讀的資訊給與幼兒適合的支援策略。所以看見看懂是前提,而看懂的基礎就是我們除了需要具備觀察的技術之外,還需要儲備豐富的理論觀點和知識,進而讓理論與實踐之間建立關聯。只有建立關聯,才能證明我們對幼兒的興趣和需求有了正確的理解,才能讓我們從幼兒的學習與發展角度出發去提供適宜的環境與支援策略。

關於理論儲備,我也是在不斷的努力積累之中,而且也是越來越覺得自己的理論儲備嚴重不足。而關於方法方面,的確是沒有什麼“好辦法”,只有所謂的“笨辦法”,那就是多看書,多閱讀,常想常看常用。這幾年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買書,當然買書也是有目的的進行,圍繞最近關注的焦點或熱點去尋找一些專業的書籍,而且同類書籍至少購買兩到三本。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我始終覺得我們不可以僅用的一種理論來支撐我們的實踐,而是需要本著“兼聽則明”的原則,嘗試去閱讀理解不同的理論觀點,通過比較性的閱讀,我們往往會發現不同的理論之間似乎還會有些不同的觀點,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地方,於是我們不得不讓自己來做個思考或判斷“你認同誰的觀點呢?”當然,我從不用所謂的“對錯”來進行評判,而更多的是考慮適合不適合的問題,有時這些往往會讓我覺得讀書的樂趣也在於此。

除了多看多想之外,多用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記得當年申報課程遊戲基地時,一位現場主持的同志說凡事我們需要“想清楚、寫清楚、說清楚、做清楚”。理論學習也是如此,很多理論觀點只有在實踐中被我們反覆的去印證、去嘗試,才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關於環境,假使我們僅僅停留在理論文字記憶的層面,而看不到現實的環境中,幼兒因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發生的一切,或者僅僅只是看到行為,卻不能夠用我們學習記憶的理論來進行進一步的解釋或理解,那麼理論就只是理論,與現實毫無意義。

昨天晚上,在我的幼兒體育研討的微信群裡,一位同行發了一個的拉票評比的資訊,想了一會還是在群裡給他回覆了一下,原話是這樣講的“這種活動,基本都是打著公益的商業推廣或公眾號吸粉活動,意義不大。靠這個獲取的榮譽也基本沒什麼含金量。有這個功夫,建議還是多看看書,提高一下自己哈!”也許話講的有些直白了,但心一定是真誠的。這些年,教育已經被這些喧囂的聲音和形式折騰的夠累的了,與其花時間在這些外在的形式上面,不如把時間花在提高自己的內在價值。

想到幾年前接觸的一家企業,名叫德勝,他們的企業文化是這樣的“誠實、勤勞、有愛心、不走捷徑”。成長就是如此,沒有捷徑,只有腳踏實地,老老實實的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第5篇

讀過此書,激發我去思考,體驗自己工作的價值和意義,用自己真摯的情感形成個性化的教育。仔細品位此書,裡面有許多的文章都和我們息息相關,所描寫的老師工作態度似曾相識,我們平時也是這麼工作的吧!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喜歡我的職業,並且在瞭解和觀察孩子的過程中我獲得了極大的幸福。本書記載了許多充滿感性色彩的幼兒教師的心得,給我印象較深的一篇文章記錄了一個普通幼兒教師在與孩子、家長交流中的喜怒哀樂,自己專業成長的足跡,對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感悟。書中濃厚的生活氣息,教師良好的反思和學習精神,讓我覺得從事幼兒教育事業是一種意志的磨練,更是一種享受。

教育是一種充滿智慧的生活,是教師和孩子的生活。在書中看到了老師的困惑和苦惱,看到了老師和孩子間的互動和磨合,也看到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協作和溝通。對幼兒教師而言,人人都在實踐,但並不意味著人人都在反思,這本書讓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教師的反思精神,在反思中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反思意味著對自己有一種審視和批判的精神。因此我覺得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多學習、多看書、多反思、多動筆。反思是個總結教訓、積累經驗、改進方法的過程。

面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秩嫩的思想、脆弱的情感,老師需要細膩再細膩,拋棄舊的教育觀念,應該如春風化雨般滋潤孩子的成長過程。

我們很少探究孩子那小而敏感的腦袋裡究竟有什麼奇妙又豐富的想法?如何引導他們想的更深?一天的工作結束了教師反思過今天的活動了嗎?孩子和自己都收穫了什麼?享受到了什麼?翻開一日的記錄表,寫的更多的可能是有關孩子的情況,以及一日教學活動計劃,很少寫到自己一天的心情,其實,教師應該記下自己的情緒體驗,孩子的激情需要老師來點燃,老師應該要用心靈去享受工作。

日復一日堅持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是需要有偉大靈魂的,用積極的心態對待孩子,給予孩子細膩而恰當的關愛,更要用尊重和平等的態度面對孩子。哲學家詹姆士曾說過:人類本質最殷切要求的就是被肯定,而學生更是如此。為了更加了解幼兒,在我以後的生活中我會多讀一些幼兒教育方面的書,我會好好愛我的孩子們,好好愛我的幼教事業。

第6篇

各位老師_午好!我很榮幸能與各位老師一起探討和學習本次活動。雖然以前也參加過教育工作,但是對於幼兒教育的認識還是有些粗淺的,希望通過本次“金點子”的探討,能吸收一些寶貴的經驗。

剛剛進入幼兒園時,我發現每天早上小朋友與老師之間的相互問好,是一個很好的溝通橋樑。於是,今日我在我們班實行了”迎賓小禮儀“活動。來加強小朋友之間的相互溝通,以及禮貌教育。同樣,在進行此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另外的問題,有的小朋友很大方的和老師打完招呼後還會跟兩個執勤的小朋友打招呼,有的需要老師提醒後再打招呼,有的小朋友直接不說,然後走到自己的座位上。針對這一現象可能會發生在膽怯的孩子身上。

1、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要求嚴格,家規很嚴,家庭氛圍等原因。

2、家長們對孩子的保護措施或者灌輸安全意識的緣故。(不和陌生人說話,不要別人東西……)

3、家長們看不到的閃光點。也不善於表達對孩子的認可態度,不善於鼓勵孩子。

我覺得關於膽怯這一話題可以在班會活動上適當的點到。也可以有針對性的舉例子。

針對剛剛我們班文明小禮儀例子中膽怯孩子教育方法我是這樣做的:

1、自我示範(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可能有些慢,等老師或者同學示範過後會明白)

2、渲染法(請執勤的小朋友在一次友好的表達,請周圍小朋友給予鼓勵)

3、在日常活動中多留意膽怯的小朋友並且安排活潑開朗的小朋友帶動。

前幾天,我在進行教育活動時,發現有部分小朋友對於蔬菜的認知能力比較差。後來我跟幾位家長了解了一下情況。由於孩子挑食問題嚴重,所以,平時吃飯時能喂進孩子飯去就很費勁,沒空閒對孩子對蔬菜進行認知教育。有的家長那個能讓孩子安穩坐下用餐,不過是包辦似的,有的對著一桌子菜問小朋友”你想吃綠綠的那個還是黃黃的那個呀你想吃酸酸的還是辣辣的呀“根本不會教育孩子蔬菜的名稱。所以,每次,進餐前,我們會給孩子介紹今天吃什麼蔬菜。會給孩子儘量展示圖片或者事物,然後會小朋友們講解吃這個蔬菜的好處。及其他的蔬菜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