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赴蘇州學習心得體會2篇 蘇州行:借古城文化,強化學習感悟

赴蘇州學習的經歷,不僅讓我瞭解了蘇州的美景,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本土文化的深度魅力。在這次短暫的旅程中,我與同學們一起沉浸在蘇州文化的海洋中,對傳統文化的珍貴性和藝術價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赴蘇州學習心得體會2篇 蘇州行:借古城文化,強化學習感悟

第1篇

日前,我們在縣委組織部領導和縣委黨校老師的帶領下,赴蘇州開展為期10天的異地考察學習。學習期間,聆聽了“解放思想與蘇州發展的實踐”、“蘇州創新型與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實踐”、“領導幹部的情商與影響力”等12次專題授課,實地參觀考察了蘇州基層黨建品牌“鄉情工作法”發源地——常熟市蔣巷村、常熟市黨建品牌——楓涇社群、“中國第一村”——江陰市華西村等經濟社會發展的先進典型,親身感受到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滾滾浪潮,感受到蘇州人敢試、敢闖、敢為天下先的膽略和氣魄。

通過參觀學習和實地考察,給我的觸動很大。認真思考蘇州發展的成功經驗,我認為蘇州的發展,與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人文歷史環境有密切聯絡,這種模式不可盲目複製;但蘇州精神值得我們好好的學習、思考和借鑑。

一是“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的精神。蘇州的發展經驗證明,思想解放是經濟發展的先導,經濟的大發展、大轉型,離不開思想的大解放、觀念的大更新。發展經濟的實踐中,蘇州人始終牢記“發展就是硬道理”,拋除私心雜念,拋除“唯條件論”和狹隘的自我意識,敢於打破常規,敢於突破框框,善於把握每一次發展機遇。考察中,我們聽到最多的幾句話就是:“機遇在猶豫中消失,差距在等待中拉大”、“抓住機遇比政策優惠更重要”、“拿到批件是硬道理”。80年代初期,當全國大部分地區正在探討鄉鎮企業能不能發展、怎麼發展,併為資金、技術等問題困擾時,蘇州人卻不等不靠,沒資源到全國各地去配置,沒資金到各金融部門去融資,沒技術和人才到上海請“星期日工程師”,創造出聞名全國的“蘇南模式”。到80年代末期,蘇州市鄉鎮企業產值在全市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就達到三分之二以上,佔全國二十分之

九十年代初,正當全國許多地區沉浸在姓資姓社的探討和困惑之中時,蘇州人卻不猶豫、不彷徨,抓住國家實施浦東開發的戰略機遇,確立了外向帶動戰略,建港口、修鐵路、建立開發區。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全國上下一擁而上,經濟過熱,開發區限批時,精明的蘇州人已遠遠走在了前面,5個國家級開發區、11個省級開發區,手續齊全,建設已初具規模,機會永遠垂青於有準備的頭腦。本世紀初,當全國許多地區處於拼資源、拼環境、拼資金,大上“三高一低”專案之時,敏銳的蘇州人開始了第三次創業:一方面鼓勵市民創業,構建助推民營經濟發展的7大平臺,以解決發展外向型經濟出現的“市強民不富”的現象。另一方面,實施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騰籠換鳥”發展總部經濟、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他們再一次搶先抓住了國家實施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機遇,以蘇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為載體,培育了以高新技術為主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一個“新蘇州”正在茁壯成長。這幾年我們也一直在強調解放思想,先行先試,也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特別與蘇州相比,我們還是落後了很多,思想解放程度還不夠,搶抓機遇意識還不強。當前,國務院提出西部大開發,特別是重慶作為直轄市,又是城鄉統籌發展綜合改革實驗區,是我們又一個良好戰略機遇期,時不待我,我們必須學習蘇州精神,搶抓機遇,突破定勢,充分靈活用好用足國家政策,對政策沒有明確的事情,要大膽想、大膽試、大膽探索,把中央政策與地方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發揮政策的效應。

二是“大膽突破、敢於創新”的精神。“創新是發展的根本動力”。大膽創新、敢於爭先又是蘇州的成功經驗之一。蘇州人處處解放思想、敢於創新,他們學習中央檔案既研究國家政策讓幹什麼,怎樣才能用好用足;更主要的是研究國家政策哪些方面沒有禁止,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他們把中央比作設計師和高壓線,把地方比作工程師和變壓器,研究怎麼施工,怎麼變壓,才能不碰高壓線;把中央比作太陽,把地方比作地球,在做好地球(地方)圍繞太陽(中央)公轉的同時,研究在不違背公轉的情況下,怎麼進行自轉。正是這種思想上的原動力,使他們在一輪又一輪的競爭中始終處於主動,奪得先機,實現了經濟社會超常規、跨越式發展。蘇州的成功範例之一就是“崑山之路”:創辦全國第一個自

費建設的開發區;興辦江蘇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出讓全省第一幅國有土地使用權;建立全省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建立全國第一個出口加工區;……這一個又一個“第一個”體現的是一種創新精神。再比如,蔣巷村原先是個既無交通區位優勢,又無環境資源優勢,人口僅800人的偏僻小山村,就是憑藉著“天不能變,地一定要換”的創新意識,大膽試,大膽幹,走出了一條“農業發家,工業富家,旅遊旺家”的發展道路,成為全國文明村。但是當前,我們很多幹部就是缺乏這種爭先發展、敢於創新的精神,不敢“爭第一”、不敢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做決策、幹工作要先看看政策檔案有沒有規定,周邊地區有沒有在做,這樣導致我們喪失了很多發展的機會。

三是“優化環境、善於借力”的精神。蘇州人注重學習借鑑,全方位、寬領域、多行業地對外開放,引進外資,借力發展,又是蘇州又好又快發展的另一妙招。在蘇州人的心目中,營造一個社會誠信、服務周到、環境優美、文明多彩的對外開放環境,比什麼都重要。他們所倡導的“親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已成為一筆重要的無形資產和環境品牌形象。在招商中,蘇州人總結了“三要”的祕訣:“臉皮要厚,不怕吃閉門羹,不怕臉難看;嘴皮子要薄,能說會道;腿要勤,三天兩頭找上門,不達目的不走人”。正是依靠優良的服務環境和善於借力發展,蘇州的外向型經濟取得了蓬勃的發展。蘇州在引進科技、人才、金融、物流等方面走出了一條築巢引鳳的新型模式,讓其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特別是蘇州市政府善於結合本地實際,在中新區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經濟發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積極借鑑新加坡經驗,累計派出公務員近1800人次到新加坡學習,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為蘇州的快速、持續、和諧、科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蘇州的三種精神堪稱“三大法寶”。蘇州精神不僅僅體現在客觀的物質發展上,而且主要體現在精神風貌上,從蘇州之路到蘇州精神,是一個不斷超越自我的歷程。我們學習蘇州,不是要學習蘇州之路、蘇州模式,而是要學習蘇州精神的精髓和內涵;我們學習蘇州,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轉變觀念,開拓創新,尋找契合點和突破口,逐步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赴蘇州學習心得體會2篇 蘇州行:借古城文化,強化學習感悟 第2張

第2篇

長以及兄弟學校的同仁們於2013年4月21日——23日赴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星灣國小,參加由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教育學院教師書院主辦的“影響中國?中國課改新趨勢高層論壇暨全國中國小課改名校典型課、特色課集中精彩展示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彙集全國著名教育專家的教育思想和智慧,集中展示全國中國小名校名師課堂教學的特色和經驗,有利於整體提高我國中國小校的教學水平,進一步指明中國小校改革與發展的新走向。來自全國13個省、市的42所中國小名校55位名師精彩展示了56節極具代表性的精品課例。 本次活動的內容按日程分為兩部分:

主要活動是聽領導和專家的報告,其中講解精彩新穎、內容真切實用,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蘇州市工業園區星灣國小校長曲虹所做的報告,讓我深體會到:一個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校長的精神引領;離不開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育理念;更離不開一支高素質講團結的教師隊伍。國家督學、全國著名教育專家,原江蘇省教科所所長成尚榮在《課改再出發,課改的根本性變革》報告中,他用“好的課堂教學是教師把學生帶到高速公路的入口”

來比喻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的重要性,用高速公路中一個個的服務站來說明課堂教學中的張弛與節奏的把握,用高速路的一個個出口來說明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他還將課堂比喻為師生共同的舞池等等。他用一個個生活中的例子將全新的教育理念,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情真意切地分享給了我們到會的每一個人。江蘇省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周成平教授在《課堂教學與教師發展》中特別指出“教學就是教師引導孩子們精神漫遊的過程,讓學生明確哪裡該停”,“如果學習不能夠帶給學生快樂,就不能夠稱為學習”,“不應該把分數和素質對立起來,而是注重分數與素質的統一,注重分數的取得過程”等新穎的觀點,讓我更加深切的理解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主導作用。全國著名教育家北京師範大學肖川教授的專題報告《有效的教學策略》中指出:教學的本質是學生與教師分享對學習的激情,分享種種新發現。如果你覺得理論“沒用”,是因為你沒有去用。這些觀點讓我對教育、對教學、對課堂有了全新的認識,全新的理解,他強調教育就是拯救,教育就是喚醒,不拋棄,不放棄,不遺棄每一名學生。

第二部分:觀摩學習全國中國小名校名師課堂教學的特色和經驗

我有幸聆聽了幾位名師的展示課,他們在課堂中輕鬆、愉悅的授課方式和精彩的教學設計時刻迸發著智慧的火花非常值得我借鑑。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來自南京師範大學附屬新城

國小的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新城國小教學校長潘文彬老師的國小五年級語文課,《我和祖父的園子》。整堂課讓學生在觀察、討論、思考活動中感受、理解知識,讓學生主動參與“解決問題”;充分體現了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就讓人感受到因材施教,以學生為本,靈活合理的開展探究式自主學習,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了學生的潛力。這堂課上我看到了要上好一堂紮實、有效的語文課,就要從整篇課文來理解和挖掘文章的文化內涵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同時要上出語文味來,應多研讀文字,多關注學生。這堂課體現出的是教師自身令人佩服的文化修養,開闊的視野,高超的駕馭課堂的能力,精湛的教學藝術。

在後面學習過程中我所看到精彩展示課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但可以說堂堂精彩,每堂課都從不同的側面體現了課程改革的成果。它們每人都以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引入了知識的殿堂,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快樂的遨遊,真正體現了新課改當中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注重了學生能力的發展,合作意識的培養,以新的評價標準評價學生,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了學習活動中。看到他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想到自己如何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充分的找準自己的位置,結合實際根據自身的教學特點和教學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如何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吸納,不斷地創新中,使自己在課堂教學領域裡有所開拓,有所成就?這些應該是值得我深入思考的問題。

就這樣我帶著滿腦子的困惑,滿臉的期盼,滿腹的虔誠去星灣的。說困惑是自己想通過本次學習,來詮釋自己;說期盼是想去聽聽名師專家是如何講課的;說虔誠是因為我去不但代表著自己,還代表著學校的期望。在回來的這幾天裡,我一直想靜下心來思考,但總是靜不下來,因為這次學習確實給我留下了太多的思考,更多的是想法,我所聽的每個講座、每堂課都在我的心靈深處產生了震撼和共鳴,可以說它們代表的是一種理念,一種趨勢,聽他們的課就是一種享受。我在星灣國小的參觀學習時間雖然短暫,但留下的記憶和感慨卻很多,下面我就把我在星灣國小的感受淺談如下,和大家共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提出寶貴的建議

一個團體應有自己的靈魂與信仰,就像獨立團的亮劍精神一樣,星灣國小在短暫的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氣質和精神。其主要內容包含以下幾點:

事在人為,付出終有回報,星灣人不盲從、不迷信,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只相信自己的心血不會白費,認定的事情就會去執著追求,並堅信一定會成功。星灣人把自己當成一座山,擁有一種捨我其誰的霸氣。

走在星灣的校園,我身邊來來去去的老師腳步都很匆忙。校

領導不離教學一線已成為一道風景。曲虹校長至今仍然進教室上課。校長的繁忙併沒有影響她用心打造每一堂課。在星灣上至領導、下至普通教師,他們都注重細節,緊抓實效,星灣的教與學都圍繞新課標要求來進行,無論是教師的備課、上課、輔導;還是學生的自學、幫扶、討論質疑,都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目標,實實在在,沒有華而不實,美而無用的花架子。

曲虹校長說;“星灣的教育團隊都在朝著一個目標奮鬥,就是要做學生嚮往、教師幸福、社會滿意的一流學校。”星灣人在校長的領導下,上下齊心,團結奮進,整個團體形成了強大合力,所有人,都能以校為家,都能想方設法的為星灣的發展而努力,校榮則榮,校辱則辱,正是把個人的榮辱與命運與學校的榮辱與命運緊密結合起來,他們才能刻苦、勤奮、創新進取。

總之,正是因為這種精神,星灣國小的發展才擁有了不竭的動力,才擁有了創造奇蹟的力量。

1、通過聽課學習,開闊了我的眼界,認識到了許多教學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從授課老師的身上看到了從事教育所應具備的專業素質,並引發了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諸多思考,為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起到了很好地促進作用。我將吸取先進的教學經驗,結合自身特點,積極探討適合自己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