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低年級閱讀心得體會6篇 閱讀初體驗:低年級感悟

低年級閱讀心得,是指國小低年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獲得的體會與收穫。通過閱讀,孩子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讀寫能力,增強自信心,同時也能培養出熱愛閱讀的好習慣。在這裡,我們將為大家分享一些低年級閱讀的寶貴心得體會。

低年級閱讀心得體會6篇 閱讀初體驗:低年級感悟

第1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首先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因為有了這種喜歡和願望,可以讓學習漢字變得更輕鬆、更主動。那麼如何使剛入學的孩子很快喜歡識字,把識字當成一種需要,一種快樂,一種生命的過程。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以下做法:心理學研究表明,國小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初級階段,各方面發展都缺乏永續性、連續性和穩定性。因此,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要時時保持教學內容的豐富、學習形式的新穎,變枯燥為有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教育家卡羅琳說:“孩子的工作就是遊戲,在遊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願意接受的。”低年級更是喜歡遊戲。所以我們十分重視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遊戲中識字,因此,在識字教學中,要儘可能通過遊戲、表演等活動,寓教於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識字的能力。如:翻牌遊戲:學生把生字製成生字卡片,然後幾人一組,邊出牌邊讀字音並組成詞,誰先把手中的生字卡片打完,誰就是學習生字的冠軍,獎勵一個五角星。在打牌的過程中,把不會讀的放一邊,及時請教同學或老師,把手中的牌打完,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生很快記住了這些生字。

另外還有“摘果子”、“送信”、“送字寶寶回家”、“你讀我找”等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戲,學生在愉快地情感狀況下學習,其樂無窮。

國小生喜歡競爭,評選就是讓學生在競爭中學習生字。評選要有一定的梯度,面要廣,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一種稱號,使每一個學生的心理需求都得到滿足,從而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如評選“識字大王”、“識字能手”、“小老師”等。國小生表現欲強,讓學生做小老師可以使學生充分地表現自己,如讓學生把課外學會的生字教給班裡的所有同學,早讀或認讀生字時讓小老師來領讀。這樣既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的渴望是被肯定。”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慾望。”評價的重要也在於此,它具有激勵功能,能讓學生體驗進步和成功的愉快,促進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因此,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多用“你真棒”、“你的識字方法真特別”、“你這個方法老師都不知道”等激勵性的語言,使學生願意識字,體會識字的樂趣。

常言:“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一些自主識字的方法,讓學生輕鬆識字,形成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識記漢字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在實踐中,我們不斷摸索,不斷總結,根據漢字本身的構字規律,運用不同的識字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形象識字法。比如學習“月”字時,把它形象地理解為彎彎的月牙;學習“飛”時,把它形象地想象為一隻鳥兒展開雙翅正要起飛。

2、會意識字法。比如在學習“滅”字時,我拿出一隻燃燒的蠟燭,再在上面蓋上一塊小木片,這時火滅了,學生歡呼雀躍,很輕鬆地學會了這個字。像這樣的會意字都可以用會意識字法進行教學,學生不僅記得快,而且記得牢。

3、加減識字法。利用已學的一些熟字,通過加減筆畫或偏旁來學習新字。比如,學習“用”時,可以用“月”加上一豎來記;雞=又+鳥等。

4、置換部件法。漢字中有很多形聲字,都可以通過讓學生“換一換部件”來學習。比如學習“睛”字時,讓學生回憶“晴”字,然後,讓他們把“日”換成“目”,同時學生也知道這個睛與眼睛有關。

5、謎語識字法。我們經常根據漢字的結構,把漢字編成謎語,激發學生識記漢字的興趣。如:一頭牛走在獨木橋上(生)。大口裡小口藏(回)。我們也鼓勵學生自己開動腦筋編字謎讓大家猜。有的編出了:一人前面走,一人後面跟(從)。十月十日(朝)等。雖然有時候學生編的字謎比較粗糙,但是他們的創造力還是不得不令我們折服的。

6、歸類識字法。把相同偏旁或部件的字放在一塊記,可以更省力。在教學《操場上》這一課的“打、拔、拍”,“跳、跑、踢”時,我讓學生通過演一演發現“打、拔、拍”,與手的動作有關,“跳、跑、踢”與腳的動作有關。爾後,很容易記住了這些字。

7、編順口溜識字法。順口溜和兒歌節奏感強,讀起來琅琅上口,易讀好記,比較受歡迎。例如學習“力”,我先板書“刀”字讓學生讀,再把“刀”字一撇寫出頭變成“力”,讓學生編順口溜。有的學生編出了“刀字出了頭,力。”

8、結合生活識字。漢字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讓學生養成留意周圍事物,學習生字的習慣。創設識字環境,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業本上的名字都表上拼音,讓學生輪流發本子,擴大識字量。還可通過“每日一句話”“每週一首古詩”誦讀活動,讓學生鞏固學過的生字,認識新字,同時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通過各種教法,各種途徑,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生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識字學習由枯燥變為有趣。讓他們獨立探索、大膽想象,去想各種各樣的巧妙辦法,這樣,識字教學就變的輕鬆又愉悅了。

學“碧”字的時候我就編了一個謎語: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石頭上說悄悄話。這個謎語利用了學生喜歡童話故事的心理編的,這樣學生就高效率地記住了這個生字。如“午”也可採取類似的方法:遠看像頭牛,近看牛無頭,時間正是日當頭。

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去尋找規律的方法。加一加:如方加一個反文旁就成了放。減一減:如:學了園,減一減就成了元。換一換:如底和低就可採用換一換的辦法。

漢字中的形聲字佔了多數,因此掌握好這類字的造字規律將對今後提高生字的識記效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形聲字有兩部分組成:形旁(表義),聲旁(表音)。教學時,要將漢字音、形、義三者結合起來識記。如教學“青、請、鏡、睛”,告訴孩子們“青”是聲旁,所以這幾個字的韻母都是後鼻韻母ing,“請”跟語言有關,部首是言字旁,“鏡”是金屬,部首是金字旁,“睛”是眼睛,所以部首是“目”旁。運用這種方法能使孩子牢固建立音、形、義三者之間的聯絡,有效地提高識記效率。

4、鼓勵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創新者,他們喜歡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去認識事物,得到肯定後往往會獲得心靈上的滿足,並會用更高的情趣,更積極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師要想方設法保護他們這種熱情,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識字,不要強求統一。如:認識“玩”字時,有的孩子用“元”字加“王”就變成了“玩”,有的孩子用“王”加“二”再加“兒”;學習“掛”,有的說把“蛙”的“蟲”變為“扌”,有上說“扌”加兩個“土”等;出現這種情況,老師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有利於激發孩子識字的興趣。

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的識字任務有明確的要求:會認0個,會寫800──1個,這對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艱鉅的學習任務。那麼教師如何把這一艱鉅的任務變成輕鬆而又愉快的學習活動,突破教學難點呢?

我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總結出一些識字教學方法,既能夠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讓漢字“生動形象”些。

識字本身是枯燥無味的,而對這樣的事物,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讓學生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讓漢字更加“生動形象”些,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於識字、主動識字。具體方法有:

1、動作識記法:這種方法特別適合表示動作的字。如:“蹲”字的字形比較複雜,若要學生做一個蹲下的動作,然後再出示這個字,通過認讀加上學生前面做的動作,他們一定記得很牢。同樣的方法還適用於趴、推、眨等許多表示動作的字詞。

2、圖畫記憶法:比如:教學“ ”字,我是這樣做的:請學生回憶看到過的,然後畫一畫。不一會兒,學生畫出了魚、蜘蛛,有的還畫出了一個小男孩正坐在電腦前上。不知不覺中,學生已經將這個“ ”字深深的印在了腦海裡。

3、字形聯想記憶法:我們的漢字雖說是表意文字,但是是經過象形文字演化而來的。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幫助識記字形。例如:“簾”字,讓學生想象:上面的穴寶蓋就像一扇窗子,下面的這個“巾”就像掛在窗戶上的布簾,所以這個字是窗簾的簾。

二、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讓漢字“有趣”些。

遊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錶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元號的興趣,不斷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的方法有:

1、加一加:就是兩個或幾個熟字相加變成一個新字。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這類字時,相鄰的同學就分別代表一個熟字,然後運用加法熟記。如教學“好”字,讓相鄰的`學生分別代表“女”和“子”,口中還一邊念“我是女,”“我是子”“女加子就是好”,“你好,你好,大家好!”這種由舊知識引出的新知識學生不但掌握了生字,又掌握了學習方法,而且學習興趣也很濃。

2、減一減:就是用合體字減去一個獨體字變成一個新字。在教學這類字時,相鄰兩個同學分別代表一個熟字,然後運用減法熟記。如教學:“代”字,讓相鄰兩個同學分別代表“袋”和“衣”,邊念“我是袋,袋鼠的袋”“我是衣,衣服的衣”“袋鼠減衣等於代表的代”。這種方法學生不僅興趣濃厚,而且學得快,記得牢。

3、換一換:偏旁是構成漢字的重要部件,學生掌握了偏旁從一定意義上說就基本知道了這個字的意思。在教學中如何利用這個優勢幫助學生識字呢?可以讓學生這樣做:

讓兩個同學分別代表兩個形近字,採用邊說邊換位置的方法來幫助記憶。如教學“線”字,把“線”的絞絲旁換成金字旁,就變成了“錢”。

編順口溜記憶法:這種方法不僅學生喜歡,而且效果很好,經常引導學生編一編識字順口溜可以促進學生思考,發展學生的思維。特別是一些形近字的辨別,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間、間,小日回家大門關。問、問,小口敲門別開門。

三、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讓漢字與孩子的生活“更近”些。

利用與國小生生活密切相關的電視、廣告、招牌以及商標等為媒體,引導兒童識字。

如:學了“點”字後,引導學生思考:在什麼地方見到過?學生一下子想起來了:這是“好吃點”的“點”。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洋”是“洋洋百貨”的“洋”,“張開翅膀”的“張”是“開張大吉”的張。……

這樣的例子還有許許多多,簡直是不勝列舉。這樣的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還能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讓他們明白“時時處處皆語文”,從而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

四、自做“識字課本”,引導學生把教材向課外延伸,讓孩子們的學習更“自主”些。

識字教學需要課本,這是學習語文的憑藉。然而識字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課本能容納的東西實在是太有限了。至於生字的多義性,要在有限的課本中多次體現,更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教材的學習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學習生字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把生活中接觸到的廣告牌、商品包裝物,還有各種報刊雜誌,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並茂的“識字課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體會收集、整理、編排的創造樂趣。

識字教學充滿樂趣,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勤于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點子,學生的學習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我們也會隨著學生的成長一起成長。

低年級閱讀心得體會6篇 閱讀初體驗:低年級感悟 第2張

第2篇

兒童的身心發展是具有階段性的,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都有各自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我們就要貫徹因材施教區別對待的原則,以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在國小低年級的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因材施教的原則,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呢?從教學實踐來看,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來開展教學活動。

低年級小朋友們活潑可愛,語言也頗具童趣。當然,要想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讓他們都樂於接受體育老師,從而樂於上體育課,教師就不能以成人化的語言來給他們上課。這需要教師俯下身來,與學生接觸、交談,來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興趣愛好,熟悉他們的語言特點,以便更好地和他們“打成一片”。在教一年級學生練習30米跑時,教師用“看看哪個同學跑得最快、跑-,管理類,工作總結類,工作計劃類文件,下載--

得線路最直好嗎?”這類語言,不但可以使學生了解快速跑的基本要求是“直”和“快”,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興奮度,還讓學生感覺到與自己十分接近,從而作出肯定的回答,使學生樂於進行有效的練習。

教師的教學示範動作要正確、規範,並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分析、講解動作要領。教一年級學生學習佇列練習時,教師可以用“看那組同學能最先做到‘快、靜、齊’好不好?”來引導學生。教學齊步走練習時,教師邊講解邊示範,並要求學生記住“一二三朝前走,左右邁步往前看,兩臂前後來擺動,身體正直不偏頭”。另外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還可以和學生進行口令互動,比如在教課堂紀律時,教師說:“一二三”,學生緊接著說:“站站好”;教師說:“小嘴巴”,學生就緊接著說“不說話”。這類語言比較生動、形象,簡練而有韻律,低年級國小生喜歡聽、容易懂、記得牢,-,管理類,工作總結類,工作計劃類文件,下載--

有利於學生學習並掌握動作要領,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在體育教學中結合體育課教學內容,採用低年級國小生喜聞樂見的趣味性強的練習形式,和靈活多變的器材來組織教學,可以不斷保持學生對體育練習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從而調動國小生的練習興趣。例如教學投擲課時,應充分考慮到器材的`多樣性。教師可以準備好專業沙包,也可以佈置學生自制小沙包,可以利用廢棄的羽毛球,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摺紙飛機,以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課上練習時可以讓學生投打小木柱、投打地靶,或投進圓桶裡,或者在地上畫好田字格,投進不同的格子代表得到不同的分數,要求學生比一比誰投得既遠有準。這樣,通過不斷變換練習方式,培養學生的積極性。

安排靈活多變的的教學方法很重要,採用豐富多彩、形式新穎的練習,可以提高國小生的興趣。在體育教學中,-,管理類,工作總結類,工作計劃類文件,下載--

如果準備活動時,每次都是一成不變的慢跑、徒手體操,低年級國小生就會提不起勁,產生牴觸情緒,效果也不好。必須交換運用多種練習,合理採用隊形練習、多人操、拍手操、小遊戲、集中注意力練習等練習形式,靈活組織教學,提高準備練習的效果。

低年級學生正是處於樹立個人自信的初始階段,針對低年級國小生的教學活動,宜多采用鼓勵教學,讓學生在鼓勵中學習,慢慢培養他們的個人自信心。低年級國小生的好勝心強,但是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加上室外上課受干擾的因素多,易發生偶然事件。如天氣炎熱、大風天、寒冷天氣時,低年級國小生在做遊戲時就難免出現碰撞、摔跟頭等現象。這時候,教師應著重鼓勵教育,啟發和激勵國小生好勝上進的慾望,發現好的典型要及時表揚。對完成動作練習有困難的國小生要多關心、幫助,在他們克服困難完成動作後更要及時表-,管理類,工作總結類,工作計劃類文件,下載--

揚。教師可以單獨表揚,也可以讓全班同學一起來拍手呼喊:“嘿嘿嘿,你真棒!”並作出豎大拇指的表揚動作,這樣可以激勵更多的同學克服困難,認真練習,完成學習任務。

總之,上好國小低年級體育課,要從國小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第3篇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那麼,如何引導低年級學生通過個性化的閱讀,一步步地“潛”入文字,與文字進行深層次的對話呢?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放在(1—2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努力創設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生活化課堂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在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習語文和感受語文的魅力,更要創設一個師生、生生與文字互相對話的互動環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走近文字,與文字進行直接的語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

學生的現實生活是最佳的情境,因此教學時讓學生融入社會和大自然,一些典型情境就能鮮明地展現在他們眼前。例如,教學《要下雨了》時,正逢雨天,我讓學生走出教室觀察。我問:“同學們,馬上要下雨了,你們看看大自然有什麼變化呀?”學生們有的說:“天上有大片大片的烏雲。”有的說:“天陰沉沉的`,像天黑了一樣。”有的說:“很悶。”……我接著說:“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文字中看看,要下雨時是什麼樣子的吧!”像陰沉沉一樣的abb式的詞語

運用圖片把課文內容形象化,更符合兒童對形象樂於接受,易於理解的認識特點。例如,《司馬光》中有一幅醒目的插圖,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這時,我先引導學生看插圖猜一猜課文講了一個什麼的故事,接著藉助圖畫進行文字解讀,幫助學生理解文字。

影視作品能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對學生的吸引力特別大。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文字,選取一些影視動畫片段,引領學生進入情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例如,教學《胖乎乎的小手》時,教師可以播放一段孩子為媽媽端洗腳水的公益廣告,這樣有助於學生潛入文字。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學習語言習慣直覺體驗,整體接收,綜合感受。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反覆品味中有所感悟,在“悟”中自得。當學生“暢遊”在文字之中,他們就能得到情的激發,智的啟迪,美的薰陶,“潛”得逾深逾能感受到“水”的清涼。

教學中,教師應強調整體感知,不能摒棄對文字字詞句段的鑽研和理解。葉老曾說:“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雖然低年級的課文淺顯,但由於低年級學生接觸的書面語言畢竟很少,因此,要使學生潛入文字,必要的咬文嚼字還是需要的。例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小魚搖著尾巴,在河裡游來游去”“老牛甩著尾巴,在樹下吃草”“燕子擺著尾巴,

“搖”“甩”“擺”,作者為什麼不用同一字,而用三個不同的字來展現三種動物尾巴擺動時的樣子呢?此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仔細揣摩這三個字的不同。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體會到文字的精妙之處。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例如,教學《雨點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小雨點落到了哪些地方,分別是什麼形態,給大自然帶來了哪些變化,再讓學生潛入文字,這樣有助於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

國小生處於學習語言的初始階段,光積累不行,還要學會轉化表達,把文章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低年級的大多數課文都是學生喜歡的童話,學習完一篇課文,讓學生講故事,用自己的話把課文說給別人聽,老師、同學、父母都可以。這樣,不僅豐富了低年級學生貧乏的口語,更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文字。

閱讀是閱讀者與文字的心靈溝通,閱讀教學只有引導學生走進文字,潛心領悟,才能達到這一目的。教學中,教師必須努力實踐讓學生與文字進行深層次的對話。

第4篇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書,像長者,諄諄教導;似導師,循循善誘;如朋友,心心相印。積累語言,豐富知識,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終生。”為進一步激發學生讀書熱情,增長知識,活躍班級文化,樹立正氣,營造清風屢屢的書香氛圍。在本學期的讀書活動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根據學校的工作安排,我制定了詳實可行的讀書活動方案,按照活動方案,我們班迅速地開展了讀書活動的動員工作。召開了主題班會、出了主題黑板報、製作格言、名人名言牌等,多渠道、深層次宣傳讀書、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強勢宣傳營造文化氛圍,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為深入落實讀書方案的各項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確保讀書活動有效、規範、深入、有序地開展,我在班上成立了讀書小組,根據活動方案,層層落實責任、分解任務。確保了讀書節活動的順利實施。

在讀書節活動中,我著眼於提高教育質量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形成人人好讀書,人人讀好書的終身學習為目標,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讀書學習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捐贈圖書,建立了班級圖書角。好書共欣賞,完善了班級圖書角的建設,成立了圖書管理小組,開展借閱管理活動,舉行了好書交換活動,同學們形成了好書先讀為快的愉悅讀書氛圍,暢遊書海,各班洋溢著濃濃的讀書氣氛。

2、召開主題班會,不斷把讀書活動推向深入。按照活動方案我召開了動員會、讀書經驗交流會、古詩詞誦讀、好詞佳句“集詞本”的交流等系列主題班會。在讀書心得交流會上,學生暢所欲言,氣氛活躍。他們談到了閱讀的收穫,並向大家推薦怎樣選擇好書,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好書;怎樣合理利用課餘時間,有序讀書;並介紹了自己在家庭中是怎樣帶動父母閱讀,爭取評上“書香家庭”的實際行動。通過此次交流會,同學們互取所長,學到了更多讀書知識和方法,加深了愛書、用書的'思想認識,同時又促進了同學間讀書競賽活動的自覺形成。

3、評比“讀書之星”。為樹立學生身邊的榜樣,通過班內推薦,評選出了15名讀書之星。

1、初步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閱讀習慣、提升了修養。通過讀書活動,使每個學生“讀好書,淨化心靈,啟迪人生”。通過讀書反省自我、提升自我。

2、促進了班級文化建設和班風、學風的進一步轉變。通過開展讀書活動,班級的文化氛圍更加濃厚。課堂紀律好轉了,午間學生有事可做了,同學們能靜心學習了,日常行為習慣也規範了。

讀書學習活動是一項長期、有效、文明、健康的教育工程,需要學生繼續投入極大地熱情。今後,我要動員學生進一步深入開展讀書活動,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倡導讀書明理、讀書求知、讀書成才的新風尚。

第5篇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教學的重點是進行理解書面語言(讀)的訓練,它對於理解口頭語言(聽)、運用口頭語言(說)和運用書面語言(寫)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閱讀教學不僅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綜合素質,低年級閱讀教學是起步階段,更不容忽視。低年級閱讀教學可以從下幾方面進行。

識字教學是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識字更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它直接關係著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的培養。然而,整節課教學生字,往往是老師教起來感到枯燥,學生學起來覺得無味。大綱指出:識字教學要改進方法,提高質量。所以,作為低年級的語文老師,我們必須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進行識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鞏固識字教學的成果。

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在教學時可以指學生看圖畫、課件、實物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把無意識記變為有意識記,把枯燥無謂的識記變為形象的識記,收到記得快、記得牢的效果。例如一年級課文《靜夜思》,教學內容是學習“目、耳、頭、米”這四個字。我運用多媒體軟體,把這三種人體部位“目、耳、頭”以動態畫面出示在螢幕上,並配上兒歌聲音。這樣馬上吸引了學生,集中了他們的注意力。實踐證明,直觀演示法識字,學生的印象特別深,掌握生字比較牢固,教學效果較好。

國小生好勝心強,一提起比賽,他們就來勁了,所以在識字時,穿插一些比賽,能提高教學效果。如開火車比賽,教了生字後,開兩列火車比賽,看哪組同學讀得又快又準,就評出哪列火車開得又快又好;又如組詞比賽,教了生字,讓學生口頭組詞,看誰組得多;又如說話比賽,讓學生用當堂學的詞語說話,看誰用的詞多。這些比賽,既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相得益彰。

在識字教學中,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設情景,使漢字與事物聯絡起來,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如教“鳥”字時,學生比較容易寫漏一點。老師可以出示一幅“鳥”的圖畫,再讓學生用簡筆畫畫出鳥的樣子。老師指出“鳥”上一撇表示鳥的嘴巴,一點是鳥的眼睛,並用彩筆突出這一點,再說:“如果‘鳥’沒了眼睛可怎麼生存呀。”這樣學生一定會牢牢記住這個字,不會寫漏這一點了。

教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方法,運用方法,自己學習知識。在平時的識字教學中,我注意滲透給學生識字的基本方法,如熟字加部首法、熟字添部首法、形聲字學習法、去部首法等。讓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後,對一些簡單的生字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學。形式上可先讓六人小組自學,要求是讀準字音,記住字型,體會字意。然後讓小組彙報,說說要注意哪些字的讀音,怎樣記住字型,字的意思是什麼等。彙報後再由其他小組補充、糾正。這樣讓學生自學,學生可以有更多機會自由發揮,興趣較濃,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等,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朗讀和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都要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我們必須轉變觀念,從應試教學轉變過來,把教學立足點轉移到以讀為主的教學實踐上來。將朗讀訓練貫穿於閱讀教學始終,落實到每個環節。

1.認讀讀正確,掃清朗讀的基本障礙。音準字熟,是低年級學生朗讀能力發展的重要起點。①一目雙行,藉助拼音,感知語言,嘗試朗讀;②讀中圈畫,自學生字,教師指導,讀準字音;③初步練讀,多碰多練,熟能上口(自由讀、同桌互讀,相互指點;交流朗讀,教師點撥,學生評價)。對於不要求掌握讀音的字。可提示跳讀(讀拼音)。

2.連讀讀流利,感知語言的基本意思。眼到口到,流利朗讀,是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十分重要的要求。①營造氛圍,讓學生放聲朗讀,連詞成句,連句成段,琅琅上口;②讀中反顧,找出難讀詞句,反覆試讀,同桌請教,解決問題;③質疑再讀.教師對於學生已努力仍讀不好的地方實施點撥或範讀,學生體會,掌握方法;④朗讀交流。互聽互評,互讀互促,提高學生語言感知能力,認識“自然段”,並能說出課文的大體內容。讀中要求學生聲音響亮,自信心強;不指讀,不唱讀。能正確停頓,達到流利的朗讀水平。

3.精讀有情感,培養有感情朗讀的能力。低年級閱讀教材,或韻文,或詩歌,或童話,或故事,大多短小精美,充滿童趣,有利於學生學習感情朗讀,並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的良好習慣。①根據教材特點,引導學生自由確定朗讀重點,或優美句、或哲理句、或對話句、或特點突出句等(也包括相應的自然段);②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形成讀的見解,並通過讀表現出來(即自我體會的情感朗讀);③研讀展示、群體品評,教師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確定重點詞語進行品析與體會,或結合語境理解,或聯絡生活思考,或積極啟發想象,或對照影象認知,在讀中感悟意思,在讀中學習朗讀方法;④多形式感情朗讀,或比賽讀,或分角色浪,或邊演邊讀,或配樂讀,或師生共讀等等,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

4.熟讀記於心,豐富學生語言積累。引導學生從小積累大量的優美詞句段篇,學生終身受益,這是發展學生語文能力、提高學生語文內蘊的基礎。結合教材特點與要求,在指導學生朗讀過程中,使學生在自然狀態下熟讀成誦,把“背”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教學中,或引導學生看板書讀誦,或藉助圖畫(多媒體)讀誦,或通過表演讀誦,或由老師穿插揭示讀誦,或假設情境讀誦,還可積思廣益,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讀誦等。這樣,學生能在教師不提“背”中,水到渠成,在不知不覺中背誦課文,並獲得背誦的方法與竅門。

“聽話、說話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進讀寫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新奇多樣的事物,能引起兒童的有意注意,能更好地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說話訓練如果老是以一種形式進行,就會因單調和重複而使學生產生厭膩感,所以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說話訓練因素,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

1 、看說結合。低年級學生心理髮展水平較低,抽象思維較差。看圖說話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最主要的途徑。低年級教材大部分課文都配有相應的插圖,這便於兒童觀察和想象,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材將看圖說話內容編入課文練習中,形式多樣,內容生動,而且滲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2 、聽說結合。國小生特別愛聽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橫生、富有兒童情情趣的故事。教師可選擇一些文明禮貌、誠實勇敢、勤奮好學等內容的故事讓學生聽。如:《山羊過橋》、《小熊做客》等。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說話缺乏條理性,要求他們把故事完整地複述出來,教師必須把複述的內容理出一條清晰的線索(比如板書),讓學生沿著這條線索,抓住故事主要內容進行復述。這樣有助於加強學生聽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 、讀說結合。閱讀教學是訓練學生語言的重要渠道,教師應憑藉教材的優勢,幫助學生豐富詞彙,積累語言,增強語感,逐步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①讀中練。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經常使用的`訓練方法之一。低年級課文大多音韻和諧,琅琅上口,要讓學生通過朗讀,讀出韻味,讀出情趣,讀出美感,進而形成準確、流暢的說話習慣。②答中練。即在回答問題中訓練說話,這是閱讀教學中的常規訓練。這項訓練關鍵是要在“巧”字上下功夫。如《狼和小羊》最後一句:“說著就往小羊身上撲去。”可在此空白處巧下“金鉤”:“小羊被狼吃掉了嗎?”投石激浪,學生思維活躍,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

4 、演說結合。生活是一本讀不完的書,生活就是鮮活的教材。教師模擬生活實際,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演練,能將語文知識融入生動有趣的表演、遊戲、競賽之中,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進行口語表達訓練。例如教學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三冊口語交際《買文具》《問路》時,就可以採用演說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達到學習使用禮貌用語,懂得言語交際的能力。在演練過程中,可在鼓勵學生展開想象,談談他們的內心世界,表達他們的真情實感。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拓寬了語文學習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裡學語文、用語文,有效地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在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在識字、朗讀、聽說等方面加強引導,給學生閱讀的時間,給學生閱讀的內容,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他們去閱讀,去思考,使學生從小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第6篇

學習了李獻秋老師解讀的《低年級閱讀教學指導目標和策略》。我對如何培養低年級孩子對語言具有初步的感受、理解和欣賞能力,如何激發低年級孩子活躍的思維,並將其引向廣闊的空間,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兒童步入國小就意味著閱讀成為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實現這一跨越必將對它們日後的閱讀,包括閱讀興趣、閱讀能力、閱讀習慣等產生深刻的影響。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著重落實以下幾方面的目標:

第一,誦讀感受。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切實過好認讀關,體會文中的感情和語氣。

第三,理解應用。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瞭解課文中的意思,並達到樂於與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目的。

第四,熟讀背誦。感受語言的優美,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

第一環節,創設情景,自讀識字。第二環節,合作交流,整體感知。交流的是自讀識字的成果與方法和初讀課文的收穫。第三環節,詞句引領,讀中感悟。瞭解課文內容,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有感情朗讀課文。第四環節,鞏固應用,拓展延伸。一方面是字、詞、句、段的積累和應用,另一方面是課文內容的拓展延伸。

針對第三環節,我們都知道語文課堂是以文字教學為主的,優秀的文字無論是遣詞造句還是謀篇佈局,體現的是作者的情感和深刻用意。如果教師不能去深刻領悟,就很難讓文字與學生架起認同的橋樑。低年級的課文雖然結構簡單,但只要教師仔細回味,必能發現每篇文章獨到的結構安排。

但是,我們發現也有不少教師讓學生以自主選擇的方式讀,之後又缺乏整體的迴歸,造成學生對文字感悟的斷章取義,難以體會到文章的精妙。對低年級孩子來說,好結構、好篇章的滲透妙在自然引領中。教學中採用師生接讀(分讀)課文中“因果”或“總分”等關係的句子,讓學生感知句群關係和自然段的結構及敘事說理的相關方法是個簡單有效的引領方法。這些都可以採用引讀與接讀的方式讓孩子有所感知。這看似不經意的方式,卻恰恰是在教師深入鑽研文字的基礎上對低年級學生的一種“淺出”的教學方法。

關於低年級閱讀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是值得每位老師關注的:

三、要堅持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書的目的要明確,讀書的層次要順序漸進,讀書的形式要多樣。

以上是我學習李獻秋老師解讀的《低年級閱讀教學指導目標和策略》後的一些收穫和心得,希望能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