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日月潭的傳說》案例6篇 "神話與傳統:探祕日月潭"

《日月潭的傳說》是指傳說中的臺灣日月潭所涉及的神話和民間故事。這些故事幾乎涵蓋了許多關於日月潭的重要特點,例如它的形態、歷史和文化意義。本文將挖掘該傳說中的故事和神話,為讀者帶來別樣的文化體驗。

《日月潭的傳說》案例6篇

第1篇

複習:這一段寫了什麼?(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麗的自然景色)

過渡:課文第一段最後說“說起日月潭,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呢?現在我們來進一步研究。

第3自然段寫人們商量降服惡龍的辦法,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服惡龍。

第4自然段寫大尖哥和水社姐拿到金斧頭和金剪刀,砍死惡龍,就出了太陽和月亮。

2、 教者第2自然段,指出“很久很久以前”或“從前”,不寫準確的時間,表明不是實指。這是“傳說”常用的開頭語。

啟發想象“漆黑一團”的情景,交代這是事情的起因。(板書:起因)

3、 默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這一自然段說了哪兩層意思。

(第一層寫人們商量辦法降服惡龍,一籌莫展;第二層寫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

(1) 人們在一起商量解決什麼問題的辦法?(降服惡龍 拯救日月)理解“降服”。提問:可以用課文中的哪個詞語來代替?(制服)

(2) 課文是怎麼寫人們商量情況的?(有人說……還有人說……)

(3) 商量的結果怎樣?用一個成語概一下。(一籌莫展)“一籌莫展”是什麼意思?(籌,計策、辦法;展,施展。一點辦法也沒有)

(4) 我們從什麼地方看出人們“一籌莫展”呢?理解降服惡龍的兩個條件:水性好;要有金斧頭和金剪刀。“哪兒去找……呢”都說明沒有辦法)

(6) 出示“大哥尖和水社姐要去降服惡龍”與“大哥尖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服惡龍”後提問:這兩句話的意思有什麼不同?

[討論後小結:第一句是說兩個人要去幹什麼,第二句寫出了這兩個人的精神狀態——挺身而出(遇到為難的事情,勇敢地站出來)表現了大尖哥和水社姐在生死關頭,決定捨身降龍的大無畏精神,在意思上是有區別的]

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於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

小組討論想象“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的情況,指明當眾發言。小結指出:第二句具體寫出了他們取金斧頭和金剪刀的困難。

提問:回到潭邊,他們是怎樣跟兩條惡龍鬥爭的?(體會“冒著生命危險”、“縱身”“激戰”、“三天三夜”)結果怎樣?(砍死惡龍,救出太陽和月亮,人們又見到了光明)這是故事的高潮。(板書:高潮)

6、 觀察書上插圖,回憶全段內容,講述日月潭的故事。

討論:你讀懂了什麼?(人們永遠記住那些為民除害的英雄)

搜尋時,“文章標題”“所有大類”“所有小類”這幾項無需選擇,直接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日月潭的傳說》案例6篇

第2篇

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泊.那裡青山環抱,樹木蔥蘢,是個著名的風景區.說起日月潭,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呢.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傳說呢,大家把書開啟,自己先讀讀課文的2~5自然段.

這個故事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誰來為大家讀讀.[出示第二自然段]

師:天上沒有了太陽和月亮,此時人間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1),是啊,失去了太陽和月亮,人間也沒有了一絲光亮,人們出行,生活真不方便呀!

師:失去了太陽和月亮,給人們帶來的危害,不便僅僅就這些嗎

(2),沒有了太陽,就失去了熱量,人們一年到頭就只能飽受寒冷之苦了.

(3),失去了太陽和月亮,植物,農作物也無法生長,老百姓哪兒來吃的糧食呀

1,過渡句:兩條惡龍吞吃了太陽和月亮,天地間漆黑一團.人們生活在寒冷中,分不清是白天還是黑夜,也沒有吃的糧食.這兩條惡龍真是胡作非為,可我們該怎樣降伏它們呢 大家自己讀一讀課文的第3小節.

(1,水性特別好;2,只有拿到阿里山裡的金斧頭和金剪刀.)

3,為了降伏惡龍,拯救日,月,人們聚集在一起商量辦法.商量的結果是怎樣的呢

師:你來讀一下這句句子.(怎麼才能找到······金斧頭和金剪刀呢 )

師:人們商量了半天呀,可一個辦法也沒有想出來呀!此時此刻,人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焦急,著急,傷心)

②老師覺得他有一個地方讀得很好,誰知道 好在哪兒 /那你也來~~地讀讀.

③你讀得真有感情,老師都不禁為商量辦法的人們著急了.

就在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這時候有人站出來了.(指名讀句:就在人們······挺身而出······)

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了.他們究竟是怎樣降伏惡龍的呢 大家默讀課文的第4小節.

師:大尖哥和水社姐要降伏惡龍,先要去阿里山拿到金斧頭和金剪刀.

[出示:大尖哥和水社姐······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金剪刀.]

師:是啊,金斧頭和金剪刀來之不易啊,他們路上非常艱難啊!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 (指名讀)

師:他們吃盡了千辛萬苦,相信他們也很累了,但是他們休息了嗎 為什麼

過渡句:他們一路走來,歷盡了千辛萬苦,可他們卻不畏艱難,繼續前行.

師:他們為了世界能重見光明,能為老百姓除害,完全顧不上自己了.

最終,大尖哥和水社姐降伏了惡龍,救出了太陽和月亮,人們重又見到了光明.(板書)

師:你能試著把大尖哥和水社姐不畏艱難的勇敢壯舉複述出來嗎 [出示填空]

1,太陽和月亮又掛回了天空,可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餓,便用 ,他們吃下龍肉後,身子就 .轉眼間,大尖哥和水社姐就化作了

2,惡龍被降伏了,太陽和月亮又掛回了天空,此時人間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師:太陽的光芒又照射了人間,植物,農作物茁壯地成長,老百姓也能夠安居樂業了.過上了安定日子的人們會對大尖哥和水社姐說些什麼呢

3,為了老百姓能過上安定的日子,他們不畏艱難險阻,為民除害.他們真不愧是為民造福的英雄啊!

?日月潭的傳說》講述的是關於我國臺灣省最大的湖泊——日月潭的一個動人的傳說,是民間故事. 從第一課時,我提問學生了解哪些民間故事,學生紛紛舉手,急著談到精衛填海,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就可以看出來,學生對民間故事的興趣很濃.所以在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中,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學生對民間故事的趕興趣程度,我採取了引導學生合理想象的方式,解讀課文.

第二自然段中說到,兩條惡龍吞吃了太陽和月亮,天地間漆黑一團.我提問:"惡龍吞吃了太陽和月亮,此時人間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引導學生想象,失去了太陽和月亮,人間漆黑一團,人們生活極其不方便;沒有了太陽和月亮,植物,農作物無法生長,人們要忍受飢餓和寒冷等,認識到失去日,月的不便,產生與人們相同的感受.同樣地引導學生想象,在這份設計中,還運用了些,這就算是這節課處理得當的地方吧!

當然,這節課也有些不足的地方.上完課後,張老師的一句話立刻點醒了我.在教學第四自然段的"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心萬苦,終於從阿里山的山洞裡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時,我先引導學生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一路上吃了什麼苦,然後邊總結邊反覆地反問:"他們能停下來嗎 "(不能,為了百姓,他們不能停!)而張老師建議我,在教師邊總結的同時,邊引導學生反覆讀這句話.教學這句話時,我想要達到的目的也是這樣,但張教導的方法效果更勝一籌.教學無定法,但法與法間也有相通之處.

還有"回到潭邊,他倆又冒著生命危險,縱身潛入湖底,與兩條惡龍激戰了三天三夜."在談到讀完這句話的感受時,學生只說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與惡龍激戰的時間很長,其實這兒我也可以充分運用想象的工具,使他們加深對"激戰"一詞的理解.

"學無止盡",雖然說我現在上課有進步了,但還應"更上一層樓"吧!例如,張老師建議我多看特教的教學實錄,丁老師認為語文的教學應該再拓展開去等.在學習中進步,在進步中學習!

第3篇

1 ,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正確書寫部分常用詞語.

2 , 體會在句中補充相關內容可以將句子的意思表述得更加清楚.

3 ,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敬重為民除害的英雄思想感情.

談話匯入:同學們都非常喜歡旅遊,喜歡觀賞美麗的景色,(學生說一說)同學們有的爬過萬里長城,有的爬過泰山,可是,風光秀麗的日月潭你去過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日月潭的傳說》.(螢幕出示景色)

1 , 板書:傳說.講解:"傳說"是指民間流傳下來的關於某人某事的論述和評價.比如《魯班國小藝》,就是講木工祖師魯班到終南山學藝的故事.接著提問:這篇課文寫的是關於哪一方面的傳說呢 (板書:日月潭的)(領讀"潭", tan )

日月潭位於臺灣省中部南頭縣魚池鄉,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一小島,將湖分為兩半.周圍有水社山,大尖山等環抱,樹木蔥蘢,是中國臺灣著名的風景區,也是旅遊和療養的勝地. (欣賞日月潭的美麗風光)這麼美麗的風光是怎麼來的呢 有一個關於它的美麗動人的傳說.

1 ,初讀課文,標出遇到的生字詞;發揮小組學習的作用,互幫互學."耕種"的"種"讀四聲;"吞進去吐出來"中"吐"讀三聲;字形上要注意"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它與衣服,布匹沒有關係,'示"表示"神",一般以"示"為形旁的字都與神有關.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禮都叫"社".決,吞,獸"要引導學生進行區別.

讀了課文後,你有什麼想法 你認為大尖和水社是什麼樣的人

3 ,大螢幕出示課件,讓學生邊看課文邊看圖,瞭解大尖哥和水社姐除掉惡龍解救日月的過程,並嘗試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1 ,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層次,課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大致分為三個層次:

(理解太陽和月亮對人們多麼重要,大尖和水社是為了千千萬萬的人去做這件事的,他們的心的是多麼的善良,多麼的為人著想.)

( 3 )找回太陽和月亮後大尖和水社怎樣了 (出示課件中的最後的圖畫及文字,讓學生體會他們有家不會,堅決守護日月潭的決心和獻身的精神

大尖和水社夫妻倆在太陽,月亮照耀下過者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有一天,太陽和月亮突然不見了,他們很難過,決心找回太陽和月亮.(不見後天地間的景象,結合"讀一讀".注意加點的詞語,重點指導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出示圖畫 13 ,讓學生邊讀邊想象兩條龍玩的起興的樣子,注意"千千萬萬的人沒有太陽,日子是過不下去的".讓學生知道大尖和水社是為了千千萬萬的人去尋找太陽和月亮的 .

先讓學生自己朗讀,想象夫妻兩人與惡龍鬥爭的激烈場面,然後出示圖 17 ,幫助學生理解,並讓學生找出描寫精彩的句子.

學生自己讀,說出山名,潭名的由來.北面為日潭,南面為月潭,因為輪廓近似太陽和月亮 而得名.

第4篇

1、學會本課詞語,理解組成的詞語,正確書寫部分常用詞語。

2、體會在句中補充相關內容可以將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清楚。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敬重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敬重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指的是民間流傳下來的關於某人某事的論述和評價。)

日月潭位於臺灣省中部的南投縣魚池鄉,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個小島叫珠仔島,將湖分為兩半。北面為日潭,南面為月潭,因為輪廓近似月亮和太陽而得名。周圍有大尖山和水社山等環抱,樹木蔥蘢,是臺灣省著名的旅遊和療養的勝地。

三、(6)寫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的名字的由來。

d) 學生再讀課文,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覺得重要的地方作上記號。

b) 讀了這一節,你知道了些什麼?是從哪一句中知道的?

1、體會在句中補充相關內容可以將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清楚。

2、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敬重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我們知道,日月潭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到底是什麼傳說呢?請同學們看下面的課文。

(將大尖哥和水社姐降服惡龍,救出太陽和月亮,讓人民重新見到了光明。他們自己卻化作了青山。)

(起因是惡龍把太陽和月亮吃了,第二小節描寫了著一個內容。)

①為了降伏惡龍,拯救日月,人們想出了哪些辦法?這些辦法行不行?為什麼?你是怎麼體會的?

②在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麼做的?

5、默讀思考:這一節講了什麼?按地點不同可分哪兩層?每層的內容是什麼?

說說他們是怎樣和惡龍決戰的?(體會冒著生命危險,縱身、激戰三天三夜等詞語。)

b、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於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

3、學了這篇課文,你們覺得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個怎樣的人?

第5篇

讓板書也充滿人文色彩——《日月潭的傳說》教學反思

?日月潭的傳說》一課,故事情節非常吸引人,描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為了解救被惡龍吞吃的太陽和月亮,用金斧頭和金剪刀為民除害,最後化做了兩座青山,永遠地守侯在潭的兩邊。

故事悽美動人,情節並不複雜,在上這節課時,我便把學習的主動權放給學生,引導學生以小標題的形式來自主學習課文的各段內容,並且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去梳理課文脈絡。於是,學生們四人小組就忙活開了,待到彙報時,各組爭相發言,百花齊放。

★有的標題是:想法擒惡龍-惡龍躲潭底-挺身殺惡龍-惡龍被降伏

我的點評:孩子們頗有創意,會以小小標題的形式,根據課文故事的發展順序去編寫文章結構,真不錯!

★有的標題是:起因-惡龍吞日月 經過-英雄降惡龍 結果-惡龍被制服

我的點評:故事的前因、經過、結果一目瞭然,佩服孩子們的清晰思路。

孩子們的發言還有很多很多,有的是以抓住任務的動作來編寫,有的是以人物的行為並結合品質來批註,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我被他們的熱情所感染著,於是靈機一動,把自己按部就班的板書改動一下,結合孩子們的意見,於是就變成了:

惡龍吞日月,天地黑一片。聚眾想辦法,英雄挺身做貢獻。惡龍被降伏,英雄變青山,長留日月潭。披荊斬棘過難關,精神駐心間。美名代代傳!

孩子們看著我寫的朗朗上口的板書,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有個學生挺認真地站起來說:“麥老師,我覺得‘英雄變青山’的‘變’沒有‘化’字用得好,‘化’字非常恰當地體現出英雄的高大形象。”哇!真不可小看這些聰明可愛的孩子們,於是我立即虛心接受意見,把“變”改成“化”字。這也可謂是“推敲推敲”吧!看著這樣的板書,孩子們大聲自豪地朗讀起來。最後,他們還不忘誇我一句:“老師,讀了這個新穎的板書,我很快記住了課文的內容。真好!”

是的,我也覺得真好,板書是文章的眼睛,同樣也可以充滿人文的色彩……

第6篇

語文姓語,語文課應該充滿語文的味道。教學《日月潭的傳說》一文,我就是本著這種教學思想,力圖體現自己對語文的認識。讓學生充分地讀起來。語文課的語文味首先體現在讓學生充分地讀起來。我們首先要需要思考的是讀哪些。讀哪些?是不是每篇課文都要進行全文性的朗讀訓練?是不是每篇課文的每個段落都值得花大力氣進行朗讀訓練。我以為不是的,教師的主導地位就在於準備把握和挖掘值得進行朗讀訓練的段落,引導學生深度感悟、朗讀,培養其語感。譬如《日月潭的傳說》,真正值得去品讀的段落是課文的三四小節,這樣,就避免了平均用力,刪繁就簡,訓練就得到了有效保證和落實。

在全面推進實施新課程的今天,我們不僅要注重向學生傳授文化基礎知識,更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進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那麼,教師就要在教學中多給學生想象的空間,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想象中理解,在想象中創造。《日月潭的傳說》是一篇描寫日月潭名字來歷的傳說故事。這篇傳說故事很生動,學生也很感興趣,所以課文中幾個地方只用輕輕幾筆帶過了的許多情節,學生讀了以後往往會有文雖盡而意未窮的感覺,這就給學生充分聯想、想象、思維的餘地。例如第八自然段:當大興與水社跑到潭邊,看見兩條惡龍正在潭邊游來游去,把太陽和月亮吐出吞進時,就可以引導學生聯想:當大興與水社看到兩條惡龍這樣放肆在玩太陽和月亮時,他們心理會怎麼想?學生開始七嘴八舌地發表自己的見解:生a:你們這倆個畜生,只顧自己快樂,不顧黎民百姓的痛苦,我要殺了你們。生b:該死的惡龍,看我怎麼收拾你們。生c:很會找樂子嘛,讓我的金斧頭和金剪刀陪你們樂吧。生d:大興和水社看到兩條惡龍會有點害怕,但當他們想到百姓和萬物都在受苦,就又勇敢起來,就掄起金斧頭和金剪刀。……又如第三自然段也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大尖和水社歷盡了什麼千辛萬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