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三年級語文教學總結5篇 "探究三年級語文教學經驗:策略與實踐"

三年級是國小教育的重要階段,也是語文教育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拓展和提高。本文將對三年級語文教學進行總結和回顧,以期為語文教育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鑑和參考。

三年級語文教學總結5篇

第1篇

六月是一個美麗多情的季節, 在這個充滿著色彩的季節裡,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也隨之結束,這一學期以來,我們在教研員和語文組長的帶領下,認真的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語文第六冊“習慣篇”中強調,“培養自主預習複習、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並指出“良好的習慣不僅有利於學生當前的學習,而且有助於他們今後全面素質的提高。”針對國小三年級學生認知力較弱、學習能力不足、自控能力欠缺的階段性年齡特點,以及愛思考、好表現、有較靈活的思維和較強烈的求知慾等心理特徵,依據教材及教學方法的要求,我在課題實施的過程中本著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照顧個體差異、促進全面發展的原則,在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提出了由淺入深的預習要求。作為國小三年級學生,由於書面作業的要求及教材版本的設定上都有所變化,因此在指導學生預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依據學生心理特點、學習能力的漸次提升而使得預習要求也要循序漸進,不可求“全”求“深”,而要注意相應的層次性。

閱讀教學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教學生學會讀書。我們要想方設法引導和幫助學生實實在在地讀好課文,讓學生在自己讀懂課文的過程中,去理解內容,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發展語言,從而不斷提高語文水平。在課堂教學中,我都會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書,指導全班學生都能把課文讀正確、讀連貫,有時還要有感情地讀。儘可能做到“披文人情”,要讓學生的情感活動伴隨讀書的全過程,關心課文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真正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中,不僅引導學生認真領悟那些優美的精闢佳句,還引導學生研讀那些具體、準確、樸實無華的句子,使學生懂得寫文章要表達真情實感,用詞造句要做到準確得當。有些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為了生動,往往堆砌許多華麗詞藻,結果空洞無物,很不真實,不僅不能感動人,反而令人生厭。通過閱讀使學生懂得一篇文章能否感人,不在於用華麗的詞語或說些慷慨激昂的話,恰恰相反,文章之所以感人,除了內容真實外,還在於表達的準確。

課文中有很多段落是非常富有特點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引領學生充分體會,為我所用。通過閱讀,還能夠引導學生抓住作者的思路,學會佈局謀篇。葉聖陶老先生曾提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按一定的思路組織起來的。無論是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的文章在佈局上都有一定的思路,重要的是把文章的思路變為教學的思路,然後通過教學活動變成學生的思路。

一學期下來,我與學生們的感情日漸濃厚,學生的語文積極性也日漸提高。期末考試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同仁學習!

三年級語文教學總結5篇

第2篇

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又要結束了。本學期我擔任聾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班級學生成績有好有壞,聰明的學生學習很輕鬆且成績好,班級學風優良,有正氣。但也有些學生成績偏差,作風懶散。現將一學期以來的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我始終按照語文學科管理制度嚴格管理學生,注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中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切實做好一切教學常規工作,尤其是在備、講、批、輔、考等方面,兢兢業業,從不敷衍了事,並堅持做好培優扶差工作,在常規檢查時都得到肯定。

1、做好備課工作。在教學中,始終堅持預先備好課,課前再重新複習一遍教案的做法。能圍繞本課時教學目標、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複雜的內容進行變換,取其精華,有取有舍;環節齊,有後記。

2、上好每一節課。課堂教學能做到:教學目標明確,能認真鑽研教材,瞭解學生,研究教法,突破重難點,善於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熱情,能有序地開展教學活動,體現分層教學,各類學生主動地發展。嚴把課堂教學質量關。

3、作業佈置做到合理,習題精練,有代表性和啟發性,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重複死板的作業不做。能及時批改作業,字跡工整,並做好成績登記。

4、抓好培優扶差工作。我認識到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培優扶差工作至關重要,只有把優生培養好了,優秀率才能升高,班級才有榜樣;也只有把差生的轉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併為營造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掃清障礙,利於班級良好學風的形成。因此,我堅持做到有計劃、有效果、有記錄、有輔導、有鼓勵、努力提高合格率和優秀率。

5、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學生達到了開學初制定的學習目標,掌握了以下知識:

⑴認識450個字,會寫35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瞭解意思。要求會寫的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成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2)鞏固了部首和音序查字法,學生有了獨立識字的能力。

⑶大部分學生喜歡上了閱讀,對閱讀有興趣,能讀通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段落。

⑷認識了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學會了使用句號、問號和歎號。

⑸通過這學期裡口語交際訓練,學生有了願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

1、學生髮展不平衡,學法指導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教學成績仍然欠突出,還需提高;

2、教學以傳統方法為主缺少創新意識,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不夠成功。培優扶差工作做得不夠紮實,培優目標不明確;

3、繼續更新觀念,努力實踐主體教學;積極運用多媒體電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繼續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總之,經過一個學期的不懈努力,本班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今後我一定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

第3篇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覺這一學期已接近尾聲,身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感觸頗多,我越來越感覺到書上僅有的知識遠遠滿足不了學生那一雙雙飢渴的眼睛,滿足不了他們如飢似渴的求知慾,現將本學期的語文教學總結如下:

一、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①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資訊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想方設法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昇華認識。學起于思,思源於疑。

疑是思維的火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自主合作探究使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思維更加開闊。同時,我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讓學生當學習的主人,激發其學習興趣,調動其探究的積極性。俗話說“泉有泉眼,文有文眼”,於是我緊扣這篇課文的文眼,引導學生細讀品味,最大限度的串起愛的主線。“題目是文章的視窗。”透過這扇窗,我們可以揣摩到作者將要寫的內容。因此,匯入新課之後,我便讓學生就題質疑,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不假思索就提出了以下四個問題:

緊接著,我讓學生自讀課文,解決以上幾個問題。在彙報、交流之後學生便弄明白了文章所寫的主要內容。當然,此時學生對文章的把握還是淺層次的,為挖掘其深層次的東西,對學生進行人文薰陶,我讓學生再度細讀質疑,品味意味深長的句子。經過一番點撥、討論、交流,學生終於明白家庭之愛等於父母之愛加上孩子之愛,子女應當回報父母,給予父母關愛。只要每個人擁有愛心,整個世界就充滿了愛,充滿了溫暖。至此,愛的主旋律在課堂上奏響,愛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總之,本學期我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能力去努力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通過這一學期的工作,我班的孩子們,在思維方式上,在學習能力上,在學習成績上,孩子們都有或多或少的進步。而且孩子也更懂事更可愛了……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注意汲取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儘量做到最好,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

第4篇

這一學期在緊張匆忙中結束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從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反覆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有助於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啟發思維,訓練方法為主的自讀課文閱讀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造--創新為核心的語文活動課等,三年級語文教學總結。

應試教學課堂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儲存繼承前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和體驗,但忽視了學生創新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如何啟用所需的先前經驗,萌動求知慾望呢?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啟用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資訊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於激發興趣、啟用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始終採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

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小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間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活躍的思維,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並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

應試教學課堂總是教師比比劃劃,總是在如何把知識線條明晰化上動心思,在學習中學生不能親自體驗到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樂趣,其接受知識的過程間接而單一。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藉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資訊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路正好為我們擴充套件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為實現提高學生資訊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的平臺。

教學中,一改過去課堂上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調動學生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擴充套件創造性思維。

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教師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

"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教育的意旨並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育。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侷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可見,方法的確比知識更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那麼,學生對於傳授的方法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對學生而言,則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覆的訓練過程。

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板塊,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夯實基礎--硬筆書法每日一頁,字詞聽寫"迴圈放映";擴大積累--課外閱讀每日一段,讀書筆記(摘記)天天都寫;訓練能力--閱讀理解,從總體方法到解題技巧,系統指導,反覆錘鍊;作文訓練--循序漸進,小作文依課文內容隨堂布置,借"題"發揮,大作文緊扣課標和會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創新,鼓勵放飛思想,大膽發揮…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紮實、系統,有序、有恆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第5篇

在“資訊科技支援下的國小語文提前讀寫”實驗課題的引領下,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成長的幸福,在表達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本學期,從以下幾方面做了探索和努力:

結合實驗教材《水的語言》主題單元,向學生推薦了一組與水有關的文章:《水弟弟》、《水的自言自語》、《到宇宙去找水》、《泉水》、《假如水會說話》,從不同的角度介紹有關水的知識,延伸了課文的學習。

在整本書閱讀方面,本學期我們共讀了《時代廣場的蟋蟀》、《鼴鼠的月亮河》、《親愛的漢修先生》三本書,推薦學生自讀《塔克的郊外》、《愛的教育》等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實踐中,我逐漸摸索出整本書閱讀的一套系統的指導方略,對不同階段的閱讀有不同的教學策略:導讀課---激發閱讀期待;推進課---推進閱讀程序;交流課---深入故事情節;延伸課---拓寬閱讀空間;展示課---與人物面對面。本學期,籌劃了《時代廣場的蟋蟀》的課本劇表演,因時間倉促,沒有細緻排練,下學期決定把課本劇引進課堂,與整本書閱讀呼應。

葉聖陶老先生講:生活即語文。生活的舞臺有多大,語文學習的空間就有多麼寬廣。及時捕捉到生活中的片段點燃學生寫作的熱情,是我指導孩子們寫作的第一招。結合綜合實踐活動安排學生到高新區消防大隊參觀,孩子們寫下了一篇篇生動的參觀記;今年三月十一日,日本發生里氏8.0級大地震,我和孩子們留下了飽含國際友情的《祈福日本》;觀看了反映大地震中人間真情的《心動奇蹟》,我們寫下了感人至深的觀影感;辮子姐姐鬱雨君到我校與學生互動交流,我們及時記錄下《與兒童文學作家面對面》;四月底,組織班級學生到朱家裕參觀,到章丘採摘草莓,孩子們留下了一篇篇《春天裡踏春忙》……因為是親身經歷,所以孩子們的習作充滿真情實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思考,記錄下童年的美麗回憶。

本學期,在“以讀引讀、以讀引寫”方面,也有新的突破。學習完魯教版教材《玩出了名堂》,學生寫出了最讓自己難忘的《遊戲中的樂趣》,學習了實驗教材《奇妙的聯絡》一組文章,孩子們暢想出自己的“多米諾骨牌”故事。在學習了《搭石》一課,孩子們也寫出了自己眼中平凡的美---粉筆的無私奉獻、鏡子的黑白分明、蠟燭的美麗心靈……

結合魯教版以主題編排教材的特點,我們在手寫習作方面也有新的進展:美麗的風景、喜歡的動物、觀察日記、遊記、創編童話故事、想象作文等,孩子們逐漸養成了電腦打寫和手寫同步發展的習慣,完成了由低年級段的單純打寫到中年級手寫習作的過渡。

本學期,我校五個課題班分別參加了“編個故事給你聽”、“續編故事”、“創編童話”、“故事接龍”、“命題習作”五個話題的現場作文比賽,均獲得了優異的成績。三年級作品評出一等獎九名,我班有三名同學位列其中,他們是:王懷洋、馮子洋、趙叢鑫,其中王懷洋同學是一等獎第一名。在“第二屆‘陶行知杯’作文大賽”中,我們班學生成績斐然,有一名同學獲得特等獎,四名同學獲得一等獎,十名同學獲得二等獎。寒假“讀一本好書,寫一篇讀後感”活動中,我校被評為推進閱讀“優秀組織獎”。

參加比賽,歷練了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創作能力。最重要的是讓每一個孩子品味到寫作的樂趣。

本學期,我先後到德州躍華實驗學校、張店潘南國小、臨淄大武學校、寧夏固原參觀學習,與當地老師共享教育智慧。無論是德州的“晨誦、午讀、暮省”,還是寧夏的“技術啟迪智慧”,帶給我的不僅是新的資訊,還有嶄新的理念和思維,更是堅持改革的決心和勇氣。

深圳南山張鵬校長到我校調研工作,對我校的課題實驗給予高度評價,並指出新的研究方向,尤其是主題單元和整本書閱讀課程化的問題,帶給我許多全新的思路。結合課堂觀察用表的使用,觀摩了王崧舟、孟強兩位老師的課,對於如何引導學生學好語文,把語文課上出語文味,我有了自己的思考:研究教材,把握語言,積澱語感,培養閱讀,點燃表達。做語文教師該做的事。

本學期,語文課調整為每週七課時,兩套教材、十八週教學時間,時間緊,任務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成為我對教學的持續思考。深入研讀教材,確定教學重難點,對內容多次解讀,查閱大量資料,精心製作課件,就為一個目的---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

教材的每一組內容都一個主題貫穿,緊扣主題組織教學,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而每一篇文章又是相對獨立的,所以在上課時,要把握學生與文字之間的最佳切入點,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比如,在學習了《頤和園》一課,讓孩子們學會“移步換景”的表達方法,指導他們學習寫遊記;學習《白鵝》、《白公鵝》,重在體味作家的語言----表面看是批評、責備,實際上是喜愛、讚美的反語表達;學習“神話、傳說、寓言”一組文章,重在體會故事豐富的想象力及蘊含的道理,對語言的體味是次要的,重在激發表達……語文課堂要提速,教師就要懂得取捨,有所側重。

對於每天的晨誦、午寫,我堅持做到提前到位,指導細緻,嚴格要求。對學生的每一次作業,我力求做到按時批閱,及時反饋。

總之,一學期忙碌而充實,緊張而有序,我相信: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教學之餘,我注意及時和孩子們溝通,瞭解他們的心聲。有時開開玩笑,讓他們感受老師的童趣。我和孩子們之間形成了默契,感受著語文學習的樂趣,我們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