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機械運動》教案3篇 《齒輪轉動》——機械運動教案

本文主題為《機械運動》教案。機械運動作為物理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教學中起到關鍵作用。本教案旨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機械運動的基本概念、運動規律和力學原理,並通過實驗和練習,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實踐能力。閱讀本文,將幫助教師更好地設計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果。

《機械運動》教案3篇 《齒輪轉動》——機械運動教案

第1篇

1.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長度和時間的方法;

1.通過學習簡單的測量知識,體會測量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性,養成細緻、嚴謹的學習習慣;

2.認識測量長度和時間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養成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教師用:習題及圖形(事先寫或畫在後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鋼捲尺(量程0~2m,分度值1mm)、遊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石英鐘、電子手錶、j1202機械停表(精確度)、j1202電子停表(精確度)等.

學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鉛筆、金屬塊、j1202機械停表(精確度)、j1202電子停表(精確度)等.

?過渡語】靠我們的感覺器官去判斷,很難精確,而且有時會出錯.所以,要作出準確的判斷,得到精確的資料,必須用測量儀器來測量.

?設疑引題】尺、 秤、 鐘錶、 溫度計等是我們熟悉的測量工具或儀器.它們都有刻度,測量時需要正確使用它們,正確記錄測量結果. 那麼如何進行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感覺不可靠,測量有必要,從而引出課題.)

1.學生相互談談自己的感覺,並請2~3名同學回答感覺的結果.

3.認識到感覺不可靠,要想獲得準確結果,應該進行測量.

(2)實驗: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過渡】測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須首先規定它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

1.在國小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是怎樣的?

2.現在又知道長度有哪些新的單位?它們同米的換算關係是怎樣的?

?溫馨提示】要注意換算格式,正確的格式是數字不變,把相應的單位作等量代換,示範如下:

(設計意圖:對一些物體的長度,形成感性認識,並能準確進行單位之間換算)

?過渡】為了準確測量長度,人們設計製造了各種測量工具,你都知道哪些常用的測量工具?

2.帶著問題閱讀,並交流歸納:長度的單位有米(m)、千米(km)、分米(dm)、釐米(cm)、毫米(mm)、微米(μm)、奈米(nm).換算關係:1km=103m 1dm=10-1m 1cm=10-2m

?指出】今天我們重點學習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提出問題】觀察下圖刻度尺(或學生常用的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問題:

?強調重點】1.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如果磨損,要從一個清晰的整數刻度線量起.

3.分度值是相鄰兩格間的距離,反映了刻度尺的精確程度.

(設計意圖:使用任何測量工具時,首先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鍛鍊學生觀察能力.)

p11-p12回答:刻度尺、捲尺、三角尺、遊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等.

在圖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線在左端(離最左端邊緣有一小段距離),沒有磨損,它的量程為0~8cm,它的分度值是1mm.

?引導實驗】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測量鉛筆的長度、物理課本的長和寬等,暴露出現的問題,教師及時糾正,引導學生能正確使用刻度尺.

?歸納總結】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個字加以概括,即“選、放、讀、記”.

各組按要求測量,體會測量的過程和方法,並總結出測量步驟和注意事項:

(1)選:在實際的測量中,首先估測被測物體的長度不能超過刻度尺的量程.其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需要達到的精確程度,選擇合適的分度值.

(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應放正,零刻度線對齊被測物體的一端,有刻度線的一邊要緊貼被測物體且與被測物體保持平行(如圖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圖乙所示).

(3)讀:即讀數,視線要正對刻度線(如圖丙所示);要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數值,圖中鉛筆長度為,其中69mm是準確值,是估計值.

(設計意圖:通過親身測量長度,感受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1.如圖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同一木塊的邊長,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確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確.用a尺測量出的物體長度是 .

(4)記:指記錄,記錄測量結果應包括數字和單位.丁圖中木塊長度為

小組內討論交流,得出答案:(有的同學可能會讀成,也有的同學可能會讀成cm.)

講解並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深化認識,歸納總結出答案:cm

討論交流:刻度尺a分度值是1mm,刻度尺b分度值是,因此刻度尺a精確些.刻度尺b有刻度的一側沒有靠近被測木塊,使用方法錯誤.被測木塊的末端恰好落在短刻度線上,此時長度準確值為,估讀值為,所以木塊長為

1. 為了測出細銅絲的直徑,某同學把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32圈,如圖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測得這32圈的總寬度為cm,可算出細銅絲的直徑約為mm.

2. 給你如圖所示的一段曲線,你能想辦法測出這段曲線的長度嗎?

?過渡】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經常進行長度的測量外,也經常需要對時間進行測量.

1.你知道的時間單位有哪些?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關係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瞭解時間測量工具的發展歷程。)

思考交流: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是1mm,所以其準確值是;估計值是0. 00cm;細銅絲的總長度為是:+

討論交流:先找一段柔軟的棉線,讓棉線沿著曲線的形狀附著在曲線上,在曲線兩端處的棉線上做記號.然後將棉線取下,伸直.最後用刻度尺測出棉線上兩個記號間的長度,就是曲線的長度.

1.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常用單位有時(h)、分(min)。

2.測量時間的工具有:石英鐘、電子錶、機械停表、電子停表等

?引導實驗】組織學生按課本步驟進行分組實驗,對暴露出現的問題,教師及時糾正.

小組內同學相互幫助,在“知識加油站”的基礎上,熟悉按鈕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練習使秒錶啟動、停止和回零,並正確進行讀數.

機械停表的大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1s,每大格又均勻分成10個小格,所以每一小格是.小圈1整圈是15min,每一小格是小圈指標指示時間超過,大圈指標指示是,因此讀數是.

?問題過渡】在剛才測量長度和時間的過程中,我們測量的結果一定等於物體的真實值嗎?如果不等,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有五位同學,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個物體的長度,他們測量的結果分別是:①㎜;②㎜;③㎜;④5㎜;

?強調】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時,平均值小數點後保留與原題中相同的位數。

(設計意圖:利用反饋練習鞏固減小誤差的方法以及對錯誤測量結果的判斷) 學生閱讀思考課本p14“誤差”,交流討論並回答問題:

1.由於受所用的儀器和測量者的不同,所以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必然存在差別,這個差別叫做誤差,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2. 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3.錯誤與誤差不同:錯誤是指不按實驗、操作的有關規定的做法.所以只要嚴格按要求去做,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思考交流:題中所用刻度尺最小分度為mm,第④四個讀數187. 65㎜錯誤.其它四個讀數分別為:①㎜;②㎜;③㎜;⑤㎜,它們的平均數為5mm,在這裡只平均值有效數字個數應該與測量值有效數字個數相同,則物體的長度應為mm,綜上所述,應選d.

回顧本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學生討論發言,梳理本節知識要點,見附件1.

四、課堂檢測 老師巡視、講評. 完成檢測題,見附件2.

2、停表的使用:一啟動;二按停;三讀數;四歸零。

《機械運動》教案3篇 《齒輪轉動》——機械運動教案 第2張

第2篇

1、知道什麼是機械運動,什麼是參考系,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理解質點的概念,知道質點是用來代替實際物體的有質量的點,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物件看作質點要根據研究的問題決定。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向量,能夠區別位移和路程。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學會使用打點計時器,並會通過分析紙帶上的資料得出相應的結論。

本節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機械運動,參考系,質點,時刻和時間間隔,位移和路程,重點是質點和位移的概念,難點是位移概念。教材在本章開始處列舉了大量的例項,給出機械運動的概念,在本節一開始,也是通過生動的例項,給出參考系的概念,接著從研究物件的角度,學習質點的概念,滲透理想化思維方法;再進一步學習時刻與時間,位移和路程等概念。每一小節重點突出,又相互關聯,例項鮮明,配圖恰當,便於學生的接受,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本節教材的特點是概念較多,很多知識國中時學過,並且這些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建議讓同學自學討論的方法進行,可讓同學提前預習或課上給出時間看書,教師提出一些問題,或讓同學看書後提出問題,展開討論,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並結合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和鞏固。

2、描述物體是否運動,先要選定什麼?看什麼量是否在改變?什麼叫參考系?為什麼說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3、同一運動,如果選取的參考系不同,運動情況一般不同,請舉例說明。

4、選擇參考系的原則是什麼?(雖然參考系可以任意選取,但實際上總是本著觀測方便和使運動的描述儘可能簡單的原則選取)

(二)展示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穿插在討論問題之間進行)

1、投擲手榴彈時怎樣測量投擲距離?把教室的椅子從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樣測量椅子移動的距高?汽車繞操場一週怎樣測量它經過的距離?以上幾種情況用不用考慮這些物體的形狀和大小?

3、小物體一定能看成質點嗎?大物體一定不能看成質點嗎?請舉例說明?

4、什麼叫軌跡?什麼叫直線運動?什麼叫曲線運動?

1、對於什麼樣的物體才可以看成質點的問題,關鍵在於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在我們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各部分運動的差異等,如果對我們研究的問題影響不大,就可以把該物體看成一個質點。

2、學習質點概念時,要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一種科學抽象的方法,我們抓住問題中物體的主要特徵,簡化對物體的`研究,把物體看成一個點,這是實際物體的一種理想化模型,是實際物體的一種近似。

1、“上午8時開始上課”,到“8時45分下課”,這裡“8時”和“8時45分”的含義各是什麼?“每一節課45分”的含義又是什麼?

2、“現在是北京時間8點整”中“8點”的含義是什麼?

1、請你手託一石子水平勻速前進,突然釋放石子,觀察石子的 **/ 運動情況?再請站在路邊的人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二者觀察到的運動軌跡一樣嗎?請解釋原因。

2、找一份《旅客列車時刻表》分析一下趟列車全程執行的總時間?各站點的停留時間?相鄰兩站間的執行時間?

第3篇

1、知道什麼是機械能,知道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2.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內容;

3、在具體問題中,能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恆,並能列出機械能守恆的方程式; 4.理解能量守恆定律,能列舉、分析生活中能量轉化和守恆的例子。

1、初步學會從能量轉化和守恆的觀點解釋現象、分析問題;

2、通過用紙帶與打點計時器來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體驗驗證過程和物理學的研究方法。

1、通過能量守恆的教學,使學生樹立科學觀點,理解和運用自然規律,並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實驗驗證,體會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習的興趣;通過親身實踐,樹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科學觀。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 15.測量下落高度時,某同學認為都必須從起始點算起,不能弄錯。他的看法正確嗎?為了減小測量 h值的相對誤差,選取的各個計數點要離起始點適當遠些好,還是近些好?

學生活動:思考老師的問題,討論、交流,選出代表發表見解。1.因為打點計時器每隔 s打點一次,在最初的 s內物體下落距離應為 m,所以應從幾條紙帶中選擇第

一、二兩點間距離接近2 mm的紙帶進行測量;二是在紙帶上所選的點就是連續相鄰的點,每相鄰兩點時間間隔t= 因為不需要知道物體在某點動能和勢能的具體數值,所以不必測量物體的質量 m,而只需驗證12vn?ghn就行了。23.打點計時器要豎直架穩,使其兩限位孔在同一豎直平面內,以儘量減少重物帶著紙帶下落時所受到的阻力作用。4.必須先接通電源,讓打點計時器正常工作後才能鬆開紙帶讓重物下落。5.這個同學的看法是正確的。為了減小測量 h值的相對誤差,選取的各個計數點要離起始點適當遠些好。教師活動:聽取學生彙報,點評,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學生活動:學生進行分組實驗。資料處理:

明確本實驗中要解決的問題即研究動能與重力勢能的轉化與守恆。

在右圖中,質量為m的物體從o點自由下落,以地面作零勢能面,下落過程中任意兩點a和b的機械能分別為:

ea?1122mva?mgha, eb?mvb?mghb 22如果忽略空氣阻力,物體下落過程中如果動能的改變數等於勢能的改變數,於是有

22ea=eb,即該式左邊表示物體由a到b過程中動能的增加,右邊表示物體由a到b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減少。如果實驗證明等式成立,說明物體重力勢能的減少等於動能的增加。為了方便,可以直接從開始下落的o點至任意一點(上圖中a點)來進行研究,這時應有:

12mva?mhg.式中2h是物體從o點下落至a點的高度,va是物體在a點的瞬時速度。1.如何求出a點的瞬時速度va?

根據做勻加速運動的物體在某一段時間t內的平均速度等於該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可求出a點的瞬時速度va.

右圖是豎直紙帶由下而上實際打點後的情況。從o點開始依次取點

2、s3??分別為0~2點,1~3點,2~4點??各段間的距離。根據公式v?s,t=2× s(紙帶上任意兩個相鄰的t點間所表示的時間都是 s),可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這些平均速度就等於

- 3不僅重力勢能和動能可以相互轉化,彈性勢能和動能也可以相互轉化。放開被壓縮的彈簧,可以把跟它接觸的小球彈出去,這時彈簧的彈力做功,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小球的動能。在彈性勢能和動能的相互轉化中,如果只有彈力做功,動能和彈性勢能之和保持不變,即機械能守恆。【方法引導】

解決某些力學問題,從能量的觀點來分析,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求解,往往比較方便。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解決力學問題,要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在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中,如果只有重力做功,就可以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求解。【例題剖析】

) a.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機械能一定守恆 b.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機械能可能守恆 c.合外力對物體做功為零時,機械能一定守恆 d.只有重力對物體做功,物體機械能一定守恆 解析:

a.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除了重力做功外,可能還有其他力做功,如降落傘在空中勻速下降時,除了重力做功外,空氣阻力也對降落傘做功,所以機械能不守恆,不選。b.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可能只受重力且只有重力做功,如自由落體運動,物體機械能守恆,應選。c.如降落傘在空中勻速下降時合外力為零,合外力對物體做功為零,除重力做功外,空氣阻力也做功,所以機械能不守恆,不選。d.符合機械能守恆的條件,應選。可見,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確定各力做功情況是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恆的一般程式。[例2]如圖所示,斜面體置於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光滑斜面上有一物體由靜止沿斜面下滑,在物體下滑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物體的重力勢能完全轉化為物體的動能 c.物體的機械能減少

解析:由於斜面體放在光滑斜面上,當物體沿斜面下滑時,物體實際位移方向和物體所受支援力的方向不垂直,所以支援力對物體做了功(負功),物體的機械能不守恆,物體的機械能減少了,物體對斜面體的壓力對斜面體做了功(正功),斜面體的機械能增加了,斜面體的機械能也不守恆。對物體和斜面體組成的系統,斜面體和物體之間的彈力是內力,對系統做功的代數和為零,即不消耗機械能。在物體和斜面體的運動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統的機械能守恆。物體在下滑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一部分轉化為物體的動能,另一部分則轉化為斜面體的動能。所以本題選acd.

- 56斷物體的機械能是否守恆,所以應透徹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成立的條件,從而正確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解題。

有人設計了這樣一臺“永動機”:距地面一定高度架設一個水槽,水從槽底的管中流出,衝擊一個水輪機,水輪機的軸上安裝一個抽水機和一個砂輪。他指望抽水機把地面水槽裡的水抽上去,這樣迴圈不已。機器不停地轉動,就可以永久地用砂輪磨製工件做功了(右圖)

?請你分析一下,高處水槽中水的勢能共轉變成哪幾種形式的能,說明這個機器是否能夠永遠運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