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網際網路演講稿2篇 "點燃網際網路的文辭之火:打造成功演講稿的關鍵要素"

網際網路演講稿是指以網際網路為主要平臺和工具進行演講的稿件。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網際網路進行演講。網際網路演講稿的特點是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受眾廣泛。在當前資訊化時代,網際網路演講稿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傳播方式。

網際網路演講稿2篇

第1篇

早在20xx年時我就曾有過思考移動網際網路的重要意義。當時3g網路將要普及的訊息炒得很熱,可是後來牌照遲遲發不下來。我想:3g到底用來幹嘛的?如果頻寬提速,到底會對哪個產業帶來最為重大的影響?

分析網際網路主要使用者群體,大致可以分為專業工作者和普通老百姓。對於後者而言,手機會比電腦更方便,移動網際網路對於後者的意義就更為重大。我們不能因為先有了電腦,就覺得電腦好,大家有沒有想過,當初我們初學電腦時,要記住那麼多鍵盤位置,是多麼痛苦的事情。

當時我對移動網際網路還完全不理解,就通過各種渠道在市場上打聽,(雷軍說:只要想飛,豬也能飛起來)誰在做移動網際網路。那時,做移動網際網路的公司都還很小,不少公司都只有幾名員工。我找的第一家做移動網際網路的公司是3g門戶,但最終張向東選擇了idg,於是我投資了當時同樣位處行業前列的深圳樂訊。我的觀點是,不管你幹啥,你做不做移動網際網路,你做,我就投。

投了樂訊之後我逐漸理解,使用移動網際網路的主力人群包括三個:學生、軍人和打工族。因為這三類人群沒有電腦,上不了網,只要手機能上網,再難也會用。在樂訊之後,我投資了第二個移動網際網路專案——ucweb,當時我只是ucweb的使用者,是yy的李學凌向我推薦的。雖然ucweb的使用者體量還不大,只有幾萬人,但我相信在頻寬不足的情況下,ucweb這類導航類應用會顯得特別重要。

20xx年,蘋果公司釋出第一代iphone,對於移動網際網路來說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一口氣在國外買了30多臺iphone,不僅自己用,還贈送給身邊的朋友。為了體驗iphone,我們克服了各種困難。比如,第一代iphone不支援中文,我們就把所有的聯絡人都改成拼音,發簡訊也用拼音。體驗之後我的感受是:雖然iphone有許多問題,但依然是個劃時代作品,因為它已經在用一部分電腦的思維做手機。20xx年底,我開始做一個大膽的嘗試:儘量不用電腦,只用手機,甚至出差也不帶電腦。

那時我也已經基本確定了一個理念:手機會替代電腦,成為大眾最常用的計算機終端。當年的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上,我在主題發言中表達了這個觀點,講完以後有很多人罵我天真。但到了20xx年情況就不一樣了。先是孫正義也發表了類似觀點,後來ibm的pc發明人馬克·迪恩也表達了“pc時代即將結束,pc終將被手機取代”的觀點。

現在手機的重要性當然毋庸置疑了。但我還堅持另一個觀點——未來手機會是這個世界的中心。

我認為,假如你只用手機的話,就會發現所有的環節都需要重新思考、重新構造。當我開始做小米之後,對智慧手機的理解發生了一些變化。我覺得其實不是手機替代了電腦,而是手機變成了電腦。最初,我也是pc時代的軟硬體分離的思維,想能不能做一個miui系統,跑在大部分手機上,所以我們就開始做了miui,當miui成功了以後我開始思考做硬體,也就是小米手機,軟硬體結合之後,我們再把雲服務整合在miui裡。

整合在智慧手機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三星整合的包括晶片、生產製造、核心元器件,這些是產業鏈的前端,而小米是整合了產業鏈的後端,包括設計、品牌、市場、銷售、軟體、服務。整合的意義在於,降低渠道成本,增加使用者黏性。所以我們不惜做雲服務,當用戶發現存在這裡的`幾千張照片,搬走是個累活、很辛苦的話,黏性就產生了。

過去三年我所做的事情,其實就是把網際網路的基因注入手機行業,我們管這個叫網際網路手機模式,說出來挺簡單的。第一,就是通過網際網路的形式,做一個好用易用的miui系統。第二,做一款高品質、高效能的手機,然後通過網際網路的形式零售,把價格控制在同類產品一半不到的價格,來完成這個商業閉環。pc時代的思路是軟硬體分離,但智慧手機時代,你不僅僅要有能力做軟體,也要有能力做硬體,還要有能力通過網際網路、電商的方式形成營銷、市場和渠道的全閉環。

幾周前,我和一些移動網際網路圈的朋友交流這個話題,他們持有相反的看法,他們認為,十年之後,手機作為入口的重要性會下降。我並不同意這個觀點,如果放在十年這個時間段,手機肯定不會消失,而且是最核心的東西。

手機的移動網際網路比起pc網際網路其實有很多特色。第一,它實時聯網;第二,它可以感知聲音、照片和視訊。比如大家都說輸入難,你很快發現米聊具有直接語音對講機功能,後來又增加了視訊對講機,聊天比從前更方便。起初,手機輸入是個大問題,但是搖一搖方式的發明,也使得手機上的輸入變得更靈活了。

對於手機而言,最大的問題是顯示,於是我就想到做小米盒子,要把電視屏變成顯示器,這也是我做小米盒子的初衷。想象一下,以後我們的辦公室裡可能沒有白板了,我們辦公室桌上放兩個大顯示器,全是60寸的大彩電,把手機一擱,所有裝置都自動連上了。我可以通過這個螢幕播放我的ppt,當我開始講解時,既有聲音,也有視訊同步。現在有些功能實際我們已經做到了,但中間還有些環節需要理順。我相信,未來手機會是電視機的搖控器,而電視機是手機的顯示器。

移動網際網路的機會可能比大家想象得多太多了。因為它是移動的,所以跟生活越來越接近,關鍵看你做出來的東西是否適合手機使用。很多人把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理解成入口,我覺得關鍵是要解決使用者需求。如果你打車,你一等半小時,你需不需要一個打車軟體,通過網路把司機連起來;如果你需要一個訂餐,你需不需要一個應用囊括周圍所有的訂餐電話。

比如說大眾點評網,在pc時代遠沒有移動時代火。我們過去出去吃頓飯,還搞個電腦查一查,但如果你現在打不到車,再回家用電腦搞一下,這完全不靠譜吧?所以,移動網際網路帶來了大量與現實生活更接近的服務和應用。因此,我覺得移動網際網路可以銜接到每個東西里面去,當你覺得現在用手機解決問題不方便的地方都是商業機會。

發現問題一直是我解決問題的動力。比如當時我發現手機qq不好用,它還是一個從pc上直接移植過來的產品,互動介面雖然變了,但不適合手機使用,我們內部成立了一個小組叫做小米通,開始研究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手機如何做im。我說,其實手機就是個大號的qq啊,資訊就是簡訊嘛,voip就是電話嘛,其實手機就是im。後來,我們參考了國外很多idea,整合起來就成了米聊。雖然騰訊有優勢,最後它贏了,但我當初的一整套思考邏輯是這麼來的。

現在,也有很多人很悲觀,覺得移動網際網路沒有什麼商業模式,我覺得這有點杞人憂天,網際網路多少年才有商業模式?今天有任何一個人懷疑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嗎? 移動網際網路找到模式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不要著急。等電子商務、遊戲、廣告業務等相關產業鏈發展起來,廣告商認可移動廣告的價值,移動網際網路生態就活躍了。網際網路的核心商業模式,說到底就是兩件事情:第一個是遊戲,第二個是廣告。在這一點上,移動網際網路並沒有大的改變,只要手機上的遊戲興起,它就有錢去轉動,所有的商業模式都迎刃而解了。而廣告,因為手機螢幕比較小,需要考慮展示效果,如果把展示效果問題解決了,我相信廣告也會大幅度興起。

網際網路演講稿2篇

第2篇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浪潮之巔》,論轉型,不得不說網際網路,說創新,不得不提網際網路,在這個"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黃金時代,沒有哪一個詞語比"網際網路"更能貼近這個時代、觸控這個時代、緊跟這個時代。

作為街道網站、互動管理平臺、輿情動向監控、政務微信、微博的直接運營者,從去年8月份來到猴嘴街道以來,我接觸到眾多見諸於報刊媒體和社交平臺上的那些高頻詞彙:網際網路+、創客、自媒體、o2o、b2b、c2c、b2c,它們讓我陷入了一場深深的思考,網際網路+猴嘴=?

蘇東坡有詩云: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坦白說,我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但是我知道我應該做些什麼:

眾所周知,猴嘴有著千年鹽運文化的傳統,半年多以前,在一次部門例會上,當時大家在探討怎樣把淮鹽文化與猴嘴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而有一個響亮的文化品牌,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了鹽場工人在夕陽下映襯出佝僂的背影,我彷彿聽見了透過歷史塵埃的那一聲沉痛的'嘆息,於是我想起了四個字——鹽韻猴嘴,就像它原本就在那裡,靜靜地等侯著我們去把它喚醒一樣,它將歷史的源遠流長與未來的巨集圖畫卷天衣無縫地嫁接在了一起。這也成為了街道微信、微博的正式名稱。

以微信為例,"鹽韻猴嘴"政務微信自今年3月24日開始運營以來,截至昨天,微信已經發布了146期,關注人數已經突破了600人次,每週閱讀人次已突破了100人次,從8月中旬至今,街道政務微信已連續11周入圍了"連雲港公眾號影響力排行榜",今後還將推出講述千年淮鹽文化的精彩內容。

昨天,我們或許還處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朦朧前夜,今天,我們正面臨著社會轉型的痛苦和希望,但我想,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意味著傳統社會將重新解構,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體會都將發生或多或少的改變,就像蘋果的iphone徹底顛覆了手機業,阿里巴巴的餘額寶已開始撬動傳統的銀行業,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領域被顛覆和重新定義,我們需要再一次地揚帆起航,緊緊跟隨,直至明天,而我們,也將站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的浪潮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