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設計心得體會7篇 "設計心得:創意卓越、靈感流淌"

在一個充滿創意與實用的公文網站地編輯工作多年,我深刻體會到設計的重要性。每款公文都需要精心設計,以提升閱讀體驗和資訊傳遞效果。通過不斷探索和創新,我積累了豐富的設計心得,並願與您分享我在這個領域的獨特見解和實踐經驗。

設計心得體會7篇

第1篇

通過兩天的學習,使我對高效智慧課堂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我覺得它主要是指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的共同進步,是知識和素養的共同提高。

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並積極思。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化,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後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應性就會大打折扣。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積極實施小組互助學習制。在小班化教學難以推行的現實條件下,在班內實行小組互助學習可以說是一個最佳選擇。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可以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發揮優秀學生的優勢,積極推行學生互助機制,同時,教師通過對小組的學法指導和激勵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效果。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高效課堂其本質仍然是我們對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是實施素質教育具體體現。高效課堂的提出和實施,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和開始,課堂效果如何關鍵在於課堂的實施者——教師和學生,尤其是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我們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於創新、勇於實踐,善於反思、總結提高。我相信我們遇到的困難一定不會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因此我們要樹立一種信念,把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那麼就一定會取得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

設計心得體會7篇

第2篇

接觸機械原理這門課程一學期了,而這學期才是我真正感受到了一個學習機械的樂趣以及枯燥,被那些機械器件、機件組合而成的機器所吸引,尤其是汽車、機器人、太空梭等機械技術所震撼,感慨機械工作者的偉大,。然而這種激動就在接近本學期結束之時,終於實現了,我們迎來了第一堂機械課程設計。

由於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脫離老師的管束,和同學們分組探討自動送料衝床的結構設計,把學了一學期的機械原理運用到實踐中,心中另是一番滋味!

在設計之前,指導老師把設計過程中的所有要求與條件講解清楚後,腦子裡已經構思出機構的兩部分,即送料機構和衝壓機構,把每一部分分開設計,最後組合在一起不就完成整體設計了嗎?這過程似乎有點簡單,可是萬事開頭難,沒預料到這個“難”字幾乎讓我無法逾越,如槽輪間歇機構,要滿足送料間歇條件,就必須按照規定的運動規律即引數,設計一個滿足運動條件的槽輪機構,這是機械原理課堂上沒有講過的,因為這部分只是課本瞭解內容,但涉及這個槽輪機構對整個課程設計來說又是勢在必行的,所以我跟鄭光順跑到圖書館,恨恨地找了一番,終於借到與這次課程設計有關的六本參考資料書,拿回來後一本一本地看下去,把槽輪有關的內容一一瀏覽,結果,令我們欣喜的是這槽輪機構的各種引數都被羅列出來了,而且還有一道例題,按照例題的思路很快地設計出了槽輪機構,即送料機構設計完成。

做成了槽輪送料機構,我們的衝壓機構有存在很大的難題,將凸輪機構和連桿機構組合完成一個特定的運動,這是沒有學過的,凸輪機構倒是很容易地算出來了,但是連桿機構既要滿足角度條件又要滿足高度條件,解析法是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弄懂的,為了爭取時間我們只能選擇圖解法了,組長張瑞朋和鄭光順大晚上的坐在電腦旁邊,用cad作圖,用qq語音進行交流,高科技顯然被引進了我們的課程設計,兩位“工程師”邊做圖邊把存在的問題說出來,最後在他們二位加夜班的情況下,與第二天早上突破了這個難題。與此同時我們另外五人也拿出了兩套備用方案,各自完善了引數。一週後方案基本完成,進入作圖階段。但在作圖之前經過七人反覆討論決定採取第三套凸輪連桿組合方案,因為這套方案可以很好地滿足急回這一特性,而其他兩套方案都在這一特性上欠缺,方案的選擇就這樣塵埃落定了。

作圖可以說是學機械的家常便飯,不過這最基本的功夫又是最耗時、最考驗人的耐心和細心的。從本週一起2張2號圖紙必須在週三完成,將我們設計機構完全呈現出來。由於我們組合機構比較複雜,所以除作最基本的結構件圖外還得完成結構件圖的側檢視,以便答辯時老師能夠讀懂我們的作業,這一任務無疑加大了我們的工作量,最為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週二下午一點鐘到工作室後,為了在晚上離開前完成圖紙,一直作圖到晚上九點鐘,下午五點那時肚子實在餓得不行了,就乾脆把快餐叫到工作室,幾個人在一起呼呼呼地吃了一頓特殊的作圖晚餐,這樣的事情在畢業後也許將成為同學之間的一段美好的回憶了。

週三完成課程設計報告,完善圖紙。準備好一切後,等待週四的答辯到來。只希望我們組能夠在答辯中取得好成績,即過程與結果的雙重完美,當然這是本次課程設計的最完美的結局。

第3篇

在我看來,資料庫課程設計主要的目標是利用課程中學到的資料庫知識和技術較好的開發設計出資料庫應用系統,去解決各行各業資訊化處理的要求。通過這次的課程設計,可以鞏固我們對資料庫基本原理和基礎理論的理解,掌握資料庫應用系統設計開發的基本方法,進一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當我們這組決定做大學生就業諮詢系統時,我們並沒有著手寫程式。而是大家一起商量這個系統概述、系統目標、系統需求、業務流程分析、資料流程分析和資料詞典。當這些都準備好了之後,我們進行模組的分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模組設計,而且寫出來的程式碼要求可以實現相應模組的功能,得到理想的效果。當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分工做好了,最後會由一個人把這些全部組合搭建在一起。我們使用的是html和php相互巢狀使用,當一個系統做好了之後,我會好好地把程式都看一遍,理會其中的奧祕。

我所負責的是資料庫的備份和還原還有一些介面的實現。還記得自己剛接觸html的時候,覺得很感興趣,所以有一段時間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然而php是我剛接觸不久的一種程式語言。不過覺得它的功能真的很強大,可以開發出很多大型的系統。但是在做備份和還原的時候,要考慮的東西還是很多的。當我遇到錯誤的時候,感到很受打擊。值得欣慰的是,在同學的幫助和大量參考書的查閱下,我把自己的模組做好了。這就是我收穫最大的地方。而且,我明白了遇到困難永不放棄的重要性,我知道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我領悟了只有堅持不懈才會取得勝利。

知識的獲得是無止境的,只要你想學,只要你行動,沒有什麼會難倒我們的。回首這一個多星期的課程設計,我很欣慰。因為我有了動力,有了勇氣。謝謝老師對我們的不懈幫助,謝謝學校給了我們這一次實踐的機會,也謝謝組員們的關懷。這些美好的回憶美好的東西將永遠伴隨著我。

首先我們由衷得感謝老師提供我們這樣一個鍛鍊自己得機會,經過這一週的時間,本次課程設計即將結束。總的來說,這次得實習使我受益匪淺。在這段時間裡,我不僅鞏固了以前所學得知識,更學到了在課本中課堂上無法學到得知識,得到了必須自己體驗才可收穫得體驗。

課程設計是我們專業課程知識綜合應用的實踐訓練,是我們邁向社會,從事職業工作前一個必不少的過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深深體會到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義。我們所進行得課程設計是對一個企業的經濟活動的分析,企業得經濟活動細緻嚴謹而複雜,這就決定了我們的課程設計也具備相似的特點。在課程設計開始之初縱有千難萬難,我不知該從何著手,腦子裡完全是混沌一片毫無頭緒。但一旦確定下了一個主題,我就會朝著那個方向不斷地努力。而今,我們的課程設計已然在老師細心的指導和組員得通力合作下圓滿地完成了。通過這次得實習我學會了腳踏實地邁開第一步,就是為明天能穩健地在社會大潮中奔跑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次課程設計的主題是“企業經濟活動分析”,這對於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而言,可謂是一項必備能力。通過這次的實習,我體會到了僅僅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是多麼地匱乏。雖然我們只是做一個小小得課程設計,但真正的企業經濟活動遠不是課本上所學得那麼簡單。首先必須要了解一個企業的背景資料,不僅是一個區域的也不僅是一個時代的,我們所要了解的是一個企業自成立之初到今時今日的所有情況。有了這些完整的資料才能做出接下來精準的分析。得到精準的分析結果後我們才能對這個企業的前景未來做出預測。這些工作當然非一人之力在一週內可做好,課程設計是一個團隊的任務。團隊需要個人,而個人也離不開團隊,每個人都必須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一個人的離群都可能導致整項工作的失敗。而大家的通力合作可事半功倍推動整個工作順利得完成。在團隊中每個隊員都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團隊合作中我要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設計過程中,與同學分工設計,和同學們相互探討,相互學習,相互監督。學會了合作,學會了運籌帷幄,學會了寬容,學會了理解,也學會了做人與處世。看到團隊中那麼認真積極,那麼優秀的他們,我感到很高興可以有這樣一次學習的機會。我認為這是比知識更重要的體驗。

總之,在此次課程設計中,我學到了很多課內學不到的東西。比如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出現差錯時隨機應變的能力和與人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都使我受益匪淺,而且我們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對以後的工作、學習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對我而言,知識上的收穫固然重要,但精神上的收益更加可喜。歷練是一種財富,經歷是一種擁有,這次實習必將成為我人生旅途中一個美好的記憶。

第4篇

包裝設計的發展過程也是包裝形態的發展歷程,每一個時期的包裝都有其鮮明的時代烙印。包裝形態的發展,也反映出了人類文明與科技的發展。新產品的產生、消費形態的改變、商業流通的發展、新材料的湧現,製作工藝、技術的改進,市場營銷的發展等都會促進新的包裝形態的出現。甚至人們的生活觀念、審美情趣的改變也會對包裝形態產生影響。充分了解包裝新形態的發展因素,對於在設計中準確把握設計的理念和形態,著眼於包裝設計發展的未來是很有幫助的。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新產品不斷出現,有些新產品所涉及的是人類以前尚未涉及到的新領域。比如說微電子、超導體、生物基因製品、奈米產品等。這些新產品對包裝設計本身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保護、儲存這些產品,如何讓它們安全地進人流通領域,又如何能在商業銷售中取得成功。這些新的課題促進了包裝結構、新材料、視覺傳達等方面的不斷更新與進步,從而適應新產品和時代的需要。

包裝設計是為消費者服務的,從消費者使用、喜好的角度考慮是包裝設計最基本的出發點。因此,消費形態的變化對包裝設計產生著重要的影響。進入科技資訊飛速發展的今天,生活形態和消費形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20世紀包裝的發展來看,像pop式包裝、行動式包裝、易拉罐、壓力噴霧包裝、真空包裝等形態的出現,無一不是消費需求所導致的結果。如今網路時代已宣告來臨,網際網路給人們的生活帶採了極大的方便,網上交易、網上購物等新的消費形態也漸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隨著網路的普及和相關硬體技術的進步,包裝設計隨之而來也必將面臨更大的改變。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時間和效率成為最重要的因素,在商品包裝上更加要求體現出便利性、簡潔性。尤其是食品類,大量的半成品、冷凍食品、熟食製成品、微波食品湧現出來以適應人們生活節奏的變化。包裝設計也隨之在結構、材料、功能上配合著這種變化。現在,隨著微波爐的家庭普及,微波食品也越來越多,這促使冷凍食品和蒸煮食品的形態日趨多樣化。使用便利、可以直接適合微波加熱的各種包裝材料不斷出現。這種包裝材料目前主要採用了透氣性的特殊乙烯材料,在食品加熱時,蒸汽在包裝內壓力上升,由於具有透氣性而不至於爆裂。在國外,微波食品包裝上都明顯標註有可直接微波加熱的標記。此外,還出現了可以將點心烤得焦黃的包裝材料,這種材料是由紙、導電性材料和耐熱性材料三層構成的。在微波爐中烘烤時,微波爐中的微波通過材料中的導電性材料傳遞熱量,從而將點心烤得焦黃可口。在歐美和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自動售貨機遍佈大街小巷和地鐵車站。我國這些年也開始發展自動售貨,將來必將非常普及,包裝設計為了適應自動售貨的特點,也會相應地在形態結構上進行變化。種種消費形態的變化,都會給包裝設計提出新的課題和挑戰。

1、通過這次實訓,我對包裝方面的知識有了更加深入得了解,對知識的掌握也更加紮實。在進行包裝設計前,我們必須充分的對顧客心理有一個深入的調查,瞭解顧客對包裝的需求,還充分考慮與包裝有關的任何因素,例如:

(3)、如果要託運,還要考慮什麼物品可以託運,什麼物品不能託運,什麼物品適宜託運,什麼物品不適宜託運。

2、經濟性。無論是什麼樣的專案,在設計時都要考慮它的經濟性,這是企業進行設計任務的最終目標,所以我們要充分考慮它的每個步驟,要求每個步驟的進行,既要達到客戶的滿意,又要達到成本的最低。

3、在進行這次任務的展示時,通過老師和同學們的提問,讓我意識到,在此次的任務中,還有很多我們並沒有考慮到的問題,顯現出了我們的不足,所以我以後需要學習的知識還很多,需要在不斷的學習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4、我們在進行報告中提到的每一個題目都有可能成為客戶拿來詢問我們的問題,所以在進行之前,我們要儘可能的把每一個項我們提到的點,都要弄透徹,不要留下疑問,這些疑問會成為失敗的根源。沒弄明白的問題,最好是不要拿出來說,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事情最好就不要去做,有句話說得好“機會是永遠降臨在有準備人的身上的”。

第5篇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畫,能夠根據場景的變化進行想象,並能夠用完整的語言表達。

3、使幼兒懂得做事不粗心,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活動準備:ppt課件,風聲、水流聲、雷聲、雨聲的音效。活動重點:能夠用完整的語言複述故事。

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會動的房子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裡面就有一間會動的房子。(教師表演故事)

二、教師講述第一遍故事,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故事情節。提問:

過渡語:烏龜都馱著小松鼠到了哪些地方?我們再來聽聽故事。

三、利用課件,分段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提問:第一天,小松鼠來到什麼地方?它聽到什麼聲音?

提問:第二天,小松鼠來到什麼地方?它聽到什麼聲音?

(1)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第二天,小松鼠來到河裡,聽到“嘩嘩譁”的小河聲。

3、講述故事最後部分,使幼兒懂得做事不粗心,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提問:我們要向小松鼠學習嗎?為什麼?

4、教師小結:大自然有那麼多美麗的景色和美妙的聲音,那麼小朋友還聽過大自然中的什麼聲音呢?

5、播放大自然各種聲音,讓幼兒感受大自然裡不同的聲音。幼兒模仿自己聽到的聲音。

五、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如果你有一間會動的房子,你想到哪裡呢?

第6篇

20xx年5月30日上午,我們的畢業論文答辯圓滿結束了。當劉老師給我們送上人生的祝語時,一種即將離別的難捨之情油然而生,我開始眷戀培養我大學四年的母校,看著一張張熟悉的面孔,過去的歡樂和不快都煙消雲散了,我所走過的每條小道,每間教室都是那麼的讓人難以釋懷,甚至,一草一木此刻都有了分別時難以割捨的眼淚。大學啊,當初充滿憧憬的人間天堂;放飛夢想的遊樂場;充滿愛和善意的伊甸園,將與我永別了。人生不過一過客而已,駐腳不能永久,起航才是真正的目的。畢業了,青春散場了,而人生又踏上了另一個更加美好的征程。

畢業論文的完成給我大學四年的讀書生涯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也預示著我的人生開始了新的里程。然而,畢業論文從最初的選題到最後的順利完成,雖說是經歷了一個長期的、複雜的、充滿艱辛的過程,但它是豐滿的、充實的,讓人引以自豪的。

20xx年1月初,我們開始了論文題目和導師的選擇,我選擇賀老師是因為她治學嚴謹,學術功底深厚,待人和藹。隨後,賀老師給我們進行了論題的解題和寒假任務的佈置,較之別的組我們是第一個開始著手論文寫作準備的,這與賀老師的治學嚴謹是分不開的。起初,在對解題上我和賀老師的理解和認識有些出入,經過反覆的探討之後,結論是:我的論文重點是個人學習環境設計,即就是如何圍繞部落格來構建自己的個人學習環境。賀老師還給我提供了一些國內外對個人學習環境研究的比較好的專家和學者的網站,指導我如何利用校園網中的資料庫的數字資源和收集google、教育中文翻譯、小橋流水等網站中的相關資料以及圖書館資源等等。我對賀老師所提供的這些豐富的資料在寒假期間進行了整理、分類、研讀,並根據論文題目進行了分析,寫出了具體的提綱和撰寫開題報告。

20xx年3月,我因找工作的緣故,沒能和賀老師碰面,寒假期間的讀書筆記、論文提綱、開題報告和文獻綜述都是通過電子郵件上交的,而此刻和賀老師的交流與溝通主要依靠e-mail了。賀老師對我的論文提綱、開題報告和文獻綜述給予了一定的修改,比如論文提綱寫的太簡單,不夠具體,重點不突出;開題報告中的任務要求和可行性分析部分不夠嚴密科學以及文獻綜述中思維邏輯有些混亂等問題。我對論文提綱、開題報告和文獻綜述進行了進一步完善和修改,最後完成論文提綱、開題報告和文獻綜述的撰寫。

3月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關鍵又非常艱難的一個月,真是身心疲憊,心力憔悴,由於一邊要為找工作而奔波,一邊要為寫論文而忙碌,工作關係到畢業後的去向,而論文關係到能否順利畢業的問題,二者對我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此刻是論文的初寫階段,也是至關重要的階段,如果論文提綱沒寫好直接關係到論文的寫作,於是我就努力克服困難與痛苦。為了能擺脫因找工作所帶來的無奈與苦悶,我就使自己盡力的往論文裡鑽,以此來打發我那空悶、疲倦、傷痕累累的心靈,真是黃天不負有心人,在3月中旬也是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我找到了一份工作,給了我極大的慰藉,也給了我充足的時間去更好的完成論文的撰寫,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邊工作邊撰寫論文。

20xx年4月,我通過與賀老師的不斷交流和溝通之後,在5月1日時我提交了論文初稿。從賀老師所回覆的郵件中,對我的論文初稿給予了一定的肯定,另外,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論文的大部分是陳述行的內容,真正融入個人的理解很少;論文結構有些鬆散,部分與部分之間銜接不夠,未能很好的理解部落格文化與個人學習環境之間的邏輯關係;格式不嚴格;參考文獻也未標註。我反覆的研讀了賀老師給我所提出的寶貴建議,重新審讀論文的題目並與賀老師及時的溝通,於20xx年5月20日,我以最快的速度提交了論文二稿,賀老師給予了我很高的評價和肯定,較之一稿有了很大的突破,不足之處就是細節上的問題太多,另外,對我所設計的基於部落格文化的個人學習環境設計框架圖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比如個人學習環境設計的構成要素、理論依據及技術性、實用性等方面的支援。賀老師對我的工作和生活給予了一定的幫助和關懷。

20xx年5月25日,我上交了論文三稿。賀老師對我的這次修改很滿意,說注意一下格式方面的修改就基本可以定稿了。當我從電子郵件上看到這些文字時,我頓時很欣慰,也感覺到整個人輕鬆了許多,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尤其是看到自己所設計的有關個人學習環境的框架圖時,很自豪,很滿足。

5月27日終於定稿了。28日早上我匆忙的趕回學校,準備論文答辯,時間很緊迫。我反覆熟悉和研讀了我的'論文內容,做了答辯時所必須的ppt文稿,同時也猜測了一下評委老師會問到的問題。答辯時雖有些緊張,但基本還算滿意。

這就是我大學四年畢業論文的整個過程,很艱辛,但也很幸福和自豪。

在這裡我要感謝我的老師、同學在我最困難最無助的時候所給予的幫助和鼓勵。尤其是我的導師賀平老師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細心的指導。

第7篇

緊張的兩週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在這兩週裡我們還是有不少的收穫。首先了解了道路勘測設計的要點,如下:

平面設計:掌握路線平面設計的基本線形;重點掌握直線、圓曲線、緩和曲線設計的原理及標準;重點掌握彎道的超高與加寬方法及其計算;掌握行車視距的標準及其對視距的標準的運用;掌握平面線形的組合與銜接;基本掌握道路平面交叉設計;瞭解路線平面圖的繪製的內容與方法。

縱斷面設計:掌握路線縱斷面的概念;重點掌握縱坡設計、豎曲線設計的標準與設計方法以及城市道路鋸齒形街溝設計;掌握高等級道路上的爬坡車道的設定條件與設計方法;基本掌握平、縱線形組合設計的方法以及平、縱組合設計應注意的問題;掌握縱斷縱斷面圖的內容。

橫斷面設計:瞭解道路用地寬度與界限;掌握橫斷面組成;掌握路基、行車道寬度確定的原理;如何設計路拱、邊溝、邊坡;重點掌握橫斷面設計方法與面積計算以及土石方計算與調配、城市道路橫斷面的基本形式及其運用;掌握路基設計表的填繪;基本掌握城市道路排水設計要點;基本掌握城市道路公用設施設計。

道路定線:重點掌握實地定線與紙上定線的方法與步驟及其注意的問題;重點掌握如何確定道路曲線半徑值與緩和曲線長度的方法;基本掌握紙上移線產生的原因及其移線的方法,瞭解道路定線新方法。

道路外業勘測:瞭解道路初測與定測目的、任務及測量隊的組成;掌握各作業組的工作內容及分工;重點掌握曲線測設與計算方法。瞭解新儀器、新手段、新方法在現代勘測技術中的運用。

同時我們還學會了運用atou cad和緯地三維設計軟體相結合來進行道路的設計,用這兩個軟體設計的圖紙更形象美觀。

然後我們開始前往實習地點進行測量,鞏固、擴大和加深了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掌握了水準儀、經緯儀的基本操作,還有學會了施工放樣及地形圖的繪製方法,獲得了測量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著重培養了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進一步熟練了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培養了我們的計算和繪圖能力,並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了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從而積累了少許經驗,使我學到了瞞多實踐知識的。

通過這次實習,我認識到實習是每個大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不少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現實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這幾天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經驗也要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培養。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大多來自導工地管理員和老師的教導,這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對於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不少,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不少知識、道理。希望有更多的機遇去不一樣的地方實習,增長見識,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