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設計類的讀書心得體會4篇 設計筆記:點亮創意之路

本文以“設計類的讀書心得體會”為主題,探討了設計領域的書籍對於設計師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性。通過閱讀與思考,設計師可以獲得靈感、拓寬視野、提升專業知識,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設計能力。本文將分享一些經典的設計類書籍,以及在閱讀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希望能為廣大設計師提供有益的借鑑和啟迪。

設計類的讀書心得體會4篇 設計筆記:點亮創意之路

第1篇

在圖書館的一次漫步,讓我偶然間發現了《為什麼設計》這本書。沒有花哨的封皮和引人注目的字型,只是白紙黑字的一本書,一瞬間讓我體味到了久違的樸素與厚重。翻開書,展現在眼前的是兩位日本設計師原研哉先生和阿部雅世女士的對話。我像一個傾聽者,靜靜地聆聽,愈聽愈奇,愈聽愈喜,愈聽而愈欲罷不能。簡單的對話、平實的語言流露出深深的哲思,讓人肅然起敬。美妙的語言、深刻的思辨是不分國界的。我像是聖誕節貪婪的小孩,不斷從聖誕老人的口袋裡拿出一件件禮物。為什麼設計?如何設計?設計怎樣能夠促進生活與世界的和諧?一個個問題發人深省,把我引向設計的源頭。談話間,兩位設計師分別道出了各自對設計的理解和抱有的態度,同時也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思考空間。讀罷,合上書,眼前是書中末頁的圖片:揹包的旅人在無人的雪原上行走,腳下踏出的,是一條嶄新的、通向未知的路。

遠古的人類,居無定所,改善生活的渴望引導著他們進行著改造,設計便由此而萌發。漫長的時間過去了,原始狩獵用的棍棒,演變成了改造世界的工具,而人們用來盛水的容器,延伸為思想與精神的寄所。在原先生看來,這就是現代世界的兩大工具系統。簡單的棍棒與容器,就是開啟設計之門的最初的鑰匙。

設計並不是一個遙遠模糊的定義,它近在我們身邊。對生活的興趣,對改變的渴望,對美好的追求,都是設計的入口。就像原先生對他早年經歷的回憶,沒有經過早期的特別教育,只是出於單純的對文字的喜愛,從而走上了設計的道路。對於原先生,選出適當的鉛字,斟酌後小心翼翼地排版,從中便能窺視到生活的美麗。

設計不只是一種工作,它更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一種對理念的傳達,一種哲學。引導著人們走向更好的生活,讓人們的心靈擁有更強大的力量。而設計的初衷,則源自內心的一種悸動,就像原先生看到漂亮的手稿臉上喜悅的表情。那一瞬的喜悅,是超越功利的。我覺得,這就是人們最貼近自然與本性的時候。

書中最使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原先生和阿部女士反覆提到的haptic(感覺的覺醒)與senseware(感性體)。當代科技急速發展,合成材料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設計的原料不再侷限於自然。對材料的把握深刻影響著設計的走向。兩位設計師不約而同地把視線聚焦在“知覺與材料”上,探索著開啟人們心靈的方式。

記得神祕主義的哲學家們主張閉上肉體的眼睛,睜開心靈的眼睛,從而重新認知世界。的確,我們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但很多時候我們卻誤把看到的當成一切。兩位設計師想要實現的,就是把人們從慣有的錯誤中解放出來,讓人們從不同角度感受到生活的美麗。

世界在孩子的眼中總是美麗多變的,可是在成人的眼裡卻是單調乏味的。成人對眼見的一切往往習以為常。然而,如果調動五官,也許就會發現其中豐富的變化。兩位作者持著這樣的設計理念,試圖用設計喚醒人們的感官,改善人們的生活。

設計不僅需要科技與知識,更需要感受與觸控。原先生在武藏野美術大學與學生進行了“褶皺”課題的討論,通過五官的感受傳遞資訊;阿部女士在組織研究會時,曾讓學生們閉上眼睛觸碰不同的材料,同時運用來自日語的詞彙去形象地表現它們,形成了《觸覺詞典》:這些都是對知覺與感性設計的探索。書中不斷表達著一種多方位構建的資訊體系,或許在作者眼中,這是通向更加幸福、合理的生活的捷徑。知覺的開啟,彷彿是智慧的開始。感官的拓展,彷彿是心靈的延伸。建立在知覺之上的設計,有著豐富的立體感與充實感。這樣的設計,正把我們引向更加合理的生活。

“喜歡的事要用一生來探索。”阿部雅世女士從日本到米蘭再到柏林,用了近二十年的時光,不斷地追求、探索、積澱,從建築設計到產品設計,從學生成為老師,最後找到了研究會這一適合自己的模式。繞了一大圈,最終發現研究會正是自己三十五年前想要做的“開動腦筋的事”。她說:“能做的事比想做的事更重要。”能做的事可以成為工作,而想做的事就讓它埋在心底。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斷豐富的閱歷可以滋養心靈的土地。時常沉靜下來傾聽心靈,夢想的種子會引領著人生的方向,不覺間就到達了彼岸。這是漫長的過程,可一回首,卻發現種子已變成了茁壯的樹木。如今,她把這經歷分享給讀者,給予讀者那深深灌溉了她心靈的異域文化,以及蘊含在其中的無窮的智慧。

作為一名外國人,阿部女士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她不是一個盲目的西方文明的謳歌者和模仿者。東施效顰、邯鄲學步只能造就文化的悲哀。而阿部女士成了一座橋樑。她沿著日本的步伐邁入歐洲,以探索和批判的眼光審視著陌生的土地與文化,在歐洲文明中融入了日本的智慧。而當她真正理解了歐洲,她又以歐洲文化之長補日本之缺。她成了“開啟通風口的人”,給不同文化帶來了新的氣息,憑一己之力給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原先生很欣賞阿部女士的態度。許多海外工作的人會用當地的標準評價自己,而“阿部雅世卻不是這樣”,“值得我們注目的是她身上那種‘自我展示’的意識。”“阿部雅世通過自身的經歷,展示了一名積極主動的日本人如何在歐洲奔走。”

從荷蘭的“風格派”到德國、義大利的製造業,作者們的對話中沒有盲目的崇拜或者排外,只是對文化差異的客觀剖析。他們看到了歐洲成功的經驗模式,也指出了現代物質社會中虛幻的慾望。“慾望正被引導著,但是真正的設計,應該努力去觸控人類生存環境中儲藏的智慧。”分析本國的長處,展示日本的富有與“空”的獨特的魅力,不僅僅是為了把日本推向世界,更為運用“設計”的手段,是世界汲取日本文化的精華,讓人類的.未來更加和睦。和而不同,不同而和,各取所需,這也許應是對待文化的一種基本的態度。

如今的中國,站在與日本轉型時期相似的位置上,面對著深刻的問題。怎樣客觀認識傳統文化,意識到創造的重要性,不再單純地“拿來”,或是在“拿來”的基礎上簡單地改造,真正擺脫廉價複製的模式,脫去民族的自卑和自大,從而為世界做出獨有的貢獻,是當代中國設計師需要思考的重大問題之一。

呈現在眼前的東西,往往看似簡單。而簡單的東西,背後卻常蘊含著反覆的琢磨與推敲。“不要輕易說簡單。”簡單不僅指反覆刪減後剩下的東西,也是反覆新增後仍然單純明瞭的東西。設計是一個不斷推敲的過程,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優中選優。即使是一本白色的書,也會有版式、紙質等方面諸多的考慮。只有反覆思考後得出的設計,才會讓人覺得完整、充實。這樣做成的設計,即使微小,卻也能夠讓人體味到幸福,發現生活的樂趣。

純粹的感性惹人生厭,純粹的理性也會讓人枯燥難耐。科學如果失去了哲學與美的根基,就會像寒風一樣冰冷刺骨。人類社會的科技經歷了漫長的發展,站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回望歷史,原先生卻發現科技幾乎沒有給人帶來任何幸福。阿部女士在後記中同樣說道:“幸福並不是科技帶來的,而是由修養和哲學產生的。”設計並不是要否定科技,而是要把人文主義的光輝注入到冰冷的機器中,賦予它們溫情、活力。最終,實現科技成果與自然的無限貼近,與環境和諧,與生活和諧。這才是真正的返璞歸真。

美好的生活是富裕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富裕、奢華就是幸福。“狹義的設計是包含在商業裡的。”這就暗示著,隨著金錢的積累,某些設計會走上歧途,變成極端的奢侈品,如同肥皂泡,成了一種幻影。這不是真正的設計。設計應當肩負起其使命,“作為社會環境的另一領域來發揮作用。”從事設計的人們,應不斷挖掘人類文明中積澱的智慧,將其融入設計,代代相傳,形成良性的迴圈。“勿以善小而不為。”即使是很微小的努力,最終也可以修正世界中的歪曲。誠如阿部女士所說:“設計不是廣告中介紹的東西,也不是買回來的東西,而是希望人們珍惜每一天的生活,懂得怎樣在這片土壤中開出一朵又一朵的鮮花。”當人類追尋著美好的生活時,可以聽見設計在地平線上的吶喊。

對話落幕,掩卷沉思。為什麼設計?為了人類迴歸到自然,為了世界更美好,為了實現真正的和諧。這不是空語,這是設計師們代代相傳的追尋,是對內心世界的探索。原先生和阿部女士的對話,猶如山泉滴落在石上,清冽甘甜。涓涓泉水,匯至一處,形成了設計的江河,綿綿不絕,讓設計的初衷,傳入一代代設計師心中。

日本與中國同屬亞洲,有著相似的起源與意識形態。正因如此,《為什麼設計》一書比許多西方設計的書籍更易懂,更讓人感到親切。許多日本曾經面臨的問題也正是中國正要或將要面臨的。對這樣的問題進行思考,用雙手去找出答案,體味封存其中的哲學,由此讓生活更加合理化,並代代相傳,是每個從事設計的人員應當肩負起的責任。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甚至一個世界的美麗,是日常生活中生命的美麗。人類追尋著幸福,而設計是一種手段。不斷在人類的文明積澱上塗抹上個人的思考,會孕育出更多更好的設計。就像尾頁的旅人,揹著文化與歷史,負著責任與使命,一往無前,開拓未來,不斷探索著更加合理、更加美好的生活……

設計類的讀書心得體會4篇 設計筆記:點亮創意之路 第2張

第2篇

使用者體驗與產品創新設計是資訊與溝通技術、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心理學、社會學及市場營銷的交叉研究領域。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與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網路技術的突飛猛進,使用者體驗與產品創新設計已成為國際it界、設計界和商業界最活躍的熱點方向之一。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近年來國內外使用者體驗與產品創新設計的最新發展與成果,共10章。第1~3章為概述部分,介紹使用者體驗設計的定義、發展,使用者體驗的要素,相關學科知識、研究內容及開發設計流程;第4~7章為開發與設計部分,介紹使用者研究、任務分析、使用者體驗中的概念設計、設計開發與整合;第8章為使用者體驗測試與評價;第9和10章為新技術的發展與展望,介紹了服務設計以及未來的使用者體驗設計發展。

本書適用於研究使用者體驗、服務設計、人機互動、人機介面設計、工業設計、新媒體藝術設計、工程心理學、人機工程學等學科的工作者、產品經理人以及商業高層管理者等,以及研究人員、教師、研究生、大學本科高年級學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以作為廣大從事產品設計、軟體開發、新媒體藝術設計的科技人員的培訓教材或工具參考書。

為了讓更多的老師教得更智慧些、更自如些、更受學生歡迎此,我們特別請每位名師設計了一組教學設計。每一篇富有新意的教學設計,都凝聚著名師的智慧和汗水,體現他們對新課標的深刻理解和獨特踐行,值得廣大教師學習和借鑑。本套叢書中的幾百篇“教學設計”,就好比是一座琳琅洪滿目的智慧寶庫,叫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每本書的多數內容是實用的,讀者可以從“名師課堂實錄”中感悟名師的教學藝術,也可以從“名師創新設計”裡體會怎樣在組織教學時體現新課標的精神,所以說它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這套叢書還通過“與名師面對面”或“名師教育訪談”瞭解名師的生活、工作和追求,通過“名師談新課標”或“名師教學思想”瞭解名師對新課標的獨特解讀,通過“名師同行評說”瞭解專家和同行是如何評價這些年輕名師的,所有這些都是本書的獨特設計,它讓讀者更加全面地瞭解名師,也讓名師的親和力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這正是本書的新穎之處。

第3篇

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藝術,是歷史賦予每一個文化藝術類刊物的必然使命。《設計與空間》是既有文化內涵,又具藝術特點的雜誌。我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史,優秀的文化、傳統的藝術燦爛輝煌,瑰麗多彩,勿容多說,《設計與空間》就是紮根於這塊肥沃土壤裡的一棵幼苗。我想象《設計與空間》雜誌是否開闢專題欄目去介紹,多從遠古到現代的優秀作品中去體味我國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去領略獨具魅力的傳統藝術。從中尋找民族文化藝術的源和脈,去把握現代藝術設計中的中國特色,正真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比如:能採訪到大師級藝術家,介紹其作品,配發欣賞文章、評論等(我國有很多融會貫通東西方文化藝術的大師,如:韓美林、陳漢民、靳埭強、陳紹華、杭間等等)。請大師們現身說法,藝術感染力最大,這當然也很難。如果《設計與空間》雜誌,能提供這方面的欄目,讓讀者從仰望大師,到了解大師的藝術創作和藝術生涯,無疑會使讀者的藝術人生有所感悟。就會讓很多人受益匪淺。那麼《設計與空間》雜誌就更有內涵和活力了。假設在《設計與空間》的啟蒙和影響下,在浙江林學院或其它地方,能誕生象韓美林大師級那樣的人才,那麼《設計與空間》雜誌,不僅是優秀文化、傳統藝術的傳播者,而且是優秀文化、藝術人才的引路人。

從文藝理論的角度,選擇案例,為讀者提供“學以致用”的知識和藝術養分。

?設計與空間》雜誌,出生貴族,有很好的依託,理論基礎濃厚。用理論剖析案例,是行之有效的吸引讀者眼球的很好方法。它不是從理論到理論,而是用例項來說話,讀者易懂、易記,印象深刻。就我個人對類似雜誌的印象來說:清華大學的《裝飾》雜誌,學術氣氛濃厚,理論多,例項少,為學術交流的導向性刊物;南京林業大學的《室內設計與裝修》,以案例的作者自己來寫創作體會,圖文並茂,很有說服力,讀者閱讀不累,既具專業性,又大眾化,通俗易懂;《中國廣告》雜誌用很多廣告公司策劃的成功案例來介紹、來闡述,也很有說服力;還有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美術觀察》雜誌裡面“藝術批評”專欄等等。都是用理論來剖析例項,以例項來說明理論,讀者易懂而成為經典。

以上是我對《設計與空間》雜誌的一些很不成熟的想法,純屬個人愛好。在雜誌剛剛“呱呱落地”的時候,就有那麼多的希望和等待,這是不是操之過急、急於求成?我不知道,也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與《設計與空間》創辦人巨集偉目標相一致,我只是一名讀者出於的關心。但我知道:一個嬰兒的成長,要經過漫長歲月,不單需要父母的精心呵護和培養,同時也需要社會的關懷和愛護。成長的過程本身是一種美,是曲折的美,變化的美,是不斷完善的美。

?設計與空間》雜誌,名字取得很好。“設計”二字解釋多種多樣,“設計”的範疇很大(這為雜誌內容的多元化打下了基礎,為各相關學科的交流預留了空間)。但“設計”的功能只有一個,就是設計“美”。“空間”是時間與距離的和,也就是說:空間=時間+距離(這為雜誌跨越千年歷史長河、跨越東西方間隔距離,尋找藝術的美,設計了空間)。《設計與空間》就是“美的空間”或“美的時空”,讀者們在《設計與空間》中尋找“美的空間”,並通過“美的時空隧道”去領略東西方文化、藝術的精彩,去享受遠古的和現代的藝術美感。這應該是《設計與空間》雜誌創辦人的初衷吧!《設計與空間》雜誌應該是美的傳播者。

創辦一個刊物很不容易,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財力、人力、物力,其中的艱辛只有當事人心知肚明。

第4篇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課程目標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力爭使每一個學生的語文素養都得到發展。因而我們的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每位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可是,在傳統的教育思想指導下,語文作業的設計往往侷限在再現式的範疇內,學生作業單調枯燥,偏重課本,脫離生活和學生實際。作業內容大多是機械摘抄、重複套用,這種封閉的作業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發揮。因此,優化語文課外作業設計勢在必行。

語文教師要以新課程標準精神為依據,確立以學生為本,新穎多樣、面向全體,重視學以致用的語文作業觀,要樹立起新的語文作業設計理念,使學生的個性在作業中得到張揚。長期以來,教師佈置作業總是本著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則,認為學生做得越多,記得越牢,將來學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國小語文要培養的是學生聽說讀寫思多方面的能力,因此,這種單一的書寫作業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根據十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語文作業要經過精心的選擇和設計,使每個練習都有實際的價值和意義。作業練習的設計不能為形式而訓練,必須著眼於學生認知、情感、能力的協調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不用老師多講,學生也會自覺認真地完成作業。要讓學生有興趣,教師設計的作業就應該靈活新穎,富有情趣,吸引學生。語文作業設計興趣化,既要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又要符合語文的學科特點。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作業的功能定位於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強化上,導致作業陷入了機械重複、單調封閉的誤區。為了改變現狀,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經常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和特點,設計形式多樣的課外作業,爭取使作業富有創造性。聽、說、讀、寫、做、玩、觀等都可能成為語文作業,讓學生對作業保持一種新鮮感。

適當的抄寫、朗讀背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它可以更好地起到鞏固識字,理解課文的作用。那麼,我們該如何讓抄寫、背誦這些“枯燥”為“靈活”呢?,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用改變佈置形式的方法讓學生感覺抄寫不是那麼無聊。在每課的生字教完之後,我們可以佈置學生給生字做卡片的作業,其實,學生在做卡片的過程中就把生字抄了一遍,但通過變換作業形式,學生對作業自然不再抱怨“又要抄生字了”。還有像佈置讀書的作業,“把課文讀一遍給媽媽聽”與“回家讀一遍課文”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樣。雖然都是抄和讀的作業,但換了一種形式,換了一種說法,就可能給學生不同的感覺,所以我們在佈置抄寫、誦讀作業的時候,不妨多動點腦筋,多花些心思,避免命令式的單一的形式和說法。

作業的設計也應講究趣味性,以生動、多樣的形式提高學生的興趣,寓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於趣味性的練習之中。語文作業設計趣味性,既要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又要符合語文的學科特點。如:創作一幅課文插圖,變文字為畫面,使學生學得更活更實;續寫續編課文;把自己喜歡的片段進行錄音,在班上開展錄音朗讀比賽;合作表演一段課本小品;根據所學內容班內開展一次演講比賽……這樣的語文作業形式生動、活潑、有趣,人人都有內容可說、可寫,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已喜歡的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參與語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