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荊棘鳥》讀後感2篇 《荊棘鳥》:野鳥自由之翼

《荊棘鳥》是美國作家哈珀·李的經典之作,獲得了普利策獎,也被譽為美國小說的代表之一。小說以南方小鎮的種族歧視為背景,講述了一位善良的白人律師為保護一位冤案黑人而戰的故事。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懸疑的情節,書中呈現了人性的輝煌與黑暗,引發了讀者對社會正義和種族平等的思考。

《荊棘鳥》讀後感2篇 《荊棘鳥》:野鳥自由之翼

第1篇

路迪精明的眼睛停在那張漂亮的面孔上,點了點頭。“唔,相信。我想,你的性情和身體都對路子。這活兒使你覺得比其他男人要強,能勝過他們。”雖然路迪被拴在了他繼承下來的甘蔗地上,遠離學術界,沒有機會和其他人交往,但他是一位人類性格的熱心研究者。他讀過許多羊皮面的大部頭書,書脊上印著弗洛伊德、榮格、赫胥黎和羅素之類的名字。

他不是個壞人,或者說不像是個壞人,只是他獨身已久,不知道該怎麼和另外一個人共同生活罷了。他是個頭腦簡單的人,冷酷地追求著一個專一的目標,百折不回。他想得到的是一種具體的東西,縱使是一個夢想也罷。經過不懈的努力和艱苦的犧牲,肯定會得到實實在在的報答。為此,人們得尊敬他。她片刻也沒想過,他會花錢讓他自己過得豪華舒適。他是說話算數的。錢將留在銀行裡。

麻煩的是,他沒有時間,也不願意去理解一個女人。他似乎不知道女人和男人是有區別的,需要他所不需要的東西,正如他所需要的東西她不需要一樣。哦,這可能很糟糕。他也許會比安妮·穆勒更冷酷地、更欠缺考慮地讓她去幹活兒的。在這個山頂上,她反倒不會受到任何傷害。哦,可是這裡和德羅海達太不一樣了!

盧克那健壯的身體上,每一塊肌肉都在不同程度地疼著。除了感到渾身上下像釘在十字架上那樣疼痛之外,他什麼感覺都沒有了。兩隻手都塗上了藥膏,包了起來,伸直了身子躺在分配給他的那張床上。他拉下蚊帳,在那周圍都是令人窒息的小洞眼的天地裡,合上了眼睛。他要早知道不可避免地要忍受這種考驗,他決不會願意在梅吉的身上浪費他體內的精華的。在他的思想深處,她已經成了一個凋萎的、多餘的、不受歡迎的形象,被打入冷宮了。他知道,在他割甘蔗的時候,他會將她拋到腦後去的。

在阿恩和盧克身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對於女人的盛讚豔羨他們既感到自負,又感到受用,但也就到此為止。他們什麼都不曾給過那些女人,他們把一切都獻給了甘蔗。

對盧克來說,這工作具有一種美好而又痛苦的感覺,好像他終生都在等待這種感覺似的。在這種常人力所不能及的活計中,那帶著宗教儀式的節奏的彎腰、直腰、再彎腰,具有某種神祕的意味。在觀看阿恩對他進行示範的時候,他想,能夠勝任這種活兒,就會成為全世界體力勞動者最精幹的隊伍中的佼佼者;不管他走到哪裡,都可以引為自豪,因為他知道,他所遇到的人,幾乎有一個算一個,都頂不住在甘蔗田裡幹一天。英國國王也不比他強,要是英國國王認識他的話,也會對他讚不絕口的。他可以用垂憫和蔑視的眼光看待醫生、律師、耍筆桿的人和老闆們。渴望金錢的白人就得去割甘蔗——這是一個偉大的事業。他願意坐在鐵床的邊上,體味著他胳臂上那條條凸起的肌肉在發酸發脹,看著那雙佈滿老繭和疤痕的手掌,那棕褐色的、線條優美的腿。他笑了。一個能幹這種活兒的男人,一個不僅能忍受下來而且還喜歡這種活兒的男人,才真正是條漢子呢。他懷疑英國國王是否能明白這個。

梅吉見到盧克,是在四個星期之後。每個星期日,她都在自己那汗津津的鼻子上撲點兒香粉,穿上一件俏麗的綢子衣服——儘管她已經不再受長襯衣和長統襪的罪了——等待著她的丈夫。而他根本沒來。安妮和路迪·穆勒什麼都沒說。每個星期日,當夜色突如其來地降臨,就像燈光明亮、空蕩蕩的舞臺突然落下了大幕的時候,他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她那一團高興慢慢地洩了勁。確切地講,並不是因為她需要他,只是因為他是她的,或她是他的,不管怎麼說最恰當吧。想想吧,在她日復一日,一星期又一星期地等著他,無時無刻不掛牽的時候,他居然沒有想到她。一想到這個,不由人不心中充滿了惱怒、沮喪、辛酸、羞憤和悽惋。就像在鄧尼小客店那兩夜一樣,她感到厭惡。那時她至少是頭一次跟他在一起。現在,她發現自己實際上希望當時與其疼得叫喊,還不如把舌頭咬掉呢。當然,事情就是這樣的,她那受罪的樣子使他對她感到厭倦了,破壞了他的快樂。由於他對她的疼痛漠然處之,她生過他的氣,可現在她後悔了,最後,她感到這全都怨自己。

第四個星期天,她沒有煞費苦心地打扮一番,只是穿著短褲、汗衫,光著腳在廚房裡走動著,給路迪和安妮做了一頓熱氣騰騰的早餐。他們每個星期享用一次這種與天氣頗不協調的食物。當後臺階上響起腳步聲的時候,她從鹹肉嘶嘶作響的平鍋旁回過頭去。有那麼一陣,她只是呆呆地盯著那站在門口的、高大、多毛的漢子。盧克?這是盧克嗎?就好像他是巖雕石刻而成的,不是人。可是那雕像卻穿過廚房,咂咂地吻著她,然後坐在了桌旁的椅子上。她往鍋裡打著雞蛋,又放了幾片鹹肉。

“要是我說我喜歡這個活兒,你會信嗎?”盧克笑了起來,往自己的盤子裡倒了許多吃的。

路迪精明的眼睛停在那張漂亮的面孔上,點了點頭。“唔,相信。我想,你的性情和身體都對路子。這活兒使你覺得比其他男人要強,能勝過他們。”雖然路迪被拴在了他繼承下來的甘蔗地上,遠離學術界,沒有機會和其他人交往,但他是一位人類性格的熱心研究者。他讀過許多羊皮面的大部頭書,書脊上印著弗洛伊德、榮格、赫胥黎和羅素之類的名字。

安妮在洞外搞了一個暖房,立起一些長短粗細不一的赤陶管,然後在管中填上土,種上一些蔓生的、懸垂的東西。有各種不同顏色的蘭花,蕨類植物、富於異國情調的爬山虎和灌木叢。地面軟乎乎的,散發著木屑的清香;頭頂上的託樑上掛著鐵絲籃,裡面種滿了蕨類植物、蘭花或月下香;樹皮縫裡長出的日蔭葛爬滿了基樁;這些管子的底部種了一圈五顏六色、絢爛多彩的秋海棠。梅吉喜歡隱身在這裡,比起德羅海達來,這是黑米爾霍克所有的事物中唯一受到她讚許的。德羅海達根本沒有希望在這樣一小塊地方中長著這麼多的東西,這只是因為那裡的空氣中溼度不夠。

“這地方可愛嗎,盧克?也許你認為在這裡呆上兩三年之後,能為我租一間房子讓我住吧?我渴望給自己搞一塊這樣的地方。”倘若事情僅僅是一起躺躺的話,也許她會發現他倒是個好伴兒。黎明就像黑夜一樣迅速而又令人悲哀地來臨了。聽不到雄雞報曉聲,以及另外那些喚醒德羅海達的羊叫、馬嘶、豬哼和狗吠。這似乎有些奇怪。

《荊棘鳥》讀後感2篇 《荊棘鳥》:野鳥自由之翼 第2張

第2篇

傳說中有那麼一種鳥,它畢生只歌唱一次,但歌聲卻比世界上任何生物的歌聲都悅耳。它一旦離巢去尋找荊棘樹,就要找到才肯罷休。它把自己釘在最尖最長的刺上,在蓁蓁樹枝間婉轉啼鳴。它超脫了垂死的劇痛,整個世界都在屏息聆聽。一次絕唱,竟以生命為代價!只有忍受極大的痛苦,才能達到盡善的境界……也許傳說就是這樣。

這是《荊棘鳥》書頁的開端。當尚年幼對世界的認知還懵懵懂懂的我初次翻開這本厚厚的書的時候,就被荊棘鳥的傳說所吸攝,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進入了荊棘鳥的世界。作者考琳?麥卡洛用細膩的筆觸為我描繪了從20世紀初葉到半個多世紀後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澳大利亞廣闊恢弘的畫面,充斥著克利裡家族傳奇式的家世歷史。

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畫,曲折優美的情節發展,刻骨銘心的愛情歷程,都深深地把我帶入了那個傳奇的時代,那片美麗的土地。而到現在,當我重啟記憶,當初的那份熱情早已冷卻,少了些稚氣,多了些成熟和理智,也漸漸能從人生的角度來看待這本曾經深深吸引我的小說,最終發現的,也是猶如新大陸般豐盈的感受。這,的確是一本值得讀的,充滿魅力和生命精華的書。

當然當初那個懵懂的孩子依舊是不能領會那字裡行間透出的深沉的滄桑。無論是帕迪的含蓄溫雅,或是菲奧娜的冷漠脆弱;無論是暴烈渴望的弗蘭克,或是驕橫尖酸的卡森夫人;無論是單純執著的丹尼,或是古怪理智的朱絲婷。一個個有血有肉、有稜有角的面容次第出現,我卻無法真正地感覺到他們的愛恨糾纏中所蘊涵的複雜的思想。

直至現在,我依舊是無法完全理解這個家族的命運。而我所最鍾愛也是最迷戀的,只有麥吉和拉爾夫神父之間的那場刻骨銘心的愛情。幾乎讓我肝腸寸斷,情不自禁。

也許是女孩子對這樣無奈又沉痛的愛情的無限憧憬,然而,在初次讀著其中的每字每句的時候,我的情緒都是在時刻為麥吉和拉爾夫而波動起伏,為他們的相遇而欣喜,為他們的相知而溫暖,為他們的相別而哀傷,為他們的相憶而唏噓,直到最終的最終,拉爾夫在麥吉的懷中平靜而安詳地死去的時候,忍了許久的淚,終於落在了書頁上。

也許死亡並不是終結,生命依舊在延續,因此這場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深沉的愛戀也終究是在世界上留下了痕跡。亦如麥吉依舊活著,亦如拉爾夫依舊愛著。

其實從一開始就是明白的,這份愛,無論多麼銘記,也終究只會化為回憶裡逐漸淡去的風景。就如初見的時候,10歲的麥吉和28歲的拉爾夫,距離的不僅僅是18年的長度,更是,一生的無法逾越。神父的身份註定了拉爾夫會走上對愛情來說是條一去不復回的無歸之途,也註定了麥吉從少女成長初始就在悄然萌芽的依戀終會沒有回報。

因此,此後的分離、重逢、再次永別似的別離,直到,生死殊途。至始至終,麥吉和拉爾夫都是寂寞的,儘管他們之間的愛超越了距離,超越了世俗,甚至,超越是生死。但是,彼此的獨自等待,無法相守,亦無法相見,還有欲愛不能,欲罷也不能的情感掙扎,都在書裡抹染得淋漓盡致,也是,讓人痛徹心肺。

正如小說結尾中寫的那樣:“當我們我們把荊棘扎進胸膛時,我們是明白的。我們是瞭解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依然要把荊棘扎進胸膛。”是的,儘管清楚地懂得這份愛沒有完美的終點,卻矢志不渝;儘管清楚地懂得這份愛痛遠遠多於幸福,卻至死不悔。荊棘鳥的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尋覓自己生命的意義——歌唱,也是絕唱。雖然短暫,雖然逝去,但歌聲猶在,但愛猶在。絢爛的的生命也從此不再蒼白。

曾經聽人把荊棘鳥和枯葉蝶作為對比。荊棘鳥,把所有的生命濃縮在最後的絕唱中,雖然短促卻是倍加絢爛;枯葉蝶,把所有的生命鋪墊在持久的寧靜中,雖然單調卻是歲月綿延。截然不同的選擇,也就註定了截然不同的命運。一個,縮短了生命,只為了瞬間燦爛;一個,放棄了華麗,只為了延長生命。

大千世界就是這麼奇特,一種生命所追求的,卻恰恰是另一種生命所放棄的。然而,你又能說誰是誰非呢?你是願意做一隻追求最後絢麗的荊棘鳥,還是原因做一隻追求永久淡泊的枯葉蝶?只是看你想要的是什麼罷了。而這本書,正是說明了前者存在的意義。即使付出生命,即使需要難以想象的代價,也要絢爛的終結,也要所夢想的一切愛,與美好。

重讀小說的時候我就在想,麥吉,這個內向卻倔強的女子,從單純天真的小女孩到飽經歲月風霜的女人,從對愛情的懵懂無知到對無望的愛戀依舊孤獨堅定地守侯,她經歷的究竟是多沉痛的掙扎,面臨的究竟是多殘酷的將來,但她依舊是挺過去了,並且堅持了她一直想堅持的愛。整本書從始至終幾乎貫穿了麥吉的一生,作者在麥吉身上也是落筆最多也是最不留餘力的。

可以說,在麥吉飄搖浮蕩的一生中,寄託了整本書的靈魂所在——堅定、執著、不顧一切,即使痛也要愛著,即使受傷也要孤獨地走下去。麥吉,就是一隻荊棘鳥,她窮盡一生,不過是為了守住那渺茫的愛情中曾經微弱的光芒。包括和拉爾夫的結晶丹尼死後,她最後的慰藉也終於坍塌。然而,她依舊選擇了堅強,選擇了寬恕。

麥吉似乎什麼也沒有得到,其實她也是什麼都得到了。像荊棘鳥一樣,一旦走上了那難以想象的艱難而痛苦的道路,她從沒有後悔,她也無從後悔。荊棘鳥始終都是遵循著一個永不改變的法則:痛得愈深,也就愛得愈沉。

?荊棘鳥》的主題,也是永恆不變的:愛,與命運。究竟愛在跌宕起伏的命運中有怎樣的糾纏?究竟命運在悲喜交織的愛中有怎樣的痕跡?究竟是愛主宰了命運,或是命運主宰了愛呢?荊棘鳥的傳說,一直在淡淡地講述著。哀傷瀰漫,但也許哀傷並不是傳說想要表達的。從麥吉和拉爾夫的跨越了時空距離的愛情糾葛中我們也許可以領悟些不同以往的東西。有關愛,也有關於命運。

在終於重讀完《荊棘鳥》後,我才豁然開朗。也許真的,經典都是隨著自身的成長而不斷地產生新的感受。和從前初次被它吸攝的那個懵懂的孩子相比,現在的我,似乎懂得了更多,但也會在以後,懂得更多的更多。我期待著將來,《荊棘鳥》會給我更加迷人的答案。

合上最後一頁,忽然想起泰戈爾的一句詩:“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不知怎麼,卻覺得格外地應景。荊棘鳥,是不是也正是夢想著那夏花般絢爛的歌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