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八佰觀後感22篇 "奇蹟與真實:《八佰》觸動心靈"

《八佰觀後感》是一部集歷史、戰爭、人性於一體的電影作品。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與日軍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觀影后,不禁讓人深思,戰爭中的生死抉擇、愛和人性的光輝,以及對歷史的警醒與反思。

八佰觀後感22篇

第1篇

以一條蘇州河為界,一邊是天堂,另一邊便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當主動請纓的壯士們一個一個從樓頂高喊出自己的名字無畏躍下引爆自己時,不僅喊醒了河對麻木的民眾更是炸醒了民族的熱血。當國旗被升起國民歡呼叫好時,當一雙雙國人的手伸出時,中國人的抗戰情緒才被真正的喚醒了。

中國軍人誓死捍衛上海四行倉庫的的戰役在歷史上被稱為四行倉庫保衛戰。四行會戰在歷史戰爭的長河中算不上規模最大、最激烈的戰役,甚至在淞滬戰役中並不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但該戰役在民眾的心中卻是意義重大的,是人民抗戰意識空前高漲的引線,在四行倉庫房頂上他們升起的不僅僅是旗幟,更是堅定不移的信仰,是國家的希望和人民抗戰必勝的決心,作為一顆種子,去叫醒更多的國人。

八佰壯士他們只是一群普通人,可能是家裡的父親、丈夫、兒子,可恰恰是這樣一群普通人,在面對日軍猛烈的進攻時從樓頂無畏躍下引爆自己,寧死也要堅守陣地。在國家大義面前再普通的人都可能成為民族英雄。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八百壯士們的愛國精神讓我們感動,犧牲精神讓我們敬畏,抗戰精神值得我們傳承。願所有人牢記: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作為金隅太行人,我們也應以史為鑑,知恥而後勇,奮發圖強,在工作中做努力奮鬥,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影片的最後戰士們撤退到了租界,被租界軍隊繳械並集中看押到了兵營,無法撤離上海,直到最後被日軍俘獲。歸根結底還是那時的中國不夠強大,上海流離的百姓竟要靠租界保護,撤離的國軍被羈押,強如日軍面對租界時還是要看各國臉色給幾分面子。一句話:弱國無外交,只有讓人民群眾覺醒來使我們的祖國的`國力越來越強盛,才會有如今天這般的話語權。

趙雲七進七出,以一敵百。而八百壯士們面對的浩浩蕩蕩的日本軍隊,同是毫不退怯。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片中多次出現了白馬,一開始白馬受驚四處逃竄,如同剛剛入駐四行倉庫時驚魂未定的守軍戰士,膽怯畏戰;而後白馬重新出現來到四行倉庫就好比國軍戰士堅定信心,誓死守衛;最後出現的白馬則或許意味著新的民族希望和對美好未來的期待。片中直接同白馬產生交流的小七月和小湖北是八百壯士中年紀幾乎最小的,漢室中興待後生國家的復興與民族的希望正是寄託在這些具有民族熱血的晚輩的身上。

八佰觀後感22篇

第2篇

?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堅守在上海市區的最後一支中國部隊,這是由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團長謝晉元率領的四百將士——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有“八百人”,這“八佰壯士”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以這一彈丸之地抗擊瘋狂進攻的數萬日軍,激戰四晝夜,斃敵200餘人,接到撤退命令後,英勇頑強過橋進入租界的故事。

消滅。是的,“贏”,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消滅對手——狹路相逢勇者勝!當豺狼虎豹進犯我們的家園,怯懦自私的“老鐵”,端起了槍,加入抗爭,成為了勇猛之士;對母親的割捨不下的“羊拐”,端起了槍,加入抗爭,成為了勇猛之士;要帶弟弟回家的“端午”,端起了槍,加入抗爭,成為了勇猛之士;十幾歲的“小湖北”,端起了槍,加入抗爭,成為了勇猛之士……這就是那“八佰壯士”,在敵我軍力差距懸殊的情況下,“四行孤軍”每個人心裡都明白:這是一場必死無疑的戰鬥,此戰,就是赴死。

死,是血淋淋的開始。樹立起旗幟,主動挑戰可能面臨更快速地毀滅,偃旗備戰可能還能堅持兩天——為鼓舞士氣,振奮人心,他們選擇了升旗,“我們為中國而生,死不足惜”!為此,“八佰壯士”用暴露在屋頂的生命迎接日寇飛機的掃射,前赴後繼護旗不倒:一個班的戰士,衝上來,被擊中,血肉橫飛,倒下去;再一個班的戰士,衝上來,被擊中,血肉橫飛,倒下去;再一個班……沒有畏懼,沒有退縮,沒有屈服,太可怕了,為這無畏的犧牲,我哭到顫抖,他們秉持的'信念屹立不倒,用生命換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陳樹生身系炸藥,從三樓跳下去,跳到手榴彈打不透的敵人的鋼板護甲裡面,爆炸!義無反顧,鬥志昂揚,然後一個接一個的年輕生命都用這樣的方式與敵人同歸於盡……原本是毫無意義的作秀——當時正值九國公約會議召開,伸手,牽手,拉手,抗爭,奮戰……

生命真好,戰爭過後廢墟的鏡頭切換,隨之而來的是高樓林立,陽光溫暖,充滿活力的新世界。

第3篇

“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這是《八佰》電影中謝晉元團長在四行倉庫對每一個戰士的喊話,也是激勵戰士們用盡全力跟日本人一拼。那些戰士們都是中國沒有留下姓名的英雄,都是為國家犧牲的勇士。看完這部電影,我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都是有血有肉的戰士,他們有親人,也有朋友,但他們在國家危難的時候選擇放棄了小家保護大家!為了阻止敵軍爆破四行倉庫,多少戰士在短時間內對生死存亡做出改變,毅然地一個接一個地抱著炸藥從四行倉庫跳下,並高聲喊出自己的名字,伴著炮聲消失在血泊中。四行倉庫後面就是租界,它們之間僅僅只隔了一條蘇州河,用地獄和天堂兩個詞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雖然戰爭就在那些隔岸觀火的百姓面前,但他們沒有半點警戒之心,租界天天燈紅酒綠,因為他們總覺得:只要外國人在這,自己就是安全的。也有一些愛國人士一直為戰場上的戰士們,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隨著日軍的.猛攻,謝團長的部隊從原來的八百人變成了四百餘人。明知必敗,但他們並沒有放棄。記得當時還有記者來採訪,問還有多少兵力,為了讓日本人知道中國人還在,中華未亡,擴大國際影響,對外宣稱是“八百人”。

他們沒有八百人,但英雄總有八佰人。當謝團長命令將士們舉起中華民國國旗時,他們就已經勝利了。一個人倒下了,一個人再上去穩住旗杆。最後整理屍體的時候,是八個已死去的將士牢牢的握住了旗杆,旗杆未動,但點燃了中華子民心中的熊熊烈火,也喚醒了那些睡眼惺忪的百姓。

死守四行倉庫四天四夜後,部隊接到通知:緊急撤退,如果再不撤退,日軍就會拿重炮轟炸四行倉庫,到時租界就會受波及。在部隊連夜集體衝橋時,子彈如雨似的打在橋上,橋不再是灰白色,而被鮮血染成了紅色兒,但戰士們對彈雨無所畏懼。對岸百姓的心中烈火也徹底被點燃,在欄杆後紛紛伸出了手,最終部隊在謝團長的帶領下成功撤退,傷亡三十餘人。《八佰》導演管虎說,之所以用大寫的“佰”,便是為凸顯百字的“人”。氣吞山河,臨危不懼的“八佰壯士”為我們樹立了一座座精神豐碑。這種精神來自於同胞向死而生的勇氣,也來自於民族苦難的共情。不讓四行倉庫變成400人的墳墓,只要有一個人在,就一定堅守陣地和敵人戰鬥到底的決心。他們大多數都沒有名字,但他們真實地活過。想到這裡,我深刻的感受到我們今天的生活實在是來之不易,這可是在抗日戰爭歷史中湧現出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殊死拼搏,不懈努力才換來的呀!

第4篇

這個週末我看了《八佰》這部影片,讓所有人都銘記了四行倉庫的歷史。

四行倉庫位於上海市靜安區,整部電影就講了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一場由謝晉元帶領的432名戰士在四行倉庫與日本人對抗的故事,但他們卻向外宣稱八百壯士,這就是為什麼叫《八佰》的原因了。

影片開頭,大部隊進了四行倉庫住了一道道防禦工事,埋了許多地雷。小湖北是被收留的,在這裡他結交了一個夥伴小七月。第二天早上日本大軍攻來了,許多人衝進倉庫,但他們中計了,全部身亡。門外還有很多的日本人,他們停下進攻商量對策,倉庫內戰士們把日本人的`武器裝備全部收集起來開始訓練,突然無數個介子毒氣彈砸進倉庫,大家手忙腳亂帶上防毒面具,沒有的就尿溼毛巾捂住口鼻,整個倉庫叫聲一片空氣中瀰漫著橙色毒氣。團長大喊:“開啟排風扇!快!”毒氣從倉庫南面散了出去,而南面就是租界是英國人的地盤,租借的人紛紛向中心跑去,河邊空無一人。過了半天,好多日本人從水道溜進倉庫,嘴裡銜著刀,就這樣一場在倉庫內的戰爭開始。一個小時後,我方損失好多士兵,但獲取大量刀器,這麼一場一場的戰鬥打了四天,最後所有士兵在英國的幫助下快速過橋,影片結束。

整部影片裡有許多令人震撼又感動的片段。我對陳樹生烈士身捆手榴彈跳樓,與敵人同歸於盡的片段最有感觸。當日本人用鋼板頂在頭頂時,大家朝下扔手榴彈,可總會被彈開,於是一名叫陳樹生的烈士把十幾個手榴彈用線串起,捆在自己身上,走到牆邊缺口,英勇地拉下了所有引線,跳了下去,嘴裡還喊著:“娘,是孩兒不孝了!”說完,縱身一躍,用身體砸開了日本鬼子的盾陣,手榴彈爆炸了,頓時破壞了鬼子的陣型。陳樹生捨身殺敵令我感慨萬千,他只有21歲卻能做出這麼英勇的決定,我想一定是因為他心中想著國家,不顧個人安危。而且他肯定想著如果我不跟著跳下去就沒辦法阻止日本人,就會讓他們把牆打穿,我們也就失敗了。這正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所說的一樣,我們都要有陳樹生的這種英勇無畏的精神,遇到困難不退縮,勇往直前。

?八佰》是一部令人震撼,又令人感觸的影片,我真心推薦大家去看看,牢記歷史不忘歷史!

第5篇

起初,我是不願意看的,我膽子小,這種血腥殘忍的故事,估計看了晚上也會做噩夢,但票都已經買好了,還是去吧。

?八佰》講的是淞滬會戰最後的艱難四天,在上海的四行倉庫,至今還有此庫遺址。如果你看的夠細緻的話,不難看到四行倉庫那些大大小小的不規則圓孔,幾十年前,日軍的子彈就從這裡穿過,打傷我們的戰士,打死我們的同胞。

電影很長,感人的地方也很多,似乎數都數不清,觀影過程中我的淚,滑過兩頰,滴進我的心坎。電影中有一片段讓我久久無法釋懷,這個片段發生在第二天的戰鬥。

四行倉庫的牆有一米多厚,拿炮也炸不開,日軍就決定讓多個日軍士兵,用鋼板構成一個可移動的堡壘,在牆上鑿洞,準備用炸藥把牆炸開。守軍戰士一邊朝敵人開槍,一邊想辦法阻止日軍炸牆,逐漸變得急躁起來:拿槍打也打不中,拿手榴彈炸也沒地方炸,難道就這麼幹等著,看著敵人們衝進來,看著上海完全失陷?

底下的敵人在破牆,上面的守軍在思考,誰也不可能注意到,二連四班副班長陳樹生,正用力把手榴彈綁在自己的腰間,衝向被炸開的一面圍牆,對著“堡壘”大喊自己的名字“陳樹生”,帶著他21歲的人生縱身躍下。腳落地那一剎那,火光電石一併發作,伴著戰士滿腔的愛國之情炸開了可惡的侵略者,只留下一紙遺書“捨生取義,兒所願也”。陳樹生以其無畏的勇氣,無比熱忱的愛國之情,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保衛四行倉庫最堅實的屏障。

後面的戰士也紛紛效仿,接二連三跳了下去,炸死了日軍,播種了希望。他們中有的人可能還沒有孩子,可能沒有妻子,也可能早已失去家人。他們跳下去的那一刻,沒有痛苦的'哀嚎,也沒有撕心裂肺的尖叫,而是怒吼著自己的姓名與家鄉。他們對祖國做出了最後的吶喊。這些勇敢而忠誠的愛國將士們,向世界證明,中國不會亡。此刻,熒幕內外,一片寂靜。

電影播完了,故事講完了,但它給我的震撼已無法描述,它會永遠儲存在我的記憶中,滋潤著,盪滌著我心靈。致敬戰士!也致敬當年的愛國者!

戰士們,你們可能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但你們卻永遠是最可愛的,永遠是我們心裡的璀璨明星!

第6篇

故事的背景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日軍侵佔上海,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作為上海最後一道防線,英勇抵抗了四天四夜。

電影的名字是八佰,之所以是“佰”而不是“百”,我的理解是“佰”更能體現人文主義,歌頌人的精神。

一條蘇州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這就是電影《八佰》呈現的畫面,它所帶來的並不僅僅是絕望與希望相纏繞所呈現出的一種震撼,更是民族的恥辱與自豪相交雜的心靈撞擊。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說過:“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河的這岸是“滿目蕭然”,河的那岸卻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一反差的確讓人心酸與憤怒。“天堂”充斥著愚昧與麻木,“地獄”充滿了不屈與堅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獄,而“地獄”承載的卻是我們這一民族的脊樑。

影片中的人物刻畫十分真實,並不是單純的非黑即白,而是摻雜許許多多的灰色地帶——租界的民眾、起先想要逃跑無意抗戰的士兵、開賭場的大姐等等。他們不是純粹的“黑”,也不是純粹的“白”,他們是等待被“喚醒”的一個個“灰色”的靈魂。正是這種對民眾循序漸進的敘述手法,從麻木愚昧到感動再到奮起抵抗,直擊觀眾內心,很多人的眼淚也是從這一刻開始流下來的。坐著說話不腰疼的戲子開始為英雄們擂鼓吶喊,平時吊兒郎當的'賭場小夥兒明知必死無疑卻要冒死過橋送電話線,隔岸看戲的洋人拿起槍加入抗日的隊伍……這些鮮明的反差無不催人淚下。

然而《八佰》的愛國,又是一種極受爭議的愛國,正如黃曉明出演的特派員所說“他們的熱情,改變不了戰局”,與其無謂的犧牲,不如退避三舍,韜光養晦,但是如果不是這一場場看似實力懸殊的頑強抵抗,怎麼能激起四萬萬國民共同抗日的熱情,如何能取得偉大勝利?所以八百戰士的這一場戰鬥,是必輸和必要的戰鬥,進退維谷,左右為難。

電影終歸是電影,有太多無法表達的東西,也有太多經過藝術處理過的情節,戰士們浴血奮戰更像是一場做給全世界的表演,衝橋片段也略顯浮誇,活下來的人都被關進租界的戰俘營……尊重客觀史實很有必要,作為一部藝術作品運用一些處理手法也無可厚非,最重要的是我們欣賞了一部好的作品,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第7篇

一河兩岸,一邊是租界,一邊是戰場,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天堂的人想去地獄,地獄的人想去天堂。人們在面對戰爭時產生的恐懼與不安,以及到最後,一隻隻手伸過鐵門迎接槍林彈雨的戰士的團結一心。

這部電影不僅為我們帶來視覺上震撼,更讓我們受到心靈的洗禮,是一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心酸無奈,還是“一個個士兵排著隊,在身上綁滿炸彈,縱身跳下用血肉之軀和敵寇同歸於盡的震驚動容,讓我們看到在那個年代戰爭的殘酷無情、軍人的'拼死力爭、寧死不屈。

和平時代的我們無法體會到戰爭時代的殘酷。在那樣的艱難歲月裡,我們的前輩選擇了戰鬥到底,小人物大英雄,在那個一無所有的時代仍為國奮戰為國獻身的烈士,每一個人都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為國家出一份力,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安居樂業。銘記歷史,致敬先烈!

第8篇

影院上映了電影《八佰》,之前爸爸就告訴我這是一部抗日戰爭的愛國電影,所以一直很期待,今日我超額完成了爸爸給我佈置的暑假作業,晚上爸爸獎勵我到影院看電影,電影《八佰》講述的是淞滬會戰期間,謝晉元帶領四百多名戰士拼命阻擊日軍,為大部隊的撤退贏得時間,謝晉元率部隊孤軍奮戰在四行倉庫和優勢兵力的日軍抗戰長達四天四夜的真實歷史,電影中當看到將士們為了阻止日軍的進攻,排隊拿著成捆的手榴彈跳下樓和日軍同歸於盡,當一名女學生冒著槍林彈雨遊過蘇州河,把裹在身上的.國旗獻給守衛四行倉庫的將士時,他們的大無畏深深震撼了我,讓我深深認識到我們現在的和平幸福生活都是前輩用生命換來的,我要更加珍惜,好好學習,長大後也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9篇

電影院開了,昨夜帶兩個孩子去看電影《八佰》,一個四年級的女孩,堂姐家的,一個三年級的男孩子,自家兒子,國慶早晨學校要求家長帶孩子看升國旗,帶孩子錄國慶感言小視訊,孩子一早上滿滿的愛國熱情,晚上的電影很感人,把孩子們感動的掉眼淚了,快結束的時候兩個孩子在一起小聲的嘀咕了一會,直到電影結束,影院燈光亮起,我們還沉浸在電影情節裡,準備起身離場,沒想到的`一幕發生了,兩個孩子站起來,敬少先隊員禮,大身喊到我愛你,祖國,祝我的祖國繁榮昌盛。我們這些大人瞬間反應過來,有人叫好,有人鼓掌,把我感動的眼角含淚,望著兩個孩子,鼓起掌來。少年強則國家強,有這些從小就充滿,對祖國充滿愛的下一代,我的祖國一定會更加強大,更加繁榮富強,我愛你祖國。

第10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十萬青年十萬兵。 四萬萬民曾奮起, 八佰壯士杳無影。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影片,將於2019年全國上映。

第11篇

一半天堂,一半地獄,那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革命先烈無數人的努力下才成就了今天,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偌大的一個上海市,十幾萬正規軍撤得無影無蹤,只留下400多戰士留守四行倉庫,其用意竟然是為了幾天後,召開的雅冬塔會議上各國佬們在看上海,中國隊還在堅守。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爭取國際援助,看人臉行事。

一個如日中天,一個混亂不堪,在東亞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曾經的老師和學生已讓人傻傻分不清了,日本把中國打的人心不安。只要我們中國人團結起來,還有誰可以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還有什麼困難是我們不能戰勝的?

哪個人不怕死,可在戰爭面前我們中國戰士們,做的`是保家衛國,不顧一切後果的攔截敵人,一場生與死的戰爭。

所以我們要學習中國人民的勇敢堅強,不怕困難保家衛國的精神。

第12篇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應該最適用於人們讀小說時對角色的理解。當一些看過的小說被搬到熒屏的時候,覺得這個角色、這個畫面不是我想象的樣子,會有一絲絲的`失望。當我的小夥伴們還沉浸在瑪麗蘇式的劇情中的時候,我猶愛戰爭題材的電影、小說、電視劇。

因為在苦難的戰爭中更能看出芸芸眾生真正的共情和背信

棄義,更能看出一個人真正的情懷。而電影《八佰》,全程imax技術拍攝,每一幀都是美學角度,無論是視覺效果、故事情節所傳遞的情感都超越了我對戰爭故事的想象。導演管虎似乎正在開闢新的國產戰爭片型別。

8月15日下午3點,濮陽聖雅恆豐超級巨幕影院,一場特別的《八佰》點映會正在舉行。我並不知道故事梗概,剛看片頭,感覺自己在“漫威”的畫面中。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

第13篇

暑假裡,媽媽帶我去看八佰這部電影,這個影片選材於1937年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後一役,故事圍繞“八佰孤軍血戰四行倉庫”展開。

這部電影最令我震撼的地方是幾位戰士身系炸藥包,捨生忘死的從幾層樓上跳下去並念著自己的籍貫和姓名的時候,說明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懷著對祖國深厚的感情,對父母、親人的思念,肩負著身為軍人保家衛國的責任義無反顧的.往下跳時,忘記了死亡的恐懼,捨生取義。

回想整部電影,還有很多讓我熱淚盈眶的場景。這些平凡的人,這些普通人,這些平時根本不起眼的人,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候選擇了寧死不屈,用寶貴的生命守護著祖國的榮譽。

看完《八佰》這部影片,使我對這些用生命守護著國土的軍人,寧死也不讓國旗倒下英雄氣概無比的崇敬!我們一定要延續英雄們的光榮,作為祖國的花朵,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使祖國更強大,成為世界之巔。

第14篇

這是一部讓人看了熱血沸騰的愛國教育片,故事背景1937鬆滬會戰中國國民革命軍88師團長謝晉元所率領的524的一個加強營,死守上海最後一發塊陣地四行倉庫。

一條蘇州河,一邊是天堂,英租界裡歌舞昇平。一邊是地獄裡與日軍浴血奮戰的'國軍。為了抵抗日軍的進攻,留守四行倉庫的戰士孤軍奮戰4晝夜,傷的傷,傷的傷,甚至為了阻擊日軍反撲,在沒有重型武器的條件下,把自己充當人肉炸終藥義無反顧的跳向日軍同歸於盡。我軍作傷敵400,自亡20,留守軍人實際上只有四百人對外卻稱有八百,後被人稱為八佰勇士。

電影讓人熱淚盈眶,相信導演拍片的意義在於告訴和平年代的我們,也提醒著我們,我們當有報國心,一寸山河一寸血,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銘記歷史,永遠記住電影未尾那句話:當我成塵時,請將記住我的微笑,終有一天將我們的國旗插在富士山頭。

第15篇

異國他鄉週五晚上收拾完帶領孩子們坐下來一起看《八佰》,看到胸前綁著炸彈跳下去的戰士情不自禁難過的哽咽出聲

好像這是我看過的第一部反映國民黨軍抗日的電影。看完之後內心真的是無味雜陳:鬱悶、無助、熱血、殘酷,感動。編劇老套,表現手段過於冗餘,高潮節奏把握不是很到位,剛剛被代入就結束,開始進入溫情部分,但這些並沒有完全影響它視覺上和感情上的震撼和衝擊,因為故事的.真實性已經奠定了成功的基礎。

在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黨確實在正面戰場浴血奮戰傷亡慘重。但我不明白的是如果國民黨軍都如謝晉元所率部隊一樣的話怎麼會節節敗退最後差不多要退無可退?是不是因為上面抗日的決心和信心不足,或者是想著儲存實力以備內戰所需?所思所想擁堵心胸、

沒有國哪來的家!今天的中國已經可以告慰先輩,這樣屈辱的孤立無援的日子再也不會有了!但我們仍然不能放鬆警惕群狼環視稍不留意就會落後捱打:革命尚未成功吾輩仍需努力。

第16篇

昨天天氣挺好的,下午飯後媽媽帶我去看了新上的電影《八佰》。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只在書本里看到過董存瑞和我的戰友邱少雲的'故事,這次在電影院裡看到很震撼,也很觸動。

故事背景是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說的是鬆滬會戰期間,中國國民革命軍88師的一個德械加強營,在營長的帶領下留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與英租界一牆之隔,孤軍奮戰4天4夜,當時日軍進攻太過於猛烈,留守的傷的傷,死的死,他們為了突破敵人的裝甲坦克進攻為了阻擊日軍進攻,把自己的渾身綁上了炸藥,給家人寫下書信,然後報出自己姓名,英勇地跳上了日軍的裝甲車……其實只有四百人對外卻稱有八百人,歷史上為了銘記他們的英勇就義,史稱“八佰壯士”。

我們的民族經歷了慘痛的災難,是這些英雄們的壯舉和革命先烈們一輩輩的付出,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希望我們生活在今天的每一個人都不要忘記歷史,忘記過去,忘記英雄。

第17篇

電影《八佰》講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與租界一河之隔的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奮戰4晝夜,誓死保衛國土不被倭寇侵佔的壯烈英雄事蹟,為壯聲勢,實則四百餘人的隊伍對外號稱八百人。

僅一河之隔,完全是兩個命運,一邊是天堂,歌舞昇平,另一邊如同地獄,炮火連天,一片廢墟,兩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僅剩四百餘人的524團戰士們,頑強地對抗數萬日軍,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英雄畫面,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為中華戰死殺場,極大地激發了群眾的愛國熱情,喚醒了河對岸麻木的國人抗戰意識,他們的英勇、他們的視死如歸、他們不畏血淚的民族精神將永遠活在子孫後代的心裡。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國泰民安,祖國繁榮富強。我們不應該忘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現在的太平盛世。如今的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的`生命換來的,我們大家一定要珍惜。

我們現在能做到的,就是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樹立幹一行 愛一行 鑽一行的敬業精神,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企業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第18篇

?八佰》這部電影近期上影,一週時間票房幾近20億,勢頭仍然猛烈,作為“後疫情時代”的第一部商業電影大片,無疑是成功的,而且有衝頂之勢,也許可以與當年的《戰狼2》並駕齊驅,伯仲之間。

軍事題材,愛國情懷,在中國是最不缺乏資源與市場的,中國歷史久遠,經歷坎坷,戰爭一直都攪動人們熱血的魔法棒。壯懷激烈之士愫裹家國情懷,不能在戰場拋頭顱灑熱血,也要在“銀幕前”過一把英雄的癮,而《八佰》恰好讓這個時代的.“英雄”與那個時代的壯士相遇,於是,花點小錢算不了什麼,重要的是體驗一番熱血奔湧,過一把家國情懷的“癮”。

電影的內容與場面無疑震撼人心,“河界”兩岸,一邊烈士喋血,“瓜慫”奮勇,一邊歌舞昇平,紙醉金迷之中良知觸動,由漠不關心到揪心隱痛進而化為果敢行動,管它三教九流,不分三六九等。“捐軀赴國難,視死復如歸”之慷慨悲歌終於奏響時代最強音,這是一部“喚醒”之作!這裡沒有“娘炮”,有的是鐵血男兒與巾幗英雄!

第19篇

這週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電影《八佰》,在之前沒做過任何功課的情況下,到了才知道講的是戰爭片,而且是很沉重的片子——八百壯士。

影片中有幾處劇情另我頗為感動,尤其是歐豪飾演的端午一角,由起初的想活下來,想當逃兵,到後來的英勇護旗,他那句“飛機被我們打跑了!”是發自內心的吶喊,令我的內心觸動,也是因端午的蛻變,他在弟弟小湖北心中的形象才變成了一個身披戰袍,騎著白馬的.英雄。

影片中還有一處,是戰士們爭先身捆炸藥包,跳下樓以身炸敵人的一幕幕,此時,對面租界裡姚晨實驗的角色(忘記了名字叫啥)含淚喊道:“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引起我諸多感想,真的是國人膽怯懦弱嗎?回憶起,八國聯軍侵華時,僅不到兩萬外軍,面對我國16萬清軍,只死傷幾人就能獲得“滿載而歸”,真的是我國人無能?懦弱?膽怯嗎?遠非如此,武器——實乃我國人之硬傷!騎兵、弓箭對戰槍彈、飛機,戰果可想而知啊!所以,也不怨士兵們膽怯,實在是曾經的代價太大,心中的恐懼太深;也不怨我國的創造力不行,實在是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等創新,武力裝備急需啊!

遙觀古今,只有正確的領導統治,上下一心,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第20篇

對於我們而言,什麼樣的人算英雄呢?大概是那些明明可以逃避可以安穩卻甘願踏出舒適區,去像笨蛋像傻瓜一樣不顧一切的追逐自己的信念、追逐自己的人吧。電影《八佰》故事的開頭便是給了我們這樣的感慨,四行倉庫的'背後擁擠著無數的上海市民,燈火闌珊,而四行倉庫的正前方,借謝團長的話來說,前方便是地獄。

160分鐘左右的時間內,置身於82年前那個特殊戰場,蘇州河兩岸,一邊是繁華的英美租界,一邊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奮戰的四行倉庫。用最簡潔的空間重建,即實現了對整場戰役的全方位還原,解決了戰爭片最困難的微觀戰場與巨集大敘事之間的矛盾。這樣舉重若輕的結構,甚至連《敦刻爾克》也無法做到。

影片最後一匹白馬從廢墟中走出來,這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就像看了影片之後你明白了今天的新中國。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戰士們的鮮血渲染出來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懂得珍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以我們更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能為社會為國家有貢獻的人。

第21篇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很傳統保守的人,從來都不追星追劇。但今天讓我有點意外。看完了電影《八百》,他們倆都流淚了。尤其是我的老爸,他可是男兒有淚不輕彈的代言人吶!可想而知電影的故事有多震撼他感動他。

故事說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硝煙瀰漫,家國失守,上海淪陷在即。國民革命軍88師524團一營以420餘人,為迷惑敵人,對外宣稱有800人,史稱八百壯士。在團長謝晉元的率領下,四天四夜抵擋日軍三十多萬人的`瘋狂進攻。最後那些平凡如草芥的士兵們,無懼生死,慷慨為國而殤。

媽媽說: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以來,曾歷經千種災厄,萬重苦難。但我們從來都沒有懼怕過,屈服過,我們總是能戰勝一切敵人,一切恐懼,穿越苦難,絕境求生。五千多年以來,中華民族才生生不息。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而我們每一個平凡普通的人也可以是這個偉大民族的火種。

媽媽的話讓年幼的我震撼又感動!這個國家的武器再弱,也是保護我的。外國的武器再強,也是來侵略我們的。我也是這個國家的一份子,我應該做什麼呢?我應該怎麼做好它呢?爸爸媽媽,請讓時間給你們看我的回答。

第22篇

?八佰》這部電影是根據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淞滬會戰改編的,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事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個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

和那些著名的戰役相比,這只是一場小小的戰役,而且是敗仗,只是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場有觀眾的戰役。一條蘇州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

雖然是敗仗,但是它帶來的不僅僅是絕望與希望相纏繞所呈現出的一種震撼,更是民族的恥辱與自豪相交雜的心靈撞擊。蘇州河隔開的或許是“兩個世界”,但中國人的心不會被分割,只會更加緊緊相連。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我們的`前輩們捨命維護祖國,維護上海,給這個民族帶來希望,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何香凝先生的一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令人印象最為深刻。

很感謝《八佰》能夠讓我們重溫這些英烈曾經的壯舉,帶我們真實性地在歷史的長河中迴轉,體驗一場未曾見識的民族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