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設計5篇 點燃夢想的火柴——《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設計

本文是對《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設計的分析和評價。教案針對國小中級階段學生,以情感教育為主線,通過閱讀理解、口語表達和繪畫等形式,幫助學生感受傳統文化和人文關懷。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設計5篇 點燃夢想的火柴——《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設計

第1篇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激起對資本主義社會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1.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

2.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

1.《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你對安徒生有哪些瞭解?

3.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每人讀一段。讀後評議,糾正讀錯的字音。

1.提出自學要求:閱讀課文,想一想,哪幾個自然段是講小女孩擦火柴的。

2.學生按要求自學,在書上找出有關的部分,做上記號。

(1)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講小女孩擦火柴的?(第五到第十一自然段)

(2)把課文分成三段,可以怎麼分?”(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是第一段;第五至第十自然段是第二段,第十二、十三自然段是第三段。)

4 . 這三段,每一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認真看看課文,再用自己的話回答。

(第一段講大年夜,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第二段講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從火柴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第三段講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了。)

1.提出自學要求:閱讀第一段,想一想課後“思考·練習”第一題應該怎樣回答。

3.討論: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著雪,小女孩為什麼還在街上賣火柴?

(抓住兩點:一是“她不敢回家”;二是回家同樣要挨凍。)

從這裡,你體會到這個小女孩怎麼樣?讓我們把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要讀出這個小女孩的可憐。

2.請五位同學把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的部分讀一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裡,小女孩看到了什麼?

3.五位同學讀課文後討論: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裡,小女孩看到了什麼?(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看到一個大火爐,第二次擦火柴看到了烤鵝,第三次擦火柴看到了聖誕樹,第四次擦火柴看到了奶奶,第五次小女孩擦著了一大把火柴,奶奶把她抱起來,摟在懷裡,帶她飛走了。

4.小女孩為什麼一次又一次地擦火柴?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看看書,同座討論討論,然後我們再一起研究。

(1)小女孩是在什麼情況下擦第一根火柴的?(是在凍得實在受不了的情況下才擦第一根火柴的。)你是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裡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從這兩句話中你們知道了些什麼?

(2)小女孩擦第一根火柴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第一根火柴滅了,她為什麼緊接著又擦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呢?

5 . 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裡,她看到了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同學們想一想,她怎麼會看到這些東西的?

2 . 這個小女孩後來怎麼樣了?“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小女孩死了,離開這個世界了。)

3.“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對這句話中的兩個“幸福”,你是怎樣理解的?(第一個“幸福”是說小女孩臨死的時候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許多美麗的東西的幻覺中死去的;第二個“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痛苦了。)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些什麼?(體會到小女孩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活路,只有死亡才能擺脫痛苦。體會到作者對小女孩的同情和對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的不滿。

文章開頭的第一句話可以是“她來了”,也可以不用這個開頭。接下去,你們要介紹些什麼?

交代她是誰?還要交代她什麼時候來,為什麼來?她來到哪裡?她來了以後,我準備幹些什麼?

中心明確了,我們想象起來就有了目標。在你們想象中,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什麼時候來到我們中間的?她來了以後,你準備怎麼辦呢?

第一點,因為是想象性的作文,想象要合理。(板書:想象要合理)

1 . 今天,我對小麗莎說:“我帶你到少年之家去玩,好嗎?”小麗莎高興地說:“好。”一路上小麗莎像小鳥一樣,又是唱,又是跳,快活極了。

2 . 今天,我對小麗莎說:“我帶你到少年之家去玩,好嗎?”小麗莎睜大著那雙藍眼睛問:“少年之家,那是什麼地方?我能去嗎?”“怎麼不能?這是我們少年兒童的家嗎!每個小朋友都能去。”小麗莎顯得有些膽怯:“真的嗎?那些少爺小姐會欺負我嗎?”“什麼少爺小姐,在我們國家裡,每個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你放心去吧!”

第二點,敘述要具體。(板書:敘述要具體)要為賣火柴的小女孩想得周到,想得周到就容易寫具體。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設計5篇 點燃夢想的火柴——《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設計 第2張

第2篇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從字裡行間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學生對資本主義社會裡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想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的合理想象。

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過學文,體會小女孩的悲慘生活和作者的合理想象。

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同學們,你愛讀童話故事嗎?你們都讀過那些童話故事呢?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丹麥的作家安徒生的一篇名作《賣火柴的小女孩》。

[ 由孩子們自己熟悉的童話故事引入課題,使學生產生知識共鳴,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讀後想一想,你想用什麼樣的句子來評價小女孩的命運?

(1)檢查自讀情況:讀一讀你覺得最難讀的句子,然後選一兩句讀給大家聽。

(2)學生自由說:讀了這篇課文,你想用什麼樣的句子來評價小女孩的命運?

[ 以讀為主線,提綱挈領,強調對文章的整體把握,為分組探究設下伏筆。]

(1)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彙報。在此環節中,不硬性規定內容,學生暢所欲言。如:“小女孩的命運很悲慘”,“小女孩很可憐”“小女孩也希望過上幸福的生活”等等都可以。只要學生能夠結合文中的語句,比較準確的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就可以。形式不限,手段不限,長短不限。把課堂真正變成學生的“討論場”“表現場”。教師需結合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彙報表達,進行適時的點撥。

(2)全班交流:把你認為最能體現小女孩命運的語句讀給大家聽,並說明理由。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這一部分的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用讀讀——議議的方式,培養孩子們閱讀的獨特性和思維的求異性。]

1、大家都說小女孩的命運悲慘,但是課文中最後三節卻寫到了她的快樂和幸福,這是為什麼呢?請大家把課文最後三節默讀一遍,想一想這個問題。

3、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師巡迴指導,適時點撥。

[ “矛盾處見真知”,利用矛盾性問題,以疑促讀,讀中解惑,使學生在讀、悟、議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受。]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感人的故事。(播放賣火柴的小女孩的錄影片段)

[ 用播放錄影的方式回顧全文,給學生以想象、回味的空間,促進學生情感的昇華。]

1、剛才大家欣賞了這篇精彩的童話,現在你還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的嗎?

2、學生自由提問,全班合作解決。(有價值的且無法馬上解決的,師予以歸納,留待下一節課討論)

[ 讓學生的共同合作來解決剩餘的疑難問題,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2、把《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童話講給你身邊的人聽。

1、討論上一節課留下的問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引導學生髮揮合理想象,以現代社會為背景改寫課文結尾。

2、學生分組討論,教師結合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彙報表達,進行適時的點撥。

[ 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以實現學生的發展為最終目的。]

(1)請你把你認為文中寫的最精彩的部分找出來,認真讀一讀。

(2)自己讀完後,再讀給你的同桌聽,並說說你為什麼認為這個部分寫得好。

4、根據學生的朗讀,教師相機引導:小女孩為什麼會看到那麼多美好的東西?

8、師小結:想象源於現實,只有源於現實的想象才是合理的。

[ 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讀、議議中體會想象的合理性。]

1、我們也來想象一下,如果小女孩現在來到我們身邊你會怎麼幫助她呢?

3、師引導:是啊,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能來到現代,她就不再痛苦、孤獨,因為有一大群愛她的小夥伴。讓我們想象一下,她來到我們身邊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請大家自己動筆把這個故事寫下來。

[ 創設新的學習情境,表達學生自己的內心感受,使語言積累和運用得到有機結合。]

本文設計依據“以讀為本”“尊重個性”“自主合作”的理念,擺脫了“多餘的情節分析,繁瑣的提問設計”,讓“讀”貫穿教學始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放手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和合作學習來體會文章的思想內涵,從根本上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第3篇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遭遇,深入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領悟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的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

快速讀課文,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課文主要說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按故事情節的變化把課文分成三段,概括每段主要內容。

請四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1—4自然段。讀了這一段,你都知道了些什麼?體會到了什麼?

在萬家團圓的大年夜,小女孩卻要在街上賣火柴,忍受著寒冷與飢餓的煎熬,你們覺得她可憐嗎?

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女孩非常可憐?把這些句子用——劃出來。再把這些句子分成四類,填入表格。看看哪些句子分別說明小女孩的寒冷、飢餓、貧窮、沒人疼愛?

3、指導感情朗讀1—4自然段,體會小女孩的不幸。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深深體會到了賣火柴小女孩的不幸。接下來,還有什麼事情將會發生在我們可憐的小女孩身上呢?

預習第二、三段,找出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都出現了什麼的幻象?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大段,回憶一下上節課的內容,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瀏覽課文第二段,找出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都出現了什麼幻象?

展示多媒體圖片和描寫小女孩幸福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小女孩的幸福感受。

這些幻象是不是很美好?暖烘烘的火爐、香噴噴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慈愛的奶奶都是真實的嗎?

小組討論,為什麼幻象中會出現大火爐、烤鵝、聖誕樹、疼愛她的奶奶而不出現其他事物呢?作者的這些想象合理嗎?這些事物的出現說明了小女孩怎樣的渴望?

1、課文第五自然段中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裡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一句說明了什麼?表現了小女孩怎樣的心情?

2、小女孩一共擦燃了五次火柴,她從一開始不敢擦一根火柴到一根又一根地擦燃,最後竟一下子擦著了一大把火柴,這些變化說明了什麼?

3、課文第六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這時候,火柴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牆。你是怎樣理解厚和冷這兩個字的?

4、第8自然中小女孩說:有一個什麼人快要死了。這句話預示著什麼?起了什麼作用?

5、如何理解: 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小女孩死了,她還沒能看到新年的太陽就死了。第二天當人們發現小女孩的屍體時,他們的反應是怎樣?面對如此慘劇,為什麼人們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呢?

小女孩死了,但是她的表情怎樣?課文最後一句話: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中的兩個幸福含義一樣嗎?它們分別指代什麼?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同情及對統治者的不滿,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

全班齊讀最後兩段,讀出對小女孩命運的同情和對社會的控訴的強烈感情。

課件播放《火柴天堂》音樂,使學生在悽美動人的音樂中產生共鳴。

2、思維拓展:假如小女孩來到了我們面前,你最想跟她說些什麼?

3、知識延伸:走近安徒生,介紹安徒生作品及影響,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2、你還看過安徒生的哪些童話?把你看過的一個童話的主要內容講給同學或家長聽。

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師生教與學的共振效應,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閱讀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緊扣由憐生愛,由愛生憤的情感脈絡,不斷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昇華情感。從大年夜小女孩凍死街頭還會面帶微笑悽美的畫面,感悟小女孩生不如死的痛苦,體會沙皇統治下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安徒生給予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聯絡實際,體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心存感恩,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活動之中。

在讀悟的過程中,我抓住文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出現的幻景和章最後一句話: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讓學生聯絡上文對句中的兩個幸福談談自己的理解,再從整篇文章想開去,小女孩一次次點燃火柴,其實是在點燃心中的希望,點燃她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賣火柴的小女孩和我們生活的年代不同,透過語言文字的描述,體會她面對寒冷、飢餓、痛苦時,還要讓學生想想小女孩心裡是怎麼想的?從而明白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的。我們更應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有一顆愛心,關心和同情一些貧困者與弱勢群體等。

第4篇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1、 同學們,今年的大年夜你們是怎樣過的?(生答)大年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多麼幸福啊!不過有一個小女孩,她在大年夜還赤著腳在街上賣火柴,她在街上賣火柴會發生了什麼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

2、 齊讀課題。,你從課題中知道什麼?通過預習你瞭解到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生答)

1、 大家都是一群愛學習的好孩子,希望下面的錄象能幫你解答一些問題。請同學們留意畫面,用簡潔的言語說說故事的內容。

2、 錄象畢竟太直觀了,而我們想了解這位來自丹麥的童話大師筆下的精彩,還必須讀讀課文。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生字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3、 好,請大家讀下面的句子。(生讀)老師相信你們把這些句子放到課文中,會讀得更好。

4、 現在,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讀書方式再讀課文,說說你認為小女孩怎樣,哪些地方的描寫讓你最感動?在四人小組裡交流。

5、 你覺得小女孩怎樣?,用一句話談談你的感受。(生:小女孩很可憐。)“可憐”這個詞用得好,還可以用別的詞嗎?(悲慘)

6、 小女孩的命運是悲慘的,從那些地方體現出來呢?

生:我從“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夜——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體會到小女孩很可憐,本來大年夜是閤家團聚的日子,小女孩卻在街上賣火柴,多可憐啊!

生:我從“她的舊圍群裡兜著許多火柴,手裡還拿著一把。這一整天,誰也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知道小女孩是多麼悲慘,她生在一個人情冷漠的社會裡,那裡的人沒有一點同情心。

生:我從“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體會到小女孩很淒涼,爸爸不疼愛她,小女孩有家不能回,唯一疼愛她的奶奶又死去了。

生:我還從小女孩在牆角擦燃火柴看到美好的幻像中體會到小女孩很悲慘。這裡作者運用的是側面描寫。

師:大家同意這說法嗎?(生異口同聲:同意)誰來談談你的見解?

生:我來談。在現實生活中,小女孩冷,她需要溫暖,她就幻想有火爐;因為餓,她就幻想有食物;因為聖誕節就要來了,她就幻想聖誕樹;因為現實沒人疼愛,又想念奶奶,她就幻想出奶奶。

生:就是因為現實與幻想有著如此大的區別,幻想越美好,就讓讀者覺得她更悲慘。

1、 小結:多麼感人的故事!多麼令人同情的小女孩!面對冷冰冰的天氣、冷冰冰的親人、冷冰冰的社會,小女孩悲慘地死去了。

2、 延伸:賣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慘,你們可以為她改寫命運嗎?

第5篇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十二冊第五組的一篇講讀課文。寫的是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風雪交加的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當時她冷餓到了極點,實在無法控制自己,終於擦燃了第一根火柴、第二根……她從五次點燃的火光中看到了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飛走了,這種種幻象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小女孩看到的幻象都是作者的想象,是合情合理的,符合小女孩的現實處境和她當時的心理。作者通過這個悽婉的故事,也充分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感受賣火柴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句中的深刻含義和思想感情。

3、領悟作者基於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1、從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境教學法為主,輔以點撥引導法,以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交流的形式,運用“假設”讓學生在情境中開展學習實踐活動。

多媒體課件 詩歌《別問這是為什麼》 安徒生其他的一些童話故事圖片

在大年夜這樣一個本應幸福溫暖的夜晚,她卻光著頭,赤著腳,走在又冷又黑的街上,眼巴巴地看著有錢人家窗戶裡透出的燈光,無可奈何地聞著街上飄著的烤鵝香味。只因為她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即使在這樣的夜晚,也必須出來賣火柴,為家裡掙一點錢維持生活。多麼“可憐的女孩”啊!這就是安徒生筆下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請欣賞《天堂火柴》動畫歌曲,並說說你的想法和感受。

師:的確,大年夜本是一個舉家團聚的日子,但光頭赤腳的小女孩卻在風雪瀰漫的街頭叫賣火柴。風呼呼地颳著,雪紛紛揚揚地下著。小女孩該有多冷啊,多餓呀。新年的腳步鄰近了,而小女孩的結局怎麼樣呢?快速從課文中找出來。

生:這個小女孩坐在牆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

師:死本來是痛苦的,但小女孩的臉上卻帶著微笑。從中你可以看出什麼?

2.師:圍繞“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這一句話質疑,教師歸納總結:她曾經看到過哪些美麗的東西?為什麼用上兩個幸福?小女孩的命運明明那麼悲慘,那麼不幸,為什麼說她是幸福的?

(2)重點讀文中寫賣火柴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部分,邊讀邊思考:小女孩是在什麼情況下擦燃火柴的,擦燃後看到了什麼?想一想小女孩為什麼會看到這些?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裡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已的小手嗎?

抓住關鍵問題:“小女孩手上抓著成把的火柴,為什麼一根也不敢擦呢?”“為什麼她又終於抽出了一根呢?”理解文中重點的詞句 ,體會她擦火柴時的矛盾、複雜的心理。

(4)結合圖片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評議讀的情況。

讀出小女孩敢擦燃火柴的勇氣,讀出火柴火焰的奇異。讀出小女孩面對溫暖的大火爐那喜悅舒適的感覺,讀出火柴熄滅後回到現實的冷酷無情,體會小女孩的寒冷。

(5)總結出剛才的學習方法:一、默讀課文,瞭解小女孩是在什麼情況下擦燃火柴的,看到了什麼;二、接著輕聲讀課文,搞清楚小女孩擦燃火柴後為什麼會看到這些事物;三、最後感情朗讀課文,把自己的體會表達出來。

(1)運用剛才總結的“默讀、瞭解內容;輕讀,體會含義;朗讀,情感表達。”這樣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小女孩第二次到第五次擦燃火柴的情景。

(2)抓住重點句段進行朗讀,寫出自身獨特感受,即作批註。

(1)“亮光落在牆上,那兒忽然變得像薄紗那麼透明......更妙的是,這隻烤鵝從盤子裡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和*,蹣跚地在地板上走著,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

師:對呀,真是太美妙了!香噴噴的烤鵝,馬上就可以吃,這對一個飢餓的人來說,是多麼幸福呀!你再來讀一讀。

師:第三次劃亮了火柴,小女孩感受到怎樣的幸福呢?

師:這一回,她坐在美麗的聖誕樹下,這棵聖誕樹,比她去年聖誕節透過富商家的玻璃門看到的還要大,還要美。......在向她眨眼。

師:聖誕節時,有錢人家會點起漂亮的聖誕樹,樹上掛滿了彩燈、蠟燭和禮物。孩子們在聖誕樹下盡情地跳啊、玩啊,快樂極了。小女孩在火光中也看到了聖誕樹,那她的心情怎樣?

師:那你能將小女孩的快樂讀出來嗎?來,讀給同桌聽聽。

生:這一回,火柴把周圍全照亮了,奶奶出現在亮光裡,是那麼溫和,那麼慈愛。這一整把火柴發出強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裡。他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師:奶奶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疼愛她的人。想象一下,當她看到奶奶時,會是怎樣心情?

師:那你就嘗試著把小女孩的喜悅、激動和興奮讀出來。

師:當溫暖的火爐一閃而過之後,怎樣?小女孩的快樂轉瞬即逝。她依舊在風雪中寒冷著,飢餓著。所以,當奶奶出現時,她喜悅的同時,心裡還充滿了……

師:是啊,為了留住奶奶,她最後一次擦亮了火柴。這一次與前四次,尤其是第一次相比,有什麼不同?

生:第一次是不敢的,猶豫的;而第五次是毫不猶豫的,果斷的

師:從一根到一把,從不敢到果斷,這是小女孩的不幸。她太冷,她太餓,她太缺少關愛!幻想是那樣美麗,而現實又是那麼無情。請大家齊讀這段話。

(2)創設情境:讀到這裡,我彷彿聽到小女孩的聲音,你們聽到了什麼?

邊聽二胡曲《二泉映月》邊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如果小女孩沒有被凍死,她活了下來,接下來她的命運會是什麼樣的?學生各抒己見.。

生:小女孩活著就只有痛苦,只有死了,才能真正地解脫。

(第一個“幸福”:小女孩臨死時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許多美麗的東西的幻覺中死去的;

第二個“幸福”: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痛苦了。真正含義是受罪與死亡,透過這兩個“幸福”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悲憤心情,感受到她對勞苦人民給予的深深同情和對貧富懸殊的社會的強烈不滿。)

師: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的身邊,你會怎樣對待她?先欣賞我國兒童劉倩倩的獲獎詩歌《你不要問這是為什麼》。

生:我家裡只有我一個孩子,爸爸和媽媽都希望能再有一個孩子。所以,如果小女孩來到我身邊,我會請爸爸媽媽收留她,做我的小妹妹。

師:大家都是善良可愛的孩子,都願意用一顆愛心去幫助她。那在小女孩的周圍,人們是怎樣對待她?

師:當年安徒生寫下這篇童話時,心中更是充滿了對窮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貧富差距懸殊的社會現實強烈的不滿。好在,我們的生活充滿了陽光、充滿了快樂。身處幸福中的我們是不是也盼望著賣火柴的小女孩能像我們一樣幸福呀?

師:快速地和同桌商量商量,你想為小女孩設計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呢?

生:小女孩的爸爸看到小女孩還沒回家,就出去找她。找到了小女孩,就帶她一起回家過年。

生:小女孩的爸爸良心發現,不再虐待小女孩,給了她一個溫暖的家。

生:小女孩又冷又餓地坐在那裡。室裡在過聖誕節的人們發現了她,就帶她進屋一起過聖誕節。

生:因為丹麥是一個王國,所以有國王。國王的小王子出宮玩的時候,發現了小女孩。他把小女孩帶回宮中,好好地照顧她。

師:大家都是善良的、富有想象力的孩子,為小女孩設計了美好的結局。相信安徒生爺爺知道了也一定會很高興的。

親愛的同學們,通過本文的學習,你一定收穫不少吧:你一定被賣火柴的小女孩那悲慘的遭遇所打動,被安徒生那感人的童話故事所吸引。下面我們一起認識認識安徒生的其他童話故事。

1.自主選擇以下情境之一,以“假如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為題,創造性的完成一件作品。

3、關注世界,從各種媒收集資料,尋找21世紀“賣火柴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