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教學心得體會7篇 分享教學經驗:如何成為更出色的教師

教學心得體會是一個寶貴的資源,它不僅是教師個人經驗的總結,更是對教育事業的貢獻。在這個主題下,我們將聚焦教師們的反思與思考,分享他們在課堂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幫助更多的教師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心得體會7篇 分享教學經驗:如何成為更出色的教師

第1篇

在現在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改變教學觀念,進行角色的轉變,鼓勵學生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合作地學習已勢在必行,這也是實現有效教學,達到高效課堂的一種好的方法或手段。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特別重視學生課堂上英語知識的消化和掌握程度,教學中重視課內知識的封閉傳授而輕視課內外方法的開放學習,這種傳統的灌輸式使學生缺乏靈活性和創造性。在課堂上極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機會,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再現。在聽、說、讀、寫、思維、表達等方面進行訓練,力求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凡是學生自己能做的,教師一律放手,使學生能自學、自答、自測、自做、自評;凡是學生能夠參與活動的,學生必須參與,如:對話訓練、短劇表演等,因此,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教會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讓學生“會學”英語,培養學生和老師互動式學習,這是當今英語教學中重要的`方法。

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課堂的設計者、策劃者”

在課堂活動開始之前,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策劃者,他應當確定好教學內容,對於重點和難點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他還必須瞭解物件,並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物件來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好各種教學活動。一般來說,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比單一不變的灌輸更具有吸引力,更易於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個性特點和知識水平的不同而給學生設計難度不同的任務,不使基礎差的學生因為活動難度太大不能完成而產生挫折感,又不能讓基礎好的學生因為任務簡單而失去興趣,儘量讓所有學生都能從實踐活動中受益。應當說,整個教學活動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策劃。

課程改革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要求我們確立新型的師生觀,即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服務的。在課堂教學中,師生活動的融洽與否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

運用創造性的教學思維,把教材內容啟用起來,還原為生活的交際現實,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交際中,體驗、領會、接收教材提供的資訊,語言強調“language immersion”,讓學生在參與、交流、合作中學習和使用。可以是顯而易見,教學以學生實際生活和興趣為出發點,創設了歡快愉悅、情意盎然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我要學”的濃烈慾望。

3、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運用合作式教學手段

合作教學即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恰當運用合作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跨世紀的學生處在一個資訊的時代,網路的時代,學生在某些領域擁有的資訊量,極有可能超過教師,因此,師生合作是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途徑,更是對古訓“教學相長”的新發展。例如教一個新單詞或新句子前,有些學生己通過其它途徑提前接觸到,我就先請學生讀,當確認他的發音準確無誤後,他就可模仿我平日新授方法,使其它學生學會這個單詞或句子。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精神,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也能開拓教師的思路。

在進行英語授課的過程中,我會根據教學內容把學生座位重新佈局,組為單位,每組八人,組內實行組長負責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出某些問題,要求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最後合作解決,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這樣可以增加學生間的練習機會,增大密度,培養學生主動思維、大膽實踐的能力。在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調動學生個體學習的積極性,又要促進小組組員間的合作,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學習,學習就變得更加愉快,從而激發了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並且在合作中面向了全體學生,重視了學生的個體差別,滿足了學生的不同需要。

4、不斷提高教師個人綜合素質,適應新形勢下的英語課堂教學

在英語課堂改革中,對老師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因此教師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教師應該注重自身情感素質的培養,努力做到每天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投入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去,這樣會給學生帶來正能量,也會有助於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新課程標準與以往的教材不同,一是課本量大面廣,靈活性強。要求師生的配合性強,以單元為單位,聽、說、讀、寫較以往皆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若按以往教法是很難在預定的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的。二是難度增大,生詞量,閱讀量增加近一倍。針對這一新變化,如何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需有新舉措。須將其內容活化,按交際原貌活化於課堂,形成不同層面,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讓師生互動,共同投入

教學心得體會7篇 分享教學經驗:如何成為更出色的教師 第2張

第2篇

計算教學對於國小生來說要結合情景,體驗計算的合理性。既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其次是利於學生髮展思維能力和感悟數學思想等,並且還有利於學生培養專心、嚴謹、細緻的學習態度和計算審題、細心計算、書寫工整、自覺檢驗的學習習慣等。

比如在一年級的《加減混合》教學中,教材充分利用直觀圖,通過生動的情境和豐富多彩的畫面來呈現活動的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及計算方法,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和學習情境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教師在教學中滲透集合的思想,用點來表示天鵝,並用圓圈將其圍住。像這樣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混合計算教學問題的.過程,直觀地理解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

在瑞安實驗國小鄭依茹的《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估算》中體會頗多。她說:“人生就像站在不滿灰塵的鏡子前,在不停地擦拭著灰塵。”是啊,特別是我們教師職業的,每天面對的是我們可愛的學生,需要不停地解其惑。擦其鏡子的灰塵,開啟明亮的一扇窗。教學上她充分體現五實:紮實、充實、溫實、平實、真實。通過這五實,使本堂課的教學思路非常的清晰。情景的創設,重難點的突破,顯得如此的自然而充分。因此計算教學中材料要多用,對學生要適度開放,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等。

瑞安市教育局教研室呂志明老師說:“精算是數的計算,估算是量的計算,估算需要具體情景。“體現了新課標說的: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使學生親身經歷應用估算來解決實際問題,並獲得成功的喜悅。

?國小數學研究》中指出,國小階段基本內容是完成小數、整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對於這些基本知識要嚴格遵守不能隨意創新變動。在國小階段要四個經歷:一,經歷數學畫圖建立數學模型;二,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三,經歷解決問題過程;四,經歷計算技能形成的過程。六個處理關係:一,演算法和算理的關係;二,新舊知識的關係;三,算式圖形與實際意義的關係;四,數形關係;五,講於練的關係;六,運算技能策略與學生思維能力的關係。

計算,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或能力,它是一種基本的數學方法和數學意識,同時也是人們應該具備的數學素養之一。

第3篇

很榮幸今天能有一個與大家分享的機會。我教數學才第三個年頭,談不上經驗,只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彙報工作中的點滴想法,希望得到同行的指點。下面我就教學工作說些感受,請各位指教!

精準備課就是背課標要求,備教材內容,備學生學情,即使不全寫出來,但教師必“心中有數”,“胸有成竹”。

細心講解並非指教師包辦,從頭講到尾“滿堂灌”,而是教師把握所講內容的前後邏輯關係,遵照所教物件認知規律進行“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教師發問要切中要害,廢話一律刪掉,也就是儘可能有價值提問,所有的傳授過程不是教師解惑,而是在教師有效的提問下激發每位學生開動腦筋思考、討論或合作交流,而後得出知識的規律,並讓學生試著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這節課就比較成功。我們堅信:“學生無差距,只有差異”,這一理念不僅是國家提出的“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目標寫照,而且這是教師必須樹立“眾生平等受教育”的理念。任何一個學生並非光從分數一項指標來評價他們的作為和價值,每棵樹、每朵花的'成長和花期是不一樣的,誰能下結論說讀書考試分數高的一定對社會、國家貢獻大?所以課堂的首要任務是“啟發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教師適當點撥講解。

精準輔導就是針對檢測或檢查反饋的情況,用課餘時間對不同學生存在的問題指導(共性問題統一講,個別問題針對講。)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高效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被譽為二十一世紀教育家的馮恩洪校長說過,現代教師不要做燃燒自己、犧牲自己而照亮別人的蠟燭,而應做“照亮學生,激發學生奮發向上,讓學生興趣學習而教師自己更強大”的引路人,用犧牲,特別是很大的犧牲來換取很小成績的做法越來越不被人們所接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變“老師、家長要學生學”為“學生產生興趣後自己要學,且動腦學”為教育最成功手法。

1、課後少留作業,但留一道“思考題”,讓中等生和優生挑戰,第二天學生自願向我上交,不要求全體上交,做對的及時在全班表揚,交了的而不全對的,或不對的要用中肯的詞語表揚,學困生不批評,但鼓勵參與挑戰。

2、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和鼓勵學生針對所學內容向老師提問。老師引導鼓勵學生回答,無論對錯,教師只鼓勵不批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抓住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優質高效教學之路任重而道遠。佔用大家寶貴時間,謝謝大家!

第4篇

5、教學形式和方法:集體課,講授、示範、訓練為主。

速寫是美術學專業提高造型能力的基礎課程,通過學習和課題訓練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分析、綜合形象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審美水平,為今後收集、積累創作素材打下堅實基礎2。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學生掌握速寫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具備敏銳的觀察、分析、綜合形象能力和熟練的造型能力;

(2)、能以迅速、簡練、概括和鮮明而又多樣的表現手法對藝術形象進行瞬間捕捉,表達強烈的個人感受。

(4)、培養學生對藝術形式進行深入探索的藝術精神

(2)速寫的工具與材料(模具4面速寫)(3)速寫的表現形式

線條與體面(4)課堂以人物速寫訓練為主(5)生活場景速寫(6)速寫作品欣賞

4、教學重點與難點(1)正確觀察、分析、綜合物象的方法(2)準確表達藝術感受的技能

(1)、考核方式:該課程為考查科目,考核範圍為本學期大綱規定的訓練教學內容。(2)、成績評定辦法:

期末成績佔百分之七十,聘請其他專業教師二位以上共同進行評定。平時成績佔百分之三十,平時成績含課堂抽查和書面作業。

“速寫”一詞是隨著西方繪畫傳入中國而產生的。英語為“sketch”,是快速概括描繪物象的意思。廣義上的速寫不僅包括短期素描作業,而且主要是指一種較為快捷的繪畫方式。

現在速寫概念延伸為草圖、綱要、短文、概要的總稱,是素描的凝練與概括。既可以被理解為單純的速寫作品,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繪畫行為狀態或一種繪畫能力的實施過程。

(1)、鉛筆、碳筆、炭精棒速寫及其技法特點(2)、鋼筆、圓珠筆、針管筆速寫及其技法(3)、其他工具

三、速寫的表現型別和題材(1)、表現型別

4、牢記整體,時時提醒本章難點:看整體形,分視區域性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示範與講解

形象速寫,神態的把握。形體與衣紋,形體與造型關係密切,轉化為“形”,以衣紋塑造形體,傳達情感

寫實性向表現性轉變過程,對物件形象特徵大膽進行誇張、取捨、概括、提煉與變形

三、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1)、在慢寫基礎上畫動態速寫,掌握運動中人體運動規律,掌握速寫筆法。構圖基本規律。人體“藝用”結構中的體塊意義,人體運動規律,筆法的神采。動態於構圖中的表現。

(2)、畫大量頭像、手的寫生。研究大量衣紋的虛實、衣紋與結構的關係,衣紋本身的形狀和美感。畫速寫頭像。畫速寫手的數量和質量,看是否有“筆法”。表現衣紋與結構的關係。鼓勵運用各種工具進行訓練。

3、人物速寫的分類訓練頭像速寫12課時半身像速寫8課時全身像速寫8課時動態速寫(結合場景)

掌握人物運動中的“線”性運動規律。對畫面整體圖式的把握,注重畫面的實形、虛形。完成大量動態速寫,如果有條件可畫構

教學要點:1起形2比例關係3體面分析4建築配景的畫法5人物畫法6調整

(學生輪流作模特,根據需要安排建議教學方法:理論實踐結合法、多媒體、範畫、錄相、幻燈、資料相結

第四章素材蒐集速寫、名家速寫作品欣賞、創意速寫

魏斯《跪著的女人》《躺在天鵝絨上的女人》德加《繫鞋帶》珂勒惠支《母與子》

米勒《坐在乾草旁的農家少女》安格爾《小提琴》徐悲鴻《女人體》

馬約爾、珂勒惠支、德洛克洛瓦、阿利卡、門採爾??的頭像速寫。畢加索、馬蒂斯等速寫作品

二、收集素材蒐集,進行總結,草圖加工寫生

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完成一幅完整並帶有趣味性的速寫

第5篇

速寫在學生中間之所以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我認為原因有如下幾點:一是美術大學聯考時很多學校根本不考速寫,既使有部分院校考速寫,也將速寫放到一個非常不重要的環節,我們從速寫卷面分值就不難看出問題。二是科技發展後讓很多學習美術的學生太過依賴數碼相機和電腦。三是各院校在專業課設定方面也有問題,要麼速寫課時安排太少,要麼有的院校就不安排速寫課,課都不安排老師也就無從引導,學生也就無法瞭解速寫對繪畫創作的重要性。要想改變學生對待速寫的態度,我認為首先要從美術大學聯考入手,速寫一定要作為美術考試的必考科目,而且卷面分值和其它考試科目完全等同,這樣一來美術考生在大學聯考前就不會輕視速寫。學生進校後也要加大速寫的課時量,老師在速寫教學中再加以正確引導,讓學生真正知道畫好速寫是會受益終身的。以上我主要談的是畫好速寫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再談談速寫教學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在速寫教學的過程中我認為應主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和判斷能力,同時強呼叫線條描繪物件的能力,加強他們對速寫基本規律的認識,不斷促進他們對速寫的感知和理解,使他們的速寫水平向更高層次發展。讓他們真正懂得速寫的重要表現手法是用線的長短、疏密組合、粗細剛柔、強弱曲直、快慢結合等

但在實際教學中發現要做到這一點也有很大困難,因為大多數學生入學前只會畫素描頭像,從來就沒有認真瞭解過人體結構和各部位的比例關係(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美術應試教育所造成的)。不少學生並不具備速寫基本功,他們畫速寫時不要講線條流暢和優美的組合,就是比例關係和動態都會出很大問題,頭部形狀不準確,五官透視出問題,四肢都畫不對稱。要解決這些問題就成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要花大量的時間想辦法解決,要不然就無從談起,讓學生畫出有個性的作品。

速寫教學作為訓練學生繪畫基礎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它自身的表現規律和特點,並讓學生掌握其規律、瞭解其特點,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入手:

一、瞭解人體的比例關係、學習藝用人體解剖。

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所瞭解的人體比例和解剖總是很表面化和粗淺化。他們也許知道“立七坐五蹲三半”、“三庭五眼”。但他們不清楚軀幹是幾個頭長,上肢、下肢又分別是幾個頭長。軀幹的基本形狀是什麼樣的,四肢的基本形狀是什麼樣的,每塊肌肉的形狀又是什麼樣的,它們的功能和作用以及運動的規律,人體內部的骨骼特徵,男、女、老、幼在人體比例和外形上的特徵,這些都必須通過藝用解剖教學掛圖和現實生活中的男女人體模特相結合給同學反覆講解,再通過大量寫生和臨摹練習,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接下來人體扭動和運動中的人體透視學也要一個個的分析講解,讓學生不單是會畫靜止的還要會畫運動中的人體速寫。不單會畫單個的還會畫組合的,另外雙手和雙腳也要單獨講解,因為在實際教學中也會發現學生畫到手和腳都會出現很多結構方面的問題,比如畫手時總是五個手指的關係畫不好,畫出的雙手都是彊硬的不能動的。畫雙腳也是如此,常常是腳的左右分不清,尤其是穿著鞋子後,總是會出現左腳畫的象右腳,右腳象左腳,同時還會出現透視的問題。人體是對稱的,要教會學生去清晰的判斷和分別找到人體各部位對稱的骨點,整體把握形體結構、透視比例關係,才能真正讓學生作畫時少犯或不犯錯誤。

學生畫不好速寫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觀察和表現的方法不正確,首先要改變他們的觀察方法,他們習慣用畫明暗素描的觀察表現方法去畫速寫,更多的是注意光線,明暗調子,這樣一來很少關注結構和線條的豐富變化。同時畫的很慢就少了些速寫的味道,最後是素描調子也沒畫好,結構也不清晰,線條的組合也沒有。再者他們觀察也不是從整體入手,往往是看一塊畫一塊,沒有真正做到由整體到區域性,再由區域性回到整體,反覆調整,具體刻畫。

速寫的表現形式很多,主要方法有以線為主的和線面結合的兩種畫法。線條在點、線、面這繪畫的三個基本元素中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元素。讓學生臨摹中外繪畫大師的作品,學習他們用筆的巧與拙、剛與柔、方與圓、濃與淡、線條的光與毛,用筆的正側、逆順、藏露、快慢、起落、轉折、頓挫等方法,加上他們自己對結構的理解去表現所描繪的物件。

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畫示範畫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最直觀的教學方式,可以邊畫邊講,如講解畫面構圖,形體結構,比例透視,線條的虛與實,疏與密,長與短的結合運用,人物重心的.表現,等作畫步驟。讓學生對速寫的全過程有一個清晰和最直接的瞭解。我上速寫課至始至終都和同學一起畫,我認為這對學生的速寫提高很有作用,學生自己畫面有處理不好的地方時可隨時看老師是如何表現的。在學生作畫的過程中老師應鼓勵他們大膽表現,少用或不用橡皮,不要怕出現錯誤線條,如果畫面有不準確的線條先放在那,然後再畫出較為準確的結構線來,這樣比用橡皮擦掉後重新畫要好,因為錯誤的線條放在那可以有個比較,讓手放鬆下來,從心理上克服怕畫不好的膽怯毛病,這樣畫出的線條才會輕鬆自如,更加富有表現力。

我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每畫完一張速寫後,總是先讓學生自己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全面評價,找出不足的地方,然後再讓其它同學幫他找出優缺點,這樣反覆進行可以提高學生對畫面的判斷能力,還要鼓勵他們多講,講錯了也要鼓勵他們,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如果他們不能發現自己畫面上的不足之處,也就無從改進和

提高,長此下去他們的眼界才能得到提高,手的表現能力也會隨之提高。最後我在學生講完之後再做總結,同時激發他們對速寫的興趣,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要求他們取長補短,相互促進,使班內有一個很好的學習氛圍。

首先讓學生明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任何一門專業課單靠在課堂上畫是遠遠不夠的,何況速寫課時本來安排的就不足。另外在課堂裡只能畫人物速寫,還是有很多受限之處。話說回來單會畫人物速寫是不夠的,還要讓學生課餘時間走進大自然,以自然為師去畫自然當中的風景,一草一木,也就說走到哪畫到哪,什麼都可以畫,什麼都可以畫出味道來,漸漸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他們周圍的事物,用自己的表現方法去表現他們所相表現的物件。還可以採取不定期組織學生開觀摹會,交流他們的速寫心得。不定期舉辦學生作品展。在樹立他們信心的同時,也要讓他們有一種自豪感,只要老師堅持課餘進行輔導,加上學生努力,我想這個“恆”字就能保持下去。在輔導的過程中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畫好速寫對他們的相關專業課都會有很大幫助,尤其是和他們今後創作的好壞是有著直接的關聯。當學生從內心感悟到從畫速寫當中受益很大時,他們堅持下去也就變得不那麼困難了,速寫也就一定能畫得很好。

第6篇

根據上表中的資料,製成折線統計圖。再觀察統計圖中的折線,說明襯衫銷售量的總趨勢是上升還是下降。

生1:我從中知道該商店襯衫的銷售量一天比一天好。

生3:我知道星期六和星期天人們都休息,所以有時間上街買東西。

大家相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感到不能夠再從中獲取什麼資訊了,此時的課堂陷入了一片的沉默。其實,從題目來看,學生從中還是能夠獲取一些資訊的。比如說:該襯衫的質量一定很好、該商店的老闆很會經營、該襯衫一定價廉物美,顧客很喜歡……,但學生為什麼卻跳不出書本,思維不夠開闊,想不到其它的呢?

這件事給我帶來了很沉的思考:學生有時為什麼都沉默在那裡?我想,一方面除了我們教師本身的提出的問題有所欠缺,不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外,另一個重要的方面,也反映了我們的學生的思維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因而在回答老師的有些問題時,感到很茫然,所以陷入了“沉默”。這樣的場面恐怕是我們所有的教師在教學中都不願看到的。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等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發展他們的能力,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學生平時做的練習題大多都是經過人為加工的純數學問題,儘管有的問題題材來源於實際生活,但是大部分通過精加工以後都變成了純粹的“應用題”模型。實際上編題者(老師)代替學生完成了從實際生活中收取資訊這一過程,學生只要把自己熟悉的方法或公式“複製”到模型中去就能夠解決問題,降低了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嚴峻的事實告訴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儘可能多地給學生呈現生活中的現實問題,或者只是對現實問題進行簡單的加工處理,千萬不要“濃縮”成百分之百的純數學問題。

我們說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的數學是最具有鮮活力的,一切脫離生活實際的教和學都是顯得蒼白無力。因為學生都沒有做過生意,自然就不會知道生意之道。如果在講授這道題前,教師利用學生中的家長、親戚、朋友或熟人中做生意的資源,分小組,聯絡好以後,開展一些資料的調查、收集,然後再與店主進行交流、實地觀察、採訪一些顧客等一系列的活動,我想到那時,教師想讓他們沉默,他們也都不會願意。因此,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中多引導學生開展一些小調查、小實踐、小實驗、小研究等應用性的活動,促進學生將數學知識融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增強應用數學的能力。鼓勵學生應用生活的經驗解決數學問題,提高數學的理解力。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系列專題性的數學實踐活動。作為教學一線的教師,我們有必要賦予學生一雙“數學”慧眼,培養學生具有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自身和關注自我的意識。

為了讓學生從統計圖表的“原始資訊”中展開豐富的想象力,教師要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全過程,力爭營造一個輕鬆、愉快、平等、合作的課堂氛圍,組織學生開展小組交流、組際交流,交流中不斷鼓勵學生儘量說出與別人不同的問題,多角度地進行“選擇”、“加工”資訊,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通過生生、師生交流,集思廣益,相互啟發,使學生原有的認識得到補充與修正,提升與發展。同時,教師要多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進生活,有了一定的生活的感受,到那時,自然就會打破“沉默”。

“親其師,信其道。”教學過程中,缺乏教師的激勵性和肯定的評價,教學是算不上成功的。如果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每一個合理的想法都給予肯定,使學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以達到強化學習動機,增強學習的信心和主動發展的動力之目的。強化學生好的一面,用親切的語言、思辯的語言鼓勵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進來。營造一個沒有壓力,沒有權威的課堂氛圍,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第7篇

通過對教學常規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對新時期的教學常規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我認為新時期教學常規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新課標,積極貫徹新課程理念。在這個前提條件下,認真領會區教學常規實施細則會事半功倍。我們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認識,行動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通過查閱教育教學文獻資料,瞭解到有效的教學系指教師通過一系列的變數促進學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學。有效的教學總是著眼於教學目標的取得。也有學者認為,有效的教學就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智力學習的教學;有效的教學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促進學生積極地掌握知識以及團隊工作和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建立終身學習態度的教學與學習。還有學者認為,有效的教學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成功地達成了預定學習目標的教學。從本質上講,有兩個因素制約著有效教學:其一是教師必須明確促進什麼樣的學習;其二是教師必須安排和提供給學生獲得這種學習的學習經驗。不難看出,著眼於目標的定義,重點強調的是預期的教學目標的達成。

教學之效,結果表現為質量。質量來自哪裡?來自日積月累的功效。這日積月累,涉及面甚廣。單就課堂教學而言,來自於每一節課,以及相關的課前深入研讀教材以至有效備課、課後根據學情差異有效佈置和批改作業、培優補差輔導、科學訓練考試、深入教學反思和習慣總結提升……。

認真推敲起來,從一定義以上說,實現教學有效、高效,就是抓好抓實教學常規。說到教學常規,大家都有話可說。但是,說起來常常不外乎這樣一些話語:備課,三次備課兩次飛躍;上課,方式轉變師生互動;作業,減輕負擔;輔導,有的放矢;訓練,講究科學;反思,教後筆記;總結,撰寫論文……。這些,都沒錯。

但是細加研究,又感覺不是那麼回事。備課,飛躍不易;上課,互動艱難;作業,負擔難減;輔導,亂矢穿空;訓練,機械重複;反思,鮮花朵朵而已;總結,論文拼湊罷了。要真的做到有效,照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教學的每一個常規環節做到精細。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個教師苦苦追求的目標。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那就會導致活動流於形式,這樣不但學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養,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我下面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開展課堂教學,應該以尊重教學條件和教學內容的實際為前提,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真實有效。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課堂上,我們在選用各種教學媒體時,應遵循“簡單、實際、經濟、易操作”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適合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為基本出發點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使課堂迴歸自然。

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我們還應充分重視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實際狀態。學生的學習狀態有時並未達到教師的期望,學過的東西學生並沒有掌握好,有時又遠遠超出教師的想象,許多課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識,學生已經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課堂上,我們要隨時隨地關注學生的反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我們寧可不講,讓學生先放鬆一下,活動一下。學生沒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一般也不能往下講另一個問題。也就是說,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態,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按照學生的實際狀態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活動形式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而要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作支撐。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通過有效的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才能使學生對新知識和技能的感知鮮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課堂活動太過頻繁,密度過大,學生忙於配合老師應付這些活動,忽略了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課堂教學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課並不是一堆或有趣或無趣的活動的無序集合,而應該是一個具有內在聯絡的活動序列,這些活動相互強化和鞏固,從而使學習朝著教師努力的方向發展。無論教師採用何種教學形式,都要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使每個活動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這樣才能有助於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和運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學習與活動實現有機結合,使教學任務在活動中得以完成。

總而言之,“課堂活動是實際的、千變萬化的;課堂是質樸的、創新的、激昂的;課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是情不自禁地從靈魂深處流露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的發源地。” 讓我們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並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課堂教學活動從“表裡不一”走向“表裡合一”,從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共同追求真實、有效的課堂教學。

施教者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態度,要有永無止境的追求精神。

管理者要有科學的評價方法,要有寬容的態度激勵的機制。

引領者要有深入獨到的研究,平等的態度,發揮有效促進作用。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積極吸收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補充完善自己,努力縮小與其他教師的差距,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

這段時間我通過學習《有效教學》,深有感觸。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願學。情境的創設關鍵在於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濃的情匯入新課,形成問題。提出的問題要擊中思維的燃點,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裡的學習效率。學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學習熱情激發起來,萌芽學習興趣,認知系統開始運轉。

我覺得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切實作到有效兩個字應該至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師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立足點。除了教學的重點,難點的把握,教師還應該考慮到教材的重組與延伸

2、仔細推敲教學方法。隨著網路的'的普及,教師可以利用的資源是越來越多了,教師交流教學方法的渠道也是越來越廣,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教學內容往往有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3、有針對性的設計課堂練習。學生吸收知識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聽說讀寫各式練習情況往往往直接影響著學生課後練習的正確率。

4、製造寬鬆融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心態更加有利於學生投入的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有的學生是由於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比如遭到諷刺,挖苦;受到不應有的干涉,與家長、同學、教師發生矛盾,尤其是當和教師發生矛盾時,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專注與學習。

有的學生是因為教師、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為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產生了負罪感和內疚感,因此也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樣也就不能去聽教師所教的課程了。

有的學生是因為我們教師沒有適應人本教育,沒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觀念和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同時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有的課堂過於死板,氣氛過於沉悶,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他更不會去學了。學生很喜歡幽默的教師

評價很重要,無論是課堂評價還是學生的自評、互評都要準確。課堂上要多鼓勵,及時鼓勵,肯定評價要多於否定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要把握好,不要使學生的自評、互評變成自我誇耀、自我貶低,或互相進行攻擊、互相挑刺,評價要中肯,要切合實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6、教師做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教學中要儘可能地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準備好充足的學習材料,為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提供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自覺、自由的活動中積極、主動、探索式學習。

所以為了做一個好教師,一個能被學生認同的好教師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佈置在教學環境中,這樣學生才能進入專心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與規範,既不能把課堂管死,又不能讓課堂太活躍,影響了課堂紀律。但是課堂的學習行為規範必須要明確,要說到做到,然後還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關愛,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不要去傷害學生。

我們既要承認激勵賞識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認它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這才是科學的發展觀。當然懲戒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批評時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語氣,講究“度”。我們教師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被學生認可、接受,那麼就不會再有教不好的學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