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美術教學反思美術的教學反思4篇 "挑戰教學常規:反思美術教學的獨特之處"

美術教學反思是指對傳統美術教學方法的重新審視和反思,以達到提高學生創意水平和實踐能力的目的。在反思中,教師需要摒棄固有的教學模式,引入多種教學手段和實踐專案,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表現美術。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多樣性探索,才是有效的教學方式。

美術教學反思美術的教學反思4篇

第1篇

本人在本校從事國中美術教學近兩年,擔任初20xx級10個班的美術教學工作,從七年級到八年級,學生來自全縣各地,大多來自鄉下的農村學校,在國小學段,雖然開設了美術課堂,但是真正一直按照教學大綱開設的學校幾乎沒有,而且大多學校沒有專人的美術教師,幾乎都是其他科任老師兼任,課堂也被主要科任老師占課,所以面對的學生是基礎參差不齊,我開設的教學工作幾乎從最基礎的開始。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當初我第一次走進課堂,面對每一個班的學生都要問:什麼是美術?而能夠回答的學生幾乎沒有,大多的學生都是認為,美術就是畫畫,美術課就畫畫課,回答單一,腦中沒有概念,其實美術課堂包含了所有的美術種類,我就會花上3節課左右對學生進行欣賞講解讓學生更多地瞭解,讓其知道美術不僅僅只是畫畫。課改後國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國中美術教育以審美教育為主,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學方向。審美能力的提高僅僅x學生技巧的提高來實現是不可能的,只有將欣賞放在技能的前面,讓學生在美術教學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思維,分辯美與醜。在自己作業時,儘量將畫面美化,如七年級中國畫《鳥語花香》要掌握中國畫的特性畫出不錯的中國畫是很難完成的,所以課前我把這次中國畫的教學分成幾塊:

按照順序每節課在黑板上展示範畫,並在教師的引導下了解其技法的運用。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臨摹學習來學習中國畫的技法。通過以上的學習最後讓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完成一張創作畫,學以致用

特別利用多媒體教學,如電影、電視、錄影、範畫、參觀、訪問、旅遊,甚至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電影錄影對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對於國中生來說,他們能夠理解電影中所要表達的深層次含義。通過電影他們能夠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歷程,從而加深對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們的情感共鳴。

多表揚多肯定學生作品,學生不管是完成作品還是回答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讚賞,然後對具體的作品要做具體的分析,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幫助他們提高分析與鑑賞的能力。合理的評價可以建立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同時也傳遞給學生一種資訊——公正、公平的評價方法。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多種的,可以採用學生自評或互評,再結合教師的點評,最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確立正確的審美理念,

一個優秀的老師都是經驗特豐富的老師,都是在用心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每一節好的課堂都離不開老師的精心準備,不斷總結自己的課堂,是為了讓自己以後的課堂更精彩。

美術教學反思美術的教學反思4篇

第2篇

1.瞭解我國民間童謠的歷史及特點,童謠和童畫相通之處,教案童謠童畫第9冊。2.選擇合適的工具材料為自己喜歡的童謠創作童畫作品。3.體會童畫、童謠的綜合藝術特點,增強跨學科綜合學習的興趣。

童謠是民間藝術家留給孩子的一份很珍貴的禮物,它既富有童趣,又體現出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同時又是繪畫創作極好的素材。童畫則是孩子們在愉悅的情緒中,隨意灑脫地創造另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孩子們閱讀童謠之後,將文學形象轉化為繪畫的語言形式,將文字之美、聲音之美、色彩之美融為一體,體現出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因此,讓學生學童謠,畫童畫,將童畫童謠和諧地綜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熱情。

重點:能用各種工具材料為自己喜歡的童謠配上合適的童畫。

難點:創作的童畫既符合童謠的意境,又能體現出一定的繪畫水平。

(生)繪畫工具材料,各種童謠書等。(師)配有童畫的童謠課件,配有童謠的童畫範作等。

(1)播放課件《盪鞦韆》,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自己對此童謠的體會。

(2)教師為此童謠示範作畫。(3)教師講述創作作品的思路及藝術特點。根據童謠內容,創作童畫。

(4)小結:童謠和童畫的相通之處(童謠和童畫,將文學之美、聲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動地融為一體。在童謠的美好韻律中,感受童畫的悅目色彩;在童畫的豐富想象中,感受童謠的韻律之美),教案《教案童謠童畫第9冊》。

(1)交流:互相交流自己熟悉的民間童謠。(2)欣賞書本中的童謠、童畫和教師收集到的作品。

(1)師生共同評價童謠《盪鞦韆》(選取的創意角度,藝術特點等)。(2)學生嘗試為此童謠創作童畫。

(3)注意:選擇合適的工具材料;作品的創意、構圖、畫面的整體效果等;儘量表現出童謠的意境。

(1)小結本節課內容。(2)收集自己喜歡的童謠,瞭解其歷史背景、地域特點及藝術風格等情況,熟讀成誦。

第3篇

師:剛才我們一起了解了一些水果的特徵和捏橡皮泥的方法。下面就以四人為小組合作完成一盤香甜的水果去參加“水果大會”。

我下去巡視輔導,大約過了2分鐘,發現自己的衣角被扯一下,我回頭看見一名學生委屈的眼神。我問他:“你怎麼了?”他頓時哭了起來,說:“老師,他們不願意和我合作。”我馬上去了解了情況,原來是他沒帶工具,其他學生不願意用自己的橡皮泥和他玩,並說他上美術課總是不帶工具的。我前幾節課也一直髮現了這個問題,有些學生總是不帶美術工具。我抓住時機,對他說:“其他小朋友不願和你合作是因為你沒帶工具,如果你帶工具了,他們會很高興的和你合作的。那麼我們下次美術課爭取帶上美術工具,做個受歡迎的小朋友,好不好?”我又對其他小朋友說:“我們合作學習就是要大家學會團結協作,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那麼有哪組小朋友學會了呢?現在小明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有哪位小組願意邀請他參加。”其他小組的人紛紛過來邀請加入,我看見他又笑了。

上課前我去買了幾個水果帶到課堂上,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水果,再談談水果外形和色彩的特點。在此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樂此不疲,充分體驗到美術課的樂趣,他們的創造想象力、觀察理解力、審美表現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突出顯示了美術學科的綜合性。

這是一節以合作學習為主的美術課。合作學習,老師起到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引導。在這個過程中,“激發興趣,引導探究”是很重要的。大家都是學習的主人,每個人都真正參與進去了。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生普遍感覺很新鮮,也願意參與。但具體操作起來,我發現,合成一組的學生,好的學生為了表現自己,也使全組得到一個好成績,往往大包大攬,“個人英雄主義”氾濫,而表現較弱的學生開始還有點兒不服氣,久而久之也就樂於吃現成飯,造成實際上的“不合作”。儘管我一再強調共同提高,可學生們還是喜歡錶現。這究竟是我的引導不當呢,還是現在的獨生子女長期以來已經形成的“小皇帝”的原因?

國小美術教學要求教師要確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激發和維持學生的興趣為主,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為核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美術”,讓學生因為有“美術”而快樂。

第4篇

新教材的結構安排很有新意,它概括的設計了四個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這樣以學習的領域展開教學,教學的目標性明確,教師實施起來比較容易把握。另外,教材的趣味性強,以孩子的生活經驗為切入點,貼近孩子們的生活,無論從哪個層面教師都可以進行教學設計,將近兩年的實踐證明開放式的課堂教學理念(以學生的活動為主)配合新教材的內容展開教學,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融洽了師生的感情,解放了教師的思想,再現了真實的教學。孩子們是喜歡我的,是喜歡美術課的,孩子的期盼是令我陶醉的。

在課堂教學中,更多的出現了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在《流動的顏色》一課中,我讓學生準備了好多的材料,彩色水等,用吹、畫、貼上的方法,製作出多幅生動的有趣的畫面,組織學生運用合作,小組學習的方式。在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同時,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通過交流合作學習,讓大家共同提高,同 時 老師多用鼓勵性的語言評價學生,並讓學生參與互評自評,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達到學科的整合。為了不浪費資源,根據學生準備的彩色水,我又突發奇想,領學生進行染紙可不可以呢?我讓孩子們準備了生宣紙和調色盤,在上課時,大多數學生並不知道什麼是染紙,我就故意很神祕的對學生說,今天老師給你們變個小魔術,我一邊將正方形的生宣紙在學生的面前折成需要的形式,一邊又將彩色水擠到調色盤中,讓學生充分地清楚老師的每一步之後,讓學生進行倒計時,隨著全班同學的倒計時的結束,一張染色的宣紙也進行完了,在開啟的那一瞬,全班同學歡呼跳躍“哇 —— 好漂亮啊!”學生一片歡騰,都被這個有趣的魔術給吸引住了,躍躍欲試地想馬上動手進行製作,這時,我並沒有對學生進持規範化的要求,只是讓他們把製作過程遇到的問題告訴老師,看看誰的染紙作品最好,最漂亮!這樣,一堂活潑有趣的染紙課就開始了,學生興趣高,速度快,互相幫助,靈巧的小手上下翻飛,一張張美麗的巧奪天工的染紙作品就出現了!我把他們的作品都貼上在課前準備好的大白紙上,一排排精美、色彩豔麗、不同圖案的染紙作品在白紙的襯托下,更是另一番美麗,整個班級都沸騰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相當的高,一節課不知不覺的就過去了,學生對此課依依不捨,根據學生的要求,我又增加了一節,讓學生找出自己在上一課中出現的毛病,並找到解決的辦法,小組互相合作,比一比哪一小組的作品最好、最漂亮。這樣,在下一節課上,一幅幅更加完美的作品就不難出現了,而這一課在從前應是四年級的課程,可是現在二年級的學生就能得心應手啦。通過這一節課,我看到了孩子的需要,知道了他們的想法,孩子也更願意上美術課,他 們在課堂中學習到了以往在家中學不到的知識,學生比以前顯得更輕鬆了,對學習比以前更有興趣和積極性了。課後看著他們創作的即幼稚又成功的作品和孩子們天真的笑臉,這怎 能不是 老師的一種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