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美術教師教學反思8篇 反思國小美術教學:從教師視角出發的思考與探討

該篇文章是一位國小美術教師對自己教學經驗的反思記錄。通過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效果等方面的思考,教師總結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並提出了改進計劃。這既是一種對自己工作的自我評估,同時也對其他美術教師的教學提供了一些啟示和參考。

國小美術教師教學反思8篇 反思國小美術教學:從教師視角出發的思考與探討

第1篇

通過這篇反思文章,能讓我們看出這位教師上美術課的精彩。美術這一科目很多教師和學生都會覺得它並不是主科,可以不用上那麼認真。而從這篇反思裡讓我們瞭解到"美術課要想上好,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容易。不論是課前的精心準備,還是教學中課堂的情景創設、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教師下功夫來思考、推敲。"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課已不再是從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滲透到了美術教學中,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而美術課堂就好比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美術課要想上好,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容易。不論是課前的精心準備,還是教學中課堂的情景創設、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教師下功夫來思考、推敲。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單單是教具的準備那麼簡單,它還需要有更為廣泛的內容。如在,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在課前準備了一些民族味較濃的曲子,這些曲子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除了充分的課堂資源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講課之前我自身就必須先要明白剪紙是怎樣的一種民間藝術,有什麼樣的特點,剪紙都分為那些型別等等。這些不光是靠臨時抱佛腳得來的,還要靠老師長期的一些積累,才能將別人的東西轉化為自身的一種文化素養。

課堂的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在這裡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學生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師都知道,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一節課的必要保證,這也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一個原則。可往往有些型別的美術課卻不需要孩子們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也學需要幾個學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幾個同學湊在一起共同創作難免會各抒己見。而且他們也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就會造成紀律的不好。就比如,不僅要剪的像樣,還要分清楚陽刻與陰刻的區別,這樣勢必就給此課增加了難度,授課教師就會考慮小組分工合作,相應的課堂紀律也會混亂。還有一些課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無章”,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卻並非無效。我曾看過一片文章說,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時不需要孩子們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了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想象、去創作,學生甚至還可以畫在桌子上,還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經說過:“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的是課堂必須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安靜,往往會抹殺孩子的自由發展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可怎樣才能使兩樣兼顧呢?那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縱,不壓制。例如:可以嘗試採用比較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藉助一些外界的媒體,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可以帶領學生去博物館參觀一些剪紙作品展;有同學說他(她)的奶奶(姥姥)很會剪紙,還可以把這些老人請來當成他們的課外輔導員。而作為教師的我也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學到更多關於剪紙的一些知識。能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學到知識。而且我認為,有時候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一些環境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反而獲取知識的效果會更好。大家可以想想,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感覺是那樣的貼近自己,其實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更何況這種學習方式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我覺得是一件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紙中的陽刻和陰刻》那一課之後的一些感想,一些我個人的心得體會。其實不論是一年級還是六年級,我們上美術課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於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但在美術課堂教學這條道路中,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將會繼續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認真上好每堂美術課。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國小美術教師教學反思8篇 反思國小美術教學:從教師視角出發的思考與探討 第2張

第2篇

本課的教學的目的是通過通欣賞圖片、照片瞭解窗子的結構和組成部分及形狀。學生根據想象,運用不同的繪畫製作方法表現窗外的景色。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大自然的情感,培養學生對立體造型設計的興趣。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鼓勵學生運用繪畫或製作的方法表現窗外的景色。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啟發學生想象表現窗外的景色。

針對本課的目的、重點、難點和學生個性特點,我設計了本課的教學過程。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出示學校和所上班級的窗景照片,使學生產生學習慾望。

首先讓學生通過班級的窗景照片瞭解窗子的結構。再請學生談除了常見窗子的樣式,你還見過哪些樣式的窗子。課件出示窗子的樣式,開拓學生的視野。接著啟發學生想象,創造景色。我請學生談透過窗子經常能看到的景色。再通過欣賞課件出示景色圖片“四季的變幻、日夜的更替”啟發學生進行想象,想象透過窗子想看到的景色,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最後學習製作方法。通過分析範畫,引導學生分析運用的表現方法有a、繪畫b、剪貼。明確作品中運用不同方法採用的技巧及應該注意的問題。

1、在前兩個環節設計中利用多媒體展現的照片和圖片,確實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突破了本課的難點。而且,這次的課件是我自己製作的,這對我而言是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一大提高。使我感受到多媒體教學有利於美術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濃厚興趣。多媒體將圖形、影象、文字、視訊、聲音等,經過處理後再生動地表現出來。它的視聽結合、動靜相宜、感染力強的特點,使往日呆板的教學形式變得豐富多彩,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慾望和情緒,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本課的層次性很清晰。特別是能通過分析範畫,使學生在觀察、分析中瞭解到可以採用不同的表現方法進行創作,解決本課的重點。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應注意使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徵,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本次的.教學評價不到位。特別是最後的總結性評價簡單、倉促。課後反思使我認識到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視個人評價與小組集體評價相結合。通過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二是重視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教師除對小組學習結果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外,更要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要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對錶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

4、通過這次教學,還使我看到在平時“學生如何合作?”訓練不到位。在課堂中,出現一種表面上的“假熱鬧”,實際上“活而無序”。有的小組兩三個人同時搶著發言和製作,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誰也不聽誰的;有的小組始終只有一兩個人發言和製作,其他人一言不發,只是心不在焉地坐著;有的小組藉此機會閒聊、說笑甚至幹別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組合習的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要從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和培養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入手,養成合作習慣,避免不必要的爭論和爭吵。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教師應加強研究,努力探索,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第3篇

布藝在現代家庭中越來越受到青睞,它柔化了室內空間生硬的線條,給人以視覺上的溫馨感、觸覺上的舒適感、趣味上的個性感,彰顯其獨特的審美價值。

在日常生活中,布藝還是一種變廢為美的'工藝活動。布藝中的“布”,是各種纖維品的總稱,可收集的材料有:裁剪衣服時剩餘的邊角餘料,舊衣服、襪子、手套、毛巾等。根據材料的質地、花色、品類因材施藝,運用捆紮、填充、剪下、縫紉、裝飾等方法制作布藝作品,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陶冶其個性,發展其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能力等。

本課圍繞“布藝”這一主題安排了兩個相關學習活動:利用各種舊布料展開聯想,製作一件布藝小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製作一個小掛袋。活動一更多涉及到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內容,注重自由性。活動二則更多涉及到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內容,注重功能性。

我在教學過程的安排,設立如下程式:創設情境——欣賞激趣——感受材質——學習指導——創造表現——交流評析。

“創設情境”時利用精美圖片展示生活中豐富多彩的布藝製品,讓學生重新審視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

“欣賞激趣”環節利用實物欣賞民間布藝製品。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同時從民間工藝品的造型、色彩和裝飾方面汲取營養。

“感受材質”時讓學生把布和其他的材質進行比較,通過觀察、觸控、擠壓、拉扯、拆開等方法對布料的特點進行較全面的瞭解。

“學習指導”在造型和製作方法上加以指導。可通過對原材料方向的變換、原材料區域性造型的改變等,設定幾個小遊戲,激發學生展開聯想。

“交流評析”時大膽的表揚學生的想法,肯定學生的作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學生通過以上活動,大部分學生都有完成的比較好,有些想法很新穎,很獨特。

第4篇

對於教學結果,我進行了認真的思考。我覺得在整個教學流程中,從音像引入、師生交流到學生表演都是成功的,這些環節確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功地激活了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學生的交流完整準確,學生的表演生動到位,從學生的表情上可以看到他們已經躍躍欲試。問題就出在我的示範上,我的初衷是為了讓學生有個更加直觀的創作形象。可為什麼就在我的示範之後,學生的作業就會缺乏個性,千篇一律呢?原因就是我在教學設計中沒有很好地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別是針對二期課改的學科特性,忽略了低年級學生源生態的東西,只關注到技能方面的細節部分。低年級學生對創作人物形象本來就存在一定的困難,而教師的示範正好給了學生一個臺階,使學生獲得了形象上的目標,同時也失去了創作的條件,限制了學生的創作空間。真是示範惹的“禍”。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這一情況,我在另一個班級的教學中及時糾正了教學流程。在聽、看、說、演之後不再安排教師示範,而是在出示創作要求之後直接進入學生創作階段。實踐證明了這個改變是正確的。在經過了一系列鋪墊之後,學生思維活躍,學生的人物創作豐富多樣,動態生動,極富童趣,對雨中的人物形象也表現出了足夠的認識。課堂教學達到了預期目標。我覺得,課堂教學要真正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從而達到開發右腦的目的,整個教學流程的設計要求是非常嚴謹的。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導致整個計劃全盤流產,就如本課中,整個創作前的教學設計合理有效,也確實激活了學生的被動知識,但恰恰就是一個小環節暨教師的示範葬送了一堂本可以完美的美術課。所以,我覺得美術課中的.教師示範必須謹慎。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比較注重教師的示範,但隨著二期課改的不斷深入,這個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了。要想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創造力,開發學生的右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要傳達的學習策略非常重要。不要盲目地運用示範,要充分考慮美術學科方面的本質,要充分考慮學生源生態的東西,要讓學生有一個相對開放自由的想像與創作空間。這樣,學生的創作才有價值。

第5篇

?花地毯》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一年級下冊中的一個課例,是讓學生運用剪貼、繪畫方法來設計製作一塊小地毯,並指導學生用許多“小地毯”拼成一張“大地毯”。我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引導學生主動尋找、嘗試不同的材料,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的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表現出來,休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這節課中,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了生動、直觀的活動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一開始我就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通過遊戲“猜一猜”匯入,學生猜的五花八門,有的說床,有的說桌子,氣氛非常活躍,最後學生猜到了花地毯,馬上就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本課主題,緊跟著我又適時激趣,給學生講了一個《小狐狸家的花地毯》的故事,讓學生羨慕小狐狸,自己也想有塊花地毯,很自然的就調動了低段學生的學習慾望,效果非常明顯。另外,讓學生親自感受地毯的質感,並小組合作將“小地毯”拼成兩塊“大地毯”,使學生在活動中無形的學到了美術知識(顏色搭配)。讓學生學會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一切讓學生來支配,自主地探究學習。

本課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通過“展銷會”的形式讓學生互相推薦自己的地毯,把教學活動推向了高潮,整個活動中運用多種方式,例如學生與學生之間成為買賣關係,教師與學生之間成為買賣關係,讓學生互評互議,告訴大家為什麼買他的地毯,如何推薦自己的地毯,很自然的提高了學生的評價能力。活動中我最高興的是學生爭先恐後的把自己製作的地毯推薦給我,都希望老師買他們的,教師好似開心的調合劑,使每位學生都獲得快樂。

這一課我分別在兩所學校上過,第一次是在本校,第二次是參加區教研室舉辦的“送課下鄉”活動在長崗鎮中心學校,同是一個內容卻有著不同的感受,兩次講課都使我難忘,都有許多值得我反思的地方。在本校上這堂課,由於非常瞭解學生,學生思維靈活,參與性極高,課堂氣氛活躍,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的。但在教學中我也體會了幾點不足:

1、小組欣賞討論時,問題有些不明確,教師要參與活動中。

2、要及時地肯定和表揚學生的奇思妙想,並幫助他們克服一些製作中的困難。

第二次在長崗上這堂課時改進了上次的不足,努力的完善了此次課,但因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及條件差異,上課時經常有一些異想不到的事情發生,需要教師的`隨機應便。記得剛上課時我和平常一樣喊了一聲“上課”,可是學生毫無反應,班長也沒有喊“起立”,這時我隨機應變立即向學生做了個自我介紹,馬上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記得上這堂課中間有一個環節是讓小組同學邊欣賞邊討論,可是讓我沒想到學生並無行動,這時我才明白他們平時可能較少接觸到小組討論的活動,緊跟著我馬上耐心的引導他們如何欣賞,如何討論,不一會同學們互相討論各自的想法,我也從他們臉上看出了一絲笑意。在長崗上這節課時最讓我難忘的是由於鄉鎮學校對短線學科專職教師的缺乏,其美術課多為主課教師兼帶,他們對我的到來特別熱情,學生也很高興。我事前通知學生帶彩色紙、膠水、水彩筆等工具,竟然沒有一位學生沒帶,課後我才知道他們在家裡把有顏色,認為好看的紙(廣告紙,掛曆紙,舊書)全拿來了,這使我特別感動。在教學生製作的花地毯竟然和城市的學生製作效果不分上下,而且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總之,有許多值得我回憶的也有許多不足:

1、教師要善於營造一個輕鬆、自由的創作氛圍,讓學生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2、在評價活動中,學生的膽子小,教師應多舉例、多引導,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力求每位一學生都成功。

第6篇

1、教學內容的選擇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關注學生的知識、能力基礎,以現實生活為切入口,從而保證了學生能興致勃勃地投入活動,而不是從教師的主觀意願出發。

2、強化了“學生是活動的主體”這一概念。教師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動手操作、親身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學會研究、學會創新。教師很相信學生的能力,也很民主,相信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學習內容、自己設計學習活動,自己選擇學習夥伴。

3、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在學習方法上給予了有效的.指導。同學的合作學習指導科學、細緻,滿足了學生髮展的需要。

4、教師在設計活動時照顧了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活動設計、作業要求,這樣促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了進去,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通過活動都能夠得到真正的發展。

5、重視課堂中學生學習過程和作業的評價,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同學互評進行了必要的指導。評價以鼓勵、讚揚為主,肯定同學在活動中付出的努力,讓每個學生儘可能多地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當然,教師也給學生提出了積極性的意見和建議,使評價更具有指導性和針對性,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6、教師要注重空間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設適宜的情境,使學生在實踐情境中受到點撥。尋找多種機會發揮教育影響。教室的安排、佈置、考慮多功能性,變化,有利於學生再創造。

1、大膽地開放師資。同學、家長、文化市場老闆都可以成為學生今天學習的老師。課前學生可向文化市場老闆瞭解各種各樣的紙,向家長學習用各種紙做小物品。課後可以請家長和同學一起做比較大幅的剪貼畫。課堂上,我們是否也可以請家長來進行剪貼畫的指導呢?教師要樹立“教學相長,能者為師”的思想,勞技課可以改變教師一統課堂的現象。

2、充分地利用教學空間。課堂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能否把要展示的剪貼畫提前佈置在教室裡,讓學生有空去看一看,聊一聊,既節省了時間,又給了學生更多的學習、交流的機會。

第7篇

國小生對美術課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有的認為美術課是副科,不影響升學, 學得好不好沒有關係;有的認為畫畫要有天賦,自己將來不當畫家,學不學無所謂;比較普遍的認為繪畫比較難,因此部分學生對美術課興趣不濃……面對這些情況, 如果美術教師只根據教材安排的內容,作些理論講解和示範,讓學生臨摹,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興趣很重要。對於國小生尤其如此。根據國小生好動不好靜,好奇心強的'特點,和從具象到抽象的教學規律,把繪畫課設計成一系列手工製作課,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達到繪畫教學的目的。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教師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呈現形勢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同時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絡在一起,強調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這學期,無論是三年級或是四年級,技能訓練比較多,如布貼畫、紙塑動物、剪紙、橡皮泥等,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在美術教學中,我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髮展為本,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我選擇了基礎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如《紙塑動物》,小動物是小朋友最喜歡,廢紙又是同學們最多的,再加上舊棉絮,用這些東西紮成所塑造的基本型,然後用廢紙片一條一條地粘貼出小動物,最後進行彩繪美化。既輕又美觀。同時,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素質的學生,使他們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徵,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教學之餘,我除認真參加學校及教研組組織的各種技能業務學習外,還經常去圖書館學習美術教學刊物,從理論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並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使自己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上能更快地適應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教學模式。

第8篇

這節課學生們帶的美術工具不是很全,作業完成的作業數量較少,不過作業的質量很好,學生們很有想象力,除了教材中的用撲克牌做的插接玩具外,他們還利用學具做出了更有才創意的作品,我及時的做了鼓勵。

在製作時,我發現有的學生帶的紙比較厚,插接時比較困難,有的`學生用的是作業本紙,太薄立不起來,但這些絲毫沒有削弱他們的興趣,依然做非常高興,我提醒著他們想想辦法,怎樣做才能立起來,讓他們自己動腦筋,小組內討論解決。到下課時,大部分學生都能完成得比較好,這是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結果。在此過程中他們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小組合作的愉快。

但有的學生一直到下課都只做了一點,我想,或許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楚的瞭解插接的過程及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