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美術教學反思7篇 國小美術教學:審視與改進

本文主要針對國小美術教學展開反思,通過對過去的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分析,探討如何提高國小生的藝術修養和創造能力。通過思考教學方式、教材選擇以及教師角色的轉變等方面,旨在為國小美術教學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國小美術教學反思7篇 國小美術教學:審視與改進

第1篇

新課改是以新教材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新教材傳達了新課標培養目標的三大領域,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學習過程與方法。這表明,教材的功能已經遠遠超越傳遞知識的界限,昇華為培養人。這是新課改帶給我們的第一個新理念——新的教材觀。

以我區現在試行的美術實驗教材為例,我們可以看出下面幾個方面的變革:

課堂教學目標不再是單一的知識與技能,而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整合。新的教學目標觀,體現了課堂教學功能的本位轉移,即由以知識為本位轉向以發展為本位。教學不僅是獲取知識與技能,更要學會獲取,培養學力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個性的解放與發展。比如《尋找美麗》,教學活動是“找自己認為美麗的物品,談自己喜愛的理由”,按舊的標準來說,這樣的課根本沒有“知識點”。我認為它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每個人個性化的審美觀。又如《小鳥找家》,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幫助弱者的美好情感,繪畫的訓練要求為這種情感提供了表現和宣洩的載體。《我的太陽》,這一課的標題就很能說明編者的意圖,每個孩子心裡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想象王國的太陽,他們在繪畫中寄託的情感就很不一般了,這樣非常有利於培養孩子對自己個性審美和想象的肯定與自信。

新教材的課程內容“體驗”味很濃,更加強調學生自身的'體驗,強調在學習過程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提高。另外,學生的體驗物件在時間空間上有了拓延,強調老師、學生、環境,材料等多種因素的整合。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製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會飛的娃娃》,利用塑料袋來做玩具,這種自己創造樂趣的藝術體驗會給學生留下歷久彌新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啟蒙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尋找美麗》,促使學生在身邊、家裡、社會中尋找美麗,體驗環境中蘊涵的藝術美,感受生活;還有《童年的手印》,當學生的手觸控到涼涼的泥,隨意地揉、搓、壓、印,邊做邊與老師同學交流時,學生的心情真可以說是“心花怒放”,在實踐中體驗快樂,建構知識。

在教學實踐中,基於上述理念,為了更好的與新教材同行,教師首先應該要樹立正確的培養目標,不僅僅滿足於把知識和技能灌輸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培養一個健康、快樂、有完善人格的人。一堂好的課不應該只是教會學生什麼,還應千方百計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了突出學生的情商發展,有的老師在教學中反覆大聲詢問學生:心情怎麼樣?開不開心?這樣的教學行為可以大力提倡,讓課堂有濃郁的“人情味”。

其次,教師要藝術性控制自己“啟”和“引”的度。整個教學過程當然是要老師控制的,問題是,陳舊的課堂教學秩序被老師嚴密設計好了,學生任何打破這個流水線的行為都是擾亂課堂。課堂上應該有情感的投入和體驗,有探索研究的氛圍,有學生驚喜、疑惑、苦思、雀躍等心理活動進行,教學的過程成為激情與智慧共存的綜合體。此外,教師必須創造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這種互動和會話,就是體驗。單向的授——受方式應該被我們教師堅決淘汰。要大膽、創新地“用新教材教”,而不僅僅限於“教新教材”。新課改帶來的第二個新理念是新的學習觀。

具體地說,是學習方式的變革。什麼是學習方式?學習方式不是單純指具體的學習策略和方法比如背誦、練習等,這些行為方式只是載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認知、行為、情感以及社會化參與的有機結合才叫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表現出來的認知和情感因素表達了學習方式的實質內涵。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是新的學習方式的特徵。“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被寫進了《綱要》中——“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學習方式之所以要改革,因為“發展”是硬道理,學生從課堂上應該能學到怎樣獲取知識的方法,提高可持續發展的潛力,以利於學生自主發展、全面發展、終生髮展。

國小美術教學反思7篇 國小美術教學:審視與改進 第2張

第2篇

美術課程被公認為是對創造力的培養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想象力既是藝術創造的源泉,也是科學發明的源泉。”本課的設計,是讓學生對人的臉進行大膽地想象、誇張,設計表現一張“有趣的臉”。通過這樣一種富有挑戰與創意的學習活動,給予學生髮揮個性的自由,表現獨特個性的空間,在活動中讓學生初步感知、瞭解人臉部的基本特徵,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本課重點是讓學生用聯想、誇張的手法表現人臉。難點是把人臉表現得生動、有趣。我的設計如下:

(1)教師用暗色布包裹好裝飾盤,讓學生上講臺摸一摸,猜猜是什麼。提高學生的關注力,激發學習興趣。

(2)看一看、說一說花瓶(盤)上的圖案,初步感受“有趣的臉”的圖案。

(這一環節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感知有趣的臉與一般的臉的不同。)

(1)出示課件,欣賞名家作品。(感受不同材質、不同形式表現的“有趣的臉”,拓展學生的美術視野,開啟學生的想象空間。)

(2)出示課件,欣賞同齡人作品。(感受同齡人的大膽想象與創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增強自我表現的信心。)

(1)用小鏡子看一看自己的臉,瞭解人臉部的基本特徵。

(3)引導學生做做“鬼臉”,再用小鏡子看一看,啟發學生想象。

(4)思考:結合人物的'臉部特徵、個性等,用聯想、誇張的手法構思有趣的臉。

(2)提示:練習中要敢想敢畫,畫出自己獨特的想法。

(2)指導學生互評作品,感受同學作品中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這節課我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動了腦筋,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但由於時間緊學生製作的作業大部分沒有完成,因此沒有進行交流評比。

第3篇

國小生學美術時,很多人認為只要學會畫幾個人,畫幾個動物,畫顏色,那是不對的。如果學生不喜歡學習或厭倦學習,一看美術課就會頭疼,甚至在美術課上度過無聊的時光,美術教學很難順利進行。在課前和課後,我盡最大努力讓學生不僅學習基本的藝術知識,而且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繪畫創作能力。讓我們談談我的一些經歷。

在國小美術教科書中,每節課只有幾幅插圖,其他材料也很少,所以我們需要為最後一節課做大量準備。在備課中,我努力用豐富的材料吸引學生,通過聽、說、玩培養學生的興趣。

例如,在六年級的“紙飾品”課上,我結合當時的天氣情況說青蛙很焦慮,因為它將在冬天冬眠。它將在一個小石洞裡冬眠。學生系統完成後,我要求學生們思考小青蛙是否能站起來,並要求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問他們怎麼做?他們爭先恐後地發言,列出了幾個方案,然後我請他們制定最佳方案。

小青蛙完成後,我們可以成為其他動物冬眠。這些作業並不花太多時間,但它們都與現實有關。在學習的同時,他們也幫助他們解決了心中的迷霧,因此學生們非常感興趣,更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最後,我讓他們帶領動物冬眠。這種孩子氣的語言最初被認為是六年級學生難以理解的,但我的擔憂被拋在了腦後。課程以簡單、快樂和嚴謹完成。

六年級藝術課的一部分是關於“歌劇角色”的訓練。我們南方的孩子對京劇普遍感到陌生和疏遠。在講座中,學生們會對京劇中的主角感到陌生和無聊,如“老學生”、“花旦”和“小生”。

我給他們講了一個女將軍陽門穆桂英的故事。我及時給他們看了一部由穆桂英指揮的`京劇電影,把講臺變成了一個舞臺。學生們爭先恐後地模仿京劇英雄們的動作,一個接一個地表演得很認真,很有進取心。我當場展示了一幅“武勝”戲曲人物的畫面,刻意幼稚,讓他們也勇敢地進入創作領域,達到了更加夢幻的教學效果。

如果這些課程安排得當,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闊他們的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藝術的興趣,從而提高國小藝術教學效果,提高他們自覺的藝術創造力。

第4篇

傳統美術教育多是圍繞"看畫"或"臨畫"為主要資料展開的,最終都是大同小異。想像力和創造思維的培養和開發,是現代美術教育最主要的特徵之一。如我在教第一冊第8課《美麗的天空》時,讓大家儘量敞開心扉,大膽想象,大膽著筆,畫出自己最想畫的、最喜歡畫的一切。那裡的大膽想象最為重要,想象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兒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繽紛,五花八門,資料豐富。

素質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激發了學生的需要強度,並依靠目標誘因的出現,提高學生需要的自我意識水平,滿足了學生聯絡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從而調動學生的用心性。在《棋牌樂――棋篇》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運用學過的繪畫及工藝製作知識技能,設計製作有創意的飛行棋,在教學安排上,我特意與其他學科的老師聯絡,好讓美術活動的橋樑。透過這個橋樑學生看到的是一個與他們的生活、情感、需求息息相關廣闊而美麗的美術空間。本課教學任務的安排分為3個部分,首先是用彩色筆畫一個搞笑的小人,要求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根據個人的喜好描繪能顯示個性特點的小人;其次用剪刀挖眼,剪出人物外形輪廓,要注意剪紙操作的程式和工具的正確使用;再次將做好的小人套在手指上,盡興玩耍遊戲。本課的教學策略是在確定中心任務的前提下,《會走的小人》一課抓住課題中“會走”兩個字做文章,圍繞“故事”以遊戲的方式開展教學,從動人的情節中強化對運動形象的體驗以及思維發散的擴充,由表及裡觸及靈魂,藉以激發創作熱情,增加學習的表現性。

此刻的學生歡迎搞笑、形式新穎的學習方式。因此,建立簡單、愉快的課堂氣氛尤為重要。我從課的匯入開始就注重這一點,讓學生“玩中學、玩即學”。首先,幽默搞笑的指偶表演吸引了全體學生的興趣。再請小朋友欣賞教師製作好的《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骨精的`同時讓他們上臺表演,學生也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指偶,以及瞭解到了指偶的作用,激發製作的慾望。如何開拓學生的思路設計一個搞笑的形象?我覺得尋找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從他們熟悉的、感興趣的人物入手講述人物形象特徵和特點,使他們認識到只有自己熟悉的、瞭解的、感興趣的人物才是適合自己畫的物件。我校的二年級學生課外主要透過電視、圖書理解一些資訊,他們對卡通形象個性喜愛。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請你製作一個小人,你會設計一個怎樣的人物呢?對於這樣的問題,總是能激發起學生們的思維的。一般學生都樂意選取一些故事中的主角,卡通人物,以及一些出名的人物進行設計,同時我鼓勵學生設計一些原創性的人物。

第5篇

本課屬於綜合探索類課程,重點是通過怪獸的分析,學習誇張、變形、想象、替代等創作手法,瞭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難點是怪獸的設計、表現。

開講之前,我就問同學們怪獸是存在的還是想象的,大家都知道是想象的,緊接著我講了傳說中的怪獸——麒麟,分析了麒麟是由五中動物用了替代的方法而想象出來的,進一步強化了怪獸並非真實存在,而是人們出於對未知世界的恐懼以及求知慾望,通過幻想創造出的超自然動物。怪獸是人們凝聚心智和情感、寄託希望的一種外在表現。

在講完這一節課時,深深的`感受到男生和女生的區別了,關於怪獸,男生的話題就很多,課堂上回答問題的男生居多,創作作品的時候,男生的作品帶給我的驚喜也是源源不斷的,相反,女生的作品就保守一些,畫出的怪獸就偏向可愛一些。

在前幾兩個班中,我瞭解了這種現象之後,對於後面的班級中,在課程中我做了一些調整,比如課件中我加入了一些可愛的怪獸圖片,讓學生了解到怪獸不僅僅有非常凶狠的,可怕的怪獸,也有可愛的、憨厚的怪獸,在講到現在怪獸的時候,我還加入了一個視訊《怪獸樂園》,裡面的怪獸好玩,有趣,跟古代的怪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課程結束後,我在反思,只有學生看到的越多,眼界打開了,思維也就跟著打開了,畫出的作品也就創意多多了。

第6篇

這節是我的新教師展示課。雖然課前做了精心的準備,但從同學的學習熱情和實踐能力來看,與設定的目標還存在一定的距離。經過幾位老教師的點評與分析和自身更深入的鑽研教材,發現了問題的癥結所在。現將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同學瞭解色彩的色相知識,並且能用所學的知識設計、指導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和處置畫面。從同學的課堂回答來看,同學對不同的色相給人帶來的感受都能大膽的`表述,並對生活中不同的場所用什麼顏色來裝飾更美觀、合理都能各抒己見。但在色彩的畫面處置這一目標上並沒有體現出同學的掌握情況。原因是我的優秀教案存在問題。我是讓同學自由繪畫一幅作品,之後再根據畫面的主題合理運用所學的色彩知識來上色。用剩下的時間和第二課時的時間完成這幅畫。從重點練習的內容來看,這節課的知識點並沒有在課堂上馬上得到練習,而是花費在了思索畫什麼和構圖、打輪廓上。恰當的設計可以改為讓同學課前就畫好一幅作品然後在課堂上運用剛學的色彩知識來上色。這樣同學的色彩運用能力能“趁熱打鐵”的掌握和實踐,老師對同學的掌握也能和時瞭解和指導。

當我讓同學們說一說自身對各種色彩的不同感受時,每個同學的體會有時相似有時迥然不同,但我因為事先準備好了板書,所以在引導時有些刻意的希望同學能說出我寫好的這幾個詞語。但顏色給每個人的感受是不盡相同的,我此時教師的主導性反而壓制同學的自主性。

雖然這節課我對色彩的色相知識講解的較深入、詳細,但從同學繪畫時暴露出來的問題來看,我作為一名專業美術教師不可替代的素質能力並沒有很好地在平時課堂上發揮專長。如有的同學繪畫步驟並不是從整體入手,而是先畫瑣碎的細節,還有的同學畫的事物比例失調、透視錯誤等等。這些專業知識和技能需要教師在每一節課中認真耐心的講解和示範,而我在這點上對同學的輔導還做得不夠。一方面是因為自身對教材鑽研還不夠深入、對同學發展的總目標和要求還不夠清晰,另一方面是自身的教學方法還太單一、不夠靈活,同學不能很好的掌握。

我的教同學涯才剛剛開始,在開學至今兩個半月的工作和學習中,我得到了許多老師的關心和指點,取得了一些小小的進步。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將更嚴格的要求自身,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取得更大的收穫。

第7篇

五年級《哆來咪》這一課是巧妙的將音符、色彩、形體的漸次推移融合在一起,藉助音樂旋律讓學生更好的感受、體驗到生活及藝術作品中,由於形和色漸次變化所產生的一種韻律、節奏的美感。活動一的內容是讓學生利用編鐘的原理,製作一組簡單的水平琴,並利用色彩漸變的規律來畫出線描圖案。。學生將形狀大小相等的瓶子內裝入逐漸變化的不同量的水,然後在水中放入同等量的顏料調勻,這時,七個瓶子中的水量藉助漸次變化的有色水清晰地顯現出來,並在敲擊時發出漸次變化的音高,還可以敲出簡單的'音律。學生在製作水平琴時,放入水平琴的顏料多少有時候把握不太準,需要在老師指導下完成。

表現色彩簡漸變的效果可採用方法有:烘染法、疊暈法、點繪法等。本課主要講解疊暈發,這種方法學生易於掌握,節奏、秩序感強,它從一種顏色開始,按照一定的遞變順序,逐塊塗另一色而產生階梯漸變效果。引導學生學習併疊暈法調出色彩的階梯漸變效果,完成簡單調色和塗色。學生在製作漸變色卡這一環節,我在演示時演示的不夠充分,以至於作業完成的不夠好。在這一環節,不能過於高估學生的能力,老師應給與充分的示範及指導,在作業時出現的問題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並且一起研究解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