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江大河觀後感一千字8篇 “洪流湧動,人生啟迪”

近年來,《大江大河》成為備受矚目的熱門劇集,引發了廣泛的觀後感。該劇以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背景為歷史背景,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在社會鉅變中的奮鬥歷程。它不僅展現了時代背景下的社會變革與個人命運,更通過細膩的情感描寫,觸動了無數觀眾的心絃。接下來,筆者將就《大江大河》進行一千字的觀後感探討。

大江大河觀後感一千字8篇 “洪流湧動,人生啟迪”

第1篇

自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到如今已經整整四十年,改革的春風吹遍祖國大江南北,經過四十年的砥礪奮進,春華秋實,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藉此山影又出品了改革開放年代大劇《大江大河》,讓我感受了一下那個年代的歷史洪流。

?大江大河》講述了1978到1988年間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三位主人公分別作為國營經濟、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的典型代表。宋運輝天資聰穎,卻因出身不好受盡歧視。他借大學聯考改變了命運,上大學、包分配、下基層,最終成功改變了人生軌跡。退伍軍人雷東寶事業上雷厲風行、敢作敢當;愛情上幽默、體貼、專情。他帶領著小雷家村,進行土地改革、興辦磚窯、養豬場、電線廠。他帶領著村子裡的人脫貧致富。個體戶楊巡憑藉開放政策和個人努力,從賣饅頭開始發展事業,一路摸爬滾打,從意氣風發到失敗,再到東山再起!片中楊巡的那一句:只要有我楊巡在一天,揚子街電器市場就絕對不會出現假貨。一句話讓人感覺到,楊巡身上那股不服輸,打不倒的勁頭。三個不同人物角色看的讓人熱血沸騰啊。

我出生在80年代末,儘管沒有體會過父輩吃不飽、穿不暖的困境,只能從祖、父輩口中瞭解些許,但是,我卻實實在在地感受著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

我的家鄉在農村,小時候村裡大部分是草房,牆體有的是用黃土泥和碎柴草攪合成的,冬天取暖用火盆,好多家裡還是黑白電視,漸漸的,村裡都蓋了磚瓦房,冬天生上了爐子,買了彩電,現如今,有的出去買樓房,有的在老院子蓋起了樓房,買了私家車,吃穿用度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回到老家的院子裡,我還能找到那兒時的回憶。

高中以前,學校的書桌板凳都是木質的,兩個人共用一張大桌子,不能隨便挪動,板凳是用楔子楔的,由於使用的時間較長,時不時地就會發生鬆動,動一下就咯吱作響。上了高中,學校將所有木質桌椅換成了鋼架結構,椅子帶著靠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桌子。

時至今日,中國的發展在短短40年內走過了許多發達國家兩三百年所走的路程,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蹟。改革開放過程中的每一個重大歷史時刻,都深刻地影響著時代中每一個人的思想和命運。生活在這個時代,是我們的幸運,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熱土上“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劇情”仍將上演,大江大河滾滾向前,40載改革開放奮鬥不止,新時代的改革開放必將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大江大河觀後感一千字8篇 “洪流湧動,人生啟迪” 第2張

第2篇

作為一部獻禮改革開放的電視劇,《大江大河》通過描繪宋運輝、雷東寶、楊巡三人的拼搏歷程,讓觀眾近距離地瞭解到普通人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如何在迷茫中摸索,在摸索中前進。劇中的三位主人公分別代表了在改革開放程序中的知識分子、農村改革者和個體戶,他們勇於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站在改革開放的潮頭,用一往無前的奮鬥精神和永不懈怠的進取精神開拓屬於自己的天地,更為國家改革開放的程序添磚加瓦。

他們既是時代的縮影,更是千千萬萬投身到改革開放中的弄潮兒的縮影,他們身上閃耀著奮鬥的光輝,彰顯著進取的精神。

當前黨員幹部中急於求成的不在少數,往往勇氣有餘但理性不足,做事不缺乏激情,但缺乏韌勁,工作熱情高漲是好事,但往往幹事創業過於盲目。習近平總書記講:“青年幹部不能只熱衷於做“質變”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變”的積累工作”。對黨員幹部來說,要學習“水”的品質,潤萬物而無言,執著而不盲目,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半途而廢,牢記“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點一滴的積累方能厚積薄發。

要有拼搏奮鬥的傲然風骨,盡情抒寫壯麗的人生篇章。長江不擇細流方能浩浩蕩蕩,一個黨員幹部理應如此,無論是對待同事、下屬還是普通的人民群眾,都應該力爭做到寬容不縱容,到位不越位,放手不放任。始終牢記“公僕”意識,不計較個人得失榮辱,乾乾淨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像涓涓細水一樣去做好每一件事,潺潺流淌,無聲無息,不求回報。“為官避事平生恥。”敢於擔當是黨員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擔當大小,體現著幹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

要有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牢牢把握關係全域性、關係長遠的戰略任務,堅持用發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和創新的精神謀劃工作。要深入研究和思考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戰略問題、重點難點問題和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不斷增強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精準思維和底線思維能力,著力創新工作理念,拓寬工作視野,真正把上級重大決策部署轉化為加快轉型跨越的具體思路,轉化為推進富民興川的措施辦法,轉化為建設幸福家園的強大動力。

要有嚴於律己的崇高境界,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必成於嚴。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善於從火熱實踐中總結經驗,善於從人民群眾中汲取發展動力;要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落實工作,謀在關鍵、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努力把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任務落實、落細、落到位。在推動中國發展的過程中,黨員幹部要涵養為民服務的心境,做人民公僕,忠誠於人民,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改革開放40週年其實就是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40年,是中國發展波瀾壯闊的40年,更是中華民族勇立世界潮頭的40年。《大江大河》這樣的獻禮劇將激勵和影響更多的年輕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程序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以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譜寫新時代的奮鬥樂章。

第3篇

近期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大江大河》中,幾位主角也向我們重現了這幅歷史畫卷:從插隊青年積極爭取上學機會,到轉業軍人大刀闊斧帶領鄉民搞承包制、辦大隊企業,再到普通農民抓住商機創業致富……改革開放之路困難重重,他們雖然不斷遭遇失敗,但收穫更多。正是這些普通的勞動者們在改革開放中大膽嘗試、勇於實踐,才為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提供了鮮活的樣本和無窮的動力。

?大江大河》讓我明白了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新中國成立後,黨領導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生產資料公有制,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的發展。隨著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組完成,人民公社下的集體勞動、集中到公共食堂吃大鍋飯的做法,越來越不利於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農業發展受到阻礙。

以安徽小崗村18位村民分田到戶做法為標誌,農村生產方式發生了巨大變革,催生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給人民公社制度下的集體勞動帶來巨大沖擊。但是,在沒有現成政策的情況下,這種做法帶有極高的危險性,很容易被扣上走資本主義的帽子。《大江大河》中,主人公雷東寶帶領小雷家將土地丈量、分級分配的片段,還原了當時向前一步改革的艱難。

然而,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在沒有現成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可以學習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人敢於大膽嘗試,對於那些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能夠認真做好理論研究,並上升為全黨意志。因此,就有了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向全世界鄭重宣佈,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定。不固守封閉僵化的老路,毅然決然選擇改革開放的道路,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

?大江大河》讓我明白了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實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共產黨人成功把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併為此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凝聚了全國人民為之奮鬥的強大合力。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中國共產黨人捍衛了社會主義,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黨的十六大以後,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等等。經過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接續努力,帶領中國人民用40年的時間取得了資本主義國家用幾百年的間取得的成就,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面貌屹立於世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各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無不是黨帶領中國人民勇於實踐的結果。

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社會主義實踐,又善於用實踐不斷完善、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因此產生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中國當代的馬克思主義。這是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改革開放偉大勝利的重要法寶。

新時代改革開放將繼續向前推進,《大江大河》中雷東寶、宋運輝、楊巡式的當代人物,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熱土上“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劇情”仍將上演,大江大河滾滾向前,40載改革開放奮鬥不止,新時代的改革開放必將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第4篇

電視劇《大江大河》第一部,講述了改革開放第一個十年中的故事,在巨集大的歷史背景下,重點描述了三個主要人物的不同經歷,他們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的經濟型別: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經濟。

恢復大學聯考後,宋運輝考上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國營大廠,經歷了引進國外先進裝置、對國內落後裝置進行技術改造、擴大企業自主權和產品外銷創匯幾個階段。那段時間,是國企逐步鬆綁搞活的階段,宋運輝利用學得的最新知識,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迅速成長起來。

雷東寶從部隊復員回到家鄉後,巧妙開展土地承包,繼而恢復磚瓦廠,組織建築隊,興辦預製板廠、電線電纜廠、養豬場,進行股份合作制試驗,全力參與市場競爭,在艱苦複雜的條件下,將鄉鎮集體企業搞得紅紅火火。

改革開放之前,經濟型別只有國營、集體之分,兩者都是公有制,實行計劃經濟。那時候沒有私有經濟這一說。

改革開放就是從搞活經濟入手,繼而建立市場經濟的。經濟的內在動力來自經濟主體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在市場競爭中展現出來。

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的職工名義上都是企業的主人,但空泛的權利難以落實,到後來才有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

農村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後,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一下子迸發出來。

農村的富餘勞動力、城裡未能就業的市民,很多人便做起了小生意,楊巡便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個體經濟的代表。

楊巡是家裡的老大,下面有幾個弟弟妹妹,父親早逝,母親雖說很能幹,但僅靠她一人的收入,無力改變家裡的困境,所以楊巡很早就開始分擔母親的家庭重擔。

楊巡先是走村串戶挑擔賣饅頭,後來遠離家鄉到東北打工幾年,之後便帶著女友一起回到金州做生意。

做生意是要有信譽的。在那個年代,國營企業的產品值得依賴,鄉鎮企業的產品便打了折扣,個體戶轉手的東西更是讓人難以相信,或質量不行,或價格坑人。

在人們的印象中,個體戶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那個時候,長期單向提倡奉獻,個人價值得不到認可,雖說每個人都離不開錢,但賺錢是被鄙視的。

楊巡打算將電器市場的生意做大,僅靠自己的資質和口碑是不夠的,按規定必須要找國營或集體單位掛靠。國營單位就免談了,就是找楊巡熟悉的小雷家電線電纜廠掛靠,雷東寶也要考慮再三。

儘管雷東寶對楊巡的人品是瞭解和相信的,但一涉及到賺錢,個人的品質和信譽就像染上了汙漬。集體為公,個人為私,為私便得不到信任,得不到尊重,需要靠國有和集體經濟的信譽來擔保。

掛靠一事,幾乎將楊巡逼上絕路。楊巡在電器市場上的那一番表白,將自己的困惑和想法和盤托出:賺錢怎麼哪?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我就是想把生意做大了,賺更多的錢,讓自己活得有尊嚴!堂堂正正地賺錢有錯嗎?!

直到《大江大河》第一部結束,個體經濟還沒有完全得到正名。將非公有制經濟納入正冊,那是以後的事了。個體經濟,先是經歷了是否存在剝削的大討論,後來才逐漸成為市場經濟的有益補充,私營企業主可以入黨,非公經濟最後才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寫入國家根本大法。

經濟可以快速發展,觀念更新有時卻慢得出奇。去年上半年,還有人在權威媒體上公開言論,說民營企業、個體經濟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讓很多人覺得是不是有退回去的意思,導致安全感下降。好在高層發話,再一次正名。

經濟學有一個著名的“經濟人假設理論”,假設人是自利的。其實,人性自利無需假設,這本來就是事實。市場經濟要做的,是將這種自利的積極一面充分發揮出來,而將它邪惡的一面管住。

時至今日,社會還在轉型之中,個體的價值和尊嚴應進一步得到肯定和夯實。

第5篇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大江大河》講述了1978到1992年間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三位主人公分別作為國營經濟、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的典型代表,演繹出先行者們在變革浪潮中不斷探索和突圍的浮沉,讓沒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彷彿置身於當時的雲譎波詭。

該劇以經濟改革發展為主線,各人命運的變遷為支線,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從經濟政治領域的改革到社會生活、人民精神生活的變化,編織出了一幅從工人、農民、個體戶、政府官員、知識分子、海歸派縱橫交錯的社會網路圖譜。

從電視劇中就可以看到,改革開放40週年,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首過去,路途艱辛,但是碩果累累。40年的發展,中國人民生活實現了一個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過程;中國的社會實現了由封閉、貧窮、落後和缺乏生機到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的歷史鉅變;中國的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提高;中國民生得到改善,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群眾主人翁意識增強,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提高,社會整體文明程度提升,中國科技飛速發展,中國社會發生全方位的歷史性轉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大旗,以“四個全面”、“五位一體”的方針,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改革開放,使我國社會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已進入新時代。中國要向高質量、高標準、高科技的現代化方向邁進,取得全面開放的新勝利,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使我們懂得與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只有堅持全面改革開放,才是實現偉大夢想的正確道路,黨的十九大帶領全國人民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徵程。

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沿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新長征之路,萬眾一心,團結奮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

第6篇

最近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影片特別多,我覺得《大江大河》真的挺好,那個年代很貼近父母的時代,和爸爸媽媽一起看,很有感觸。改革開放這一重要的時刻,深刻著影響每一個人的思想和發展,也許是因為劇情裡都曾是父輩經歷過的,只是現實中的大多數都是平凡平淡的,是跟隨者變革行走,而非主導或走在變革的前沿。就像王凱說的,最終的宋運輝之所以成為宋運輝,與他自己的執著努力分不開,同時身邊人恰到的守護和大環境的政策革新也是缺一不可。

以前只是模模糊糊的瞭解那段家史。剛看沒多久的時候,下班後和爸爸聊一聊大鍋飯和改革開放那個時期。爸爸講述他那個時候,一邊上學一邊掙工分,等到年底還得評公分,掙得公分多錢就多,用公分換取一些生活所需品,其實我不能完全想象那個時代是怎樣的一個背景,可能不深臨其境不能感受到那個時期的艱苦。

我們常說上帝是公平的,但事實證明,上帝也有開小差的時候,我也記得奶奶跟我講過,當年爸爸上學根本買不起書本,都是用糊窗戶的紙訂成本,結果才有練習本。反思自己,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太幸福了,但是我確不懂得勤儉節約,並且,自己也作為一名姐姐,卻發現對弟弟的關心比起宋運萍的無私太渺小了,我要擔負起姐姐的責任,對弟弟多多關心。

?大江大河》這是一代人的寫照,最讓我感觸深處的就是宋運輝對知識的渴求,為什麼很多人這麼感謝鄧小平,我覺得就單大學聯考這一件事糾改變了千萬人的命運,看了這些大事件覺得真心不容易,看得時候眼睛飽含淚水。宋運輝從大學到金州,彷彿渴了好多天沒喝水的,一頭扎進了一大盆涼白開。至始至終的單純統一,有自己的信念和堅持。心裡有默默地譴責自己,虛度四年的大學時光。現在的太多都缺少了對知識對學校的敬畏渴求,因為太容易得到了,反而不會執著得到。

只有經歷破斧沉舟,才能迎來人生新的起點。無論我們經歷什麼樣的磨難,都不要灰心,這是生活為了給我們更好生活之前的緩衝,時代的發展不可阻擋,政策可以阻擋一時,阻擋不了一世,歷史發展的軌跡只會按堅定不移的方向發展,個人在時代發展裡要堅信自己,不斷奮鬥,終會在這個時代裡取的成功,年輕的一代,要有勢不可擋的勇氣,奮力在推進改革和變革的前線,找到屬於自己的春天!

第7篇

熱播劇《大江大河》講述了1978到1992年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為代表的弄潮兒們在改革浪潮中的不斷探索和突圍,真實還原了活躍在改革開放前沿一代人的創業生活、奮鬥歷程和命運沉浮。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用中華民族的智慧,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們自己的馬克思主義道路。40年的風雨歷程,40年的光輝歲月,我們向世界、向自己證明了改革開放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落後與封閉就要捱打,40年的奮鬥,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恃強凌弱,成為和平發展的代言人,國內穩定發展、人民生活安心。

40年春風化雨、春華秋實,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40年的改革開放充分證明了改革開放是一條正確之路、必經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是決定中華民族命運的關鍵抉擇。

的確,40年的改革開放深刻地改變了9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也改變了每一位中華兒女的生活,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說的那樣,“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站在改革開放的新起點上,面對著困難與挑戰全新升級的無限“險峰”,每一位青年幹部作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受益者,接續改革開放的建設者、開創者,更當義無反顧地投身於勇攀“險峰”的浩蕩之隊,懷揣著40年前的勇氣和底氣,衝鋒在前,砥礪奮進,再創輝煌。

將我之“小夢”匯入時代“大夢”。新時代屬於每一個有夢想的人。只是為了讓生活過得好一點的小夢想,安徽小崗村的“大包乾”便改變了歷史的發展軌跡;只是為了老百姓能不再忍受飢餓,“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便造福了世界人民;只是為了給村裡的群眾修出條“生路”,“太行公僕”吳金印帶領唐莊實現了飛躍式發展......他們在實現當初心內“小小夢想”的時候,決不會想到今天竟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歷程中的一面面旗幟。今天,每一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青年幹部們,不論此刻你是正坐在電腦前為了落實一個惠民專案而絞盡腦汁,是正奔走在田地間向下一位貧困戶家中趕去,還是正在辦公室裡為前來辦事的群眾解疑答惑,你們此刻正在身體力行的“圓夢時刻”終將匯入“時代之夢”的大江大河,匯聚起激流勇進,乘風破浪的無窮力量。

以我之奮鬥助力國之強盛。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改革開放給了眾人無限的機遇,但也意味著更多的艱難險阻。“網際網路+”行動的探索者馬化騰,國企改革“邯鋼經驗”的創造者劉漢章,以及華西村改革發展的帶頭人吳仁寶等等,他們便是從0開始,一步步帶領有夢想的奮鬥者闖出瞭如今大有可為的天地。青年幹部作為如今時代的中流砥柱,要想真正成為“定海神針”需要的不僅是堅定的意志、忠誠的品格,更是如他們一樣滿腔的鬥志和一身的本領。這便要求我們勇敢地邁出溫室,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到改革創新的主陣地、到脫貧攻堅的第一線、到信訪維穩的難點區去經受、歷練、在新問題中學習新知識,在新實踐中適應新時代,在疾風驟雨中蛻變出可以助力國之強盛的有力翅膀。

艱難曲折在險峰,無限風光更在險峰!青年人,讓我們一起懷揣著無限夢想,以勇攀“險峰”的奮鬥之音,奏響新時代的澎湃華章。

有道是,弄潮兒向濤頭立,改革關頭勇者勝。新時代,廣大年輕人當劈波斬浪,激流勇進,乘著改革浪潮的風帆,繼續在大江大河的潮流中,以堅定的意志與昂揚的風采去激揚最美的青春。

第8篇

緊接著,便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以此為標誌,中國的改革開放開始起步,涉及到億萬農民的切身利益,就像無數小溪奔騰向前,繼而匯成浩浩蕩蕩的時代大潮。

在鄉下養豬的男主角宋運輝大學聯考成績全縣第一,他姐姐宋運萍待業在家,其考試成績也過了錄取分數線,姐弟倆卻在同一件事情上遇到了難題——政審。

他們家的成分不好。他們的父親解放前曾被抓壯丁,在舊軍隊中當過兩年兵。

家庭成分在那個年代,是劃分階級的重要依據,也是個人身份地位的一種標識。出身在這種家庭的子女,別說當兵、上大學、參加工作沒有機會,就是到了結婚年齡,也很難找到合適的物件。我老家有一個同學,長得一表人才,能幹會唱,就因為父親是右派,在家找不到物件,只好到附近的農場去當了上門女婿。

宋家姐弟倆的政審材料送到公社就擱淺了。在一些公社幹部的腦子裡,家庭成分不好的子女是沒有資格上大學的,哪怕你成績夠了,哪怕你考了全縣第一,那又能怎樣?他們認為,社會主義的大學,是給成分好的人上的。

儘管有招生政策規定,有官方報紙說明,但在改革初始階段,過去長期形成的階級觀念根深蒂固,仍然左右著人們的思想,成為時代進步的絆腳石。

姐弟倆通過問程序、找領導、背社論相關內容給別人聽、請人幫忙,她們的父親還給人送禮,好不容易才將兩人的政審材料送到縣裡,結果是兩人只能一人去上大學。姐姐宋運萍忍痛割愛,將指標讓給了弟弟,兩人的命運從此改變。

時代轉折階段,個人經歷艱難,集體經濟轉型也困難重重。

另一個男主角雷東寶當了幾年兵回到家鄉小雷家,看到的仍然是幾年前貧窮落後的老樣子。兒時的好友都長大成人,但一個個還是光棍。一天的勞動只有7分錢的報酬,沒有姑娘願意嫁到這個村子裡來。

農村聯產承包經營的政策下來了,老支書不清楚內容是什麼,如何操作,更不敢冒險。人民公社制度已經實行多年,儘管人們看到了其中的很多弊端,早已失去了勞動熱情和對土地的熱愛,但那是上面確定下來的制度,涉及到集體經濟的性質,沒有人敢動。

老支書讓副支書雷東寶去了解政策情況,巧遇宋家姐弟。已是大學生的宋運輝給雷東寶通俗講解了國家的農村政策,並回答了操作上的一些疑惑。

憑著在外當兵幾年的見識和改變家鄉面貌的一腔熱情,雷東寶帶領小夥伴們將隊裡的土地分了下去,接著又將荒廢多年的磚窯恢復運營,集體經濟好轉起來,個人收入明顯增加。

有人看到好,也有人看到不好,尤其在社會轉型初期。

公社接到舉報,小雷家生產隊私分集體土地,工作組將老支書帶走,村裡一時風聲鶴唳,人心動搖。雷東寶思前想後,組織社員大張旗鼓地直接到縣裡反映情況,得到縣長支援,危機才得以過去。

改革起步是艱難的,既要摸索前行,還要解放思想。姓資姓社的問題,從一開始就爭論不休。曾經反對的,現在要拿來用,單憑說理是難以服人的,嘗試去做會冒很大的風險。鳳陽小崗村的那份鮮紅手印契約,那十幾個村民是作了最壞打算的。

其實更大的風險是長期貧困會動搖人們對這主義那主義的信念。好在大家的共識是: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老百姓想過上好日子。

何為好?只有去實踐,看結果怎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實踐檢驗後,思想觀念上才有可能更新,才能擺脫那些教條的東西,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來。

小雷家村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雷東寶追到了宋運萍,並辦了一場熱鬧風光的婚禮,跟隨他一起幹的年青人也談起了物件。農業管理方式的改革,讓農民得到了實惠,改善了生活狀況。

起步艱難,難在以前的東西阻力太大。既然是改革,就要改變這些東西,走出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這涉及到政策、認識、資金、技術、人才、環境等多方面的要素,註定會遇到阻力,走一些彎路。

農村改革如此,城市改革更是如此,因為後者更為複雜,也就更加艱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