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三字經》讀後感8篇 見德思齊:《三字經》啟示

《三字經》是一本經典的啟蒙讀物,以簡潔明瞭的句式闡述了中華文明的基本道理和倫理觀念,是中國民間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結合個人讀後感,帶領讀者探尋其中的人生哲學和真諦。

《三字經》讀後感8篇 見德思齊:《三字經》啟示

第1篇

我讀完《三字經》這本書後,我知道了我們國小生要多讀課外書,這樣我們懂得的知識就更多了。

讀了《三字經》這本書後,我受到的啟發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美好的`。做人要勤學苦練,腳踏實地,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書中有一段對我的教育很大:“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這句話的意思是;凡是勤學鑽研的人,學問嬉戲,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後學者應該謹慎又謹慎啊!努力學習,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讀完這段話後,我懂得了,不能天天遊山玩水,這樣就會害了自己的前途,只有好好學習、努力學習才能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

還有一段,對我的教育很深:“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意思是:蠶能吐絲結繭,織成絲帛;蜂能釀蜜供人食用。人生在世,倘若不用功學習,荒廢了功課,那麼連小小的昆蟲也不如啊!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所以,我們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勤學苦練,像蠶和蜜蜂那樣做個有用的人。

《三字經》讀後感8篇 見德思齊:《三字經》啟示 第2張

第2篇

小時候,爸爸媽媽為我買了一冊《三字經》。那時,我喜歡看漫畫,這樣的書我一拿起就頭疼。在大人面前,我迫不得已的開啟書,哎...還挺有趣的: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

愛看《三字經》,只不過覺得很有趣,但爸爸一次次抱著我念《三字經》,老闆著個面孔,表情很冷酷。其實,爸爸的真實目的並不是一味地讓我讀。果不出所料,當我念的三字經出口成章時,爸爸便開始誘導地給我講解每一句的含義。“人之初,性本善”:人的生命剛開始時,天性原本是善良的,性格脾氣也很接近…….在這些經中原來也有趣的人物和各種生動的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當我真對《三字經》產生濃厚興趣時,爸爸又用實驗和實踐讓我知道它的`含義;一步一步地深入瞭解。

好書不厭百回讀。我開始背《三字經》了,一邊背一邊想它的含義,這樣既牢記了《三字經》的詞句,又能知道《三字經》在生活中對我成長的意義。不知不覺《三字經》已經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腦海。

第3篇

寒假裡,我讀了《三字經》這本書,《三字經》一共一千多字,每三句為一句,四句為一組,讀起來像兒歌一樣朗朗上口。書的內容包括了中國古代傳統教育、歷史、天文、地理、道德和民間傳說,也是古代兒童的識字課本。

書裡雖然有很多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句子,可是我一邊讀一邊看譯文,漸漸的就懂得了其中蘊含的`深刻的道理。

?三字經》裡有這樣兩句話: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意思是說:人小的時候不好好讀書,到了年齡大的時候就不會有所作為。剛剛開採出來的一塊玉石,如果不經過雕琢和打磨,就不可能稱為精美的玉器。一個人如果在成長過程中不讀書,就不會懂得做人的道理。

從中,我懂得了,只有努力讀書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以後才能稱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第4篇

我對《三字經》非常感興趣,看了一遍又一遍。這本書上講述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和做人的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比較通俗地把它理解為:一個人在幼年時期,本性是善良的,雖然人的本性都不壞,可是,由於後天的薰染,環境的影響,差別會變得越來越大,所以,我們不能夠輕易地判斷一個人是善還是惡。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句話也蘊涵著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再好的'人才也不會閃耀光芒,而教育的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專心,恆心,耐心,以及毅力,而且,教育的方式也得恰到好處。

三字經有數百句,它用文字精闢地概括了做人的道理,我讀了這本書以後,更加了解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我受益匪淺。

第5篇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不論是在道德品質、文化修養上都會受益匪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具有開放性思想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 每看一篇,我都會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

時光流逝,有些東西會被遺忘,但有些東西卻被傳承下來,《三字經》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保留了下來。她是中國古代文明中的精華,也為中國古代文明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三字經》這壇是窖藏千年的美酒,愈久彌香,在新時代的今天,教化人心,必將永遠地散發出醉人的芳香。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本好書就是一個良師益友”,讓我們靜下心來,捧起書,在淡淡的的墨香中與哲人會面,與良友交談,增識長慧,開悟人生。朋友,讓我們一起來愛書,讀書吧!

第6篇

教養”,中國古時《三字經》就提到了,它指的是人從小就應該養成的一種規矩,待人接物處事時的一種敬重態度,特別指出,人若沒有教養,便是家長老師的失職。

“教養”,在西方文化中寫作“manner”指的是禮貌、規矩、態度、風度、生活方式、習慣等等。英國王太后曾說:“manner”實際上是英國皇室存在的'一個象徵。“教養”在我們當今的文化中,更多被歸類到“禮儀”“素質”“道德”一類。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看過這樣一段話: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還不錯”,後來才明白,“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對誰都尊重,因為尊重別人是一種教養和能力。無論生活、工作、學習中無一不體現一個人的教養,如工作中尊重同事、患者,禮貌待人,晨交班對患者的一聲問候,翻身時及時為患者蓋一下被角,夜間巡視輕柔的開門,操作失敗的一聲歉意等等,既是對患者的一種尊重,又體現著我們的素質和教養。

心中有愛才有度,愛人先愛己,責任先問心,心中有愛,人生何處不花開?內心有陽光,有愛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畏懼黑暗。

第7篇

這學期老師要求我們背誦《三字經》。透過閱讀和默記,我深深地體會到《三字經》中所講的仁、義、智、信在我們國小生成長中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令我折服。

在《三字經》這些淺顯易懂的文字中,講述了做人的準則,古人發奮圖強的故事,中國悠久的歷史,許許多多我們國小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和接觸的知識,比如,我讀了《三字經》中講歷史的部分,清楚得明白了中國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是怎樣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髮展、不斷生存下來的;讓我對歷史有了一個概括的瞭解;再比如,我讀了介紹古時候的成功人士的.部分後,就明白了我們中國以前有許許多多的能工巧匠和才華橫溢的文人墨客,我務必要像他們那樣,努力學習,爭取獲得更好的成績,為祖國爭光;又比如,我讀了書裡講孝敬那一部分,明白瞭如何去做一個孝敬父母與長輩的人;《三字經》中說到“有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的母親為讓孟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先後三次搬家,讀到那裡,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父母,他們為了能讓我讀書,不辭辛苦的工作,我從心裡感謝我的爸爸媽媽!

在這薄薄的《三字經》中,蘊涵著許多人生哲理,等待我們國小生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去實踐,去學習!

第8篇

我在假期裡讀了《三字經》,雖然字數不過上千字,其內容卻博大精深,有些句子我能明白,有些道理我卻一知半解。

其中有兩句“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深深地打動了我。東漢時間的黃香,九歲的時候就知道孝順自己的父親,天冷的時候用身體幫父親暖輩子;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把大的梨給自己的哥哥,而自己挑最小的梨。

這兩個故事教育我們要孝順長輩、要懂得謙讓。想想我以前,都是衣來張口,飯來張口的小王子,所有事情都是爸爸媽媽幫我安排好。我知道了這兩個故事後,覺得非常慚愧,決定要向他們學習,不僅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家務,並要孝順父母。在和同學們一起時,要懂得禮讓,互相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