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學生讀三字經個人心得體會2篇 "三字經啟蒙:學生感悟與思考"

“三字經”是一部傳統的啟蒙讀物,被視為中華文化瑰寶。學生讀過三字經後,不僅可以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還能培養禮儀修養和良好的道德風範。在讀書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和領悟,接下來就讓我們聽聽一些學生對於三字經的個人心得體會。

學生讀三字經個人心得體會2篇

第1篇

我是一個愛讀課外書的女孩子。我讀過很多課外書,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莫過於《三字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經典作品,也是我的好老師。它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直到現在,我還經常翻閱它。它每次都能引起我的思考。“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開篇的短短几句話說明了環境對人性的影響。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很相近,但是在成長過程中,由於生活、學習的環境的不同,慢慢地人的習性就會相差很遠,有了好壞之分。可見周圍環境對人成長影響很大。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有出息,即使在古代也不例外,所以才有了孟母三遷的故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話一直鞭策著我奮勇向前。玉石只有經過雕刻打磨才能成為器物。同樣的,一個人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懂得知識和道理。人之初,上天賜予我們每個人成為“玉”的機會,可為什麼長大後,人與人之間卻會存在如此大的差異呢?除了環境的影響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各人後天努力程度不同造成的。只有愚蠢和懶惰的人才會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老天的不公。要想得到更多,就必須得付出辛勤勞動。如果今天不把握大好時光好好學習,整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就只會一事無成。相反,如果你願意刻苦磨練自己,將來就一定能成為光彩奪目的“玉”。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黃香非常孝順,九歲時就懂得替父親暖被窩。父母養育我們長大,為我們操碎了心。成功時,父母陪我一起慶祝,失利時,父母在我身邊支援鼓勵,與我共渡難關。我們從小就應該懂得感恩,孝敬父母,讓孝順這一光榮傳統在我們身上傳承下去。

除了以上讓我感悟最深的名言和典故,《三字經》裡還有很多充滿智慧,給人啟迪的名言、典故。它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是中華傳統的傳承使者,值得我們細細品讀。相信今後無論我多大了,走到哪裡,都會在身邊帶一本《三字經》,時時翻閱,處處提醒我做人的道理,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學生讀三字經個人心得體會2篇

第2篇

暑期裡,我跟隨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一起走進《三字經》,踏著祖先的光輝足跡;感受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傾聽先輩艱難的創業故事,我深深沉醉在這美的享受之中,身心浸潤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受頗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的內涵豐富而深刻,她有憂國憂民,為民請命的愛國精神;她有默默奉獻,不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她有力克萬難,振興中華的堅定信念;她有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道德規範;她有立志勤學、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她有見利思義、助人為樂的從高情操;她有律己寬仁、懲惡揚善的處世準則;她有誠實可信、質樸守法的生活信條;她有自尊互敬、和睦相處的禮儀風範

我國自古以來一直有尊老愛幼的傳統。古代儒家把齊家作為治國的前提條件。《周易》上說:正家而天下定矣。《禮記》上說:家齊而後治國。《孝經》上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如果真正做到敬愛自己的父母,那麼必然會以同樣的心態去尊敬周圍的長輩。正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千百年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國人崇高的家庭倫理準則,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在現代社會,家庭倫理關係和道德標準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父慈子孝、夫妻和睦仍然是人們應該信守的道義。

見義勇為、匡扶正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義不辱節的蘇武,寧死不屈的顏真卿,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捨身搶救外國落水兒童的羅盛教,臨危不懼捨身攔驚馬的劉英俊,勇鬥歹徒的徐洪剛他們把正義、信念、人格、操守看得比生命更為重要。在今天,我們仍然需要繼承和發揚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話,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

誠信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市場經濟必要守則。誠實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擇善而從。誠實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集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生存之基。人無誠信難以自立,企業無誠信難以生存,政府無誠信不能取信於民,國家無誠信難以發展。

我們是炎黃子孫,讓我們一起繼承我們中華傳統美德吧!讓她光照千秋,萬代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