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關於家長會的發言稿2篇 家長會講話:支援孩子,促進家校合作

本次家長會是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將家長、教師和學生的利益聯絡在一起。在這個特殊時期裡,我們有許多話題需要交流和討論,包括學校工作、教育改革、學生髮展等。在發言中,我們需要明確目標、簡明扼要地表達觀點,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努力。

關於家長會的發言稿2篇 家長會講話:支援孩子,促進家校合作

第1篇

孩子入學將近一年了。我們也沒有好好聚在一起探討孩子的學習情況。本來這個家長會上學期就該開展的。主要上學期時間短,活動也較多,沒有時間安排。

一些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的成績是否優秀,考試排在第幾位,其實我們班的孩子都是比較聰明的,就語文而言,平時測試,分數也都差不多。但是習慣好壞卻相差很多,其實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是適應國小學習生活的“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對以後的學業成績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1,早睡早起,生活有規律。這兩天有的孩子在課堂上有打瞌睡的情況,不知道是不是晚上睡遲了,因為進入國小後和幼兒園是完全不同的,中午雖然有一段時間,但老師要利用這段時間批改、訂正作業,孩子基本是沒有午睡的,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晚上早點睡覺。

2,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自己整理書包,準備明天要帶的學習用具。美術課上要帶老師佈置的美術用品,上體育時要穿運動鞋,運動褲。特別是女孩子不要穿丁字鞋,涼鞋等。一年級的孩子,自理能力還是比較弱的,所以,一開始家長要和孩子一起看功課表整理第二天用到的書本,學習用具,比如每天刨好7支左右的hb鉛筆,家長不要讓孩子帶鉛筆刨到學校,孩子在學校裡刨鉛筆一個是容易把教室弄髒,一個是不安全,甚至有的孩子上課刨鉛筆,影響了課堂的學習。一年級的孩子容易丟三落四,我的講臺桌上已經有一捆的筆了,為了讓孩子養成愛惜文具的習慣,家長可以在孩子的筆上貼上姓名,以便於孩子丟失筆後的辨認。另外家長可以把第二天用不到的書放到家裡,減輕孩子的負擔。以上習慣需要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需要家長耐心指導、配合。

我重點說說我們語文的習慣,要學好語文,個人認為,概括起來就是三樣。

1,寫的習慣,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教材對學生的要求很高,就寫字來說,不僅要寫準田字格中的位置,還要把字寫美觀。在這裡提醒家長朋友們要注意您孩子的寫字姿勢,寫作業時監督孩子按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坐姿寫字,嚴格按照一寸、一尺、一拳頭的標準要求他們。家長可以觀察孩子們的寫字姿勢,可以說我們大部分的孩子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都是錯誤的,這不僅不利於孩子手的發育,也不利於眼睛的保護。所以請各位家長對孩子的書寫一定要嚴格要求。教孩子正確使用橡皮擦,一手把本子按住,一隻手來回輕輕擦,避免將本子擦破,而且必須將痕跡擦乾淨!

2、看書的習慣,課外閱讀的好處,不用我多說,各位家長也都很清楚。我簡單談談孩子在校的讀書情況。我在班級中辦了一個“圖書角”,讓孩子們把家裡的課外書拿來放在一起,資源共享。每天中午有我總是儘量安排20分鐘的讀書時間,有時我也會向孩子們讀一讀課外書中有趣的故事,或者大致介紹這本書的內容。很多孩子已經養成了良好的看書習慣,不用老師提醒自己看得津津有味。比如許浩天、金超洋等等。從我們開展的課外pk上,很能看出孩子課外閱讀的差距。之所以有差距,一則是有些孩子識字量不大,緊靠我們教過的幾百字的識字量閱讀,相對讀起課外書有點吃力,所以興趣也就不大。家長也不用太著急,孩子量不多,那就慢慢看,先看一些淺顯一點的書,然後慢慢在加大難度。有些孩子是的確沒有看書的興趣。如何讓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光靠老師那是不行的。這就需要家長協助老師把孩子的讀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課堂延伸到家中,從校內延伸到校外。

3、聽、說的習慣:對孩子來說,怎樣把話聽明白,說清楚是十分重要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於孩子交談時要注意自己的說話與聽話的方式,給孩子樹個好榜樣。一年級我們迫切要培養的是孩子的傾聽能力,現在的情況是,我叫孩子回答問題時,有些孩子會只管自己做自己的事,而不去聽別人說。傾聽的習慣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去培養,家長在家裡可以通過給孩子講講故事,讀讀新聞,讓孩子漸漸學會去傾聽。家長在接送孩子的路上與孩子聊聊學校裡的情況,一來聽聽孩子在校的表現,二來鍛鍊孩子的說話能力,為以後寫話奠定了基礎。老師也會利用課本里的語言訓練點,讓孩子多進行說話練習。

(1)堅持每天至少抽出20分鐘時間與孩子交談,瞭解孩子一天的學習、生活情況,交談過程中注意孩子的表達是否正確,語句是否通順連貫,並示範性的向他介紹一天的見聞,以此培養孩子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感受能力,同時鍛鍊口頭表達能力。

(2)鼓勵孩子多讀、多背古詩、兒歌,多聽、多講故事,在背誦正確、復敘完整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到態度大方、描述繪聲繪色。這是幫助孩子們學習語言、訓練記憶能力、培養表現能力的好方法。

(3)時刻注意以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感染孩子,教育孩子正確的面對困難和挫折,學會關心他人,學會與人合作,盡力幫助他們克服獨生子女特有的“嬌、驕”弱點,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品質。

最後,我向家長提一個希望——多和孩子溝通,多和別的家長溝通,多和老師溝通。現在通訊非常方便,你們可以來學校和老師談談,也可以給我們打電話、發簡訊,在qq上聊天,以便我們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您的孩子展開教學。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孩子一定會茁壯成長。謝謝大家!

關於家長會的發言稿2篇 家長會講話:支援孩子,促進家校合作 第2張

第2篇

首先,對各位家長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這次家長會表示深深的感謝!這次家長會的主題是交流、溝通、合作、共贏。顧名思義,要想達到共贏的目的,家長必須與老師合作,經常與老師交流溝通,可通過發簡訊、打電話或給老師寫紙條方式與老師交流,老師也會通過家校通及時把您孩子的情況與您交流。下面,作為本班的班主任我把本班的有關情況簡要地向家長們做個彙報。

我們班共43人。大部分同學學習積極努力。但也不可否認,孩子畢竟還是孩子,他們的自我約束力還比較差,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在座的各位家長和老師密切的配合起來,共同打造您孩子的美好將來!

剛入學正是孩子們各種習慣養成的時間段。通過這兩個月的`學習和生活。很多孩子都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個別同學卻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有些同學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堂學習效率低。課下作業寫不對,有時侯還忘記寫還有部分學生寫字太潦草,沒有耐心等。這些同學不好的學習習慣,會他們以後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不可估量的的負面影響,我希望這些同學的家長們能夠認真對待。和我們一起努力及時把他們出現的問題妥善解決好,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次期會考試是孩子自上國小以來第一次參加的正式考試。雖然考試成績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學業,至少能反映了孩子這兩個月的學習情況。我知道這份成績背後包涵了家長和學生太多的心血。你們是最可愛的人。謝謝你們。大家都知道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特別還處於懵懵懂懂什麼還不太懂,不明白成績為何物最喜歡玩的國小一年級的學生而言更是如此。他的軍功章裡很大一部分都屬於家長您的。一年級的孩子可塑性是很強的,他們需要你的幫助和鼓勵。所以在這裡我墾請各位家長擔起屬於你的那份責任。

對待孩子的考試成績,我還是上一次講的老話:請我們在坐的各們家長要擺正心態以平常心對待。特別是這些還不懂事的一年級的孩子們。不要只盯著不如意的分數,衝孩子發火和打罵,而是應該耐心地、心平氣和地幫孩子找原因,幫助他弄懂,學會,把問題解決好才是上策。請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考試分數只是衡量學生學習的一個指標,而不是唯一指標。一年級的孩子還是張白紙我們不要過早地給他們貼上好與不好的標籤。

老師也好,家長也罷,角色的定位告訴我們什麼都可能省就是不可以省掉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身為父母和老師必須在孩子身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實施吧!這句話送給我自己,也送給在座的各位家長朋友。

最後我想說:一個孩子只佔一個班級學生數的四十幾分之一,而卻佔一個家庭孩子的百分之百。

您把孩子交到了我們老師的手中,我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教給他知識與方法,教給他做人的道理。但因為班級人數多,所以工作中難免不能面面俱到。單靠老師的力量是不夠的,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除了老師的辛勤培育之外,家長的努力和付出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家長也應該積極的配合起來,做好以下工作,做到家校合一。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於國小生來說,安全工作尤為重要。所以不管在學校還是家裡,我們都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高高興興地到校,平平安安地回家。

學習方面我只想說一點就是請各位家長因材施教。想必通過這次的家長會你對你的孩子的學習情況有了基本地瞭解。我希望各位家長根據自已孩子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本著因材施教,揚長避短,笨鳥先飛,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制訂出適合自己孩子的輔導方案。如果你的孩子的成績不錯,我希望你在平時的輔導當中嚴要求,要求他們全部基礎東西全部掌握,提高準確率。防止他們由於驕傲,或者粗心做不全對,如果養成粗心地習慣,他的成績將很難提高。另外在掌握基礎知識地基礎上讓他們多接觸一些比較難的題型,提高他們思維及應變能力。如果你的孩子學習處於中等那你對他們的要求不要太高,掌握基礎知識是重點。然後慢慢地提高。如果你的孩子很差,你就需要好好考慮怎麼做對孩子的學習最有利,一但下定決心,就需要家長有足夠地耐心和精力來應付孩子多變的狀況。你需要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精力在孩子的學習上,數著孩子地點滴進步,和他一起成長。落後不可怕,可怕的是放任自流永遠落後。我相信只要用心付出,你會有回報的。

尊敬的家長,學校教育不萬能,但學校會盡力,家庭教育不可少,望家長重視。最後,請天下所有的父母記住這樣一句話:“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為天才的父母。”我們以此和各位家長共勉。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