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記錄4篇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心得分享

這是一篇關於幼兒園教師教育的隨筆記錄文章,內容涉及教師的成長曆程、教學經驗分享、教育心得體會等。希望能為有志於從事幼教工作的人帶來一些啟示和幫助。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記錄4篇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心得分享

第1篇

中午時分,孩子們正沉浸在自選遊戲的快樂中,一個聲音打破了融洽的氛圍:“老師,凡凡把小青蛙放進龍蝦缸了!它會被咬死的。”孩子們紛紛圍過來,一個個義憤填膺地怒視著凡凡,彷彿他是可惡的壞傢伙。凡凡卻是一副神態自若的樣子,還用小手放在嘴邊“噓”了一聲:“別吵,我們一起看看,龍蝦和小青蛙會做朋友嗎?要是不會,我會救它的。”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觀察起來。只見龍蝦慢慢悠悠地捲起尾巴,立起身子,張開大鉗子舞動了兩下,就把整個身子轉過去向旁邊前行,似乎對那隻驚嚇得一動不動的青蛙絲毫不感興趣。小青蛙呢?愣了半天終於回過神來,一跳一跳打了幾轉之後,也安靜地吸附在缸壁。“你們看,他們不是挺好的嗎?”凡凡對此好像胸有成竹,一旁的小朋友們也長出了一口氣。“凡凡.你下次可別嚇我們了。”東東耐心地提醒凡凡,其他孩子也應和著勸告著。出人意料的是凡凡的總結性陳述:“如果我不這麼做,你們怎麼會看到龍蝦是不咬青蛙的呢!”此刻,我不免慶幸自己的等待,要是我急欲阻止,不會親見如此驚險而生動的一幕,也無法瞭解凡凡淘氣的真實原委。

每個孩子都有創造力,如果孩子沒別的事情可做,有時候他們就會製造一些惡作劇。教師應該將孩子的這種創造力引上正軌,並讓它保持健康發展的勢頭。基於這種認識,我修正了對凡凡的教育方式: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凡凡從事一些冒險活動,這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同時,還有助於建立教師與孩子之間的良好關係;

定期幫助孩子用新的工具及材料做一些實驗,不要求孩子的每次實驗結果或每次活動都有實際用途,真正的創造力往往要伴隨著許多次的失敗;

避免對凡凡不切實際的想法太快地表示反對,並對孩子說一些諸如“那樣做根本不行”之類的令孩子灰心喪氣的話;

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所犯的錯誤,當孩子所犯嚴重錯誤需要適當紀律論處的話,懲罰要對事不對人,不要在糾正錯誤的同時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為凡凡選擇一些有利於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的玩具或活動,如放大鏡、磁鐵、用於製作紙盒、卡片等的薄紙板等,都比那些成品的玩具更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鼓勵凡凡收集一些東西,如羽毛、鈕釦、種子、郵票或感興趣的任何東西,收集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與創造精神,允許凡凡將自己喜歡的小玩具帶回家,有可存放的小天地。

實施一段時間後,小朋友們熱情地稱讚凡凡為“小小博士”。凡凡依然眨巴著那雙大眼睛,興高采烈地邀請你去看他的新發現或新發明。

可見,創造力是在孩子獲得一種真正的自尊感的氣氛中得以發展的。透過“越軌行為”,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需求,為他們創造更多的自由創造空間,豐富他們的知識經驗。拓展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創造意向,及時鼓勵和支援孩子的創新要求,這一切都將成為培育孩子創造力的沃土。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記錄4篇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心得分享 第2張

第2篇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話:“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當年幼的孩子有點滴進步時,我們—定不要忘記誇獎他,這樣會給孩子增強自信心,讓孩子獲得成就感——這是在我剛工作的兩年裡給我觸動最大的一點。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慧理論”,認為每個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擁有八種智慧,每個孩子的優勢智慧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每個孩子學習方式的差異是由其優勢智慧決定的。比如,有的孩子語言智慧突出,有的孩子空間視覺智慧突出,有的運動智慧突出,所以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通過鼓勵、表揚、引導克服不足,盡力彌補他的短處。

剛接受我們班級時,我和搭班老師都很快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男孩子——不敢看著老師的眼睛說話;當老師一靠近他時他的全身就會緊張,特別是在學習新操的時候,老師糾正他的動作時他的身體硬到掰到掰不動的地步;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美術、音樂、語言等方面的能力都比其他幼兒發展的要慢一些……看到這樣的孩子,我們都很心疼。是什麼造成了現在的他,我們已無從去追究,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現在開始給他新的教育,新的起點。於是,我們關注他的一舉一動,希望捕捉到他的亮點和進步的地方,給他鼓勵,給他讚美,給他希望。當我們發現他在運動方面很出色時,就在全體孩子前面表揚他,並讓他做示範。當他在老師的引導下和老師打招呼的時候,我們會抹抹他的頭,給他一個讚許的微笑;當他在老師的要求下能簡單地回答老師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給他鼓勵的掌聲以及一個小粘紙……在這些不同的讚許、鼓勵下,他漸漸大方起來,肌肉不再僵硬了,眼睛也敢正視老師了,這些進步就是簡簡單單的鼓勵與誇獎就能改變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對未來的希望。”而我們給孩子希望的一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斷的誇誇他們,鼓勵他們——好孩子是誇出來。

第3篇

一次識字活動結束後,我正整理字卡,孫敏小朋友跑過來問我:教師,“困”字有兩種寫法嗎?我明白她問的是剛才認識的“困難”的“困”,我看了她一眼,就很乾脆的回答她說:沒有啊。她站了一會兒,還想說什麼,見我忙著理東西,就走開了。過了一會兒,餘景茜小朋友走過來對我說:教師,我能夠問你一個小問題嗎?這孩子,肯動腦筋,最愛問一些探索性的問題。我說能夠呀。她問:教師,為什麼你的字寶寶和書上的不一樣呢?我有點納悶兒,忙問她:哪不一樣了?她說:你字卡上的“困難”的“困”字是一個“口”字裡邊一個“木”字,書上的“困”字是一個“口”字裡邊一個“大”字,是不是“困”字有兩種寫法呀?我一聽,覺得不對勁,怎樣有兩個孩子問這個問題了,連忙停下手中的事,翻開課本《幼兒聽讀遊戲識字》25課找到“困難”這個詞,一看嚇一跳,哎呀,書上的“困”字印錯了,成了“因”字了。瞧,書上的錯誤讓細心的孩子發現了。我立刻給孩子們更正,書上那字印錯了,教師字卡上的“困難”才是正確的,還表揚了餘景茜小朋友,誇她聰明,小眼睛機靈,把書上的錯誤發現了。可餘景茜告訴我說:教師,是孫敏先發現的!哦,我明白了,孫敏發現了錯誤來問我,我卻沒耐心,沒和她交談,沒有及時引導她把發現的

問題說出來。我又表揚了孫敏小朋友一番,並告訴孩子們,教師講的和書上的不必須都對,發現不一樣就要大膽說出來,那才是聰明的孩子。

事後,我反省了自我。首先,備課不夠仔細,書中的錯誤沒能發現。再者,對待幼兒的發問,要專心地聽,耐心地和他交談,分析,一方面促進他語言的表達本事,另一方面,啟發他們能大膽質疑,提問。孩子說的每一句話,我們都應當用心去聆聽。

第4篇

又到了孩子們鍾愛的“玩具分享日”,康康帶來了媽媽才給他買的奧迪雙鑽陀螺,和同伴琅琅進行終極pk比賽。康康的“烈風天翼”戰勝了琅琅的“青藍冰傘”,康康高高舉起自己的陀螺歡呼起來:“我是冠軍,我贏了!”。這時凱凱走過來什麼也沒說,伸手想要搶康康的玩具。康康緊緊地抓住自己的陀螺,連聲說:“這是我的!我的新陀螺。”凱凱見康康不放手,就張嘴去咬康康的手。

凱凱沒有使用交往語言和有效的交往動作,試圖達到自己的目的——分享同伴的玩具或將同伴玩具佔為己有。在幼兒同伴交往活動中,不乏出現類似的案例。究其原因,幼兒處於“自我中心”的心理髮展階段,表現為幼兒與同伴交往以自己為主,只顧自己的興趣和需要為出發點,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甚至採取攻擊性行為傷害同伴。凱凱是在家中“獨二代”,“421”的家庭模式使得凱凱成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及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6個成人圍著1個孩子轉的家庭教育模式,使得大家對凱凱比較溺愛,凱凱的各種要求都會得到滿足。加上凱凱平時缺乏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使凱凱與同伴交往能力缺失,不能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需要。於是便出現了案例中試圖用攻擊性行為實現自己擁有“冠軍陀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