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農村文化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圍繞什麼是農村文化建設,為什麼要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等問題,理論界就農村文化建設的意義、面臨的困境與取得的成果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討。文章通過分析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現狀,對農村文化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下面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農村文化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但是與經濟的快速發展相比,文化的發展水平相對滯後,這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社會的全面和諧發展的目標,是不相適應的。必須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發現問題,研究對策,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把農村文化建設好。

一、農村文化建設的內涵

(一)什麼是農村文化

農村文化是在一定經濟條件的指導下,形成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總和。首先,農村文化的主體是農民,農村文化的內容主要包括農民的精神文明活動、道德水平和科學教育等。其次,農村地區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主要陣地,農村文化建設對農村地區的發展有積極影響。最後,由於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普遍低於城市,生活方式不同等方面影響,決定了農村文化與城市文化的區別。

(二)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內涵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建設是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以農村的物質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主要內容,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文化體制,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公共文化空間的構建為基礎,廣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滿足農民群眾多層次的精神需求,以培育和激發農民的文化自覺為主體的鄉村文化形態建設。

二、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義

(一)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積極的作用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包括農村的政治建設、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物質經濟建設是農村發展的基礎,文化建設作為上層建築方面,對政治、經濟建設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農村文化建設的好,能為農村的經濟建設和政治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提高了農民的綜合素質,有利於農村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二)有利於促進城鄉和諧發展

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對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有利於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廣大百姓共同參與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程序中。農村地區可以充分發揮自己擁有的傳統文化優勢,用好文化資源,加強農村與城市的交流,縮小城鄉二元結構帶來的差距,促進城鄉的和諧發展。

(三)有利於帶動農村地區經濟的增長

加強農村的文化建設,能充分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修養和自身素質,認識到文化建設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有利於改變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走上利用科技和文化帶動經濟發展的道路。經濟的發展也對文化的建設能產生積極的作用,實現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

三、農村文化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黨和政府對農村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農村文化事業,農村的文明程度提高,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農民自身素質也得到了提升。但是,當前農村文化建設現狀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與農民群眾的精神需求還有不協調的地方,主要是城鄉發展水平差距較大、文化基礎設施落後、農民素質不高和文化體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

(一)城鄉發展不平衡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文化是經濟發展水平的反映,經濟的發展能推動文化的發展,相應的文化的建設也能對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村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文化建設也取得了很大進步,總體來說,經濟為文化發展提供物質基礎,文化的發展受物質文明發展的制約。如今,城鄉發展不協調,農村在收入、建設、教育等方面都遠遠落後於城市,城鄉發展嚴重失衡,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是當前面臨的重大問題。

(二)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薄弱

農村文化設施是開展農村文化活動的主要陣地,是農村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影響著農村文化建設的順利開展。從目前農村文化建設現狀來看,許多地區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都存在不足,與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不相適應。一是,場地狹小,房屋簡陋。由於文化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政府撥款,使得部分鄉鎮文化站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鄉鎮文化站,有名無實,甚至有的文化站和圖書館連單獨的房子都沒有。即使有房子的文化站,面積也表較狹小,文化設施不足。二是鄉鎮圖書館資料陳舊。全國有的鄉鎮建立起了圖書館,除了一些比較發達的鄉鎮,大部分鄉鎮圖書館的設立只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裡面的圖書很有沒有更新,跟不上時代進步的要求。許多農村的學校,也缺少自己的圖書室。三是文化設施陳舊。由於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不足,許多裝置不齊全而且存在老化現象,缺少管理。

(三)農民文化素質有待提高

農民是參與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體,其文化素質對農村的文化建設成敗起到關鍵作用。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文化建設的重視,加大了對農村地區九年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農民的素質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部分農村地區,輟學現象依然隨處可見,許多從農村地區走出的大學生,很多存在考上大學就是“鯉魚躍龍門”的錯誤思想,努力學習就為了離開農村到城市生活,畢業後願意回到農村工作的很少,影響了我國農村地區人口素質的提高。而且生活在農民地區的群眾,與城市居民相比,缺少受教育和接受培訓的機會。因此,他們能提高自身素質的途徑本來就有限,也就很難正確認識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也很難意識到文化建設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

四、農村文化建設對策

(一)提高對農村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文化發展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經濟的發展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基礎,農村文化建設又能推動經濟的發展。農村文化的開展需要各級領導部門的支援、重視,只有將文化建設擺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那麼新農村文化建設與經濟發展將齊頭並進,跨入一個新階段。政府應合理優化資源配置,保障農民對報紙、電視、電影等資源的需要,保障農村文化資源到位,加大對農村問題的報道力度,這些都對提高農村文化建設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

資金到位是農村文化建設能夠順利進行的保證,也是完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資金不到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各個專案就顯得有心無力,檔案建設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政府在加大用於農村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的同時,也應該實施有效的政策,保證資金及時到位。用於文化建設的撥款保證了,也能提高各級政府對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轉變個別政府對文化建設的偏見。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可以聯絡起來,把公共事業的發展和經濟專案結合起來,能有效解決資金問題。政府應該發揮地方投資在文化建設上的作用,尋找更多的融資渠道,自立更生,不單純依靠財政撥款,從而保障文化建設的持續性、長效性。

(三)提高農村受教育水平

農民文化素質低是影響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大農村地區教育投入力度,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培育新型農民。首先應該增加基礎教育投入,農村的基礎教育在農村文化建設中作用重大,應落實到實處。切實保障農村的孩子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其次是建立優秀的農村師資隊伍。與城市相比,農村教育的方法、模式和師資力量都遠遠落後於城市,建設一支優秀的農村師資隊伍迫在眉睫。政府應提高基層教師待遇,對於邊遠地區的農村教師,給予優惠政策,鼓勵師範類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工作。最後是減少兒童失學現象。許多農村家長認為讀書沒有用,有些孩子早早的輟學打工,要重視兒童失學問題,完善相應的政策使更多家子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讓孩子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總之,農村的發展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的發展。文化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文化建設意義重大。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需要文化,農村生活質量的提高需要文化,要把農村的文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正視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與不足,積極研究對策,只要各級政府充分重視,廣大農村文化工作者積極努力,農村文化多層次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文明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