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2020大學聯考地理複習必備知識點

 2020大學聯考地理複習必備知識點

風海流:形成動力為大氣運動,規模很大。例如:西風漂流、信風帶內的洋流。密度流:由密度差異引起,多出現在封閉海域與外洋之間。例如:地中海與大西洋之間、紅海與印度洋之間。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0大學聯考地理複習必備知識點文章,歡迎參考。
 

2020大學聯考地理複習必備知識點

 

知識點一

大學聯考地理洋流的分佈規律知識點總結

洋流分類:

1、按成因:

風海流:形成動力為大氣運動,規模很大。例如:西風漂流、信風帶內的洋流。

密度流:由密度差異引起,多出現在封閉海域與外洋之間。例如:地中海與大西洋之間、紅海與印度洋之間。

補償流:分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兩岸。例如:赤道逆流、祕魯寒流。

2、按性質:

暖流: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多由低緯流向高緯或為下降流。典型的有:日本暖流、墨西哥灣暖流。

寒流:從水溫低的海區流向水溫高的海區,多由高緯流向低緯或為上升流。典型的有:千島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3、按地理位置:

赤道流:分佈於赤道附近海區。例如: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 大洋流:分佈於大洋中心,這種洋流型別較多。

極地流:分佈於極地海域。例如:南極繞極流。

沿岸流:分佈於沿海海域,受陸地影響大。例如:我國的沿岸流。 影響洋流分佈的因素:

盛行風是海洋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海水在盛行風的吹拂下,形成規模很大的洋流,因此洋流的流向和分佈與地面風帶模式及其分佈有著密切關係。

除了盛行風以外,還有海陸分佈、地轉偏向力等因素,它們共同作用,形成了實際的大洋洋流分佈,如下圖:

洋流的分佈規律:

規律一:

在熱帶和副熱帶海區(中低緯度),形成了以副熱帶海區(30°)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規律二:

在中高緯度海區,形成了以60°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規律三:

在南極大陸的周圍,陸地小,海面廣闊。南緯40°附近海域終年受西風影響,形成西風漂流(寒流)。

規律四:

北印度洋海區,受季風影響,冬季洋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夏季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重要的洋流:

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島寒流(親潮)、加利福尼亞寒流、祕魯寒流、東澳大利亞暖流 。

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灣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

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亞寒流、北印度洋季風洋流。

④環球:西風漂流(寒流)。

知識點二

⑴日本工業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及瀨戶內海沿岸,原因:①本土資源匱乏,工業原料需大量進口;②國內市場狹小,工業產品要大量出口;③沿海為平原,利於建廠;④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利於原料與產品的進出口。

⑵埃及的經濟支柱:石油、運河、僑匯、旅遊.

⑶新加坡的經濟支柱:煉油、造船、電子電器、海上鑽井平臺製造.

⑷工業集聚:

①傳統工業區:

集聚原因:由於現代工業生產專業化程度高,企業之間的協作和競爭性很強,工業集中佈置可產生集聚效應。

集聚意義: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資訊交流和合作;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擴大總體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模效益。

不利:工業集聚導致企業間爭地、爭水、爭動力、爭公共設施;加劇地區的環境汙染。

②新興工業區:

高新技術產業在地區分佈上常具有較為顯著的地區叢集特點的好處是:共用基礎設施;加強資訊聯絡和協作。

⑸義大利新興工業基地和我國鄉鎮企業(浙江溫州)

區位分析:①大批廉價勞動力;②20世紀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張價;③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④義大利經濟高度開放;⑤政府的大力支援。

特點:①以中小企業為主;②輕工業為主;③生產過程分散;④資本集中程度低;⑤分佈在小城鎮或農村。

不同點:①企業之間相互競爭;②沒有形成機構完善、功能齊全的生產-銷售-服務-資訊網路。

調整措施:①重視專業分工,形成機構完善、功能齊全的生產-銷售-服務-資訊網路;②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實施產業升級,提高產品技術含量;③及時把握國際市場產品的需求資訊,積極開拓國際市場;④形成規模生產;⑤樹立品牌意識;⑥加大培訓,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⑦與國外大企業進行合作,提升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

人口數量與分佈問題必背知識點

⑴發展中國家人口問題的不利影響及對策:

問題:人口增長過多過快,龐大的人口基數和較高的自然增長率形成人口壓力,給資源和環境帶來巨大壓力,造成人均資源減少、就業困難、生活水平下降和環境汙染日益嚴重等種種資源和環境問題,制約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措施: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控制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

⑵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的不同側重點:

①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

問題:人口老齡化嚴重,勞動力短缺,制約資源開發與經濟發展。

措施:鼓勵生育,接納移民。

②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老齡化:

問題:人口老齡化,青壯年負擔過重以及贍養眾多孤寡病殘老人。

措施:關心照顧老人,建立社會保障、完善社會服務體系。

⑶巴西(澳大利亞)人口集中於東南部,原因:①氣候溫和溼潤,地形平坦,利於耕作;②交通便利,多優良港灣,工業發達;③歐洲殖民者最早到達這裡,開發歷史較早;

(4)中國人口問題:①我國人口問題表現為人口基數大,增長快;農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結構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齡化問題出現);人口素質較低;人口地區分佈不平衡。

②我國目前人口問題最大的任務是繼續保持較低人口自然增長率而不是控制人口老齡化。

知識點三

1、大學聯考地理一輪複習和大學聯考地理二輪複習的關係

大學聯考地理一輪複習以課本為本,遵循全面、系統的原則來進行。其目的是查漏補缺、夯實基礎。大學聯考地理二輪複習則以專題為主,遵循深化、提高的原則,對學科主幹知識和學科核心能力進行梳理、概括、綜合、強調和訓練,構建一個前後聯絡、主幹清晰的知識網路。其目的是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網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地理與文科綜合的關係

貫徹"重單科複習、少跨學科綜合"的原則,以提高複習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目前,文綜卷命題以學科內綜合為主,就是政史地知識的拼盤。因此文綜複習必須堅持抓好單科的複習。當然在適當的時間進行適宜的文綜訓練,顯得很有必要,主要是訓練學生做文綜試題的感覺。試卷的長度、難度、時間等要切近大學聯考。

3.國中與高中地理知識的關係

大學聯考地理二輪複習要以人地關係為主線,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為骨架,把國中區域地理知識有序地附著在高中地理基本原理上,形成條理化、網路化的有機體系,促進理解記憶,加強地理學科自身知識的貫通,提高知識遷移能力,培養綜合意識,增強學科內綜合能力。同時,也只有把具體的地理事物或現象落實到具體的區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產生的原因、特點,預測它的發展變化趨勢。

在重點複習高中系統地理知識的同時,還要正確處理好國中與高中地理知識的有機結合。國中與高中的地理知識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的國中地理知識,都應該掌握,絕不能含糊。要正確處理好高中系統地理與國中區域地理之間的關係,以高中系統地理為主,兼顧國中地理,當涉及相關國中地理知識時要進行串聯複習,並落實到區域圖上。

4.地理學科和熱點問題的關係。

地理複習中要牢牢地把握學科的主幹知識體系,這是解決問題的核心、基礎、關鍵。熱點問題只是試題的背景材料,是試題的"切入點"。大學聯考命題中可用於設定的情景材料、背景材料極為廣泛,因此,在二輪複習中,應把重點放在教材主幹知識的複習上,可立足於學科知識,適當關注、思考熱點問題,切忌刻意地去追逐熱點。對熱點問題的把握要注意兩方面:一是能和中學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基本方法有機結合的熱點事件;二是長期的熱點問題,比如可持續發展問題。

5、突出學科基礎知識,注重查漏補缺

學科基礎知識是我們應對複雜多變的高考試題的常規武器,也是我們以不變應萬變的大學聯考理念,它是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知識依託,是決勝大學聯考的支撐點。

隨著大學聯考改革的深入和命題立意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轉型,考生會產生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好像現在大學聯考重能力輕知識。其實大學聯考命題立意的變化,對基礎知識的要求不僅沒有降低,反而要求考生具有更厚實的基礎。因為知識是能力的載體,沒有厚實的基礎知識,能力便無從談起。從一輪考試結果看,考試出錯的,還往往是在看似簡單的基礎知識上。如果我們不能跳出這一認識誤區,其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在大學聯考地理二輪複習應考中,我們要重視基礎,突出重點,善於提煉主幹知識,挖掘、整理、歸納,同時加強橫向和縱向聯絡,以幹帶支,形成完整的知識系統和網路。同時加強運用原理和規律解決區域中實際問題的訓練。

6、梳理知識、形成體系

經過一輪比較細緻全面的複習,基礎知識得到了較大的充實,但沒有經過系統地分類整理,要用的東西在短時間內卻調不出來。針對這種情況,利用專題複習,有助於梳理知識,使之系統化、條理化,並使考生在考試中面對不同的問題情境,能準確快捷地調動和運用相關知識來解決問題。

7、加強地理學科思維和地理學科能力的訓練

大學聯考命題的視角較為新穎,問題與材料的結合較為巧妙,因此,應對大學聯考題,需要具備紮實的基礎知識。但有一個良好的和訓練有素的地理思維習慣也非常重要。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有意識地進行培養,從而形成地理學科思維習慣和地理學科能力。

        因此在複習過程中,重點應放在以下方面:①構建地理知識體系,通過地理知識的系統化、網路化、結構化、規律化、形象化、技能化的訓練,培養綜合分析、比較分類、歸納演繹、概括推理等地理學科的能力;②注重理論聯絡實際,關注社會熱點,培養應用能力,如讓學生掌握地理學科廣泛應用和社會價值性,運用地理知識和技能,去解釋一些自然現象,解決一些實際的社會問題;③加強學科聯絡,培養綜合能力,如注重學科間知識的交叉點: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各種地理事物,從生態保護、資源開發、人力資源的利用、歷史、經濟發展戰略、國際國內環境等方面去思考世界和我國有關地理方面的開發利用問題(如我國西部大開發、全球經濟一體化、全球氣候變暖與低碳經濟等)。

8、掌握基本原理,訓練解題思路

明確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規律,有利於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規律和觀點,訓練答題思路,提高答題水平。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識結構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弄清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人文地理要素(工業、農業、交通、人口、城市、資源、勞力、市場、技術、政策、文化等)間的相互聯絡,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之間的聯絡、影響等。

在大學聯考地理二輪複習中要加強方法總結,進一步突出空間思維、綜合思維、因地制宜、人地和諧等地理思維和思想的訓練,培養學生用"地理眼光"看問題的意識,用地理思維分析現實問題的習慣。同時要加強地理閱讀能力、獲取地理資訊能力、地理實踐能力、地理探究能力等多種能力的訓練。在二輪複習時還要安排地理圖表閱讀和繪製的專題。總結常用地理圖表閱讀和繪製的正確方法,加大圖文轉換、圖圖轉換的訓練,認真觀察、填繪、閱讀、分析圖表,形成空間概念,提高再認區域地圖和讀析圖表的能力。